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北大李玲教授和青年谈理想:人生如何做选择

李玲 · 2016-11-18 · 来源: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我自己的体会是:年轻人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跳出个人的得失,顺应时代的大潮来做人生选择,这种选择是不会错的。

  按:又到了年轻人升学,选专业,或者出国留学,或毕业,走向社会的时候,近来不断收到朋友们的咨询电话。找出2006年我在北大经济研究中心《人生与理想》讲座的讲话稿,我将分期贴上,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点启示。

  李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0.jpg

  武汉大学物理学学士(1982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硕士(1990年)和博士(1994年)。李玲教授是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担任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专家组成员、世界银行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专家顾问、是国内最早提出政府主导公共卫生医疗的学者之一

  一、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质量

  北大经济研究中心《人生与理想》讲座是我在2005年倡导的,这是因为在我和一些年青朋友们的交谈中,觉得大家活得很辛苦,有很多很多的迷茫。我想老师们作为过来者的一些经历也许对大家会有一些帮助,所以倡导这个活动。

  我的经历实在太简单,就是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当然我这种从校门到校门的经历也许会对年轻的学生有点帮助,因为你们的经历可能都和我是一样的,都是在学校里做选择。我就谈谈我自己的一些认识,一些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今天的题目是讲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质量(Quality of life and Quality of living),我觉得在我们现在这个非常物质化的时代,大家都踏上了物质化的这辆战车。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很辛苦,就要好好地读书,读好了以后进好的小学,进了好的小学再进好的中学,进了好的中学再进好的大学,再找好的工作,然后开始供房、买车、养家糊口……很多生活的重负和物质的压力非常大,尤其现在物质的享受应有尽有,能够拒绝这种诱惑非常不容易。人生是非常短的,在我们追求很多这些物质的过程中,也许大家就忘掉了生命的质量到底是什么,难道我们就是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如果说物质的需求是人的本能,或者说是动物的本能,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呢?我想这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而是千百年来永恒的问题,弗洛伊德有句名言“谁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就得病了”。

  但是这个问题其实是每个人需要考虑的,人生非常短暂,如果不考虑这个问题,短暂的人生很难达到你所希冀的高度。先哲们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多的探索,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一直在探索人生的意义。文艺复兴及以后的思想家、哲学家,如康德、后来的马克思都对人生的意义有非常精辟的阐述。我们中国的先贤们也是有很多的探讨。中华文明在这个方面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范仲淹就曾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是在激励一代一代的人,如何能使我们短暂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我今天想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是学经济学的,学经济学通常都是要最优我们的效用。在考虑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的时候,其实不同的是效用函数,因为所谓的约束条件大家是一样的。总体上人一生的约束是什么?就是你一生的长短,时间是对每个人最大的约束。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故约束条件是一样的,但效用函数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在追求的是生活的质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物质层次的,大概就是我们现在学的经济学的方法,把你挣多少钱,或者消费是多少放入你的效用函数,然后你怎么利用你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用。但如果是要追求生命的质量,那么这就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效用函数,而且这对每个人来说应该都是不同的。人类思想家、哲学家、英雄人物已经做出了很多很多的答案。马克思在十七岁时所作的作文《一个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说:

  “当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着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会洒下热泪。”

  第二部分  人生旅途

  在准备这个讲座时,我在翻自己过去的一些东西,看看我自己原来走过的一些路。本世纪初我从马里兰州立大学拿到终身教授,是我人生的一个阶段。过去读书,一个学位一个学位的拿,拿到以后找工作,找了工作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拿tenure,就是拿终身教授。终身教授拿到后是秋天,我开车去了一趟Gettysburg,中文把它翻译成葛底斯堡。这是美国内战期间最有名的战场,或者说是决定性的战场,林肯总统在那里做过有名的Gettysburg Speech,我相信大家现在只要是学英文的人都会学习这篇经典的演讲。Gettysburg是在宾州,我开车去那里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宾州山连着山,真是层林尽染,非常的漂亮。

