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科学理论与资本主义——文化复兴之路在何方?

金然寿 · 2011-02-26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科学理论与资本主义——浅论东西方文化之区别

  :金然寿(字 坐忘)

  前言

  第一章 惯性

  第二章 时间

  第三章 历史

  第四章 力学

  第五章 质量

  第六章 阴阳

  ※※※※※※※※※※※※※※※※※※※※※※※※※※※※※※

  前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大科学时代」,随之而普遍的是,科学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然而,古人有云「知人易,自知难」,会不会恰恰因为我们置身在大科学时代,反倒是看不清科学的真面目呢?我们都知道,万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正是大科学时代的当局者,因此事实上,真相或许并不像我们自认为的那样乐观,置身在大科学时代的我们其实很可能是对科学的本质最不清楚的一代人(之所以会存在自知难的情况,愚以为是因为在自知的过程中,认知的主体和客体出现了重叠,亦即,「我」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的对象)。

  贱文试图跳出以往人们对科学的常规理解,以一种新的视角考察「科学理论」以及「科学共同体」。因此在贱文中,科学不再是一个研究者,而是一个被研究的对象,其理论的阐述主体,即「科学共同体」,也不再是一个超然于红尘名利场的群体,而是一种「利益共同体」。特别是,贱文还在努力衬托出目前来说应该是很难让人相信的观点——科学理论是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阶级利益,精心炮制出的理论体系,亦是西方人为了奴役其他文明和国家而编制出的“殖民用文本病毒”。因而可能会对那些长期习惯于“用科学的视角观察世界”的人们,带来一定的阅读不适,还望见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正在被,或已经被欺骗的人,是不可能知道自己正在被,或已经被欺骗了的——如果受骗者知道自己在受骗,这场骗局将无法进行。同理,一个迷信着科学的人,是不可能知道自己正在迷信着科学的。是故,愚希望阅读贱文的看官能以平常心,即,不以「先入为主的站在科学的立场」的心态阅读。

  附:「科学和民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而资产阶级既然以科学与民主作为革命口号,此两者必定是对资产阶级有利的概念,而不可能是对资产阶级之外的人群有利的概念(资产阶级要是为大多数人呐喊口号或进行某种活动,那还真不是资产阶级了,这是资产阶级的秉性所决定的)。任何利益共同体的对外宣传,都是为了自身利益,绝不可能是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可以是为了整个国家或者整个人类——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才可以穿透宣传的字面意义,看到深埋在利益共同体内心的秘密,才能领悟为什么一定会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一章 惯性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

  【引子】

  惯性原理乃近代科学的起点,基此,人们也把提出惯性原理的伽利略称作「近代科学之父」。

  以现代科学的视角观之,惯性原理已不再仅为力学范畴的概念(初,伽利略提出惯性原理时候,是个仅限于力学范畴的概念)。在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等领域皆可以找到惯性的影子,甚至在化学和生物学等物理学之外的领域,也能发现惯性原理留下的烙印。

  譬,在电磁学中,当穿过闭合线圈中的磁通量要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电路中的磁通量的变化。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增大,则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增大,即线圈本身有保持原来磁通量大小的性质(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同样在描述一种惯性原理。在等温压缩过程中,气体之体积减少则压强就增大,以阻止气体进一步被压缩,即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体现了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假如气体不受外界干扰,将保持原有的状态。

  在光学中,光唯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才能发生折射,也变相的表达了惯性原理。其所谓者,外界条件(媒介)改变了光的传播路径,而光本身是具有直线传播本性的——假如没有介质的影响,光子就会做每秒30万公里的匀速直线运动。

  在化学中,化学平衡理论亦是化学反应里的“惯性”。在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反映了大自然的“惯性”…………自伽利略提出惯性原理,它成为了科学理论体系的一种纲领,致使惯性原理不断的渗透到别的学科,或者说,别的学科不断的向物理学的惯性原理看齐。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科学共同体」对惯性原理如此爱不释手?

  【一】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科学共同体以「静止与运动」定义了惯性,却并未指出定义里的静止与运动,是参照于何物而规定的。请留意惯性定义的陈述方式: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并不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参照于某某物」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而事实上,脱离了参照物我们将无法判断一个物体到底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比如,在一辆相对于地面行驶的车上,以窗外的景物做判断则——我们是相对于窗外之物做运动(或窗外之物相对于我们做运动)。若看车体的话——我们相对于车体静止(或车体相对于我们静止)。那么,「我(或单个物)」到底是静止还是运动呢?这就要看选择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了。

  因此,运动与静止是「待判断物」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而不是一个物体的独立状态。但是,按照惯性定义的陈述,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成为了一个物体的独立状态(科学共同体把惯性释义为物体固有之属性,言下之意就是,运动与静止不是物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而是一个物体的独立属性)。是故,惯性定义里的运动与静止,是脱离了参照物的绝对运动与绝对静止。

  【二】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通常,我们可以用更简便的方式表达惯性定义——物体不受力则保持「原来状态」——把这里的「原来状态」展开陈述,则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请大家留意「原来状态」这个词汇。一个物体的「原来状态」是相对于一个物体的「现在状态」来表述的,并且在时态条件上一个物体只能处于「现在状态」,而不能继续处于「原来状态」。所以,惯性定义所要描述的,并不是物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关系,而是一个物对一个物自身的「时态参照关系」。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直观的理解什么是「时态参照关系」。

  ①:当我们说「甲人比乙人胖」的时候,我们是对比了两个人,即这里的「胖」,是两个人之间的「同时性相对关系」。

  ②:当我们说「甲人比“以前”胖了」的时候,是对甲人一个人进行了「跨时期对比」,是把「甲人的现状」和「甲人的原状」进行了跨时期相对对比。

  ③:当我们说「甲人比“以前的乙人”胖」,这时候,我们是把甲人的现状和乙人的过去状态进行了相对比较。

  在上面的一些例子中,虽说都是在进行关于胖瘦的相对对比,但其对比对象以及对比关系是有区别的,需要我们仔细甄别。而在此章节中要讨论的惯性定义,正是第二种对比关系的一种形式之一(与惯性定义类似的应该如此——甲人比以前没胖没瘦,保持原来状态)。

  物物之间相对位置关系,是配置在空间上的,换言之,当我们说“一个汽车相对于地面行驶”时,是关于汽车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变化的描述。而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快”时,是描述这个物体在「直线时间轴」上的变化。

  许多人会误解这一点,总是以空间位置的相对动静关系,来理解惯性定义,或以为惯性定义真的在讨论质点在空间里的动静问题,遂而引起很多人困惑和曲解。这也是为什么「加速度」越来越大,并不意味着速度也越来越快的原因。因为,速度是一个物体与度量衡之间的相对关系,倾向于「空间配置」,而加速度是速度与时间的相对关系,倾向于「时间配置」。

  【三】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按牛顿的原意,定义中的静止与运动是「相对」于「绝对空间」的静止与运动。

  但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理解「绝对空间」?它既然是一个空无一物的「空」间,必然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才能具有「可参照性」?试问,我们能不能把一个看不见的东西和看得见的东西进行视觉相对参照呢?答案是否定的。

  是故,「绝对空间」这样的概念,必然的要面临「可理解性问题」。按字面解释,「绝对空间」是没有任何实物存在于那里的存在,因此,说某人能够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绝对空间」是什么样的,等于承认如下陈述亦可以成立——某人可以想起来从未见过面之人的长相——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没有人可以想起未曾蒙面之人的长相,因此而必然的,我们也可以认为,没有人可以理解或经验到「绝对空间」的实质是什么。

  所以,“相对于绝对空间的静止与运动”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空洞的,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虚假陈述。与其说这个陈述解释了惯性定义里提及到的「运动与静止的位置相对性问题」,倒不如说是回避了「运动与静止的位置相对性问题」。

  牛顿给「绝对空间」的定义为:“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相对空间是绝对空间的可动部分,或者量度”。

  这个论述,有几处需要我们仔细明辨:

  先,牛顿说「绝对空间」和任何外界事物无关的,然后却说「绝对运动」是相对于「绝对空间」做的运动。疑问是,既然「绝对运动」是相对于「绝对空间」做的,那么怎么能说「绝对空间」是与外界无关的呢?因为绝对空间在这里成为了参照物,换言之,如果定义绝对空间为与外界无任何关联的存在,那么绝对运动是相对于绝对空间的运动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次,牛顿提到“绝对空间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绝对空间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知道绝对空间不动?无法进行比较怎么知道各个部分相同?

  事实上,牛顿谈论「绝对空间」是假,欲带入「十字坐标(几何坐标)」才是真,或者说,牛顿所谓的「绝对空间」,其实质是「十字坐标」。科学共同体先以「绝对空间」概念隔离考察物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后以带入坐标系,进而把物物之动静问题皆偷换为「物与参照系(注:是参照系,而不是参照物)」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具体描述中,物体又会偷换为质点,因此,整个物理学虽名为物理学,但本质上只不过是几何学而已)。

  科共体会说“空间是三维的”,但按照定义,空间既然是“空”的,自然就无所谓维不维了(如果承认“空间是三维的”这句话是合理的,那么无疑承认这句话也是合理的“空间里什么都没有,但有三维”——如果觉得这句话不合理,那么再改成“空间里除了三维什么都没有”,那么显然,所谓的空间只不过是坐标系而已)。在“空间是三维的”这句陈述中,「空间」是毫无实际作用的空洞符号,无人能理解「空间」,更不能以「空间」做相对参照,可是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三维」这个符号却会发挥着作用(绝对空间概念,是个虚假概念)。

  【四】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自笛卡尔之后,基督教文化圈明确的把十字坐标带入到了对自然的解释中,而其中的文化意味是非常的明显的——科学理论的对外传播,其本质是“文化十字东征”(见下图)。

 

  (不需要深入的分析,它们在外观上非常直观的表现出了基督教的十字架崇拜和科学理论中的十字坐标之间的暗合)

  【五】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问:不使用任何道具,如何才能让一吨重的石头绕我们转一圈?

  答:我们绕着个石头转一圈即可。

  人们就会产生疑问,石头在地面原封不动,怎么能说绕了我们一圈呢?实际上,这里指的石头原封不动,是相对于地面,而相对于我们来说,石头确实绕了一圈。因为我们绕石头转,说明石头也在绕我们转。

  科共体对外宣称说,通过十字坐标可以确定任何质点在空间上的位置,比如可以用(x,y,z)的方式标出一个质点的位置。但很明显,这种标示法的成立必须仰仗于坐标系原点的先定,犹且我们还知之,坐标系的原点只能是(0,0,0)。

  那么,(0,0,0)的位置到底在哪?

  是故,科共体的十字坐标,即便可按科共体的说法“可用以标示坐标系上所有点位”,却也无以标示坐标系原点本身的位置。而作为坐标系“核心”的原点,自己本身无以标示原点本身的位置,「用坐标系标示质点的位置」的说法,能否成立呢?

