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为《网传男子带30本证书应聘被拒 网友称笑过是辛酸》的报道,讲述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子,身带30多个证件最终被招聘单位拒绝的事情,因而被网友称之为“证件哥”。或许是有了“证件哥”,就要有个“学历姐”来般配吧,因而题为《32岁女子已拿7文凭还想当学生 读书兼职已买房》、《32岁"学历姐"PK北大"晒证女"喜欢当学生》的报道也就应运而生了。对此,论者多认为这是一种狂热。可关键性的问题是不是,是什么造成了这个“证”的狂热呢?如此梦想对于我们的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研究又有多少益处呢?
文曰: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由是而观之,“证”不就是“善藏”的“柑”之“玉质而金色”的外衣吗?不就是现实中处处可见的“烨然”之华而不实的“包装”吗?
曾几何时,因我国商品包装问题的缘故,使得经济损失颇大,因而包装被各行各业所重视,此举不仅挽回了众多因包装不善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还使得不少商品卖出了好价钱。或许是看到了包装所能带来的诸多好处吧,过度包装就遍地开花了,以至于很多包装的价值远远的超出了商品的价值,大而“烨然”腹内空空的包装更是比比皆是... ...诸多电视直销广告硬是能把“狗屎”包装成仙女,即使是杭州卖果者再世,也将自叹弗如。其结果是,每年制造的不必要的垃圾成堆,商品销售欺诈不断,不一而足。由此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等等,恐怕已超过必要的包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了吧?何况,信誉\声誉的损失也不是一个“钱”字所能衡量出的。
或许正因如此,如今凡进口商品又怎一个“贵”字了得,甚至于在“包装”中,我们又挽救了多少即将倒闭\行将倒闭,或已开始进入倒闭清算的他国企业呢?据称是因经济危机陷入严重“危机”的必和必拓,居然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以每股130美元、总约386亿美元恶意收购Potash(加拿大全球最大的钾肥生产商)”;“必和必拓年报显示,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全财年,铁矿石的息税前利润(EBIT)达54%,为其所有产品中最高,其次是石油,息税前利润(EBIT)达53%。”可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
不知何时,此种“包装”之风刮进了学历\升学、就业中,学历查三代蔚然成风。有多少人是为了工作需要?为了科研、学术、理论研究?还是为了“消费”学历?还是为了“烨然”光鲜的外衣?显摆、彰显点什么?亦或许是纯粹为了戏耍求职者而获得到某种畸形的满足感?而“证件哥”、“学历姐”不就是在这类的氛围中产生的吗?或许,我们不妨看看自己手中的证书,恐怕也不比“证件哥”少多少吧。真正收得了“玉质而金色”的,不如说是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逐年走高的各类费用,不就是佐证吗?天价、高价的幼儿费,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升学证书”吗?就题为《广州课外辅导价格普涨一成 家长为子女教育投资“不差钱”》的报道来说,哪那里是“不差钱”,不基本都是为了“升学证书”吗?“起跑线”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就是“证书”、“证件”吗?不就是“敲门砖”吗?
或许是如题为《中国教育进入拼爹时代 孩子如同青菜被挑来捡去》、或就业还进入到了“拼爹”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了,致使“证件哥”才贬了值?此举是不是还会在意无意间将人才扼杀在萌芽中呢?或也可以说,当一个国家的人们从幼儿、中小学、高中、大学就不停的为了考证在学习、在忙碌着,参加工作后还要为一些根本就无关紧要的、甚至是无用的考证奔波,或只是为了评各类职称而学习,他又有多少时间可以搞学术、科研、理论研究呢?是否还有心思去搞这样的研究呢?
而但愿“证件哥”的被拒是因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已真正的日趋理性所致,特别是政府部门更应当如此。唯有此,“烨然”的“善藏”才会逐步的消退,各类“枪手”产业也会逐渐消亡,玉质而金色的学术、科研、理论之风才会成为主流。人才也好,大师也罢,何以愁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