  但是站在这个战场上,你的感觉真是非常不一样。那场战争双方投入的兵力都是最大的,死亡了五万多人,受伤的不计其数。大家可能会说“五万多人”,和我们的三大战役根本不能比,但当时美国总人口只有几百万人,一场战争阵亡五万多人。站在战场你就可以看到当时的历史、当时的硝烟和当时的残酷,你就可以体会到林肯的讲话。那场战争奠定了林肯所领导的北方的胜利,所以四个月以后他回到Gettysburg,为阵亡将士的纪念碑做讲话,大家知道Gettysburg Speech最有名的就是他说的“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也就是“民有、民治、民享”的讲话。

  战争中阵亡的战士很多都非常年轻,都在20岁左右,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而在于意义。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他们在历史上是不朽的。美国公立(public school)中学,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Gettysburg现场去,回顾历史,学习先烈们的精神。

  我当时也面临我人生的抉择,我拿到终身教授了,我阶段性的目标应该说都达到了,我以后的路怎么走,是在美国继续呆下来,还是应该有一些转折?我那次去Gettysburg凭吊对我人生的选择影响很大。这么说吧,我在美国呆了那么多年,生活的质量在美国确确实实是非常高的,而且我已经习惯了,这么多年非常平静的、舒适的生活,已经在一个州立大学拿到终身教职,没有什么压力,收入也不错。我居住的城市,巴尔的摩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地理位置好,离华盛顿、纽约和费城都很近,是非常宜居的地方。如果仅仅从quality of living,生活的质量来考虑,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我那时可以奢侈到一天一天的躺在阳台上看小说,想看什么书看什么书。因为我们一星期就那么一点教学量,完成教学量以后老师是很自由的,又不用坐班,所以才可以有时间开车去Gettysburg凭吊古人,确实有很大的自由。但是我还有很长的生命,我当时就在想,我剩下的时间就是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现有的很舒适的生活,还是应该做点什么?

  这就回到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质量的取舍:人生充满了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把握机会,真的是非常重要!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在所有选择点上我觉得我都做出了最佳的选择。有时选择是自动的,有时选择是因为大势,一个时代的大势,但在大势前你需要把握这些机会。

  我是1978年上大学的。78年上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选择,尤其是选什么专业,对各位年轻的朋友这都是一个很痛苦的选择。回顾起来当时我其实没有太多个人的选择,因为78年的大势是刚刚改革开放,我们是全国恢复高考统考以后的第一届学生,那时中国打开国门发现我们很落后,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上非常落后。所以当时的大潮就是科学救国,就是希望可以科技强国,科技救国。

  当时一个是国家的号召,一个是时代的大势,有志青年都走向理工科,学习数理化。还有一个背景,就是当时有位作家叫徐迟,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叫《歌德巴赫猜想》,写的是当时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徐迟把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的工作和生活写得无比的浪漫和神奇,激励了一批年青人去学理工科。

  我个人就是顺着大势,很大程度上不是我的主观选择,如果我像你们今天有这么大的自由度主观选择,也许我会选文科,因为我个人偏好的是文科这一方面。说实话那时我是文学青年,很喜欢文科,在家里编小说、写诗什么的。但当时我们那一代人受的是理想主义教育,要把个人的需要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我是不自觉的顺着这个大势走。现在回头来看,觉得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幸运。如果我自己选择,我可能不会学物理,但顺着大势我选择了物理,现在看来这是我最佳的选择。

  现在无论是我自己的孩子,还是我朋友的孩子,我都建议他们先学物理、或是学数学,因为把物理学好了,作为你本科的教育,你会终身受益。你不见得将来要做物理研究工作,就像我现在已经不再从事物理工作了,但物理学给你奠定的基础不仅仅是严格的数理训练,而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因为近代物理学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引来了科学的现代化,科学技术革命的过程也是在改造人。其实人类就是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同时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发展。大家可以看看,近代的很多物理学家其实是哲学家,他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其实是在探索世界,也在探索人。我在学物理的过程中受益匪浅,终身受用,到现在我还得到很多很多的收益。