  事实上,由于坐标系原点,即科共体用数字所标示的(0,0,0)无法申明自己的位置,使得整个坐标系只能处于「绝对静止状态」,因而质点的位移只是单方面参照与原点的位移。换言之,如果我们承认坐标系的标示法是合理的,我们就要一并承认,坐标系的单边主义——只有质点参照于原点的位置,而没有参照于质点的原点位置——也是合理的,因而亦要承认,作为同样是几何点而已的原点,优越于质点。同时,这就是为什么科共体会提出「绝对空间是静止和不动的」的原因,科共体试图把十字坐标只能保持绝对静止的先天弊病,转嫁给虚假的「绝对空间」概念,进而在众人的印象里形成——是绝对空间静止不动,而不是十字坐标本身处于绝对静止状态——的印象。

  任何物体可以是「参照物」也可以是「被参照物」,因为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但在科共体的术语体系里,坐标系只叫做「参照系」,而不存在「被参照系」这样的名词,如此一来,坐标系的被参照问题,在术语层面上被排除在科共体的讨论范畴之外(除非我们跳出科共体自我编辑的术语体系,但如此一来,科共体可以利用大众对科学的迷信,宣布对方使用的不是科学术语,违反了科学规则——换言之,科学术语体系,是科学共同体自己编辑的体系,而科学的合理性又是靠科学术语的阐述来证明,因此实际上科学术语体系是一种语言暴力体系)。

  转载百度百科对《参照系》的解释:“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系的位置在变化,则表明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系在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系的位置不变,则表明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系是静止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

  可以看到,在这段陈述中始终都未出现关于「参照系之状态」的描述,也就是说,在科共体对运动的描述中,唯有“物体(实际上只是质点而已)参照于参照系的运动状态”,从来没有“参照系参照于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而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十字坐标始终只处于绝对静止状态。

  【六】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惯性定律是一条假设。虽然科共体极力的想隐瞒惯性定律的假设性,但我们还是可以很轻易的把惯性定义转换成假设陈述句——假如一个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惯性定律只能是假设,如果不是假设,说明这个世界存在直线,也只能不可能通过实验验证,可以用实验证明惯性定律存在,那依然是证明了这个世界存在直线。并且,由于直线运动的带入,运动也必须解释为绝对运动,因为相对直线运动不符合宇宙的周期性)。

  科学理论体系中,有很多像惯性假设这样,不仅没有经过验证,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进行验证的假设(通常都会以定律,公设,定义等等名义提出)。有趣的是,「假设」一词的字面上公然出现了「假」字,且在中文语境中,假设的「假」字和真理的「真」字,是具有相反意义的词汇,它们并不能随意互通。

  假设和真理其实是水火不容的,承认假设的合理性就不是真理,要追寻真理就容不得假设的存在。试问,以前提假设为出发点,经过一连串逻辑推理,可以推导出真理吗?答案是否定的。起点是假,终点亦假。

  只可惜,大多数人并不会认真的追问这里存在的问题,也由此故,会让那些貌似真理,但实际上是假的而已的畅行于世。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假设句」是一种非常斯通见惯的交流模式,而且基于假设而展开陈述或进行分析,亦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之一。

  “如果……,就会……”,“假如……,将……”等等。

  “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那么做”(可是我不是你,你不是我)。

  “假如我中500万,我就买个大农场,过上桃源生活”(可是你没中,是故,以「假如」为前提的一切畅想,都是虚无缥缈的白日梦)。

  “假如人生可以从来,我绝不会蹉跎一生”(可人生只一次,没有回头之路)。

  我们可以看到,惯性假设亦是以这种我们在生活中斯通见惯的模式展开的——假如物体不受力,将会……(可是没有不受力的物体,前提错了,后面的推理可以成立吗?)

  【七】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惯性定义有一个前提,「……在不受外力作用时……」。

  换言之,惯性是物体在不受力时才会有的状态,而「不受力」,很显然的与研究物体之「受力」时状态的力学,有严重的逻辑排斥。

  ①:力学——描述物体「受力」时的状态。

  ②:惯性——描述物体「不受力」时的状态。

  对比①和②就可知,惯性和力学是不相容的,因为「受力时」和「不受力时」是互不相容的状态。除非我们事先假定,一个物体在一瞬间既受力又不受力。很显然,一个物体不可能在一瞬间处于,既受力又不受力的状态。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物理学的整个框架中推测到,「物体之不受力状态」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引入「万有引力」概念而思考。万有引力是不受时空约束的,超时间、超距离的作用力——它是无时不刻,任何地点都会存在的作用力——进而只要承认存在万有引力,就不可再承认“在任何时刻、在任何位置”上可以存在「不受力的物体」。还有电磁力、核力等等,以物理学的描述,原子核和电子要“恒保相互施力的状态”,如不然原子就要崩散。

  尝试一下同时及论惯性和力学(注:是要同时谈论惯性和力学,科共体通常会先提及惯性,而后再提及力学,或反过来。但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看到两个概念相结合时才会出现的逻辑盲点中存在的逻辑矛盾):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宇宙不存在不受力物体。重组一下这些概念:宇宙中不存在不受力物体,当这种根本就不存在的不受力物体在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存之物,何论之有?实际上,科学共同体的目的非常简单,你只要谈论它就可以了,不管真实的物理现象界存在不存在几何实物(比如惯性定义里的直线),至少在语言层面上,谈论者已经被科学共同体“套牢”了。就像我们无法用任何语言来描述真正的沉默一样,因为只要我说“我在沉默”就已经不再是沉默了。是故,只要谈论直线,就不再是真正的“不存在直线”。

  关于直线,是东方周易时空观和西方科学时空观的本质区别之一。周易时空观贯穿着「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理念,而十字坐标是借由直线构成的,但实际上,宇宙不存在直线,所谓的直线,其实质是把曲线切断,再加一些人为作用,假名曰直线。

  【八】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惯性原理的,“无需参照物”而进行的绝对运动或绝对静止,在基督教文化圈的日心地心之争中发挥了特殊作用。按科共体自己的对外宣传,伽利略的惯性原理摧毁了反对哥白尼的,所谓缺乏地球运动的直接证据的借口,也由此,科共体提出了地球的「自转」之说。而「自转」和惯性,所要表达的意谓是同出一辙的,即惯性和自转里的运动都是脱离参照物的,绝对的,自我运动或自我静止(在不违背惯性原理之整体格局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惯性原理转换成如下同义陈述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自我静止或自我匀速直线运动——因为,惯性定义并没有指定参照物)。

  请留意「转动」和「自转」的区别——当我们说“一个球体在转动”的时候,是在说这个球体参照于其背景在转动(更苛刻的讲,在我们接收的视觉信号中,并不存在球体,我们只能看到半个球面——对于眼睛来说,不仅是球体,且是所有的物体都只露出其一半——因此,我们看到的真实情况只是“不断变化着的半个球面”,而不是“在转动着的球体”)。而在说“一个球体在自传”的时候,是说这个球体在进行与背景无关联的,孤立的,自我转动。具体解释中科共体还会使用几何轴线来描述,按照科共体的描述,一个球体是绕着绕着自己的自转轴而转动,但在我们的肉眼实际接收到的视觉信号中,并不存在几何轴线。因此,“自传”本质上亦是一种脱离参照物而运动的绝对运动,与惯性同出一辙。

  球体的「自转」之说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哥白尼,哥白尼说“转动是球体的本性(转动是一种运动,遂需与参照物进行对比,但哥白尼却把物体的运动说成是物体的本性)”,但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我们无法看到放在地上的足球在转动?如果一架飞机绕地球一周飞行——飞机的底部一直对着地球——我们能认为飞机自转了一圈吗?既然不是,为什么月球的一半一直对着地球运行,却认为在自转?

  我们对球体之转动的视觉判断依据,是从球体与「球体所在的背景」之对比中感受的,而不是对独立的球体进行单独观察而得出的结论。远处物体看起来小,就是物体与更大范围的背景同时出现在视野中的结果,是故,当我们说远处的物体看起来小,意味着背景在视野中呈现的比例大,近处的物体看起来大,意味着背景在视野中呈现的比例小。其实,我们也无法隔离出一个脱离宇宙整体的孤立物体,亦即,无法看得见一个完全与背景脱离关系的物体——因此,地球的自传等等,是人们脑海中的想象,是人们对运动与静止的误解,绝非是宇宙真相。

  惯性和自转等绝对运动,把本是物物之间的相对关系的运动与静止,变成了物体的“私有化”状态。按科共体的说法,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即,物体的静止与运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而不是物体与参照物进行相对对比之后的结论——是故,我们还可以说,惯性里的运动与静止是一种自由运动和自由静止。惯性和自转等等概念的精神诉求,与资产阶级个人自由主义保持着同一性,同时,与外在条件(参照物)无关的运动与静止,也与不顾社会整体和国家利益,而只顾及自身利益的“小人”们的心思暗合。

  第二章 时间

  人生在世,多活一日不长,少活一日不短,但凭快活论生死。

  ——曹植

  【引子】

  牛顿的绝对时间是「可加和量」。所谓「可加和量」,就是一个由各个组分构成的联合客体,其对某一数量的值乃是这各个组分的这种数量的值的算术和。质言之,如果我们有两个事件,其一刚好开始于另一事件结束之时,则时间的时间长度乃是两个的时间长度的算术和。简言之,就是认为时间是可以进行数学计算的概念,亦即认为「2小时+2小时=4小时」这样的数学式可以成立。对时间的这种理解非常符合我们的直觉,也契合大多数人的常规理解,也可简便的计算一些问题。但是这种理解过于流于表面了。

  牛顿的著作唤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我们对其进行常规字面分析。自然者宇宙也,宇宙者时空也,因此,《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所要表达的无非是一种数学化宇宙观,亦即数学化时空观(请注意,不是其他种类的原理,而是数学原理,而此书被科共体公认为是最伟大的科学著作)。

  希望对世界进行数学化阐释的诉求,早在牛顿之前的伽利略那里就开始了。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写到:“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倘若我们追问这句话,伽利略是从什么地方得知的这一点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清楚的说明,这是伽利略的进行科学研究的大前提,亦是最重要的假设。而这个大前提,以及最重要的假设,时至今日也未有改变,科学理论是离不开数学语言的体系,或者说,科共体在原则上的阐释方向,正是数学化。既然整个宇宙,即整个时空都是数学的,还有什么是不可量化的?人们认可了数学化时空,接受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就容易多了,因为“一切都可以量化”和“一切都可以货币化”,没有什么重大区别。所以说,科学的数学时空观,是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的,更坚定的说,科学共同体开辟数学化道路,是在为资本主义保驾护航。

  【一】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1小时等于1小时」。

  这是我们认为时间可以进行纯数计算的逻辑起点(此一等于彼一,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前提,而一加一等于二又是我们建立数学体系的逻辑基础)。但是,如果我们不把时间抽象化而是具体化的考虑,就可以发现这个等式其实是无法得到真正确证的。因为,根据我们在红尘世俗中的切身经验,如果在两个「一个小时」之内所经历的事件不同,其感悟到的流逝感是不一样的。比如,开会的时候和打麻将的时候,虽然同是一个小时,可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前者无聊而漫长,后者感觉过的很快。

  再如,倘若问一个人“200秒和201秒哪个更长?”,大多数人大半会脱口而出“当然是201秒”。可事实上,这种提问本身就已经含有暗示性了,因为使用数字表示了时间。一眼看上去201秒应该大于200秒,假如我们只考虑纯粹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话(更苛刻的讲,纯粹数字没有可比性,因为没有指出数字的指向具体到什么物体,譬如201个苹果和200个人,是无法进行无差别比较的)。不过,如果让一个人不看表,也不看数字分别感悟201秒和200秒,无人能肯定的说哪一段更长。

  「6小时是2小时的3倍」。

  已经习惯于数字化时间表示法的人不会感觉到异常,但时间绝对不能如此简单的被数字化,是阅读这段文字的人进行了简单的纯数运算而已,即6÷2=3。诚然,「6÷2=3」之类的抽象纯数计算源出于如下经验,即6个苹果是2个苹果的3倍,6个人是2个人的3倍等等。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实物计算中抽象而来的纯数计算,到底能不能无条件的延伸到时间之计算上呢?

