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这是一篇2007年投稿却未能发出的赴日研修感想,当然,未能发出不能怨专业杂志的编辑们,是我自己早已厌倦了思想不足曲线凑,认识不清数据堆,结论不明模型忽悠的乏味专业论文写作风格,写的确实像帖子了,本来几乎忘记了,突然又想起了这篇自己曾有过的感想,发于此(额外追加了几幅本人当地自拍的照片),供网友批评。
原文标题与内容如下:
日本百年树木计划对我国退耕还林可持续问题的启示
摘要:自退耕还林工程试点伊始,5-8年后退耕还林成果可持续的问题就始终困扰着我国的有识之士们,随着退耕补贴年限的日益临近,这种困扰益发严重起来,实际上早在2004年的全国性退耕还林结构大调整中就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反映出这一严重困扰。2006年6月至12月笔者赴日本就日本的林政问题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特别研修,发现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尽管远远好于我们,但他们最新的森林·林业基本计划却是以预测100年后的森林构造与国产木材的复兴为目标的,这种百年树木的营林理念的确对我们退耕还林成果的可持续问题有很多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退耕还林,百年树木,十年树木
1、退耕还林政策大幅调整折射出了我们“十年树木”的传统林木文化意识
退耕还林,即通过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等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上的农业生产,恢复林草植被,来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项工程于1999年试点,2000年正式启动。
2002年,是退耕还林政策飞速发展的时期,其范围从以西部为主的的20个省(区),扩展到全国25个省(区、市)。 试点以来,退耕还林工程一直呈递进式发展。年任务量从1999年的671.9万亩(44.79万公顷),跃升至2003年的10700万亩(713万公顷)。 然而,2004年伊始,这项全国最大规模的林业发展项目在大跃进式地扩张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收缩。2004年安排的全国退耕还林的总任务为6000万亩(400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1000万亩(66.6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000万亩(333万公顷)。以退耕地造林的任务量为例,只有2003年的五分之一,2002年的四分之一。
为什么突然大幅收缩了呢?
“这是对退耕还林作出的结构性调整、适应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根据新形势需要作出的正确决策。”在2003年底召开的全国退耕还林工作座谈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作如上说明。
“新形势”显然指2003年下半年出现的粮价上涨。2003年9月以后,我国曾一度出现粮食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进而引起其他产品如饲料、油类、肉类价格的连锁上涨。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此前连续多年的粮食供给过剩现象将在近一两年内结束,中国将再次出现粮食安全问题。对于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自1999年开始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导致了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应当立即终止或大幅度减缓速度。而另一种观点则反对将二者联系起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农林生态组副组长秦玉才曾公开表示,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科研体制不顺和科研投入不足,以及其它制度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而不是退耕还林。但耕地的减少毕竟是不争的事实。按规划退耕还林2.2亿亩耕地,全国耕地保有量将减少到17亿多亩,这对全国粮食产量确实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担心显然影响了决策层。
如何既保证粮食安全,又维持政策稳定?左右权衡的结果便是“结构性调整”:一方面退耕地造林大幅度压缩,另一方面荒山造林进一步增加,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年度任务总量不变,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稳步推进。其中要优先安排山区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干旱、半干旱地区严重沙化耕地及生态地位重要地区15度~25度坡耕地退耕还林,特别是要优先安排江河源头及大江大河两岸、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和风沙危害严重等生态地位重要区域的退耕还林,尽快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问题。故此,周生贤反复强调,这只是结构性调整,“绝不是纠偏和否定过去的工作。”
我们自古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传统文化意识,这种传统的文化意识固然蕴涵了“以人为本”的华夏文化精髓,但以今天的眼光看其“十年树木”的林木文化意识显然对林木多样化的、不可替代的社会、生态功能认识不足。换言之,其只是一种经济层面的“十年树木图栋梁”的林木文化意识。当然,这种10年为期的林木文化意识是源于多数林木能成长为“栋梁”这一客观事实的。然而,这个“栋梁”乃“屋”之栋梁也!即无生态栋梁之内涵,也无社会栋梁之外延的。这多少令人有些惊奇,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天人合一”文明传统、有着“大禹治水”旷世实践的文化意识里却没能成长出森林有益于涵养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自然灾害;有益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自身的保健与休养等等这样一些林木的多功能价值观呢?