  那个时候我们的物质条件非常差,我当时在武汉大学,大家知道武汉大学是文革时期百万雄狮在那里,就是说斗得最厉害的地方。我上大学的时候门窗都不齐,玻璃都给打碎了,冬天很寒冷,就用纸把窗子糊起来。夏天武汉40多度的高温,当年别说空调,连电扇都没有,物质生活极其简陋。但是当时我们沉浸在物理的世界中,其乐无穷,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觉得很神奇。特别是我们学量子力学的时候,觉得科学家、物理学家太伟大了,怎么能够从一个表象换到另一个表象,动量的、能量的空间之间不停地转换,我们当年完全沉浸到物理学家对世界探索的奇妙之中去。我建议大家可以去听听物理学的课,北大的课程都是开放的,尽管大家不一定要选择物理学作为专业。我不是替物理学家做广告,科学的世界真的非常美妙,很多的妙处语言不能表达。物理学给我的收益太大了,给我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未来发展的平台,包括一个非常好的世界观,因为它使你对世界的认识是科学的,是公正的。对世界认识的眼光是不一样的,你可以看到量子的空间,在探索世界的奥秘中你可以看见所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现在做的经济学,都是在探索这个世界。真的是奥秘无穷。

  我当时就想做居里夫人,因为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这些科学家有伟大的人格。大家可能知道爱因斯坦的文集,那个文集不是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集子里很多都是他的感想、思想,更多的是在哲学层次的。爱因斯坦是怎么评价居里夫人的?他说:“居里夫人对人类的贡献,更多的是她的人格”,也就是道德品质方面的,不是技术层次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对人类有所贡献!她那坚定的信念与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使得她在探索大自然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升华。我真的觉得他们这一代的科学家的道德和品质值得大家敬仰和学习,大家也知道当时对于原子弹的问题,这些科学家在美国国会拼命地阻挠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他们这种科学家的良知,对人类的关怀,科学的精神,批判的精神,特别值得大家去吸取,这其实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世界。

  当然后来没有当成居里夫人,我大学毕业以后就留校了,其实我当时也是有选择的。我当时是学生干部,也比较活跃,那个时候湖北省委看中了我,可以让我直接去湖北省委工作。我当时信念很坚定,就想当物理学家,做居里夫人。后来我有些原来的同学和老师还和我开玩笑,说要是你当年去了省委,现在会是什么样呢?我觉得没有什么遗憾的,因为人生不能用地位和财富来衡量,在认识世界,探索人生和服务社会的征途上,我收获甚多。

  后来怎么又会不做物理了呢?我觉得这种选择又是顺应了时代大潮的趋势。我毕业留校做了两年老师后,考了物理系的研究生,做物理研究要做实验,做物理实验需要资源。我们当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在筹资源,都是在准备试验,真正做实验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我当时做的是固体物理,就是表面物理,需要真空度很高,因为研究材料表面需要真空度很高,很干净。这种很基本的条件当时都非常的难,我们可能需要花几天的时间抽真空,而做实验只需要一会的功夫,这就发现我们资源的配置有很大的问题。我在物理学做了很长的一段,从本科开始,差不多做了有7年的物理,发现资源配置非常没有效率,包括科研的管理等等。

  80年代是思想非常开放的时代,打开国门以后各种东西进来。我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就是喜欢读很多的杂书,读了很多经济学、管理学的书以后就觉得资源的配置真是非常重要。中国最缺的可能不是科学家,不仅仅缺居里夫人,而是缺管理者,缺做经济研究,能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得更好的人才。我那时很朴实的想法就是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于是我就顺应时代大势转到了经济系做研究生,我在这里要非常感谢我们当时的校长刘道玉先生,他是非常开明的校长。当时本科生都不可能转系,研究生就更少,我应该是第一个研究生跨学科转系的。我那时给他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讲我为什么要转,他看了以后就批准了,然后就从物理系研究生转成经济系研究生。

