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从小岗村,淮河治理到红旗渠,浦韩社区看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现状
风萧萧
假作真时真亦假。
在安徽蚌埠招待所的方寸之地,几位来自神州大地的赤诚学子,不想被世俗迷雾遮碍双眼,不愿为如今的盛世中华高唱赞歌,不想沦为高等教育下成品合格的产物。他们挣扎,无奈,痛苦,迷茫;但他们也充满理想,激情,信心,胆气。他们既聪明又冲动,虽无力却斗争的种种可爱之处,至今让我温暖又感动。可我和他们有什么分别呢?如果从个体的角度理解,我与他们在家乡,性格,习惯,专业,爱好上相别甚远;如果从社会集体的角度来看,在资本主义私有化,在身处谎言世界的背景下,我们别无二致,志同道合,我既是他们,他们亦是我。
我们为什么要聚集在一起去参加这样的社会游学?可能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思想,追求,问题都不一样,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获得的答案也不一样。但是都想去探索这个病态社会背后的原由,深刻认识当下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共同寻觅那些看似不同却有着相同命运的人的出路的初衷是一样。那么让我首先谈谈资本吧。其实刚开始真的不明白什么资本,以为资本是很实在很美好的东西。比如当你拥有土地,房屋,金钱,书本,读好的学校,这些就是掌握在你手里的资本。只有拥有资本你才能有条件获得你想要的东西。每个人可以为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积极努力的争取拼搏。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生机勃勃,斗志昂扬,同时还有一系列保证大家发挥民主,公平竞争和安全保障的法律条例,生活仿佛充满着无限的可能,这难道不好吗?按照这样的逻辑确实会让人产生人性得到了解放,获得了自由的美妙感受。那么事实确实如此吗?我们身处在什么样的一个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假?是自由还是压迫?是安全还是恐慌?这一系列的困惑和疑问,需要我们用无数双脚来丈量,怀赤子之心去感悟。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一句话“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站在土地上我们的内心才有真实感,也只有土地的厚重才承托起我们渺小的身躯,感受厚德载物的博大和宽广。可如今当我们俯身下视的时候,这片能培育万物生灵,与天并存的自然根基早就失去了本来的价值,被自私和贪婪不断地腐蚀侵害。从古至今似乎所有的矛盾斗争都为了这一亩三分地。攻城夺寨为国争地盘,土地兼并为王侯谋权利,土地革命为百姓分地,土地合并为集体,土地承包为个人,土地流转为极少数人赚钱。纵观之下,土地历经由小到大,由寡到众,由私到公,由公到私,再到现在的虽公已私的境地。在这样的土地变迁之下,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质的飞越和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这样的慷慨陈词我们听的是如雷贯耳。可这些成就是全面的,整体的,彻底的吗?先不谈我们要为这些成就付出何种代价。把焦点放到当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安徽凤阳小岗村,一起来看看这个曾经使得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得到改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充分的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小村庄现在的境况。就对中国这三十年来实行的土地制度,土地的耕种,农民的生活状况,农村的发展情况,农业的发展前景有了大概的了解。跟大多数同学一样,我对包产到户,农民单干有着单纯而又坚定诚恳的认同。当看到有人居然对样约定俗成的事实产生怀疑时,我怀着好奇,不解,不安和对真相的执着,迫使我我一定要来瞅瞅,这到底是咋回事。当我们乘车走在前往小岗村的友谊大道上时,内心无比美好和安慰。看着人家这村庄果真是发展的比我家里好。细想之下小岗村得各届领导人殷切问候,雨露滋润,我的山野村庄岂能与之相提并论。一个小小的村子拥有如此浓厚的政治色彩本来就不是一件寻常之事。等我们一群人兵分四路,各自出击调研采集信息后,终于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四个方面各个击破,掀开了盖在这个小村子红盖头,破除了大包干一包就灵的那个迷信。面对着这个被政府变相的包养,被用来坐实改革胜利成果在农村的典范,代表中央毋庸置疑正确改革方针的小村子。这里的人也面临着从集体的团结合作到个人的自私冷漠的转变,青壮年外出务工,小孩留守,土地征用流转,水利破败,前途灰暗的问题。它的特殊需要披露,它的平凡真实更要为世人所知。从大包干的纪念馆里出来,从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历史脉络中可以看出,我们正走在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上。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刚刚从小岗村露骨,滑稽的现实中回过神来。接下来在淮河岸边王岗村的所见所闻更让人匪夷所思,痛心疾首。还记得那日我们一群人冒着大雨去了这个曾经轰动一时,之后便漠不关心的癌症村。我们乘坐的车在蚌埠市的大马路上飞驰,外面冰凉的雨滴不时经过车窗拍打在我的身上。当我们正与司机师傅轻松的聊起蚌埠市的发展现状时,一阵刺鼻的恶臭异味随风而来。抬眼观外,车道两旁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的排列着一堆粗大坚硬的管道,管道底下是一座座分工明确,各得其利的化工厂。未见其真,先闻其味。在这样直接简单粗暴的直观感受下,我瞬间从那个轻松客观的局外人入了境。大雨朦胧中走进这座癌症村,沉重和肃穆直指心间。面对着这个得癌症习以为常,死人的事是常有的王岗村,还有浮现在村民们脸上的无奈和沉静,让我觉得自己的到来是错误的,残忍的。当我向一个村里的环卫大叔询问,是否想过搬走时,他用脚踢翻了前方用来接屋檐之水的塑料桶。我想是我惹怒了他,或者提到了他的心痛之处。可他恢复平静之后,告诉我之所以走不了的种种羁绊和矛盾。我失落了。其实我们在没来村子前,从政府,工厂,村民,村庄等各方面分析考虑过问题出现的种种原因,以及应该解决的办法。可调研结束了,才发现得癌的人在等死,没得癌的人随时可能得,大人得完小孩得,八一丰源不根除,群众生死不重视,子子孙孙无断绝。我们的调研访问是顺利的,村民们为自己的生命做出的上访斗争不顺利,我们的游学目的达到了,癌症村的命运还是改变不了。在整个社会都对资本主义私有化趋之若鹜,当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在破坏环境,损害人民利益的基础上,当政府和企业资本家团结协作的站在了一起,剥削压制人民,不顾人民死活,我们的党还是那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吗?
