主席坐在地边的一块石头上,身体微微前倾,衣襟敞开,右手放在右腿的膝盖上,衣袖挽起来一部分,露出小臂,左臂放在左腿上,左手抬起来,拇指和食指曲环成拿东西的形状,其余三指微微拳起来,眼睛慈祥的看着坐在对面的老农,诚恳而又认真的正在讲述着什么。老农坐在主席的对面,身上披着一件上衣,身子前倾,头上包着一个毛巾,头向前伸着,仰起脸,一边凝神的端详着毛主席,一边在仔细的听着主席说话,右手里拿着几棵庄稼苗。赤着脚,裤腿高高挽起。他们身旁站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梳着一个长长的独辫,辫子放到了胸前,微微低着头,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在看着主席和老农交谈。在主席的右侧,一个小男孩坐在地上,左手和胳膊放在主席的右腿上,头上留着普通小孩只在头最前边留的一片头发的娃娃头,仰着脸,脸上带着孩子的稚气与天真,眼睛里充满着好奇,专注地看着毛主席。
这是东航全体党员用主题党费捐建的于2011年建成的西柏坡“领袖风范雕塑园”里的一幅雕塑。主题是“毛主席教农民插稻秧”。
领袖风范雕塑园是一所寓雕塑于园林的综合性建筑。园内树木苍翠,鲜花盛开,映衬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的风范铜雕。这些铜雕由著名雕塑艺术家程允贤先生创作。其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每一组雕塑都代表着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生动地再现了领袖风范。如“毛主席教农民插稻秧”,刘少奇深入农户进行土改调查的“一家人”等。整个园子氛围高雅,景色迷人,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好去处。
2017年7月的一天,我和几个朋友来到西柏坡做一次红色旅游。参观了几处景点,似乎走进一个历史的长廊,看到了一幅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的画面。来到“领袖风范雕塑园 ”,当看到眼前这幅雕塑时,看着这幅温馨的场景,心里再次翻起一股热浪,生出无限的激动和感慨。雕塑大师形象的再现了毛主席时刻与人民心连心的深厚的阶级感情,准确地把握住了那个精彩的瞬间,手法细腻,让人觉得那么真实,那么自然,那么亲切。生动地反映了领袖平易近人、与百姓血肉相连的关系。
这雕塑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毛主席1948年5月27日来到西柏坡,1949年3月23日离开,在这里渡过了短短十个月的时间。在西柏坡的日子里,毛泽东是忙碌的,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屋内如豆的灯光常常燃到东方发白。但是在工余时间,他关心最多的还是西柏坡老乡的生活情况。炎热的中午他还会到村外河边的小树林里午睡。他对这里环境的亲切与熟悉丝毫不亚于他居住了十三年的陕北。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时常到村外的田边散步,一边查看庄稼的长势,一边询问老乡收成如何,能不能吃饱等问题,对西柏坡的老百姓十分关心。
那是1948年7月中旬,一天下午,天气异常闷热。毛主席来到西柏坡村东散步。
西柏坡濒临滹沱河,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的田地肥美,每年可以种两季庄稼,秋麦两熟。这时,正是盛夏,田野里的花生那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叶片中,犹如镶嵌着粒粒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来,送出缕缕清香。红薯的蔓细长,匍匐地面,红绿相间的薯藤像一条条乱麻似的纵横交错地覆盖在土包上。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各种庄稼正是长势最旺的时候,一片一片的田地,星罗棋布,一片碧绿,长势喜人,生机勃勃,偶而有微风吹过,使人顿感凉爽了许多。毛主席一边欣赏着田园风光,一边信步走着。许多天来夜以继日的考虑与国民党进行最后决战的战场布局的劳累和疲倦,似乎都赶跑了,主席的精神不错,兴致勃勃,似乎看到了今年农民们会有一个好收成。翻身农民的积极性很高,生产热情高涨,有了好收成农民的生活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走着走着,便看见前面的一块稻田里,一位农民弯着腰、赤着脚正在稻田里拔草,,稻田里的稻子长得又细又弱,像没有施肥、没有浇水的旱苗,或者是在背阴处、墙缝里、其他比较高大的庄稼争走了阳光和肥料,不能正常生长的弱苗一样,没有一点精神。毛主席看着这又细又弱的稻苗,微微皱起了眉头。刚才的兴致好像突然抛到了九霄云外,全没了。这稻田的稻苗,与周围其他旺盛的庄稼形成的反差太大了。善于思考、善于调查研究的他,又时刻在关心群众生活的他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向正在稻田里起劲拔草的老农大声地招呼:“喂,老乡!”
拔草的老农听见有人喊他,忙走了过来。毛泽东主席用浓重的湖南口音问:“你们这里种稻子不是插秧吗?”怕老农听不明白,说着,还用手比划着插秧的动作。
老农从手势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忙说:“不是。俺们这里没有栽过稻子,都是直接往地里撒种。”
毛主席问:“一亩地能打多少啊?”