  转过去以后赶上的时机是什么呢?当时中国刚开始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用世行贷款派了大量的人员出国,不光是学科学技术,也有学经济管理的,就发现国内纯文科的人出国以后学经济管理和国外很难接轨。国外非常注重数理方面,国内当时文科的数理训练不够,因此需要很多理科方面的人学经济,我当时就考TOEFL,GRE,申请去美国读书,然后靠美国大学的奖学金读完学位,毕业后顺利的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回国应该是我自己做出的一个比较重大的选择,我本可以顺着一条比较舒服的路走下去。当时回国,除了我个人的选择比较难以外,更多的是为我的女儿做选择。我一直很想回国,这和我的教育背景很有关系,我是在理想主义教育下成长的,无论是上大学,学物理还是经济,都是想为国家做一点事,出国的目的也是想为国家做一点事。所以是应该回来的,其实早就应该回来。我毕业是89以后,很多原因就留下来了,留下来之后就觉得不拿个终身教职好像没有完成我的任务,所以就拿一个终身教授。

  我女儿是在美国生,在美国长的,她跟我回国的时候已经14岁了。我当时带她回国的时候,很多朋友都指责我说“你太自私了,为了你自己回国,你会把你的孩子给毁掉的”。因为对她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调整,她在美国非常优秀,小学毕业的时候就得过美国总统教育奖。中美教育体系差别很大,她回国来,确确实实有很多困难,是不容易的事。首先她的中文就不好,尽管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家里教她中文,但家里教他中文和正规的教育完全不是一回事。她在家里学中文就像小熊掰玉米那样,学了一个忘了一个,因为她不需要用,没有那样的环境。

  应该说当时我还是蛮勇敢的,把她给带回来,回来三年了,我现在觉得这个选择是太对了。我觉得不仅是为了我应该回来,我现在跟我国外的一些朋友说:“为了孩子你们应该回来”。为什么?她回来的进步比我大得多!在她生命力最旺盛的年龄成长在最生机勃勃的中国大潮中。她现在连中文都比我好,因为我很久不用中文,到了一定年龄再学就比较慢,她回来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但三年以后她就已经超过我了。她最开始回来的时候,数学考9分,语文考7分,就是概率分都达不到。但是一年半以后她就自己考生了北大附中,而且考上了实验班,现在我觉得她真的是能够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而且她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非常享受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我们带她回来,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说改变了一个坐标系,从美国这样一个惯性的坐标系,换了一个加速运动的新坐标系,这个全新的世界给她带来的新的东西非常非常大,也使她达到较她同龄人更高的人生视野。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大家不要怕这种改变。其实有时一些改变,包括我从物理学改到经济学,包括我女儿回来这么大的折腾,很难,是有一些困难。当时我们回来,的确在美国舒服日子过惯了,回来空气、水的质量,生活条件的巨大反差。我们住在北大50年代的老房子里,我女儿一推门进去,说这是人住的房子吗?这种反差非常大,我们一开始回来的时候站在马路边就过不了马路,我们还等着车让我们,但没有人让。如果回到我今天的题目,从生活的质量,物质的条件确实是极大的下降,但我觉得回来以后我们全家都很开心,都很高兴,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极大的提升了生命的质量。对于我女儿来说,完全一个新的世界等待她的探索。对我来说,能够参与和见证中国如此快速的发展,能够做我喜欢做的工作,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完全可以克服一些物质上的不快乐,或者说不方便吧,谈不上不快乐。所以我觉得回来感觉非常非常好。

  我自己的体会是:年轻人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跳出个人的得失,顺应时代的大潮来做人生选择,这种选择是不会错的。因为个人常常是很渺小的,仅仅从自我出发,凭个人有限的理性做选择,可能是短视的,或急功近利的,而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类的需要联系起来,顺着时代的大潮,这个潮流会把你冲到比较高的高度,使你生命的质量得到升华。

