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与农村社区发展工作坊
一.背景介绍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
多数NGO在农村社区开展项目时常会遇到“如何在项目结束后实现原社区的持续发展”的困扰。尽管在项目期内,一般NGO都会选择通过社区村民为主体的项目小组来参与项目的设计、管理、实施、评估等各环节,但经验事实依然是“项目结束社区回归原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考量各相关因素,主要是因为原社区村民的参与度有限,从数量上看,一般的项目小组都是依托少数精英村民来参与——很多时候就是依托村两委,其好处是在开展项目时相对容易,不足是很多村两委并不具有对多数村民的威信,项目结束,原社区的村民组织状况并没有改变。从参与程度看,参与项目小组里的村民更多的是被NGO所带来的资源吸引,对通过项目来实现社区改变的认知和信心不大。
更大的社会背景是,在三农问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期望通过依靠社区原有精英来实现改变或良绅治理可能性有限。通过项目的实施来激发社区的内部变化,以促成原社区村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实现社区内部结构的改善,从而因为村民及其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而使社区发生根本的变化,才有可能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外部项目对于农村社区来说,其作用在于激发活力、培养骨干、促成组织化提高。
以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为标志,政府对于村民通过组织合作社等方式来提高组织化,从而更好的应对市场风险、传承文化、实现社区综合发展的支持力量在逐渐加强。
在此情形之下,不少NGO都在探索通过社区实施项目来提升社区组织化,改善市场冲击造成的农村日益分散化、农民日益原子化、农业日益工业化趋势,改善传统乡土文化日益衰败的趋势,从而促成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区。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及其各类下属分支机构,自2000年以来倡导新乡村建设运动。新乡村建设以“人民生计为本、互助合作为纲、多元文化为根”为基本原则,追求“合作农民、环保农村、生态农业、城乡互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农民组织化、生态农业、志愿者培养、社区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期工作坊,希望从NGO参与农村社区工作和农村社区组织化角度开展交流研讨和学习活动,同时希望通过经验分享和学习讨论初步建立基于农村社区工作人员的互助网络。
二.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
三.承办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LRRC)
四.对象
1. NGO农村社区工作人员;
2. 政府涉农社区工作人员;
3. 大学生村官;
4. 关注、研究、参与农村社区发展的各界人士。
五.目标
1. 建立更适合的NGO农村社区工作角色定位;
2. 交流并提升农村社区工作方法及能力;
3. 进一步认识农民组织化并提升农民组织化能力;
4. 初步建立农村社区工支持网络。
六.参考日程
(因部分老师工作较忙,临时可能会有调整,日程以实际执行为准。)
日期 |
时间 |
课程设计 |
老师/协 |
备注 |
3月25日 |
晚上1900—2030 |
见面会 |
张斌/梁云燕 |
|
单元一:NGO反思 | ||||
3月26日 |
上午0830—1200 |
NGO在农村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
曹洪民 |
|
下午1400—1730 |
社工与农村社区关系
|
郭伟和 |
| |
晚上1900—2100 |
交流分享
|
张斌/梁云燕 |
| |
单元二:农村社区工作 | ||||
3月27日 |
上午0830—1200 |
多方促进农村社区发展
|
何慧丽 |
|
下午1400—1730 |
农村社区工作的另类经验
|
杨云标 |
| |
晚上1900—2100 |
交流分享
|
张斌/梁云燕 |
| |
单元三:农民组织化 | ||||
3月28日 |
上午0830—1200 |
三农问题及其缓解途径
|
温铁军 |
|
下午1400—1730 |
农村社区组织化的方式选择
|
周立 |
| |
晚上1900—2100 |
交流分享
|
张斌/梁云燕 |
| |
单元四:参观交流 | ||||
3月29日 |
上午0830—1200 |
从小毛驴的试验看农业的未来 |
黄志友 |
午餐在小毛驴市民农园 |
下午1400—1730 |
从合作社工作角度看农村社区发展 |
王叟民/张可/ 吴丹 |
| |
晚上1900—2100 |
交流分享
|
张斌/梁云燕 |
| |
| ||||
3月30日 |
|
送别 |
张斌/梁云燕 |
|
七.拟邀老师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被称为“温三农”,多年来从事三农问题及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和乡村建设的试验工作。
曹洪民: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司处长,曾在四川仪陇、阿坝等地挂职从事农村社区发展工作。
郭伟和: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是中国首届社会工作硕士、博士。长期任教于国内社会工作院系,致力于中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研究。
杨 静: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现任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长期关注农村社区发展。
周 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和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国情分析、现代化进程、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农民合作、农村金融等。
何慧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新农村建设实践者;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共兰考县委常委;曾任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挂职副区长、兰考县挂职副县长。
杨云标:安徽阜阳南塘合作社理事长。大学毕业之后回乡从事农村社区工作多年。
黄志友: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小毛驴市民农园项目负责人。2003年大学毕业即参加乡村建设工作,在生态农业及农村工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吴 丹: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农村社区工作经验及思考。
王叟民: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全国合作事业指导中心主任,长期在项目村庄从事农村社区及农民组织化工作。
张 可: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顺平试验区秘书长,在顺平参与农村社区发展工作。
八.预计费用
(注:因非项目支持,本次活动需要参加人员或机构自己负担费用。本费用为预计费用,届时不排除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可能。)
项目 |
单位费用/元 |
数量 |
总计 |
备注 |
学习费(老师讲课费用、老师交通费、场地及设备费用等) |
800/人 |
1人 |
800元 |
|
材料费(参考资料、光盘、文具) |
160/人 |
1人 |
160元 |
|
住宿费 |
60元/人/天 |
5天 |
300元 |
25日-29日晚共计5晚 |
餐 费 |
60元/人/天 |
4天 |
240元 |
26日-29日共计4天 |
参观费(交通费、午餐费) |
100元/人 |
1次 |
100元 |
|
合 计 |
|
|
1600元/人 |
|
九.时间
2011年3月25日—29日,25日报到,29日返回。
十.地点