老农回答道:“好年成顶多打两石,平常年景也就打一石五六(180斤为一石)”。
毛主席深感惋惜地说:“这么好的地打这么点稻子,产量太低了。这样种不好,在我们那里都是先育秧,然后再插秧,稻子长得又粗又壮,一亩地能打七八百斤。”毛主席一边说一边作手势,“你明年不妨试一试。” 因为毛泽东主席湖南口音比较重,那位农民好像听得有些似懂非懂。这时,站在旁边的杨尚昆怕农民听不懂,又把毛主席的话给他“翻译”了一遍,说:“老乡,这位同志是说,在他们的家乡那里大部分是稻田,他们那里的种稻方法是,先育秧、后插秧,这种方法比你们这里直接撒种打的稻子多,让你明年不妨试一试。”
老农应该是第一次听说要先育秧然后再插秧种稻子,觉得很新鲜,不知道具体怎么做,有些茫然。作为以种地为业的农民,是很希望自己的稻田能够得到高产,能够多打粮食,这样就能进一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毛主席看出来了,,便在地边的石头上坐下来,开始手把手地教这位农民,在什么时候育秧,秧田地怎么选择,苗期如何管理,如何确定插秧适期等,把每一环节都一一细致地做了详细的介绍。老农终于弄明白了毛主席说的种稻子的方法。
西柏坡是一个山水环抱的小山村,滹沱河就从村边流过,这里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日照时间长,是很适合种稻子的。第二年,西柏坡的村民们按照毛主席教的方法,改为先育秧,然后再插稻秧的方法种稻子,水稻亩产量果然大大提高了。
与毛主席交谈的这位农民叫阎志亭,当时他并不知道教他种稻子的人是毛主席,只觉得他是一个文化人,觉得这个文化人讲的很有道理,觉得主席很会种庄稼,种稻子,对地里的活很在行。好像找到了渴盼的种地能手一样,很兴奋。所以听的也很仔细,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问毛主席。毛主席总是耐心细致的进行说明,一会时间,两个人像是知己一样,相谈甚欢。经常种庄稼的人,对地里的活一点就透,老农频频点头,觉得自己一下子又学到了多少年来一直渴望稻子高产的、新的种庄稼的本领,心里很高兴。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敎自己种稻子的人,就是解放区里人人都知道的、人人都感激的、人人都渴望见到的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也是自己做梦都想见到的人。据西柏坡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当年,主席在西柏坡指挥大决战,可谓日理万机,经常通宵工作,甚至几日足不出户,加上保密工作的需要,党中央对外称“工人劳动大学”,所以亲眼见过主席的村民并不多。极少数见过而且知道是毛主席的人就更少了,并且现在多已作古。前些年一位80多岁的焦春雪老太太,是当年西柏坡村村长闫连章的妻子,一次老人家半是理解半是嗔怪地数落起已过世的老伴:“毛主席住咱村,他知道,可和我一屋子吃一屋子睡,当时也没告诉我,保密工作做得可好哩!”
后来当阎志亭得知那天教他种稻子的人就是毛主席时,激动地把这件事讲给了村里的乡亲们,从此,这件事就流传开来。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大会于3月5日至13日召开。十天后,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了西柏坡。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进北京了,并没有忘记这里,仍然关心着西柏坡的生产和群众的生活。仍念念不忘西柏坡乡亲们种水稻的事情。
1949年开国大典前,毛主席就请西柏坡的当时的党支部书记到北京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既是对西柏坡人民对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的感谢,也是给了西柏坡人民一种最高的礼遇。1951年12月中旬,毛主席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给西柏坡党支部写信,提醒他们来年春天种水稻时一定要先育苗、后插秧,希望大家互助合作,把农业生产搞好。1953年3月下旬,毛主席又派了农业科技人员专程到西柏坡指导种水稻。1958年6月,毛主席还惦记着西柏坡种稻的事,特意让中央办公厅给西柏坡村乡亲们写信,让他们到水稻高产的涿县,就是现在的涿州市去学习。
当时的西柏坡村村长阎连章接到中央的来信,激动兴奋的他急忙跑到打麦场上向乡亲们报喜。乡亲们争先恐后地传看着来信。觉得毛主席离开西柏坡已经十年过去了,毛主席又日理万机,党和国家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处理,可对于自己在这里生活过只有十个月的只有不足百户人家的小山村,仍然惦记着,乡亲们的心情十分激动。村民们都积极踊跃地报名,想去考察学习。可是村里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最后决定选派阎连秀、王志远两人作为代表去参加学习。
阎连秀、王志远带着全村人的希望和重托,带着对毛主席的感激,在涿县认真的考察,细心地观摩群众种稻子的过程与方法,对每一个环节都认真的记了下来。反复琢磨,,烂熟于心。经过认真的学习和观摩,终于将先育秧、再插秧的水稻种植方法和稻田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回了村里。这种种植方法使西柏坡村的水稻产量大大增加,水稻越种越好。于是,毛泽东主席教农民种水稻的故事也越传越广,越传越远。很快周围的村子也纷纷效仿起来。
1988年5月26日,胡乔木在西柏坡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的展览后,提出“毛主席教农民种水稻,如果有反映,是很有意义的。”1993年,西柏坡纪念馆在修改陈列展览时增加了这一内容,后来经过历次改展都始终保留着这一内容。如今每一位来到西柏坡的客人,都会听到讲解员娓娓讲述毛主席教西柏坡乡亲们插稻秧的故事,每一位倾听者无不为毛泽东对西柏坡人民的关怀而动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