  三、顺势而行

  除了我个人的体会,我们还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很多案例。比如我国宇航事业上神五神六的发射成功(注:此为06年的讲话),对我特别有启发意义。当我看到神六中心控制台参与人员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总指挥也就是三十多岁,非常年轻,我就特别有感触。原因是什么?我们当时学的是大物理,也有做宇航的,做核物理的,后来我们班上大部分人都出国了。我有一个同学,当时在国内非常牛,国内最早出国的项目叫CUSPEA(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研究生计划),就是李政道、杨振宁他们办的项目,全国物理系的学生考试,他当时可以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都考满分,全优的成绩,去耶鲁读博士,我出国的时候他都快博士毕业了,他当时绝对是我们的楷模,不得了。

  那时是里根总统在任,里根启动了星球大战计划,他当时就参与了这个星球大战计划。我当时是在匹兹堡,他是在耶鲁,是在New Haven,匹兹堡是美国US Airline 美国航空公司的一个harbor, 一个总站,因此他每次去新墨西哥做核物理实验都会经过我这里。我们当时对他羡慕得不得了:能够参加星球大战计划,做尖端的物理。

  可是等我毕业了他怎么他还在那里做post doctor,博士后,还在那里穿梭,还在做他原来做的事;后来我都拿到tenure了,他还是没有能够再上一层楼,还是在那里做他原来的工作。我就问他为什么不能在大学里当个老师,能够有自己的实验室,能够做自己的研究?他说这是不可能的,他做的这种尖端的研究,尽管他当时已经加入美国籍了,但没有他的平台。所以非常可惜,到了大概是97、98年,他迫不得已,转了计算机,像他这么多年做尖端的人,现在在朗讯工作。

  他的空间就这样,他只能是他导师的助手,而没有展现他才华的平台。他当时是我们班做物理做得最好的同学,到最后也转了计算机,而我们班到美国的同学,做物理的基本都转了计算机,在IBM,CISCO这些大公司工作。做软件的工资都不低,生活都不错,都挺好的,都是大房子、两三部车啊,养两三个孩子,现在孩子大了再养条狗啊。如果说quality of living,我觉得他们达到了最优。

  但看到神五神六,中心控制台的工作人员只有30多岁,我真的替我的这些同学感到遗憾。因为我的同学们当年都是一流的人才,当时我们78级物理、高考招分都是最高的,学物理的走在马路上都非常自豪,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一代人才。但是时间很快过去,一转眼都是人到中年了。

  如果他们留在国内,或者适时能够回国,我想时代会给他们一个更高的平台,他们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智。而在神五神六中心控制塔的工程师们,我相信没有多少一流大学毕业的,没有多少北大、清华毕业的同学,因为北大、清华出国的就更多了,那些可能都不是最好的大学毕业的。他们为什么能够实现他们人生的辉煌,亲手把中国的宇宙飞船送上天?

  我觉得就是时代的大潮,时代的大潮非常重要,人的聪明到了一定程度,相差就不大了,比如你上了大学,受了很好的训练以后,再剩下来一个人能不能成功,真正就在于能不能把握机遇。而把握机遇就要看你是不是能够把握时代的大潮!

  当时我们读物理的同学大部分是出国的,留在国内的同学,现在回头看平均水平上来说其实比出国的同学做得要好。我们留在国内的一些同学反而能够一直做物理,比如我们有在科学院工作的同学,他就在做与宇宙飞船的相关研究。虽然有一段时间研究条件非常差,但随着国家经济条件改善,国家大量的投资科技,拥有国家这样一个大的平台,他们一下就做上去了,他们的研究现在是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78级当时是很好玩的,是10年以后的首次全国统考,班上同学年龄相差十几岁,我当时比较幸运,是高中高考直接考上的,属于小一点的。班上当时最年长的32岁吧,我们就给他起个外号叫“小老头”,当时觉得32岁就老的不得了了。当时一提30岁,就觉得“啊,30岁”,好像就是差不多了那种感觉。