报 到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901乡建办公室(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工作坊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培训基地(海淀区温泉镇温泉村)
住 宿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培训基地
参 观 地点:小毛驴市民农园(http://www.littledonkeyfarm.com/)
十一.联系方式
电 话:010—6248 4038/8250 9106
传 真:010—6248 4038
联系人:张 斌 151 0106 9026
梁云燕 150 3565 8247
网 址:www.3nong.org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
2011年3月
附件
1.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简介
2.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简介
附件1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为学校隶属的二级机构,于2005年5月为服务于国家“三农问题重中之重”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调整而成立,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机构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乡村建设中心。
一、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下设以下分支机构:
1、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
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2001年成立的中国改革杂志社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部;致力于农民组织化及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及相关的微观制度改进、大学生志愿者的农村建设行动和农村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
2、乡村建筑工作室
成立于2004年,从事生态、环保、成本低廉、适合中国不同地方农村的民居建设。
3、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
成立于2005年,机构前身为2000年开始筹备的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委员会。致力于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的研究与推广、面向打工者的平民教育探索与推广。关注于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方面,力求从教育和文体生活入手,改善农民及城市劳工生存状况,促进工友身心健康,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主要项目点包括农村综合发展实验区之海南石屋农村社区大学、福建安溪福前乡村建设中心和工友社区教育实验点之福建厦门国仁工友之家等。
4、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
成立于2002年,致力于城市打工青年的精神文化发展和劳工待遇改变。
5、国仁绿色联盟
成立于2006年,是在各地新乡村建设运动中成立的七家农民合作社的经济联合体,致力于健康农产品的生产与城乡互助模式的探索。
6、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
成立于2006年,前身是因“教授卖大米”而形成的南马庄无公害大米的购米包地小组,是国内首创的、集消费者与生产者合作为一体的、“民有”“民治”“民享”的非赢利机构。
7、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
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2003年成立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21世纪中国第一所办在农村、免费培训农民、推进乡土知识和科学发展的平民教育学校;致力于各种乡村建设主题的培训、生态建筑与循环农业的研究与示范、城乡互助与都市农业模式的探索。目前主要运营项目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小毛驴市民农园。
8、新农村建设试验基地
中心有四大新农村建设试验基地:包括河南兰考乡村建设试验基地、河北翟城乡村建设试验基地、吉林梨树乡村建设试验基地、河北顺平乡村建设试验基地。
此外,还和地方政府合作,在海南儋州、海口秀英、安徽凤阳、福建永安、福建安溪、浙江瑞安等地,创办了新农村建设试验基地。
二、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新乡村建设的主要工作
中心先后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创办了新农村建设综合试验区和近50个村级的试验点;试验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目标,以地方党委政府的农村工作方针和既有经验为基础, 在执政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国家战略这条主线下, 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断以动员广大教师、学生下乡参与艰苦细致的新农村建设草根试验;多次向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归纳报告新农村建设基层试验的情况,呕心沥血地排除万难,实践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国家重大决策服务”的使命。
1、 项目之一:乡村综合建设
初期在河南兰考、河北翟城、吉林梨树、河北顺平形成四个乡村建设试验基地,近年来已经发展到在中国14个省50多个村庄,建立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新乡村建设试验点。其发展思路是以农民的“自强自立”为原则,广泛建立农民的各种自愿合作组织,如文艺队、老年人协会、妇女协会、种养专业协会、社区合作社。有的地方还开展农村互助金融、成人学校、科技服务协会,办起了社区报纸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奠定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乡村综合建设工作如下:
A、农村发展综合建设
在乡村建设试验基地开展农民合作社、妇女文艺队、农民夜校、老年协会、农民保健培训、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农作物技术和电脑信息查询技术培训。
B、农民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
承接各种社会单位的培训项目,兼顾乡村建设视野、技能、方法三部分内容;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各地农民骨干和青年志愿者骨干。
C、生态农业试验及推广
旨在探索适合各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和城乡合作的都市农业模式,缓解目前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食品安全与环境破坏等问题。
D、生态建筑研究与推广
得益于农民和学生志愿者的广泛参与,海外华人资助开展的生态建筑试验已经取得进展,先后完成了粪尿分离的干式生态厕所、主要使用当地可回收建筑材料建造的生态农宅和教室,并开展节约建材和能源、低成本的农村生态建筑培训。
E、与乡村建设相关的研究与出版
已建立独立的资料中心,收集整理了乡建历史、80年代农村改革试验区、当代新乡村建设等方面的部分资料。出版了农民的地方报纸、《田间地头丛书》等,免费赠送给农民。
中心吸引了国内外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各种乡村发展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开展了相关的合作研究。
2、项目之二:培训与组织大学生参与新乡村建设工作