客观的讲,这与小农生存方式的自身狭隘性有关,一方面,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化程度极低的小农生产方式限制了大多数人们全球性普遍联系的视野;另一方面“民以食为天”、“五谷者司命也”的小农生活方式也制约着人们对林木这一木本植物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在“五谷”生产力极低的情况下,“五谷”这一草本植物的不可替代性必然弱化人们对林木这一木本植物“栋梁”以外的其他多功能认识。
历史的讲,其也与生态问题自身矛盾运动的历史阶段性有关,这方面就不仅仅是我国的问题了,整个人类都有一个由认识不全面到认识较全面的历史发展过程。事实上,日本“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意识的形成也是世纪之交的事。
2004年人们对退耕还林工程进退的认识分歧,从表层上看是由粮食安全问题引发,但进一步深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上述“十年树木图栋梁”的林木文化影响是多么的内在而深远。实际上,从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伊始就深刻地埋藏着这一林木文化的烙印。国内外有识之士所担忧的二、五、八年以后退耕还林的可持续问题(即:农户退耕还草,国家补助粮食期限为2年;退耕还经果林,粮食补助期限为5年;退耕还生态林,粮食补助期限为8年)正是这一树木文化烙印的必然现实反映。不管有没有2003年以来的粮食安全问题新担忧,“十年树木”文化烙印的影响终将会暴露无遗的。
2、日本百年树木的“可持续的森林经营”
日本目前拥有森林面积251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6.6%。在发达国家中高居榜首。世纪之交,日本的林木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以前的从事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如何持续发挥森林所拥有的多样化功能,实行“可持续的森林经营”。“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是这样一种林木文化理念,即把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实现森林保护与利用的协调,以永续应对国民的多样化需求。也就是说,森林经营不能仅仅考虑从森林持续地收获木材, 还必须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和涵养水土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公众保健、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等多个角度对森林的价值进行认识和评价。农林水产省林野厅曾于2000年9月公布了一项对日本森林的公益功能的经济评估结果。按照这项评估,日本的森林的公益价值约为75万亿日元,大体相当于日本政府1年的财政预算规模。其中,防止水土流失功能价值28.3万亿,涵养水源功能价值27.1万亿,防止地质灾害功能价值8.4万亿,净化大气功能价值5.1万亿,保护野生动物功能价值3.8万亿,保健与休养功能价值2.3万亿日元。
75万亿日元,按2000年汇率约合6800亿美元,众所周知,2000年是我国GDP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实现小康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的一年,这实际上是说日本2000年对其森林公益价值的估价相当于我国当年GDP的68%,大于我国实现小康时GDP总额的三分之二了。尽管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足日本的三分之一,仅有18.21%,但我们的国土面积却是日本的26倍,所以,以相同估价体系计算,我国现有林木的公益价值理论上应不低于525万亿日圆,以今天人民币升值后的汇率折算,约合34万亿人民币、4万亿美元,比我国小康之年的GDP刚好翻了两翻,但国人可有这样高的林木价值理念?
以这样的林木文化价值观为指针,日本从1998年开始实行了新的森林功能类型区分,对不同类型的森林实施不同的管理方针。新的功能类型区分将森林分为水土保持林、森林与人共生林、资源循环利用林三大类。水土保持林包括水库上游地区、山区水源地区和灾害危险地区的森林,森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森林发挥保持和涵养水土的功能,主要以公共部门作为管理的主体。森林与人共生林包括风景林、保健休养林和动植物的生息区域,森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利用森林空间进行环境教育等活动。资源循环利用林包括优良人工林地带、地形上有利于进行高效率采伐作业的地区,森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有利于进行高效和可持续的木材生产。与过去的分类相比,新的分类大幅度降低了用材林的比重,相应地大幅度提高了公益性目的的森林。
根据这样的林木文化价值观,平成18年(2006年)9月日本林野厅颁布的最新森林·林业基本计划有这样一个副标题-以预测100年后的森林构造与国产木材的复兴为目标。开宗明义地点明了他们百年树木的文化价值观。
3、启示
笔者认为退耕还林进退的认识分歧与其说产生于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倒不如说我们尚没有培养起日本那样的百年树木文化。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冲击下,尽管国人的生态建设意识有了空前的提高,但这种意识是长江洪水、黄河断流、沙尘暴频乃等环境恶化逼出来的被动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还不是源自内心主动自觉的认识,潜藏于心的仍然是“十年树木为栋梁”的林木文化意识。在“民以食为天”的优势文化背景下,退耕还林成果可持续性问题有着其产生的必然性。
我国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5300多万公顷的人工林比日本的森林总面积多出两倍还有余,但我们尚没有150万亿日圆,也就是10万亿人民币的林木价值观。在没有这种价值观的情况下,粮食补贴二、五、八年的退耕还林政策设计当然是合理的。十年树木嘛!生态保护林不为“栋梁”,八年补贴足矣!
没有这样高的林木价值观,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的管护问题也就不重要了,经济效益为中心嘛!林木管护只有支出呀!
笔者深深体会到:中国退耕还林可持续问题的本质不是现实世界层面的,而是我们内心世界里的深层次问题。不解决这一深层次的林木文化意识问题而试图解决退耕还林的可持续问题无疑是缘木求鱼。
参考文献
1、新たな森林?林業基本計画の目指す方向-100年先を見通した森林づくりと国産材の復活を目指して,平成18年9月林野庁,http://www.rinya.maff.go.jp/seisaku/
2、森林?林業基本計画の概要,平成18年9月林野庁,http://www.rinya.maff.go.jp
附当地自拍照片:
图一 郁郁葱葱,日本的绿化真不错
图二 哎!台风怎么能刮倒一片呢?树木也太脆弱了
图三 矣!长头发里怎么混进几个短头发?
图四 哎呀!岂止几个短头发,短头发大大地
画外音:
问:密不透风了,为什么不早间伐呢?
答:年轻人都去大阪、京都和东京了,现在我们农村都老龄化和过疏化了,谁去干啊?间伐树木又不是割麦子,而且都种在山上,我们老头老太太干着急,又能有什么办法?用你们的话说,真叫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问:对了,听说贵国的农村也开始出现了被你们称之为空巢化的过疏化,是真的吗?
答:是真的,暂时还没像你们这样严重就是了。
问:您觉得林权明晰是否很重要?
答:屁!我们家的山林就是我们家的,没什么问题,可儿女们看不上,还得套用你们的话说,叫做“宁要东京一张床,不要祖传几套房啊!图片若不显示请点击此链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