  转身现在我们早就过了30岁了,时间真是非常的无情。当年读毛泽东的诗:“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根本不能体会到他的沧桑。人的生命非常短暂,不能把握机遇,错失了关键时候的几步,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就会有些折扣。这是大家在做选择时应该注意的。

  不过我觉得大家现在是拥有非常非常好的机会,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少有的时代,但是把握机遇也是非常重要。现在的机遇是什么?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既无法解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无力解决我们在发展中面对的问题,变革的大时代需要真正能研究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我回国后一直推动中国经济中心转型:不再以培养硕士,送优秀硕士出国留学为目标,而是鼓励中国最优秀人才留在国内读博士,中心以培养真正能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人才为目标。因为我们当年出国学经济学,是因为国内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很弱,现在我们这方面的教学已基本跟上来了,而西方经济研究已经到了稳态,基本在一些小问题和方法上做文章,美国目前工业流水线方式培养出来的经济学博士无力研究中国面对的大问题。现在中国变化实在太快了,如果出去读五、六年的博士,脱离中国这样快速变化的社会,你不能每时每刻触动中国的脉搏,你的感觉就不对了,你的研究也会打折扣,你可能真的就丢失了中国的机会。

  我们中心将以培养博士作为重点,首先,我们加强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培养学生研究中国问题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如走出去,请进来,深入基层,使学生们真正了解中国,能够透过现象把握问题,为解决问题,服务社会而做研究。为了开拓学生们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学术前沿,中心将派送博士们出国“游”学,不是出国上课,而是带着问题出国考查研究。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我们能培养出研究中国问题的人才,相信他们一定是世界一流的,他们一定会有机会站在哈佛和耶鲁的讲坛上讲授中国经济。

  但是现在你们有没有勇气逆留学的潮流,选择留在国内读博士?当然无论你们做怎样的选择,你们要把握时代的大潮,不可阻挡的中国大势要牢牢抓住

  四、精神力量

  生命对每个人都很珍贵,每个人生命只有一次。这个地球上多你少你,多我少我,地球都会运转,不会因为少了哪一个人太阳升不起来。但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失去了这个机会就失去了生命闪光的机会。并不是世界少了我们不行,而是我们如何把握机遇。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如何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我觉得有一个很高的理想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层次的作用是激发你,引领你上升。人生的意义是千年来的话题,为什么?因为作为人你要区别于其他的动物,肯定要上升到精神层次。比如我们现在说人都是自私的,是的,人是有自私的一面,动物也是自私的,作为生物的本性要为自己。作为高级动物,我们难道仅仅认为人都是自私的,到此为止吗?我们不能战胜自己那一点私欲吗?不能使人变得更好一点,同时使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一点?我不是说要抹去人性的东西,而是能不能使我们在精神层次上追求更上升一点、升华一点。

  最近刚刚是长征七十周年的纪念,我们经济中心今年夏天组织了所有的老师去赤水和遵义开了会议。我们每年有一次全体教师的会议,就是总结一年的工作,制定未来的战略。我们今年也是为了配合纪念长征七十周年,把全体老师拉到了赤水。我觉得对我们每一个老师的震撼都非常之大,因为必须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红军当年所做的一切。

  赤水那地方条件真的是极其恶劣,我们渡了几次赤水,都是坐在车上行进的,但就是坐在车上,也累得不行,因为山连着山,在山里面坐车都累得不行。真的很难想象当年的红军,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满足。他们如何能够创造超越了一般人的属性的奇迹?是信仰,是使命,是强烈的精神的力量把他们升华了,他们才能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

  所以我们今天弘扬的长征精神,远远不是他们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而是他们那群优秀中华儿女为民族强盛、人民幸福不惜牺牲的信仰,那一群意气风发,精神昂扬,充满理想的战士们是他们怎么用平凡的身躯,从难以想象的苦难中,创造了精神层面的奇迹和辉煌,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我们中心的老师也是经过这次洗礼,在精神上得到很多升华。我想每个人对人生,对生活的认识都是在一步一步,点点滴滴向上提升,而不是说overnight,一个晚上睡醒了我就突然变成一个坚强的战士,一个圣人了,不是这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总有一步一步漫长的过程。