发起“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和“大学生新农村建设行动”,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0年来,吸引了150多所高校的学生先后参与该项活动,超过100个学校的支农参与者在校内组建了自己的农村发展社团,现已培养骨干成员近千人,影响大学生志愿者达10万人。大学生支农志愿者利用寒暑假、“五一”、“十一”下乡支农调研、支教扶贫、社区培训、建立信息站、组建农民合作与文化组织等。这些活动对农村改变面貌有很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参与支农实践活动的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了他们对社会和现实的思考,提高了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个行动甚至被学者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第六次下乡运动”的开端。
近年来还组织几十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开展了以“休学一年驻村支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计划”,经过这种培训的学生青年,开始主动承担社会使命,在实践中把自己锻造成为真正的社会栋梁。
3、 项目之三:促进公平贸易和城乡绿色统筹
致力于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相关的低碳农业理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设城乡互动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平台,发展打工者文化教育服务,结合“市民农园”、“市民农业CSA联盟”、“购米包地”、“购猪认养”等项目,发育城市绿色消费合作社,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4、其他工作
A、开办乡村建设论坛;挖掘宣传历史上的乡村建设思想,为乡村建设志愿者队伍扩充提供交流平台。
B、在城市开展打工青年的各项服务工作,为进城农民工提供业余教育机会,推动城乡之间良性互动。
C、与国内外其他单位广泛合作,为那些从事农村各种建设项目的国内外组织提供培训、交流、调研等方面的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笃信“实践出真知”的古训,坚持以实践为理论指导、坚持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力资源,坚持“人民生计为本、互助合作为纲、多元文化为根”的原则,其关键是教育和组织、制度的创新。新农村建设需要通过与农民实际的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教育和农民自有的组织的相互促进,把农民固有的智慧发展起来,培养起来,使他们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获得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技术,从而有力量自动自觉地起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只有这样的建设才有可能成功,才会在农民群众之中生根。
三、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901 邮编:100872
电 话:8610—82509106,8610-62511063
传 真:8610-62511063
联系人:谷 莘
附录:
1、新乡村建设的背景
“三农问题”是1990年代针对激进现代化思潮提出的挑战,进入新世纪成为国家战略;新乡村建设即为缓解三农困境的多种尝试之一。因为,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目前有70%的户籍人口生活在农村,即使再经过10-20年的城镇化发展,到总人口达到15亿时,农村仍将至少有4-6亿人口,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还多;同时更多地受制于耕地和水资源严重短缺。近年来粮棉油糖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的趋势难以逆转,主要农产品按照人均计算也不过仅仅能够维持世界平均水平。更为严峻的是,农业成为中国发展短板的同时也成为对愈益严重的污染贡献最大、造成愈益严重食品质量问题的产业。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此后的和平环境下中国经济必然高速发展;但同期也出现九十年代以来农村的相对萧条。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和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双双持续下降,劳动力、资金等纷纷往城市流动,农村对于年轻人越来越没有吸引力。随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障碍拉美和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严重破坏稳定的大城市贫民窟及其伴生的社会性犯罪问题也正在形成,长期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基本体制矛盾仍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羁绊。
正是在这种复杂局面中,一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开始了体系性的乡村重建的探索。适时地提出了旨在维护民生、促进联合、提倡多元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发展有机生产合作社与市民健康消费相结合的公平贸易中,积极地促进城乡绿色统筹。而同期,中央政府在继续维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基于这些民间活动形成的主动缓解对抗性矛盾和不再重新制造暴力斗争的经验,国家也在为推进新乡村建设各项改良活动创造基本条件;特别是在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费、明确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后,以乡村建设构建组织载体和制度基础的地方良治,正在成为新趋势。
2、新乡村建设的含义
总之,当代新乡村建设(Rural Reconstruction)是工业化加速时期为了缓解城乡对立和农村衰败、进而危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先导的、社会各个阶层自觉参与的、与基层民众及乡土文化促进城乡和谐的实践性的社会改良试验,其以“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渐进改革为基本手段,与国家在新世纪提出的“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辅相成。
近年来,由于国家多次强调“三农问题,重中之重”,越来越广泛的乡建活动受到了农民、市民、青年学生、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关注,在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乡村建设团体,以蓬勃之势在各个层面对经济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附件2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简介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是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的下属分支机构之一,英文简称LRRC。LRRC的前身为《中国改革》杂志社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部,中心的负责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LRRC从2000年开始组织支农活动,正式注册于2004年12月。LRRC以推进新乡村建设为核心目标,以推动农民合作和城乡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LRRC致力于农民组织化试验,依托农民合作社的生态农业的试验,大学生行动教育和青年志愿者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