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坚实的中国大地
――寄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部之窗”协会
孟登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 副教授)
每次面对我校“西部之窗”协会的同学,面对他们真诚而充满热情的目光,我内心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歉意。两年以来,由于工作的、家庭的、个人的种种原因,我不但未能和同学们一道下乡调研,甚至连和同学们进行交流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在同学们的调研报告即将付印之际,我想正好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以表达我对他们的尊敬和期待。
我本人是在经历了漫长的10年大学学习生活、获取了从中专到博士等各级学位之后,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育工作。这一经历非但没有给我带来真正的精神支撑,相反却让我更多地感受到了大学教育的诸多局限和潜藏的危机。考试、考研、过级、评优、出国……,种种衡量人才成功与否的指标招贴在学校的角角落落,高学历、高收入、大机关、大都市、大公司……,也曾经是我们许多人的理想和目标。当我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贯注于这些可见的竞争“指标”时,却不无遗憾的看到:那让我们曾经为之激动的大学生活,却让我们开始疏远我们来自的那块坚实的土地。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让农村孩子越来越漠视农村、恐惧农村、远离农村,并以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如“文明”都市/“落后”乡村、现代化/传统之类)来看待城乡关系和人生抉择,那么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干什么?当我在课堂上总会发现很多同学连自己家乡有哪些自然风物、古圣先贤、名胜古迹和民间工艺都无从知晓(甚至不屑一顾)的时候,我也不禁会问自己:我们的教育到底都干了些什么,还要干什么?
在不断反诘这些问题的同时,我首先会反问自己:10年前的我不也一样吗?那个时候,我不也和今日的许多同学一样,对自己来自的乡村几乎一无所知吗?在这10多年里,我努力的结果最终让自己日渐远离了自己的“西部故乡”。在繁华的十字街头经历了心灵的流浪之后,我日益感觉到“西部”对我而言已经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它会成为我终生挂念的精神故园。人们一提起“西部”,可能首先浮现在脑际的都是“农民”、“农村”、“农业”、“弱势群体”、“基础教育”、“生态环保”、“医疗保健”……这些让倍感压抑的困难和艰辛。然而,在我看来,对于都市中的无根之人,西部还是我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那里有广袤苍凉的原野,大漠孤烟直的气度,还有无数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乡亲。
在工作几年之后,我对大学的体制学术逐渐感到失望,不由得将自己的目光移向了我们共同的故乡――中国的乡村和土地。这成为我从事乡村建设志愿者活动的开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有幸与一群素不相识的志愿者相聚在华北平原的一个小村里。我们在“国庆节”那天从北京西站出发,在河北定州的一个废弃的校园里共同缅怀晏阳初先生70年前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壮举(到过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朋友,大概都要观看介绍晏阳初的电视专题片,看完此片的人,不能不为中国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走向民众的勇气和毅力所动容)。从此之后,我与这些素昧平生的朋友走在一起,在北京老巷破旧的小平房、在王府井豪华商场的地下室、在大学校园的草坪边开展了多次的乡村建设志愿者活动。由于工作地点和时间所限,我参与的这些活动大都在北京城区进行,而且多停留在研讨和联络信息方面。即便如此,在这些活动中我认识了不少关心三农问题、贫困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有识之士。这些人当中,有80岁高龄的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有10多岁的中小学生,有退休的普通职工,还有那些自己生活并不宽裕的普通市民和进城打工的民工。当然,更多的还是来自全国(包括台湾和香港等地)以及海外留学的青年学生。有一位修理自行车的民工也来参与我们的乡村建设志愿者活动,他还给我们讲了他自己经历的一件让人难忘的事情。这位民工就在人民大学西门附近修理自行车,尽管他的收入菲薄,但坚持免费给生活上有困难的大学生修车。他说自己之所以会有这份爱心,源于一位城市年轻母亲的话。有一天,那位年轻的母亲带着自己的小女儿来修车,一边等候一边对孩子说,“你看伯伯多辛苦呀!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做事,好让更多的人不再受苦。”修车师傅给我讲这番话的时候,显得非常激动,他受到了都市人的尊重和关爱,更坚定了为穷苦学生服务的决心。这让我们更加相信,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决不只是农村自己的事情,也决不是简单的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重建健康的城乡人际关系。