  最近我还看了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视剧,也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了,这部电视剧叫《暗算》。

  其实我平时是不看电视剧的,工作比较忙没有功夫。有一天晚上很晚回家,打开电视看新闻的时候一下就看到这个电视剧,发现这个东西好像是我熟悉的,是我原来看过的一本小说改编的。那部小说讲一个女科学家,从国外回来的,数学很好,但是生活作风不好。组织上让她破译密码,用她的数学天赋为国家做贡献等等。当时看这个小说,觉得还不错,但并没有什么震撼。那天打开电视,发现这是我知道的故事,我就顺着电视看下去了,看完了给我很大的震撼,现在我到处推荐这部电视剧。

  让我震撼的不仅仅是这部电视剧本身,更加让我震撼的是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导演和主演,叫柳云龙,他今年只有30多岁,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的一代。他应该说是在比较物质化的教育下成长的,不是像我们那一代,在理想主义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但是很难想象他这样一个年轻人,能够把过去那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东西拍得如此深刻,如此感人。我看网评上说“他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他塑造了中国荧屏上最光辉灿烂的共产党员形象”。他如何塑造的?我还是觉得他抓住了人的精神,这种理想主义的光辉,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吸引人的一面。尤其在我们这个物质化的社会,人们缺失方向和目标,他的这部电视剧就有更加震撼人心的作用。

  他改编的电视剧和原作有很大的区别,他把原来很平淡的故事创作成优秀作品,把整个层次和境界给拔高了。他增加的主要原料就是“精神和信仰”,使整个作品有了魂。他增加了“安在天”这样一个灵魂人物,塑造了一批以国家利益为追求的鲜活人物,为了国家,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撒热血。而他们又不是过去脸谱化的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充满智慧、雅儒的、有智有谋的共产党员的形象,确实非常震撼人。我觉得像这种充满信念、充满智慧、品德高尚、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的人格力量,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制度,都是不朽的,都是升华了,因为他超出了人一般的本能,超出了人一般的目标,达到了人性灿烂辉煌的高度。

  《暗算》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全世界的黑暗都不足以掩盖一支蜡烛的光辉”。很多年轻朋友在探索人生的路上都会觉得自己很孤独,其实孤独并不意味着你走的路就是不对的,只要坚守你的信仰,凭着你的良知和直觉往前走,相信坚持走下去,你一定能达到你的目标。

  五、营造爱情

  对于很多年轻朋友来说,在年轻的时候还有一个对你们人生选择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爱情。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千百年来歌颂,恋爱是青春最美好的时光,但是男女的爱也是你们在年轻的时候最容易使得你们迷惑的,尤其现在年轻朋友们面对“快餐爱情”这个问题,现在这个时代节奏很快,物质极大丰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是感情和物质不一样,这是精神层次的东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距离,需要一点神秘。爱情要求的东西恰恰和我们目前的一切都是有点矛盾的。

  在远一点的时代,一封信要一周时间,见一次面要等几个月,在这几个月的过程中,距离可以产生多伟大的美感,哪怕是一个丑八怪,情人眼里也把她发酵成为一个大美人或者是无比崇高伟大的人物了。但现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便捷的交通,时空的距离被迅速的缩短了。寻找爱情本来就难,现在就更难了!我觉得大学生在对爱情的追求上,要找到你喜爱的人,然后要营造爱情,要不停的填入滋养爱情的内容,尤其是精神的内容,爱情才能够长久。物质的东西,你今天给她买个项链,明天请她吃顿大餐,后天呢?总有个满足,现在最高层次就是送她上月球,上完月球呢?