  因为,流逝感并不是直接出现在我们的生理器官的可捕获能力范畴之内的,亦即,时间之量的对象不直接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进而它无法真正转化为我们的切身经验。直白的说,我们在计算6个苹果是2个苹果的3倍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拿出6个苹果和2个苹果进行直观化计算,以及切身的感受「6÷2=3」或「2×3=6」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我们可以拿出6小时这样的「实体」,以及拿出2小时这样的「实体」,并进行对比,且在这种对比中切身的感受时间之间的倍数关系吗?

  或许有人会指着钟表说,6个小时是时针走6个格子所花的时间,而2小时是时针走2个格子所花的时间,而6个格子是2个格子的三倍,所以6个小时是2个小时的三倍。但是,愚想要辨析的是,时针走的是距离,所以用格子来论证倍数关系,只是论证了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依然不能用来直接证明6小时所含有的“时量”和2小时所含有的“时量”有倍数关系。

  【二】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乃《金刚经》里的一句。在我国,金刚经是流通最广泛,注疏最丰富者。《金刚经》系般若经典,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

  菩提达摩在传授禅法时,推荐《楞伽经》。但此经概念群庞大,理说繁多,且译文生涩,而这些无疑给修习者加重了理解难度。反观罗什译《金刚经》,无论在语言的简练流畅,还是对原文的忠实,以及解理的到位程度,都达到了其他经书无法与之媲美的程度。是故,到四祖道信之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成为了最重要的经典。据传说,五祖弘忍为六祖惠能说法,演至金刚经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慧能大彻大悟。

  24点是今天还是明天(或0点是今天还是昨天)?

  有人会说:“24:00是今天,明天应叫0:00”,或说“今天的结束,明天的开始”等等。

  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显的,以现行的线性时间表示法,24点又会是0点,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今天就是明天吗?24点=今天,0点=明天,24点=0点,故,今天=明天?

  再问者,我们可以认为24等于0吗?因为,从纯粹数学的角度来讲,8加16只能等于24,而绝对不可能等于0。

  时间是个「相」,不可著。有时间相才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无时间相则无过去、现在、未来之分,亦即所谓真知无古今也。诚然,「昨天」已经不复存在,这应该是很好理解的,但事实上,这个世界同样不存在「明天」。当我们说:“明天8点要上班”的时候,我们是怎么理解这个「明天」的呢?是指过了今晚,早上起床,洗漱之后的大概时辰。然而,当我们真到了所指的「明天8点」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并不身在「明天」,而是又来到了「今天8点」。

  「明天」永远也不会到来,只要到了我们所指的那个「明天」,那个「明天」就变成了「今天」(昨天今天明天,这只是三心的一种形式而已,去年今年明年,上一秒这一秒下一秒等等,具是)。

  此时此刻,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来,唯此时此刻而已。然则,此时此刻本身又在瞬息万变,当我们说「现在」的时候,话音未落刚才说的那个「现在」又不再是现在的「现在」,而现在已是一个新的「现在」。过去心在上一刹那即已远去,未来心却永远不来,因此,现在心永远处在刹那生灭之中而永不得住。

  是故,「存在」仅仅只是「变化无常的现在」,无过去,亦无未来。一个生命历程(或者一件事件)是在「连续不断的当下」中完成的,而不是「过去,当下,未来」三心中度过的。

  附:在现代语境中,有一个「提前消费」的观念,意思是从我们的未来中透支一部分财富来消费,并通过未来的劳动收入来支付这部分预支。事实果真是如此吗?其实不然,因为未来是不存在的。所以本质上,是我们在「当下」借了别人「当下」的钱并在「当下」消费,绝非是从我们的未来中预支了。因此,我们并没有“提前”消费,只不过是借款消费了而已。

  【三】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物理学对时间的定义:时间是事件发生到结束的「时刻间隔」。换言之,时间是「时刻间隔」的简称。

  来看看「间隔」一词。人们对「间隔」一词的理解是对视觉空间的理解开始的,比如,当我们说“两堵墙之间的间隔”的时候,间隔一词是指,我们的眼前有两堵墙,而两堵墙的空旷部分叫做“两堵墙之间的间隔”。

  但是,当我们把这种对视觉空间理解转嫁到「时」上的时候,这个「间隔」就要面对语义歧义。因为,当我们使用「间隔」来描述两堵墙之间的时候,两堵墙是同时存在的,而「间隔」用来描述「时」的时候就要面对「一个时刻只有一个时刻」的问题。也就是说,当我们说“从昨天到今天的间隔”的时候,昨天“这堵墙”已经消失,因而这个「间隔」失去了「一堵墙」,只剩下今天「这堵墙」。质言之,我们永远只能处在一个时刻,或者说,我们无法同时处于两个时刻,如何定义和理解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呢?

  【四】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科共体的「线性时间观」适合于经济活动。因为作为经济媒介的货币,除了价值媒介功能之外,必须要拥有价值保存功能,更准确的说,没有价值保存功能者不适合当做经济媒介。货币需要三个主要功能,媒介、保值、防伪。其中,如果我们考虑到货币的保值功能,就可以看到「线性时间观」对于资本主义金融体系来说是多么重要。

  通俗的讲,人们对财富(或货币)的要求是——虽然昨天已经消失了,但今天早上起床之后,昨天放在口袋里的钱不能随昨天一起消失,至少到今天要保持原来状态(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当然,最好的情况是,不仅不消失,还要在保持原来状态(惯性)的前提下增值(加速度)。不管如何,作为货币绝对不能像「时」那样,随生随灭,所有的经济活动必须要以货币的「保持原来价值(状态)」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因此,对货币的功能需求决定金融体系的时空构建需要克服,或者违背「时的当下性」才可以。

  为了弄清线形时间观对于资本主义的必要性,我们先要认清货币与账本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一万元人民币放在自家抽屉里,过了一年之后一万元依然一万元,不过,我们把一万元人民币存在银行里,一万元人民币会变多。假如变成了11000元,那么,是一万元人民币生出了一千元人民币了吗?银行的保险柜有特殊的孵化功能,进而可以钱生钱吗?当然不是,银行的保险柜不过是结实一点的,有荷枪实弹的军警把守的大一点的抽屉而已。事实是,是账本上的数字变多了,而不是货币值本身变多了(因此,比如利息,是通过账本产生的,是通过账本上的记录产生变化而产生了货币值的变化)。

  货币上的数字和账本上的数字是脱节的,货币上的数字是「死数」,而账本上的数字是「活数」。不过,由于大多数人无法直接接触金融行业,普遍的会以为现金和账户是一回事,因为在银行我们确实可以把账户的数字和现金的数字等价交换。然而,等价并不等于等权,因为拥有货币之人不能自己改动货币上的数字,而账本上的数字是可以随意改动的(人们对金融体系的最大误解恐怕是如下这等观念——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过多印刷钞票的结果。其实不然,货币不过是在完成流通功能而已,通货膨胀的缘由另有其因,绝非是因为印刷钞票的结果。事实上,若要弄出资金不需要非得印刷货币,开一个账户即可——假如一个人得到国家授权开办私立银行,就会发现,只要自己写个账户,现金是“取之不尽”的)。

  熟悉金融学的人都知道,金融学是研究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学科。金融决策之成本与效益是在时间上分布的。因此,惯性定律和金融学之间是有某种隐秘的内在联系的——它们两都是在讨论,某概念在「时间轴上的配置」。

  通俗的讲,在资本市场中人们对自己资产的关心点是,自己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会比起过去变多变少,或者未来会比现在变多变少,而不是自己的资产与别人的资产多还是少。譬如,假如「我」有30万人民币投入到资本市场(如股市),「我」关心的是30万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多变少,而不是30万元比别人多还是比别人少。这与物理学对质点的描述是一致的,在物理学中,物体(质点)之间的位置相对性是多余的,也是非重点因素,因为以物理学的框架,质点的位移是用物体固有的惯性和外力施加而产生的加速度来描述的,而不是以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移关系来描述的。

  例一:

  以每秒5米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质点,每一秒进行统计:

  ①5米/第一秒=5/1,

  ②10米/第二秒=5/1,

  ③15米/第三秒=5/1,

  ④20米/第4秒=5/1,

  例二:

  未加入市场的资金或银行的无息贷款。5万元,一月一计。

  ①5万元/第一个月=5/1,

  ②5万元/第二个月=5/1,

  ③5万元/第三个月=5/1,

  ④5万元/第四个月=5/1,

  提示:

  物理公式=惯性(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银行核算=本金(不以时间之逝而变化)+利息

  是故,「匀速直线运动」是金融学里的「货币——账本分界线」(请注意,物理世界根本就没有直线以及直线运动,在物理学框架内亦是以无法通过实验验证的假设身份存在着),从金融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货币都在账面统计上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五】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某物从A点移动到B点用了6秒」。这样的陈述,以白话文透视,并没有多少“异常”,其实,这句话是一句中文病句,是不符合于标准的中文语法的。要遵守中文语法,应该写成「某物从A点移动到B点用了6“个”秒」。

  “There are 3 apples on the table.”

  翻译工顾及到语言通畅性问题,通常会把这样的语句翻译为“桌子上有三个苹果”。这无可厚非,只是如此一来,把中文和西语之间的结构性差异给掩盖住了。且不管生涩与否,我们直译他一回:There(那里) are(有) 3(3) apples(苹果们) on(上) the table(桌子)——简化则是,桌子上有「3苹果们」。

  「数词-量词-名词」结构是「儒家语系(贱文暂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的语法特点之一。从儒家语系之语法逻辑的角度来讲,「量词」表述了一句陈述中数字所描述的对象的个体是如何划分的。因此在儒家语系中,表达事物之数时,量词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6个苹果”,“2杯水”等等。

  反观西方语言(贱文主论英语),并不存在儒家语系中的「量词」这样的词素。因此,这种语言有可能会省略去数字所描述的对象之「定一过程」。而此章节中所要细论的时间概念正是属于,缺乏「定一过程」却在随意使用数字的情况。

  特别要指出的是,科学理论是倾向于定量分析的体系,而不是倾向于定性分析,所以「定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先定义了什么是「一」才能够构建定量体系,并进行定量分析。而正是因为西方语言没有特定的量词,「定一过程」被排斥在文本陈述过程之外,进而形成了纯数体系。换言之,正是因为没有量词,无法确定「时间之量」的时间概念,畅行于文本陈述和语言交流过程之中。

  按英文语法的分类,作为时间的「time」是不可数名词,所以即便是在英文语法体系内部,关于time的表示法也是有违反语法规则的弊病。英文会把名词分为可数与不可数,可数名词一般直接使用数字表述,如:two apples,four books等。而不可数名词一般都要夹带另一个名词来表述(通常是以“单位词+of”来表示),如:a piece of paper,three pieces of paper等。所以,「6 seconds(6秒)」这样的用法是不符合英文语法的,这是用可数名词的语法来表述了一个不可数名词,缺少了单位词。

  事实上,直线时间观在西方诞生和发展,亦与西方语言的语法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西方语言有「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而对于一个表述者和聆听着来说,语言永远只存在现在式。换言之,当我们用一个过去式描述过去的一种状态时,我们的描述行为本身却是现在式。亦有,当我们用一个未来式描述对将来的一种期望时,“此时此刻正在对未来期望”这件事实本身会被遗漏——简言之,对于一个主体来说,使用中的语言和文字,只有「使用中」而已,并不存在「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