在不长的时间里,由于接触到更多具体的事例,接触到这群思想活跃充满忧患意识和行动意识的人,我感觉在思想上很有收获。一些志趣相投的志愿者结成的组织开始相互支持,联合邀请那些在国际上颇受好评的印度乡村建设者举办研讨会,这些研讨会让我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复杂性有了更具体的理解。与这些志愿者朋友相聚、共同扶助乡村的那些日子,是我感觉精神最充实最放松的时刻,因为大家没有什么功利的奢求,只希望能尽力为乡村建设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遗憾的是,由于我随后开始担任繁重的行政工作,并且承担起初为人父的责任,我非常无奈地减少了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在非常繁忙的时候甚至完全中断了和志愿者朋友的联系。不过,我相信,只要你做志愿者,总会有机会的,因为你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
也许是机缘相会,在我开始中止校外志愿者活动的时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部之窗”协会的同学又来邀请我去担任他们的指导老师。同学们给了我新的机会――我的志愿者活动又在校内开始了。我非常感谢同学们,他们让我重新找到了做志愿者的某种感觉;但在繁重的行政工作、课堂教学、学术研究以及养育小孩这些日常生活事件的逼迫下,很遗憾我只能做非常有限的工作。为了寻找心理平衡,我在心里劝自己只作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不要给自己太多苛求,只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即可。但是,当“西部之窗”的同学们将他们的调研报告和总结送给我的时候,我还是被他们的认真和真诚打动了。我早已习惯了不少同学对待毕业论文和作业的草率态度,对许多同学已经失去了某种激动的期待和要求。但“西部之窗”的同学们以自己的执着和行动教育了老师,让我似乎又回到了曾经热情澎湃的大学岁月。我记得2006年“五一”节谭前飞一行到河北去调研和支教的时候,他每天早晚通过手机短信向我报告他们的“行踪”和日程,传达他们的收获和困惑。在这个时刻,我感到非常幸福,因为同学们不只是将我当作指导老师,更是当作一个志愿者朋友来看待,让我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收获。我一直认为,这种分享和共同担当才是志愿者活动的魅力之所在,在这里没有谁是指导者,大家彼此平等、民主和谐,共同参与并创造着思想和快乐,而且愿意将这种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
面对同学们所写的这些真诚的文字,我在这里不想作过多评断,因为我本人没有下乡去调研,没有资格做判断。我只想谈谈自己对于乡村建设问题的一些困惑,以供大家思考。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国学界和实践界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需要我们大家的艰苦努力。凭我个人的理解,乡村建设和三农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城乡关系等等各个方面,需要我们从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当中去观察。比如,在如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给予农村孩子甚至农民的扶助性教育,如何体现本土人文价值和世界普遍价值的结合?如何挖掘农民和农村自身的创造潜能和合作意识,而不仅仅靠外力扶助?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如何促进农村的发展,城乡之间的互动还有哪些更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方式?政府所推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与农民的自发性合作相结合,如何在不同地区探索各具特色的实施方式?凡此各种问题,如果我们以后下乡能多多关注,能结合实践成果给予更多理论思考,就会发现自己在校所学的知识还不够扎实,还不够开阔。因此,对于实践当中的难题进行理论思考,可以充分动员自己在校所学的知识并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且会对学校专业教育提供更为直接而活跃的实践内容。我想,真正健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最终应该化为学生在校学习基础知识的动力,应该能够强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和调研热情,这才是我们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应该达成的理想状态。
最后,作为一名为你们呐喊助威的朋友,我只想对“西部之窗”的同学们说一句:只要你认真去做,就肯定要收获!你们只要保持这种韧劲,坚持走在中国这块坚实的大地上,努力去学习、生活和工作,必将成为社会的脊梁。
2007年5月22日初稿
10月19日修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