走出王岗村,走在淮河的蚌埠桥上,看着毛主席书写的“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这几个大字。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冰冷心寒夹杂着热情如火,集体共赢反衬自私自利,气壮山河反观凄凉凋敝。以前治理淮河为的是改变河道,统筹水利建设,方便农民的农业生产,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从这样的意义上看,毛时代已经出色的完成了这样的任务,历史性的改善了淮河两岸人的生活。如果拿现在的淮河治理相较而言,则强弱之势,立足之点,眼界大小,不可与之同日而语。那么当真实不在,谎言遍地,集体瓦解,崇尚个人,金钱至上,利益为重,资本裹挟世间,真理扭曲阉割,劳苦大众无出头之日,无可见之机之时,我们需要好好审视过去,认识现在,斗争在未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红旗渠这个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在太行山上,在毛主席的号召下,由数十万林县人民开山阔斧,凿石穿洞,以精卫填海之力,愚公移山之志,历时十年出色竣工。这条渠曲折曼妙,像是蜿蜒盘踞在太行山上的巨龙其势不可挡,其力不可摧。它为所有身处在自然条件恶劣,饱受饥饿,贫困潦倒的人带来了希望。在相同的时代,同样的背景,统一的思想下,一件件惠民利生艰难浩大的工程铺天盖地的展开。这些工程为何要建?为谁而建?由谁来建?建成于否?现状如何?都是我们发扬红旗渠精神,反思现在时代精神的核心所在。也是我们审视过去,认识现在,衔接未来的关键节点。
还记得我们坐在老同志的家里,聆听那段生活艰难困苦,精神无限饱满的岁月。十万林县人,引漳入林。太行山上旗手开路,号手鼓舞,钉锤相击,炮声震天,山石飞落,铁锹杂技,排险飞人,碎石满筐,推车相继,井井有条,改天换地,重整山河的画面就在我的脑海里生动的上演。这哪里是修渠,一锤一堑干革命,这是革命的心态,革命的斗志。革命总是要牺牲的,当老同志讲到自己牺牲了的年轻队友时,老泪纵横。我坐在他的身边亲近的深深的感受到他的心痛和不舍。当一个人为了集体利益,为人民的牺牲时,他的死了却活在了人们的心里。
由于曾经的历史,如今这些老同志仍然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冒死修成的红旗渠如今还流淌着从漳河引来的水,灌溉滋润着林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们努力的成果被世人享用,可他们的劳动不被当下认同。这其中的情由着实令人心寒。走在红旗渠上,看到渠中污浊的水,水上划过的游艇,还有红旗渠的管理修护,红旗渠面临的水源枯竭,灌溉面积的剧缩,大部分的土地征用 林县人的外出务工等一些列的问题。让我不得不拷问在这样的时代,红旗渠的存在价值和作用所剩几何?难道只剩下被剥去内核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的空洞精神吗?当我们已经接受红旗渠只能在毛时代那样的环境下,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条件下才能修成。那现在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红旗渠是要维修还是应该重建?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寻故地,旧貌换新颜。谁都未料到曾经的毛委员,在井冈山这块根据地,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发展出一支壮大的红色队伍,最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这三十八年对于中国前途命运的意义不必多言,但对这位伟大领袖究竟意味这什么,我想作为一个平凡有感情的人那就不难理解。不管是为革命慷慨就义聚少离多的妻子,还是从小父子分离最后奔赴战场英勇牺牲的孩子,他面对着的是最纯真的情意,最骄傲的决定,最残酷的现实。他的家国情怀,丰功伟业,皆是在舍小我成大我,离小家为大家的心念上建造的。当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沉睡了半个世纪才被发现,当父亲对孩子的爱意隐藏了多年才被知晓,才觉得沉重,感动,惋惜,悲痛不能表达这种感情之万一。难道是那个时代物质的匮乏,人只剩下一点理想情怀,所以才有这般纯净不惨一丝杂质的感情?看到现在世人的崇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难道人性只剩下绝望和无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毛主席说过:”群众的智慧是伟大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谁说只有那些学术高深,满腹经纶的人才有智慧。听了郑冰阿姨的讲话,才明白什么叫平凡的伟大,生活的智慧。浦韩合作社的发展也活脱脱的解释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句话蕴含的客观真理。这样的农民合作社在经历十几年的演变和改进,以不急不躁,稳扎稳打的发展进程,一边实践一边探索中成长自己。它不像企业工厂只为索取和压榨,而是更多地去服务大众。这样的合作社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它能够组织农民走合作发展的道路的思路和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至于今后农村是否真的能像浦韩一样走合作化道路,我不得而知,可农民组织联合起来的思想已经慢慢的在各地生根发芽。在社会大潮流的驱赶之下,相信群众的力量将会不断的凝聚和壮大。
最后迎着初升的红日,骄傲的喊出那句话: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希望与我们同在!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