  语言永远只存在于使用过程中。

  【六】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英语里的「time」是个多义词,有时间,时代,次数,倍数(或分之一),节拍等等含义(例句:The 「time」 for the whole journey is shortened 3 「times」.——行程用时缩为三分之一。此句共有两处time,一处是表述「时」,一处是表述「倍或分之一」)。

  “What is the time?”翻译成中文语境,即“现在是几点了?”,所以人们会以为这句话真的是在直接问时间。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考虑到英文语境,以及西方文化的报时传统,我们就可以猜测到这句话的含义应该是“现在是几次了?”。因为在古代欧洲,是靠钟楼的响声次数来报时的,所以在传统中,西方人是会用“次数”来问时辰(通过响声次数来报时的钟表,现在逐渐被淘汰,不过还是有不少地方可以见到,就是那种三点就响三次,8点就响8次的钟表)。

  报时办法,可以说是体现了一种文化对宇宙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也会有自己的报时办法,只是不会使用响声次数来报时,而是用节奏和收尾音的不同来区分各个时辰。那么,为什么古代中国人不采取看起来非常简便的「以响声次数报时」的办法呢?或许有人会简单的认为,是因为没有发明机械钟——有科技史表明,最早出现机械钟雏形的地方恰恰可能是中国——实不然,即便没有机械钟也可以单一的用响声次数来报时,但传统打更普遍都会使用两种以上的器物来搭配出不同的声音。事实上,这里隐含着看似简单,实则是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

  【七】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事件的发生是有先后顺序的,并且是绝对的,因此,事件的发生发展只有「先后」而不存在与先后相对的「后先」之顺序。比如,春天之后必夏天,而不可能是冬天。而为了标示事件的这种阶段性绝对顺序,我们会使用到序列号(甲乙丙丁,first、second、third等等)。

  科学共同体对时间的论述(转载至百度)——时间的本质:时间是事件先后顺序的「量度」。用公式表达则是,「t=(S1,S2,S3……,Sn)」。其中,S是事件,S1,S2,S3……,Sn是事件1,2,3……n发生的顺序,时间就是对这些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序」。

  以上陈述中,出现了两个定义:

  ①时间是事件先后顺序的「量度」。

  ②时间是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序」。

  可以看出,科共体同时使用了「量度」和「排序」两个概念给时间下了定义。但需要我们明确辨析的是,量度和排序是有区别的概念,不能轻易混淆。对于这两个概念,我们各自有与其对应的符号群来表述,关于量度,我们用数字表达,而关于顺序,我们有专门的序列号来表达。事实上,事件之先后顺序,与数量并无必然联系,而科共体的“魔术”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用数字来代替序列号。序列号之间没有必然的倍数关系,而只有先后关系,但是如果用数字表示序列,就会产生序列之间有倍数关系的错觉。

  举一个基础物理学经常会使用到的概念作为例子——初速度。「初速度为0」,在此句中,序列号和数字被并列,「初」是序列号,是第一的意思,而0是数字,表示没有。但0虽然能表示没有数量,却也无法表示没有符号(因为0本身已经占据了一个符号位),因此,初速度这个概念貌似使用了数词的0,其实在这里,0所扮演的角色是序列号,而不是数词。

  假如,从一座建筑物里,第一次出来了1个人,第二次出来了2个人,第三次出来了3个人,那么第四次会出来几个人呢?其实是没有答案的,前三次出来的人数,并不能用来推导第四次出来的人数之根据,出来几个就是几个了,没有必然联系。

  人们在进行金融决策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错觉。第一天某一股票涨了8%,第二天也涨了8%,第三天又涨了8%,那么第四天会怎么样呢?其实前三次的涨,与第四天的情况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会蜂拥而至很多人慷慨解囊送钱给庄家,因为很多人会以为「顺序与量变」之间有某种必然联系。

  科共体用来“隐喻”出惯性原理的实验,亦使用了这种手段(注意,惯性原理是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的,那么用来说明“惯性”的实验,不是验证,会是什么呢?既然无法通过实验验证惯性原理,为什么可以通过某种实验来暗示出惯性原理呢?)。

  伽利略斜面实验过程如下: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小车在毛巾上滑行很短的距离就停下了。

  第二次,在水平面铺上较光滑的棉布,小车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较远。

  第三次,是光滑的木板,小车滑行的距离最远。

  结论是,要是能找到一块十分光滑的平面,阻力为零,小车的滑行速度将不会减慢。

  在这里,第一次铺上毛巾,第二次铺上较光滑的棉布,第三次放光滑的木板,这个顺序是人为安排的顺序,如果我们第一次放光滑的木板,第二次铺上毛巾,第三次铺上较光滑的棉布,我们无法与“要是能找到一块十分光滑的平面,阻力为零,小车的滑行速度将不会减慢”这个结论搭配,进而构建出量之递增或递减的变化顺序。

  【八】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其实,历法体系正是由序列号构成的符号系统,无论是东方传统也好,还是西方传统也罢,皆是以序列号为历法体系的构建符号。比如,东方传统的「干支纪法」,还有西方的January,February……December序列号体系等等(序列号只表示了January之后必然是February,但是如果我们用数字表示月份,即1月,2月……12月如此这般表示,会产生顺序之间有一种倍数关系的错觉)。

  科共体所推广的所谓的「公历(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西历,而把一种西历尊呼为“公”历,说明……某些集团……洋奴……)」,是16世纪末期和17世纪初期,罗马教皇格雷果里修订了西方历史上的「儒略历」而制定和颁布的「格雷果里历法」。

  这种历法只有主观数学分段意义,是完全不去考虑月亮周期在太阳年中的复合运动周期情况,进而主观性的把一年截分成为12个月,而后为了调整每四年出现一次的太阳运作日和数学分段日上的差异情况,武断的规定为1、3、5、7、8、10、12月为31日,4、6、9、11月为30日,2月为28日,其中2月成为了四年一次的调整日差日。

  那么,科共体为何情有独钟于这种用数字表示出的历法呢?如果考虑到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在科共体内心深处的真实心理动机。

  「循环时」的观念对于资本积累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并且与会计学的持续经营假设相悖。比如,众所周知,历法的一年有十二个月份,而十二月份之后又会回到一月份,并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但是可想而知,「时」只以序列号的方式循环往复的观念是破坏资本积累的,试想,在某个银行系统里,十二月之后一切利息都将清零,现存的金融体系恐怕都无以构建了。所以,资本计算的「时」绝不能是与客观世界完全匹配,而是十二月之后还会有第十三个月,二十四个月之后还有第二十五月的「可以无限延长的直线时间」。

  这就是科共体不遗馀力的保护,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的「直线」,以及不以序列号构建历法,而有意的用数字替换,并构建数字化的历法体系的根本心理动机。

  第三章 历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

  【引子】

  日本人为什么要篡改历史教科书呢?贱文不论篡史之举的道德是非,而是要分析为何存在「篡改历史教科书」这样的行为(否认或轻描淡写二战时期的侵略行为)。

  我们知道,如果教科书改动,后来的日本人将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先人犯下了何等罪恶,所以中国人生气。日本人也知道,如果改动教科书,可以从后来的日本人之群体记忆中抹去曾经之罪,所以日本人想改动。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后来的日本人绝大部分都会「教科书上怎么写,就认为历史是怎样」,所以大家才会对这个问题如此的敏感。

  如不然,我们大可不闻不顾的说:“随便你们瞎折腾,后来的日本人阅读了篡改之后的教科书也能了解历史真相!?”。如果不是,日本人也不会篡改教科书,不管怎么篡改来篡改去,后来的日本人都能知道历史真相的话,篡改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总之,大家的心里都非常清楚,「教科书上如何写历史」对于后来的人们形成什么样的历史观以及世界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一个主观思维者)」。愚与读者这样的「我」,不也正是在上一段中分析的一个「后人」吗?「我」自己不就是那个,我们心里清楚的知道「教科书上怎么写,就认为历史是怎样」的一个后人吗?而既然别人都是「教科书上怎么写,就认为历史是怎样」的人,「我」自己会是个例外吗?否。假如「我」认为「我」会是个非常特别的存在,那么「觉得自己非常特别」这一点就可以用来证明「我」一点都不特别,因为很多人都是那么想的。人和人会有什么区别呢?活着吃喝拉撒,死了一把灰而已,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我」已经知道了「我」也是「教科书上怎么写,就认为历史是怎样」的人,「我」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必然的宿命呢?

  【一】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通常我们会认为研究史料和文物等既是研究「历史」,进而认为凭借不断的收集和整理各种史料和文物,就可以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真相」。也为此故,大多数人会认为所谓的历史学家们确实在记述和传播着某种「历史事实」。

  事实上,「史料」与「历史事实」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只不过大多数人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并没有同时「反观内视」阅读书籍的这个「我」,进而混淆了事件的发生地和发生时期。这是个历史学的传统难题,即历史事件发生于过去,而勾勒历史事件的人和聆听历史事件的人都是生活于现在的人,两者无法照面。换言之,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都不是事件的经历者或旁观者,且只能通过「史料」这一「中介」臆测当时的历史事件。

  复次,当「我」通过史料试图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的时候,「我」是身处在「此时此地」并通过史料等间接的对「彼时彼地」进行猜测。然而,猜测永远只是猜测,且永远只是「我」的主观臆测,是不可能得到客观确证的。即便是「我」得到了无数人的赞同,那也只不过是证明了无数个进行主观臆测的人们达成了某种共识,绝不能用来证明无数个人的主观臆测们是正确的。

  总之,「我」所能直接面对的对象,并不是历史事件本身,而仅仅只是史料和文物等等“历史事件的糟粕”而已。因此,我们需要彻底摒弃“可以了解历史真相”或者“认为自己正在解读历史真相”的想法,也要摒弃认为可以认知「历史规律」的颠倒梦想。原因很简单,连「历史真相」都不能还原,认知「历史规律」注定是痴心妄想,或者说,认知「历史规律」的前提是得到「历史真相」,而既然我们永远得不到「历史真相」,「历史规律」更是不可能得到的东西。

  附:历史教授和讲评书的人,有多大的区别呢?一个在进行学术研究,一个在进行艺术表演吗?

  【二】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试想,如果「我」在一间屋子里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之下?

  此时,「我」是看到了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呢?还是看到了眼前出现的一堆文字?「我」是来到了三国时代,并旁观三国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呢?还是坐在一间屋子里用眼睛扫描了一堆文字呢?事实是,「我」就坐在一个屋子里阅读一本书而已,并没有穿越时空来到了书本里描述的时代。

  更准确的说,当我们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在阅读《三国演义》」这个事件的发生地是「我」所在的屋子,发生时期是「我」的当下,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发生时的当下,是完全两回事。亦即,在我们进行阅读活动的现场,绝不存在「历史事实本身」,而存在的充其量只不过是对历史事件的文字记述。但是,文字记述和事实本身可以是一回事吗?