  所以你们要会营造,学会创造出纯情气氛。文学是爱情的营养剂。我不知道大家读不读诗,我比较喜欢读泰戈尔的诗,他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是智者。他特别崇尚一种纯情,就是永恒的,不计回报的爱,无论是对国家、对家庭、对朋友,尤其对爱人。如果你的心里充满的是这样一种爱,也许你就很容易得到你所想要的爱。泰戈尔有一句很美的诗就是:“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一个光辉灿烂的自由”,爱永远在环绕着你,但让你是自由的,就是说我爱你,但我并不是要得到你,拥有你。我想在泰戈尔这首诗里,尤其你们年轻人之间的爱,需要给对方空间和时间,也要给自己空间和时间,不要过多的索取,如果过多索取的话,爱很快就会枯竭。

  你要用你的智慧、你的爱心去培养爱,爱要一辈子去营造的,不是说搞定了,就定了,真的是搞不定的。快餐的东西要尽可能的避免,会把你很美妙的爱破坏掉。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但是它和现实中的许多东西是矛盾的,我们又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因此必须要用智慧来平衡纯真的爱和现实的琐碎。恋爱时就是像在唱咏叹调,人处在高昂的区间,总是处在最高的调上,精神充分亢奋,但是咏叹调不能一直唱下去,相爱的人还是要吃饭的,但谈着恋爱,然后说今天晚上吃什么,马上就煞风景了。因此适当的距离非常重要,同时两个人要共同营造气氛,让琐碎的生活也能充满诗情画意。

  相爱的双方,只有精神上的追求才是永恒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波澜起伏,有很多的挫折,双方必须有共同的追求,才能谅解生活中碰到的许多不方便的事,这样才能达到幸福。我还特别喜欢爱尔兰的诗人叶芝写的诗,年轻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应该读读他的诗,他写过一首《当你老了》,他写道“有人爱你年轻时娇美的面容,而我却爱你年老时脸上的皱纹,爱你那朝圣者般的灵魂”,我希望大家追求的爱是永恒的,不要轻易做选择,选择了他(她),就要去营造,去维护,去建立,爱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两个人不断地互相磨合,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心里想到天长地久,就能达到天长地久,能够达到天长地久是一个美好的境界,也是你生命中最大的财富。不要轻言“分手吧,byebye了”。

  今天有很多女同学,作为女性,我也特别想谈谈作为女性角度的爱情观。现在网上流行一种说法,认为对于女性来说“学的好不如嫁的好”是吧?我个人觉得作为北大的女生肯定不要这样做,如果这样做,你其实是放弃了你的幸福。因为我刚才说过天长地久的爱情必须是两个人精神上的永远一致,而这种精神上的追求必须是你在人生中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感悟、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升华,只有这样你才能与你的另一半分享这些,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一个崭新的,充满魅力的精神世界来吸引对方。你可以一步嫁一个很成功的人物,嫁的很好,会有一个比较丰富的物质生活,或者我们前面说了这个生活质量(qualityofliving)会很高。但是你很快就会枯竭了,因为你的生命没有内容。所以我觉得女性放弃自己就是放弃未来,放弃幸福。

  还有一种女性,尤其是中国的女性,特别具有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她们并不是想嫁得好,贪图已经成功的人士,只是找了一个正在奋斗的人,但是自己作牺牲,辅助对方去奋斗,不是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嘛。我觉得这也是不明智的。

  明智的女性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就像前面说的,你放弃自己来让他成功,他成功了,你也就失去他了,因为你不能和他在一个高度上沟通了。所以为什么会有很多女性抱怨说:“每一个成功的男性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但这个伟大的女性往往是不幸的,因为最后总是被抛弃了”。其实我要为男性说两句公道话,被抛弃是你对他不再具魅力了,而这种魅力很大程度是在精神层次上的。

  女性的压力是双重的,既有事业的追求,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要相夫教子。其实女性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坚持,不放弃,完全能够平衡好事业和家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们比男性承担了更多,也就比他们体验更多,收获更多。优雅从容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你就是永远具有吸引力的,对你的对方、包括对你的同事和朋友,你就拥有了爱和幸福的密码。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4.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5.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6. 星燧:普京的“闪电”中东行
  7. 中国经济的四个周期和凯恩斯主义的结局
  8. 大蒜也有错?
  9.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10.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