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显示目前农业保险体系只能看着数亿小农一个个破产
今年的雪灾给河北、河南、山西农户造成巨大损失,尤其是经营蔬菜、养殖的农户损失最大。从报道看,一般有大棚的农户损失1、2万是普遍的,有些养殖户损失数十万元。这对单薄的小农经济来讲是灾难性的,非常多的农户会因之破产。
看到媒体都在呼吁完善农业保险。说现在只有国有保险公司才搞农业保险,股份制和外资保险公司不搞。同时,国有保险公司也仅仅对小麦、稻谷、棉花等少量农产品设置险种。因此,基本无力解决农民面临的问题。媒体呼吁国家解决这个问题。
贫道觉得媒体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痛,根本不了解其中的奥妙。其实,目前中国农业保险思路是无法解决中国农业保险问题的。
中国目前是走美国农业保险的基本路子。美国农业保险走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如中国现在情况:政府财政补贴自己办的几个保险公司对农户进行保险,险种很少。美国第二阶段引进私营保险公司,第三阶段政府补贴直接交私营保险公司对农民实施保险业务。中国似乎要顺着美国的路子走下去。
但是,中国与美国有非常大的区别。到新世纪,美国总计只有210万个农户(农场,也就是经营单位),每个农户经营435万英亩土地,折合2600多亩。中国有约22500万户农户,是美国的112倍;户均8亩地,是美国的1/325。让中国保险公司与这2亿多户农户打交道,每个农户一年平均20元管理费,近50亿元就先没了。
农业是灾害率很高的产业,尤其中国。贫道多次指出,中国气候条件非常特殊:由两个发生地相隔上万公里的西北气流和西南气流相汇在中国主要农业区,并决定了农业区气候情况。这同地中海气候、美国、日本等情况差异很大。两个气流形成因素不同,造成中国气候引起的自然灾害很频繁,今年西南暖湿气流强,水汽上升至黄淮海地区,南方就少雨,明年西北冷空气强了,降水就集中在长江流域。这是救灾和赈灾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活动非常重要内容的原因,甚至影响了中国政治体制模式的选择。
小农经济体非常单薄,稍微有点天灾人祸就会破产。因此,中国自古代就有一套赈灾机制。这种赈灾机制就是中央政府国库积累银两和储备粮用以赈灾。直至今天,中央政府拨付赈灾款项还是最主要的赈灾机制。
如何把赈灾纳入现代市场化机制是一些专家一直探讨的问题。不少学者主张美国模式,就是财政补贴私营保险公司,私营保险公司补贴农民。但是,正像前面说到的,这实际会有颠覆性障碍的。中国农户数量比美国大两个数量级。不要以为这无非是数量问题,因为数的量在管理结构上就是质的量。一个农户保险缴纳和理赔的管理费用美国和中国可能差不多,但2亿多经营规模很小的农户的保险缴纳和理赔处理的费用与200万个农户相差的100多倍数量,就会形成要么保费占理赔比例高得农户不接受,要么政府就必须拿出高于实际理赔数额资金进行资助。因此是颠覆性障碍。
日本可耕地面积很小,日本现在农户有250万个农户,户均25亩左右耕地。日本在五六十年代农户有600万个,是美国的2倍多。当时日本就没敢采用美国的农业保险模式。首先,日本实行的是合作经济,农户都被组织在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中,这已经同美国农业经济的“公司加农户”的组织不一致。日本政府采取了民间非盈利团体经营、政府补贴和再保险相扶持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进行投保、理赔,因此,也可称为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农业互助组合、农业互助组合联合会以及是政府农业保险机构。这些组织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构成一个有机的组织体系。农户只承担很少保险费,其中50-60%由政府承担,30%左右由合作经济承担。农村保险机构本身是农协自己办的非盈利机构管理,这个管理结构与农业管理结构是一个框架中,管理成本大大减小。
中国比日本农户规模大差不多100倍,如果真要把农村经济的保险业务办下去,恐怕只能按日本思路来办。也就是说如果不把小农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中间层次的非盈利机构,是解决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经济保险问题的。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数亿没有任何经济组织的小农,除了看着他们一个个破产,没什么别的办法。小岗村化的恶果会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频繁。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