  或许有的人会说《三国演义》不是正史,《三国志》才是正史。其实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的意识锁定到了阅读书本的这个「我」,而不是被外在的书本吸引过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无所谓正史和野史,一切不过是用来吃饱了消遣而已。

  其实可以更容易的谈论此问题。很多人应该看过《孔子》这部电影,那么,当我们观看《孔子》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是看到了「孔子」还是「周润发」?倘若读者承认看到的是周润发而不是孔子,一切都好理解了。我们所谓的历史剧,再怎么拍演也不过是一群戏子在表演,而我们所谓的历史书,再怎么翻来覆去,也不过是一堆文字而已,绝对不是「历史事件本身」。

  根本就不存在历史真相这种东西,一切的历史构造,不过是利益共同体为了污蔑别人和美化自己而编造出的闹剧而已。人生如戏也,走在人间大戏台上,何不笑看滚滚红尘。

  【三】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牛顿是科学家」。

  这句话在现代人看来不会有什么异常。但是,英文的「科学家」一词是西历1834年,由英国人〈威廉·惠威尔〉首次提出的,而此时离牛顿去世已经有110年。可想而知,假如牛顿活过来,听到别人说自己是「伟大的科学家」会非常的诧异,因为牛顿的意识形态里压根就没有「科学家」这个概念。

  反正,愚未去过英国,更不可能去过几百年之前的英国。因此,当时的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绝对无从知晓的。至于英国人(或西方人)写的历史,那不过是一种宣传,根本不可能是事实。甚至我们可以说,别人写出来的,不过是想让我们看到的那部分,而不想让我们看到的那部分,是不会写进去的。更大的可能性是,某些人(西方人或者思维方式已经完全西方化的中国人)为了让我们产生某种刻板的印象,而特意那么写出来的。

  「李鸿章是共和国人」。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肯定会感到这句话荒诞不经。一个是清朝人,一个是共和国人,中间还隔着民国,怎么可以随便放到一起呢?「李鸿章」和「共和国」两个概念之间的年代差隔有40几年,而「牛顿」与「科学家」两个概念的年代差隔有110多年,两者孰多孰少?

  一个独立个体(「我」)进行判断的对照范本是「我的记忆」,因此,对于不曾阅读过中国历史的人来说「李鸿章是共和国人」无所谓通与不通。质言之,假如我们告诉一个孩子「李鸿章是共和国人」,并要求他不断的如此背诵,在他看来「李鸿章是清朝人」才是错误的。反过来,对不可能直接经历西方近代史的中国人来说,即便真实的牛顿并不是现代人认为的科学家,「牛顿是科学家」这样的史论未必不能成立。只要中国人不断的这样背诵,在后来之中国人的群体意识形态里产生「牛顿是科学家」这样的刻板印象是完全有可能的。

  【四】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现代人疑惑,为什么牛顿晚年会转向神学?事实上,这个疑问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其实是科共体的有意误导。在牛顿的意识形态里根本就没有科学这样的概念,因此,牛顿并不可能像现代人的印象里那样,是从事了科学研究之后,中途放弃了研究科学,并转向了神学,而是一开始他就是在研究神学。

  如果我们去阅读牛顿的原著,能更为明显的感觉到这一点。牛顿绝不是现代人,特别是现代的中国人所想的那样,是一个无神论者,或不关心哲学问题的纯粹科学家。

  在此摘录一些牛顿的原话:

  ……没有某种非物质的东西从中参与,那种纯是无生命的物质竟能在不发生相互接触的情况下作用于其他物质,并且给以影响,正像如果按照伊壁鸠鲁的想法,重力(万有引力)是物质的根本而固有的性质的话,就必然会如此那样。但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至于重力(万有引力)是物质所内在的,固有的和根本的,因而一个物体可以穿过真空超距的作用于另一个物体,毋须有任何一种东西的中间参与,用以把它们的作用和力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这种说法对我来说,尤其荒谬,我相信凡在哲学方面有思考才能的人决不会陷入这种谬论之中。重力必然是由一个按一定规律行事的主宰所造成,但是这个主宰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我却留给了读者自己去考虑……

  ……上帝是永恒的和无限的,无所不能和无所不知的……他统治一切,并且对所有已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都是无所不知的。他不是永恒和无限本身,但他是永恒的和无限的,他不是时间和空间本身,但他是持续的并且总是在空间中显现自己。他永远存在,也无所不在,而且正因为如此,他就构成了时间和空间……

  ……每一个有知觉的人,虽然存在于不同的时间之内,具有不同的感觉和运动器官,但他总是同一个不可分割的人……

  ……上帝并不因为物体的运动而受到什么损害,物体也并不因为上帝无所不在而受到阻碍……因此,他也就到处相似,浑身是眼,浑身是耳,浑身是脑,浑身是臂,并有全能进行感觉、理解和活动,但其方式绝不和人类的一眼,绝不和物体一样,而是我们所完全不知道的。正如瞎子没有颜色的观念那样,我们对于全智的上帝怎么感受和理解所有的事物,也完全没有观念。上帝根本没有身体,也没有一个体型,所以既不能看到,也不能听到或者摸到他,也不应以任何有形物体作为他的代表而加以膜拜……

  ……对于任何物体,我们只能看到其形状和颜色,听到其声音,摸到其外表,嗅到其气味,尝到其味道,但用我们的感觉或用我们心灵的反射作用,都无法知道它的内在的实质,所以我们更不能对上帝的实质是什么有任何概念……

  【五】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既然活着的时候的牛顿,并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科学家,那么牛顿活着的时候,真实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并且,牛顿还炒股。

  1711年,拥有英政府背景的英国南海公司成立,并发行了最早的一批股票。当时众人皆看好南海公司,遂其股价从1720年1月的每股128英镑左右迅速攀升。迄至四月份,牛顿用约7000英镑购买了南海公司的股票。结果比较顺利,仅两个月就涨了一倍。脱手,赚7000英镑。

  然而,刚抛掉牛顿即后悔。因为至7月,股价达到了1000英镑,几乎增值了8倍。遂,牛顿决定加大投入并追涨。与愿违,此时的南海公司已然陷入困境,股票的实价与市价严重脱钩,夹大量泡沫。且在此前的6月份,英国国会通过了《反泡沫公司法》,对南海公司等公司进行了政策限制。未久一落千丈,到了12月份,最终跌成约124英镑。从终点回到起点,许多投资人血本无归,牛顿也未及脱身,亏了2万英镑。

  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是牛顿的另一批股票。据不完全可靠的史料,牛顿还拥有「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东印度公司是做什么的呢?跟中国人有大关联的应该是鸦片贸易(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一部分兵力,是由东印度公司派遣的)。

  附:牛顿在50至51岁时,曾一度患上了精神疾患,直到两年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牛顿可能从小就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牛顿不善于讲话,以至于无法与别人随意的聊天,异常的专注于工作而时常忘记吃饭。对他仅有的几个朋友也显得比较冷淡,而且牛顿的脾气非常不好,经常会因为琐事大发雷霆,甚至用语言或肢体攻击他人。牛顿还有一些有趣而古怪的亚疯癫行为,比如在他演讲的时候,即便是别人都走了,他也会对着空屋子一直的讲下去。

  【六】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因为伽利略的一些观点,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牛顿的第一、第二定律提供了重要启示。

  但是,为什么给科学理论体系提出雏形的人偏偏是意大利人?熟悉资本主义历史的人都知道,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地方恰恰也是意大利。而且,熟悉人类会计史的人都知道,对于形成资本主义来说最重要的《复式记账法》是出现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的,而伽利略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为什么「科学的雏形」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都会出现在意大利?它们两个就不能出现在两个地方吗?

  牛顿是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按现在话来讲,牛顿是金融界人士。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牛顿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光荣革命」是同时代的,并在光荣革命之后进入到了英国国会(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并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为什么牛顿这样的人物一定会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代?不能早点诞生或晚点诞生吗?为什么牛顿的职业会是铸币局局长?不能是别的官职吗?

  另外,「美国人爱因斯坦」替代「英国人牛顿」成为新科学偶像时,为什么恰好是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取代英国的「金本位制」的时候呢?为什么「科学革命」和「金融革命」会同步的进行?「科学革命」不能早点或晚点吗?同时,我们还知道爱因斯坦曾经在「瑞士首都苏黎世」工作过(苏黎世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其幕后果真没有财团势力的支持或介入吗?

  倘若把史料翻的更古老,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理论模板的「原子论」之提出者,「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是出生和生活的古希腊城邦的「阿布德拉」,而「阿布德拉」刚好是希腊城邦的经济中心。

  为什么这些对于科学理论的形成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人物,都或多或少的与资本主义有瓜葛呢?

  第四章 力学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

  【引子】

  当我们以现代物理的观点去考察「力」的概念的时候,会“惊奇”的发现「力」的概念是多余的,非物理学专业人士最熟悉的恐怕就是相对论里的「质量导致空间扭曲」之说了,它排除了引力概念,亦即剔除了「力」的概念。「力」概念并不出现在薛定谔方程中,量子场论中,以及哈密顿系统和广义相对论中。尤为重要的是,即便是在经典物理学范畴之内,惯性力,离心力,克里奥莱力,万有引力等等,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假想力(或数学力)——既然物理学可以允许假想力的代入,那么,作为整体的「力的概念」本身会不会是虚假的呢?(牛顿的《原理》从另一方面来讲可以说是一部力学书,一部数学化力学书)。

  【一】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从数学的角度来讲,「F=ma」的右边是有确切意义的两项之积,加速度是一个纯运动学的概念,可以根据空间和时间来定义,而质量概念也在表面上(关于质量概念的悖论,将在《第五章 质量》中详论之)很直接的反映了物体的可测量性质。但是「F=ma」得左边却没有独立的意义,并且,虽然我们能测量加速度和质量,却不能直接测量到「力」。或许有的人会说可以使用测力器来测量力,但愚会反问,测力器的刻度是怎么画上去的?

  在科共体选编的教科书中,有一种很普遍的考试题是,给出一个力,然后求解运动,或者反过来。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像是物理,但实际上只是微分方程和几何学的练习题,加了一点伪装陈述而已,与现实中的物体运动有不少差距,且需要搪塞很多无法证实的假设。

  有趣的是,在科学共同体的教科书中,牛顿第二定律「F=ma」,只见写成「F=ma」,而不见写成「ma=F」。从数学的计算的来讲「F=ma」与「ma=F」是同义的,而且如果我们果真要进行计算,我们的计算过程确实是「ma=F」,因为我们可以直接测量的数据只有m和a,而F是计算而得出的量,绝非是可测量之量(从力的单位中也可以看出这里的本末关系,力的单位是导出单位,而不是基本单位)。

  现代文字是从左到右的阅读(传统文字是从上到下,而白话文是模仿西方文字排版的),如此一来「F=ma」与方向标「→」有一种在顺畅感,进而人们很自然的认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与此相反,「ma=F」衬托出对于科学共同体来说非常不利的信号——力是以质量和加速度两概念推导出的概念。「ma=F」给人带来的这个直觉,对科共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因为科共体会在文本解释中说,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力才是从加速度和质量概念中导出的概念」。质言之,在科共体的解释中,数学推导过程和物理解释过程颠倒了。

  ①物理学: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②数学:力由加速度和质量推导出。

  事实上,科学共同体的“魔术”非常简单。资产阶级之金融体系需要直线时空观,而直线时空观的代入必然会与真实的物理过程产生偏离(请注意,宇宙不存在直线。因此,只要带入直线概念,必然与实际运动出现偏差)。剩下的事情是,不管出现了什么样的偏差,科共体只要创造“某某力”概念,并把数学过程和物理过程颠倒过来,且用这个“某某力”来解释这种偏差就行了。

  【二】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物理学对力的定义是「力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这样的定义与人们在所理解的「力」是不完全匹合的。

  比如,教师在讲授「压力」的时候会要求学生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图钉」来感受什么是压力,但我们可以肯定,「我的手指」并不完全等同于「客观物质」。

  (1)图钉给手指带来的「压力」——「物与身」之间的关系。

  (2)苹果给桌子施加的「压力」——「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不可否认,如果没有(1)中的「压力」一词的中介作用,人们是无法理解物与物之间的压力关系的,或者说,是人们把物体与身体接触的时候的感受代入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之中。不过,这里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逻辑鸿沟,如果我们用我们的肢体感受到的感觉来理解压力,我们以什么证明此压力既是彼压力呢?当我手上放着一个苹果时,我的手确实感觉到某种压迫感,因此,我可以如此这般描述:我的手受到了来自苹果的压力。但是,我们把一个苹果放在了一个桌子上面,我以什么来证明桌子也会受,我的手受到的那样的压迫感?因为苹果放在我手上可以感觉到某种压迫感,所以我可以认为把苹果放在桌子上,桌子也会受到压迫吗?我不是桌子,我怎么证明桌子一定会像我一样感受到压力?

  【三】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如果我们无法以充分必要的证实,物物之间确实存在着,我与物体之间的那种关系(这个问题,我们是永远也不能证明的,因为我非物,物非我。我们只是想当然的把我与物之间的关系带入到了物物之间的关系之中),牛顿的第三定律只能归结为“假设”,因为连两个物体之间有没有真的存在相互作用力都无法证实,相互作用力相等更是遥不可及的论述。

  如果意识到「力」的有名无实,以及虚构性,我们可以和资本主义的一些制度对比到一种非常奇怪的“巧合”:

  会计等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第三定律: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经济学:物——钱(会计等式)——物。

  物理学:物——力(第三定律)——物。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企业〉内部资产的变化,负债——〈企业〉与外界的关系,所有者权益——〈企业〉给投资者分红)

  能量守恒:△U=A+Q,(△U——〈系统〉内能的变化,A——〈系统〉对外所做的功,Q ——〈系统〉传递外界的热量)

  「注:系统和企业,都是暗示内部封闭,自己是孤立的且与外界是对立的」。

  美国股份公司章程:总经理任期四年,可以连任一次。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总统的任期四年,可以连任一次。

  美国总统大选,颇类似于股份公司选举总经理。但与普通股份公司选择总经理的区别在于,普通股份公司一般是由董事会直接选择总经理,散户是不参与的,因此,程序相对简单一些。而美国总统选举,要加一些貌似有投票权,却无关大局的投票过程,因此显得复杂一些。

  先是由控制董事会(国会)的控股股东们(金融寡头们)圈定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党内初选候选人名单。这是最关键环节,散户是没有发言权的,因为是由金融寡头指定的名单,那些反对资本主义或不听命于金融寡头的人是不可能出现在名单上的。能够进入初选名单的,皆为共济会控制之下的各种协会和团体早就筛选和培养多年的人。比如,老小布什都是共济会名下的骷髅会成员,而奥巴马则是共济会控制的三边委员会培养的人才。

  接下来还须两个程序。一是,党内选举,在圈定的候选人中,由两党党员投票选出分别代表民主党和共和党参加总统选举的候选人(为了党内选举结果不出意外,还设置了超级代表机制,由党内大佬掌控,其票数约占总票数的20%)。二是,通知“散户们”参加“股东大会”,给每个散户人手一张叫选票的东西,让“散户们”从被圈定的候选人中冲刺出来的候选人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总经理”。

  附:美国式选举不过是欺骗大众的假把式而已。争取竞选资金制度等,实际上是金融集团对政治的公然贿赂制度,更直白的说,其实是政府被金融寡头绑架的制度化表现而已。

  【四】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我们在对物体施压的时候,比如用手指摁压墙面,我们的手只是感受到了“单一”的压迫感,并不存在两种感觉,是我们给这中“单一”感受加上了“双向失性”才会貌似存在两种“力”,从「我到物」我们认为是作用力,而「从物到我」认为是反作用力(或反过来)。

  第一和第二定律是描述一个物体的,会用到平衡力概念,第三定律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的,会用到相互作用力。而整个经典物理学就是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转换中展开的。第三定律的出现让人们误以为经典物理学涉及到了相对性问题,实际上由于在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过程之时,对于这个质点来说并不存在反作用力(比如,一个苹果放在桌子上,苹果给桌子的压力是作用力,而桌子给苹果的支撑力,对于苹果来说还是作用力,所以,貌似有反作用力,其实这个反作用力是不存在于经典力学体系的数学计算范畴之内的)。

  从科共体在数学上准备的「负数」概念,我们可以窥视出科共体内心深处隐藏的“良苦用心”。

  科学共同体对负数的定义是——负数是比零小的数。但是显然,这个定义是严重违背了我们的常识性思维,零已经是「无」了,怎么会有比无更小的存在呢?

  文字的阅读有两种方式,连读和拆读,有时候同一个字组,在连读和拆读下会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科共体所谓的负数并不是由一个符号构成,而是个由两个符号构成的合成符号。比如,「-8」是由「-」和「8」构成的,把「-8」拆读是“减8”,连读则是“负8”,而实际上人们眼前出现的是同一种符号,唯有文字的拆读和连读的区别而已。

  “减8”和“负8”是具有两种意义的概念,为什么在科学共同体构建的符号体系里看起来一摸一样呢?会不会是科学共同体为了让大多数人产生错觉而有意编造的?以此为基础,科学共同体会说8=+8,这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我们不能认为向东走八米和八米是一样的概念,如果我们承认8=+8,那么同样要承认8=-8。

  正负数概念其实是人们在记录得失中而来的(古已有之,并非科共体的发现,只不过古时候会使用醒目的区别方式,唯科共体采用让人迷惑的方式,以达到欺骗众人的目的)。将左口袋之8元移至右口袋,这样的举动对比口袋高一层的“我”来说有什么变化吗?当然没有,我还是有8元。但对口袋们来说发生了有效事件,尚且是天大的事情——左口袋亏损8元而右口袋盈利8元,纯量|8|变成了两个「-8」和「+8」矢量。“矢量”计算关心的绝不是纯粹的量本身,而是在关心这个量从哪里流到哪里,其本质就是人们的私心。如果我们站到「中」的角度,必然会发现所谓的得失之「和」是0,亦即,从宇宙(无我)的角度来看,宇宙之内并不存在得失,有得失感的只是「我」而已。举个粗俗的比喻,宇宙不在乎一万块钱从谁的口袋流向谁的口袋,因为无论如何流来流去都在宇宙之内,只有“我”会敏锐的盯着,一万块钱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流向我的口袋,还是从我的口袋里流向别人的口袋。

  【五】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过类似于现代科学体系的雏形,由墨翟一派提出。墨翟在先秦时期创立了类似于几何学、物理学、光学、力学为对象的一些理论。但是,等到六国同归于秦及董仲舒之后,墨翟之学没有被发扬,连总结和记述上古3000年的《史记》都无墨翟之传,而且儒家亚圣孟子曾骂墨翟为禽兽,这又是为何呢?无论如何,墨翟的学术被埋没的结果,普遍具有科学万能情节的现代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既然墨翟的学术观点最接近科学,不应该是受到这样的待遇。

  墨学后成绝学,墨翟和墨家的史料相当匮乏。粗略的估计,墨翟是手工业者出身的士(或者不是士,是个手工业者)。据说墨翟精于机械制作,会做「任五十石之重」的大车,会做守城器械,与名匠公输盘斗智比巧,平日言谈不离耕织之事、百工之业。墨翟拥有大批徒弟,可以从事独立的社会活动(现代社会的企业,也是某种程度上进行着独立社会活动的组织)。

  约在西历10世纪前后,在意大利出现了若干贸易及手工业的独立中心,这些地区逐渐的摆脱了封建统治,并雏形的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结构。自由市民(手工业者、商人及放债人——手工业者发展成为了工人阶级,商人发展成了企业主,放债人发展成了银行)逐渐的成为一个与贵族及教士对立的新阶级。生产力越向前发展,资产阶级越坚决的提出自己的经济与政治的统治要求,而这种需求使得资产阶级必须要提出拥有或支持自己阶级立场的学术体系。

  以物理学(实为数学,假名为物理而已)为首科的科学,由此出现。

  第五章 质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

  【引子】

  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从对质量的定义开始的,在「定义一」中牛顿写到:物质的量(质量)是物质的度量,可由其「密度」和「体积」共同求出。

  这个定义若与科共体推广的现行教科书对比,可发现一个问题。在科共体的教科书中出现的说法,恰好与牛顿对质量的定义是相反的,密度不再是推导质量的概念,而是密度才是从质量和体积中推算出的(转载至百度百科: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这里有一个本末颠倒的问题。在牛顿定义「质量」概念之前,不存在质量概念,那么定义一里的「密度」肯定不是用质量概念来求出的。如此,这里的「密度」从何而来?可想而知,此「密度」肯定是用重量求出的,进而,如果承认「定义一」可以成立,无异于等于承认如下数学推导过程可以成立。

  「(重量÷体积)×体积=质量」?

  【一】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质点: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不存在体积和形状的物体,存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问题是,我们在谈论它。

  关于质点的悖论,其实来源于比物理学更为基础的几何学。

  我们来看看几何原本的几个定义。

  定义一:点是没有部分的(也可以理解为,点是不含有量的)。

  推理:

  几何点是不含有量的点。

  质量是量的一种。

  不能含有量者,不能含有作为一种量的质量。

  故,几何点不能含有质量。

  物理学定义:质点是含有质量的几何点。

  两者矛盾。

  定义二:线只有长度而没有宽度(这样的实物不存在)。

  定义三:一线的两端是点(一线的两端是一线的部分,而定义一规定点没有部分,因此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含有部分的点,形成一线的部分)。

  四.直线是它上面的点一样的平放着的线(点是没有部分的,而这个陈述说明,直线是由点的组合而成的,而没有部分的存在无论拥有多少数量也不可能变成有部分。0乘于多少都是0)。

  五.面只有长度和宽度(这样的实物不存在)。

  六.……………………

  ……………………

  从几何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几何学的定义严重的违背了我们的常识,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几何学所谓严密的逻辑体系,其实是在大前提错误的前提下构建的逻辑体系。

  而贱文所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几何学(及,以几何学为图形骨架的物理学)可以在大前提错误的情况下,却能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建立起所谓的严密的逻辑体系?或者说,我们明明知道几何定义里的直线是不存在的,却为什么挥之不去对几何直线的讨论?科共体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以违反常识的前提,以不存在的几何直线为「组建要素」,构建了线性时空观,并强行推广于社会,且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效果?

  为此,我们有必要回到我们的意识形态形成初期,并观察我们是如何获得语言能力的。

  考察一下我们的习字过程,举「苹果」一词为例。教师会在黑板上挂出苹果之图(或在手中拿着苹果),在旁边写「苹果」和「pingguǒ」,然后范读「pingguǒ」并要求学生跟读。此时,学生的面前出现四种东西:苹果之「象」、符号的「苹果」和符号「pingguǒ」(符号亦象),声音的「pingguǒ」。

  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学生会形成由「物象」、「符号象」、「声音」捆绑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机制,即语言能力。在形成这种条件反射机制之后,任何一项的输入都可以输出与之捆绑过的信号。比如,在这里写出“苹果”,大家就可以在脑海里浮想起苹果之象,或者看到苹果就可以写出「苹果」这个文字,或者念出「pingguǒ」这个声音。

  如果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过程,那么,说话或者阅读文章是这种机制的使用,它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思考过程”,而仅仅只是我们的一种“不由自主的”或“毫无费力的”完成的能力。比如,一个识字的人,当他的视线扫描到「苹果」这个符号的时候,是“不由自主”的“一下子”解读成「pingguǒ」,和浮想起与「苹果」这个符号捆绑过的「苹果之象」,而不是通过“思考”读成「pingguǒ」和浮想「苹果之象」(不识字的人,看着这里就会是一团杂乱的线条而已,或者,我们不熟悉的一种语言,听起来就是“乱叫”)。

  是故,几何学可以不顾及字面逻辑的悖论,强制性的建立起逻辑体系,正是因为它不是通过人们的“思考”建立的,而是通过条件反射机制强行灌输于人们的一种违背宇宙实际的符号体系。更详细的说,当我们的视线扫描到「直线」这个词汇时,与学习「直线」这个概念的时候,从黑板上曾经看到过的那个「可视线」,会通过条件反射机制不自觉的在脑海中浮想起来。而这个可视线绝不是定义里的“只有长度而没有宽度的线”(这种东西不存在于真实的宇宙中,因此谁也没有见过定义里的直线,而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是不会在我们的脑海中浮想起的,亦即,它绝不可能存在于我们的印象系统里)。

  遂,谈论直线的存在与否已经不重要了(科共体要的是,你只要谈论就行了,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因为只要「直线」这个符号出现在眼前(或听到「zhíxiàn」这个声音)我们的「无意识条件反射系统」就会把,曾经与「直线」这个符号捆绑过的可视线,在脑海的印象中调出来,所以它以什么名义出现都已经无关紧要了,甚至以不存在的名义出现。

  “直线是石头”,“直线不是直线”,“直线是曲线”,“你现在想的那个直线根本就不存在”等等都可以导致,在我们的脑海中浮想起,曾经与「直线」这个符号捆绑过的可视图像(再次强调,可视线,绝非是定义里的线,定义里的直线不存在,我们从来没见过)。而一个人一旦形成这种条件反射机制,科共体就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对其进行远程精神操控,进而形成一种广泛的意识形态。

  总而言之,科共体获得成功,并不是因为科学是真理,而是因为科共体掌控了话语权和教育权,通过三言成虎的方式,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里虚构起了一种荒诞不经的逻辑体系。

  【二】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在大多数人看来,「物质」和「物体」没有多大区别,它们可以是同义词,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普通语境中的「物体(或物)」是指那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而科学语境中的物质,并非完全等同于普通语境中「物体(或物)」。由于这种马虎大意,许多人会把「物质」这个词汇理解为——指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看得见,能摸得着的那些「东西」或「物」,而事实上,所谓「质」——物质的质——是指,在我们的生理器官可捕获的各种感觉之背后,存在脱离于我们的生理捕获能力的「客体」,是超验的存在。我们从物体感觉到的,其实只是物体的属性,即物之性而已,并非物之质(作为最浅显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场」概念,我们的眼睛只是看到了两块磁铁相吸或相斥,却并没有亲眼看见两块磁铁在「场」这样的实在中相吸或相斥。又比如「电子」概念,我们发现和利用了电现象,身体触及电源会有麻感,但并没有亲眼证见电现象确实是因为电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所导致的——在黑板或纸张上画出一个点,并在旁边写出“电子”二字,并没有证明确实存在电子这样的微观粒子,这种“证明”无异于画饼充饥)。

  科共体的「质量」概念,正是基于物质概念而定义的,亦即「物质的量」。质量概念对整个科学理论体系有着决定性作用,科共体会用质量概念解释很多现象,比如惯性和引力。重量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而科共体会以质量概念来解释重量产生的原因。再如,惯性是脱离参照物而谈论运动与静止,因此也无法解释惯性里的动静问题之原因,科共体也会用质量来解释惯性的原因(「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

  总之,科共体的大方针是,把现象用现象背后的「客体」来解释,而不是把现象仅当做现象。

  【三】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按照质量概念的精神,质量是一个物体的「自我之量」,是以自身密度和自身体积为推导参量,因此是与外界无关的,绝对的,以及孤立的量。因此,对质量的描述可以是这样的,“一个物体含有的质量为5公斤”。

  如果承认某种量可以是一个物体的绝对和孤立的量,我们可以如下陈述——「这棵树含有的高度量是6米(或者,这棵树的自身高度为6米)。」

  这样的陈述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没有什么毛病的,但从相对主义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有弊病的,并不是这个物体独自显示了6这个属性,而是与1米进行了相对对比才显示了6属性。这棵树的高度是6米的表述,给人一种这棵树的独立高度是6米的直觉。实际上,如果我们把现在的2米定义为新的1米,这个棵树的高度是3米,而不是6米——所以,并不是这棵树的“自身的独立的高度为6米”。

  【四】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质量概念和原子论的物质结构理论如出一辙,质量是物体的自我之量,而按照原子论的观点,任何物体都是粒子堆积成的,这样,一个物体就与其他物体无关的绝对独立的物体。另一方面,原子论非常有利于建立数学模型,这两点使得在哲学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原子论,在科共体那里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说到原子论(粒子论),人们最大的疑问恐怕就是物体能不能继续下分的问题(这只不过是科学家没能意识到万物的相对性问题,所谓原子就是最小的物体单位——最小就是绝对小,而不是相对小——而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大小是相对的,因此不存在最小的物体这样的概念,提出这种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其实,原子论更大的悖论来至于虚空(或真空)概念。

  科学共同体会说某某原子的半径是多少,这样的陈述本身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假如电子和原子核之间是虚空,他们之间是不存在距离的——虚空不可能有长度,所以他们之间是无法用距离概念来描述(长度和距离是一回事,都是物体的相对属性,虚空没有物体,因此物体的属性,亦不可能独存距离)。量子学还会使用「真空里的能量涨落(真空里什么都没有,怎么会有能量涨落?)」这样的陈述,这些都是有严重的逻辑悖论的陈述。

  科共体会使用各种「模型」来描述原子结构。新华词典对「模型」一词的解释是:按实物比例和结构制成的物品。我们对「模型」一词进行一下常规逻辑分析。模型是照着实物而制作的,因此在这里,实物是本,模型是末。

  如果有人随便拿出一张图片,说是毛主席的画像,我们可以轻易的分辨真伪,因为有对照物。但如果有人拿出一张图片,说是老子的画像,我们将如何是好呢?老子生活的年代没有图片保存技术,老子的真实画像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肯定,这种画像不过是画家把自己的主观臆测画出来了而已。那么,从来没有人见过微观粒子的实物,我们是以什么样的视觉对照下认为,无对照实物的模型是实物之模型呢?所谓的微观粒子是不是科学家脑子里的想象而已?

  通过模型来倒推或试图确证实物,是本末倒置(在物理学中会用数学倒推物理过程,譬如黑洞等,这些都是严重的本末颠倒,是科学家们的精神错乱而导致的奇谈怪论)。

  事实上,资产阶级嗾使科共体选择和宣传原子论,目的无非是为了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强化个人自由主义。因为,按照原子论的解释,任何一种元素都是由无数个单子(分子或原子)组成的。这与资产阶级个人自由主义的宗旨是吻合的,按照他们的理解,国家就是无数个独立的公民组合而成的,并且是由一种神圣的法律来维持其运行(在自然科学里,物质就是有无数个独立的粒子组合而成的,并且是由一种神圣的定律来维持其运行——注意,在英语里,法律和定律是同一个词)。

  然而,我们是看不到万物之宗的,亦即,看不到一种元素的整体,而只能看到一种元素的局部。比如,我们可以看得见和摸得着一处的「水」,但整体的「水」是无法直接接触的(而受过科学教育的人那里,所谓水,就是无数个氢氧原子的组合而已。因此,只要理解了一个水分子,所谓整体的,作为元素的,无限的水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是一个水分子乘于无限个而已)。以纯粹可验证的经验范畴内(也就是用我们的生理器官可以亲自验证的),我们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仅仅是看到了水会化成重量比例为一比八的两种气体,并没有确切验证到了H2O的单子比例关系。在H2O这样的符号表述里,水的一切属性都排除在外,仅剩下数量关系了。

  为什么新型炸弹不用材质来命名,而是以虚无缥缈的原子来命名为“原子弹”呢?所有元素的原子(要是果真存在的话)都可以用来制作这种新型炸弹吗?既然不是,为什么不能更直观的叫“铀弹”或“钚弹”呢?可见科共体是在炒作一种“概念”(包装和炒作是资产阶级的看家本领)。

  【五】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而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应」。

  关于这一点的对错,贱文并不想深入剖析,不过愚想换一个方式探讨物体与意识的关系问题。那就是,「物体」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成为人脑中的反应的?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的「生理器官」。

  事实上,我们是通过生理器官「间接的」接触和了解物体的,而不是「直接的」接触和了解物体。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能直面和可处理的,只不过是诸如此类的存在而已——眼睛看到的各种「色彩」,耳朵听到的各种「声音」,身体感知到的各种「触觉」,鼻子闻到的各种「嗅觉」,舌头感受到的各种「味觉」——即便是我们自己的身躯,也是通过生理器官间接的认识到的。

  是故,「外在之物」一经我们的先天生理器官之解读和过滤,压根就不可能是对「外在之物」的本然认知,亦即,人们的「主观认知」和「外在之物」之间永恒的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很显然的是,「我」只能“住”在「我」的主观世界里,并通过生理器官间接的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活动,绝对不可能跳出去,进而站到客观世界的角度来进行认知活动。故而,既然外在之物不可认知,连对外在之物的讨论本身也不应该存在。

  遂,「我」的世界是以,「我」用眼看到的各种色彩,「我」用耳朵听到的各种声音,「我」用舌头尝到的各种味道,「我」用鼻子嗅到的各种嗅感,「我」用身体触及到的各种触感,混合而成。更准确的说,「我」的世界并不存在任何物质,而是只是由「色彩,声音,味道,嗅感,触感」等感觉要素的各种组合构成了而已。

  世界不是物质的世界,世界是感觉的世界(意识到这一点,关于原子论的争论更没有任何意义了,即便是科共体真的拍到了微观粒子,又如何?不过是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某种色彩)。

  【六】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读者应该正在注视着电脑屏幕,我们就以电脑屏幕为思考引子。

  众所周知,电脑屏幕里排满了色彩点位,并通过色彩点位的不断变化,组合出各种图像。那么,我们在电脑屏幕里看到了一个人,电脑里真的有一个实体的「人」吗?如果看到了一辆行驶中的车,那么,电脑里真的有一辆「车」在「行驶」吗?

  如果读者承认,电脑屏幕里并没有真实的「人」,而本质上只有一种色彩组合,那么反过来,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所谓的「人」会不会不过是和影子没有本质区别的影像而已呢?如果读者承认,电脑屏幕里不可能存在有真实的汽车,那么,我们所谓的实物,对于眼睛来说,会不会都不过是一系列的色彩组合而已呢?

  如果一个人意识到「我」只是一个处理各种「生理感觉」的存在,可以很轻易的领悟到「禅境」。这个世界,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执着」或「有为」的,因为没有任何「质」可以留住或者拥有。不管这个「我」,生在哪个年代,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我」只是一个接收和处理各种感觉信号的存在而已。是故,「我」在红尘世俗中的经历,不过是「感知一连串感官知觉」罢了,不曾拥有或感知过任何「物质」。

  有人赞扬我,我的耳朵不过是听到了一阵声音而已,何喜之有?有人辱骂我,也不过是我的耳朵听到了一阵声音而罢,何怒之有?手上拿着一块黄金,不过是眼睛看到了黄色,手掌感到了一种温度和一种沉甸感罢了,何物可得之?我把手上的黄金丢弃到垃圾箱里,不过是眼睛看不到黄色,手感受不到沉甸感罢了,何物可失之?

  第六章 阴阳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察者观也,智者反物观道,愚者反道观物。

  ——杨上善

  【引子】

  「阴阳」所讨论的,乃是事物的两种相对形态或属性等,绝不是讨论「物本身」。譬如,「昼夜」是一对阴阳,但我们拿不出「白天」和「黑夜」这样的「实物」来,虽然我们能感觉到昼夜的存在。再如,「前后」是一对阴阳,然而亦不能拿出「前」这样的东西,也拿不出「后」这样的东西(我们可以指出前面的物体,而这时必然是与后面的物体相对的,绝不是前面的物独立的存在于面)。

  阴阳观(五行是对阴阳的进一步动态伸展)是国学之本,看似简单却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正是由于存在着阴阳概念,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着结构性差异(此章节所讲的阴阳,与传统文化里的阴阳还有不少距离,仅仅是一种简介,仅仅是为了让大家意会「双向思维」)。

  【一】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在一处山坡,站在山下的人,会本能的认为这个山坡是个「上坡」,而站在山上的人,会本能的认为这个山坡是个「下坡」,但事实上,山坡只有一个。上坡就是下坡,下坡就是上坡,更准确的说,上坡与下坡是人们对山坡的两种认识方式而已。而一个山坡看上去到底是上坡还是下坡,与此人站在何处,以什么样的视角观察山坡,很大关系有之。

  然而在此处,人们开始出现分歧,因为我们无法同时站在山上与山下,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角度讨论山坡的上下坡问题。站在山下的人确实看到了上坡,并且山坡确实有上坡性的一面,因此站在山下的人说“此山坡是个上坡”并无大错,只是不够全面。而站在山上的人也确实看到了下坡,并且山坡亦有下坡性的一面,因此站在山上的人说“此山坡是个下坡”也无大错,但同样不够全面。

  一个人看见了山坡的上坡性,并不意味着山坡的下坡性消失了,反之同理。不管一个人看见了双面性的哪一面,另一面依然存在。但不得不承认,这个结论是对于已经认识到了事物有双面性的人而言的,如果一个人只承认或只看得见“山坡只是个上坡”或“山坡只是个下坡”,对于这个「主观思维者——我」来说,山坡并不具有上坡和下坡的阴阳两性。

  【二】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孔圣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此句以现代语境来讨论,其实是涉及了「绝对」与「相对」问题。道是绝对的(不二,即一),而阴阳是相对的(二而并存)。或者说,「道」本身不会直接显现,但会以阴阳相对的方式间接的表现其绝对存在。

  山坡而上下坡,上下坡而山坡。从山坡的具体存在形式来看,具有下坡和上坡双面性,但它们又不是两个事物,而是一个事物,故曰一而二,二而一(一阴一阳之谓道,一上坡一下坡之谓山坡)。复例:手心是阳,手背是阴,手掌有手心和手背,但手心和手背并非两个独立的存在,而是共同组成了手掌,故曰手掌而手心手背,手心手背而手掌(一而二,二而一)。从手的具体存在形式来看,具有手心和手背二面,但它们亦非两物,且一体也,故曰一而二,二而一(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手心一手背之谓手掌)。

  “前进就是后退,后退就是前进”,这样的陈述,恐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奇谈怪论了。然而,倘若更仔细的思考,亦可发现这个结论绝非荒谬。当我们坐在一辆行驶的车上,观察后视镜就可以发现,后视镜里出现的影像表示我们正在后退。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前面和后面都长有眼睛,无论我们怎么移动,都可以看到我们在“既前进又后退”的影像(或者,坐在一列行驶的火车上,若我们看着火车在前进,那么坐在对面的人肯定看着是在后退,反之同理)。

  凹面就是凸面,凸面就是凹面(一个碗,平放就是凹面,而扣起来却是个凸面,可是碗还是一个碗而已),左既是右,右既是左(我的左边只是我认为的左边,在别人看来也可以是右边),用瓶子倒酒,说明正在用瓶子装空气……等等。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阴阳是同时存在的,绝不存在单阳或单阴。换言之,不存在只有上坡性的山坡,亦不存在只有下坡性的山坡,山坡必定上坡而下坡,下坡而上坡。再例者,手心是阳,手背是阴,且不存在只有手心的手,亦不存在只有手背的手。

  【三】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实际上,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孵化母体是犹太基督文化),正是单阳或单阴理论。譬如,在科学的概念体系里,只有「“热”量」而没有「“冷”量」。而「冷热」是一对不可分割的阴阳,且冷和热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可以经验得到的。反观,科学概念体系所描述的「只有“热”量的世界」,是脱离于我们切身经验的,一种纯粹的抽象概念体系,我们从来没有在“只有「热」而没有「冷」的世界”里生活过。

  只有「“重”量」而没有「“轻”量」概念。「轻重」亦是一对阴阳,科共体用重力来解释了重物下降,却未有解释轻物上升的原因。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浮力定理」就可以发现,浮力定理可以认为实质上的一种数学游戏而已。比如,我们都知道液体是不能规定体积之量的,所以所谓的“排开的重量”是有前提的——用固体容器盛——而一旦液体被固体容器被盛,「被排开的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当然是等体积的。

  只有「加速度」,而没有「减速度」(质点的减速运动用惯性的无外界参照的位移和「负加速度」的函数来表示)……等等。

  还有一些概念,不是单阳或单阴问题,而是根本就无所谓阴阳了。比如,科共体所谈论的「几何平面」概念——几何平面是没有厚度的,所以几何平面是没有正面和背面之分的,因此,几何平面从厚度的角度来说无所谓阴阳,而这样的无阴无阳之物,是不存于这个宇宙之内的(不存在的,就应该从我们对宇宙真理的讨论中剔除,而科共体对几何概念不仅不排斥,还成为了大谈特谈的对象)。

  【四】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简单对比一下「阴阳八卦」与「十字坐标」的几许特点(此两者,是东西方文化描述宇宙的工具)。

  第一,方位和方向。

  阴阳八卦是以「方位」为主构要(如震东离南等),而十字坐标是以「方向」为主构要(如矢量)。

  方位是客观存在,而方向是主观存在。譬如,迷路之人乃是失去了方位判断力,而并非是失去了方向判断力,迷路的人当然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前后左右。方位是宇宙的极位,无以抵及,也不能以主观意念改变,但,我们可以自主的改变方向。事实上,方向必然是带入了「我」而后得到的意象,比如,所谓左,必然是「我」的左,或「你」的左(你是我的映象),不然我们就会左右不分,因为,我的左在他人看来可以是右。

  在此,可看出东西方文化的主客之本末关系的理解之区别,东方文化是以客观的方位为分析出发点——站在了客观的角度,故内视、内敛、克己。而西方文化是以主观的方向为分析出发点——站在了主观的角度,故外视、张扬、纵我。

  第二,曲线和直线。

  阴阳八卦借由曲线组成,贯穿着「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理念。而十字坐标借由直线构成,但实际上,宇宙不存在直线,所谓的直线,其实质是把曲线切断,再加一些人为作用,假名曰直线。

  八卦排列顺序不是全圆,而是两个“半圆”之顺逆相对组合。乾、兑、离、震为逆时针布列,巽、坎、艮、坤为顺时针布列。

  而在十字坐标下的圆周运动不是顺时针就是逆时针,但事实上,顺时针就是逆时针,逆时针就是顺时针——譬,挂在墙上的钟表,我们看来是顺时针,但墙要是长了眼睛必然会看到钟表在走逆时针——遂其「单依的顺时针运动」或「单一的逆时针运动」是一个主观观测者的“主观结论”。

  第三,双鱼眼和单原点(举鱼眼只为方便的能与原点作类比,实际上,阴阳八卦保持相对性的不止鱼眼)。阴两阳八卦图有个鱼眼(相对),而十字坐标只有一个原点(绝对)。

  八卦图,表达了如下理念——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宇宙,万物保持位置相对性。而科共体的十字坐标显然无能涉及位置相对性问题(在上面已经谈论过,再次重复一遍。科共体说,通过十字坐标可以确定任何质点在空间上的位置,比如可以用(x,y,z)的方式标出一个质点的位置。但很明显,这种标示法的成立必须仰仗于坐标系原点的先定,犹且我们还知之,坐标系的原点只能是(0,0,0)。那么,(0,0,0)的位置到底在哪?)。

  第四,对于「时」的不同理解。

  与阴阳八卦对应的「时」观是循环「时」观,而与十字坐标对应的「时」观是直线「时」观。

  【五】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东方文化只承认「阴阳」相对,而绝对的「道」是不和「阴阳」中的阴或阳发生直线联系。而西方文化的绝对概念(宗教界叫上帝,哲学界叫物自身,科学界叫物质)是与相对概念发生直线联系的,在科共体那里,物质甚至是可以是定量的。

  是故,科学理论诞生在基督教世界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传承了犹太基督文化而来的,是基于犹太基督文化把绝对概念和相对概念混为一谈的传统而展开。

  譬如,按基督教教理,上帝是所有人的直属父亲,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儿女(我们可以提出无数个违反常理的问题,上帝既然是男的,那么是孤阳,那么一个男的是怎么传宗接代的?)。但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父母儿女」是人和人之间的相对关系,并不能和「上帝」这样的绝对存在发生直线联系。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人皆上帝之儿女」和「质量(物质的量)」概念,从文本结构角度来看是一样的。

  (1)上帝的儿女—————(绝对概念+相对概念)

  (2)物质的量——————(绝对概念+相对概念)

  【六】弘扬中华文明学术社团 www.hongzhongshe.com

  愚想用庄子的一句来概括,结束陈长而啰嗦的贱文。

  庄子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存而不论,亦即,传统文化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而是不论神。传统文化认为高于现象界的“道(或叫他上帝也行)”肯定存在,但不会直接存在于我们的周身环境里,所以不能讨论它本身,因为我们无法直接经验到它的本质,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存在,而西方宗教的上帝是一种人格化的上帝。

  上帝肯定存在,但绝不会是人格化上帝,是以人的理解能力无法理解的存在,所以不能对它描绘。是故,凡是对其描述的,我们都可以认定是谎言,或者是精神错乱者的胡说八道——人格化上帝,本质上是人强加于自然的一厢情愿,更可以说,这种意识形态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的典范,是西方人之单边主义和强盗逻辑的根本源泉。

  圣经:起初上帝创造了宇宙,花了一个星期上帝造出了世间万物。——你亲眼看见了吗?你当时候都不存在,怎么可能看到?没看到胡说八道什么?

  科学:起初有了一个大爆炸,过了三秒钟就有了现在的一切物质。——你亲眼看见了吗?你当时候都不存在,怎么可能看到?没看到胡说八道什么?

  一回事(完)。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这是一股妖风
  3.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4.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5.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6.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极左”,就必须得弄清楚这几个基本问题
  9. 熬鹰
  10. 经济工作会议全解读(一)当前的困难有哪些?国家的判断释放了什么信号?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这是一股妖风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