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三农理论问题的钥匙在哪里?
张文茂
先看邓小平和毛泽东的几段论述。(黑体是我加的)
1、邓小平关于两个飞跃的论述( 1980-5-31 )
“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这些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具体说来,要实现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机械化水平提高了(这是说广义的机械化,不限于耕种收割的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的、受到人们欢迎的机械化。第二,管理水平提高了,积累了经验,有了一批具备相当管理能力的干部。第三,多种经营发展了,并随之而来成立了各种专业组或专业队,从而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大大发展起来。第四,集体收入增加而且在整个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具备了这四个条件,目前搞包产到户的地方,形式就会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发表时题目:《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2、邓小平关于乡镇企业的论述( 1987-6-12 )
“农村改革总的来说发展是比较快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经营,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乡镇企业每年都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这种情况持续发展了几年,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今年已经过了5个月了,这几个月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百分之二十几。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50%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往城市跑,而是建立了大批小型、新型的乡镇。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这个政策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使我们知道我们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的,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发表时题目《改革的步子要加快》)
3、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人民公社与工业化问题的部分论述:
1058年,毛主席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1958年8月8日 《人民日报》)
“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发展,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这就是,它为我国人民指出了农村逐步工业化的道路,农业中的集体所有制逐步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道路。”(《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1958年12月10日 ,中共8届6中全会通过。)
“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政权的基层单位。----现在也可以预料,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民公社将仍然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单位。” (《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1958年12月10日 ,中共8届6中全会通过。)
“从现在起,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经过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根据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农业机械化电气化,逐步使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地实现全民所有制,逐步地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1958年12月10日 ,中共8届6中全会通过。)
“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公社工业的发展不但将加快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将在农村中促进全民所有制的实现,缩小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应当根据各个人民公社的不同条件,逐步把一个适当数量的劳动力从农业方面转移到工业方面,有计划地发展肥料、农药、农具和农业机械、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制糖、纺织、造纸以及采矿、冶金、电力等轻重工业生产。人民公社的工业生产,必须同农业生产密切结合,首先为发展农业和实现农业机械化、电器化服务,同时为满足社员日常生活服务,又要为国家的大工业和社会主义的市场服务。” (《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1958年12月10日 ,中共8届6中全会通过。)
“由不完全的公社所有制走向完全的、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是一个把较穷的生产队提高到较富裕的生产队的生产水平的过程,又是一个扩大公社的积累,发展公社的工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实现公社工业化和国家工业化的过程。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东西还不多,如社办企业、社办事业,由社支配的公积金、公益金等。虽然如此,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毛泽东:1959年2月在郑州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会减少。如果让减少下来的农业人口,都拥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有了公社,这个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每个公社将来都要有经济中心,要按照统一计划,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公社要有高等学校,培养自己所需要的高级知识分子。做到了这一些,农村的人口就不会再向城市盲目流动。”(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
几点结论和启示:
1、邓小平是主张农村最终还是要搞集体经济的,至少1980年的认识是这样的。他提出由低水平的集体化到高水平的集体化,并且提出了高水平集体化的四个条件,即机械化水平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多种经营发展了、集体收入增加了。
2、但是,邓小平对农村在粮食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必然要进入工业化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趋势严重估计不足,并且是完全没有料到,中央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他提出的高水平的集体化的条件中,有多种经营发展了这一条,也仍然是农业经济的概念,没有上升到农村工业化的高度。这说明,当时的中央高层没有形成农村产业革命已经到来,即将进入农村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理论认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了意外的改革成果。正是因为对这一客观趋势没有成熟的理论准备,成为解散人民公社的重要的认识上的根源。
3、然而,毛泽东在1958年就提出公社工业化,并且将国家工业化和公社工业化并提,指出人民公社的更深远的意义是为“我国人民指出了我国农村逐步工业化的道路”。毛泽东深情地期望,“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这些论述,距邓小平“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谈话早了近30年。那个更具有远见卓识,不言自明。可见王震将军晚年说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了50年的话,绝非妄言。
我国社会主义的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概括
按照毛主席关于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论述和后来的实践,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我将社会主义的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规律概括为“三大历史阶段”、“四大发展趋势”和“三个一批解决农民问题”这样一组论断。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条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核心是在农村坚持集体经济体制和组织形式。
1、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必须经历三大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50-70年代)。保障国家工业化的推进,解决粮食和温饱问题。
第二阶段:农村产业革命阶段(农村工业化阶段80-90年代);推进工业化,解决农民增收和产业转移问题。
第三阶段: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阶段;(新世纪以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
这是一条毛泽东开辟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体制上是由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集体化,再由低水平的集体化到高水平的集体化;由农业学大寨的农业基本建设到社队企业,到公社工业化,再到农村(公社)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消亡,最终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2、农村现代化的四大基本趋势
农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历史阶段主要是解决粮食问题,是解决吃饭和温饱的问题,当然也是为国家工业化奠定稳定的农业基础和提供原始积累。当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以后,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会逐渐全面展开,这就表现为以下四大基本演变趋势。
第一、农业内部的产业分化和产业化趋势。由多种经营向多种产业发展,农业内部产业进一步分化和生产进一步社会化,逐步形成不同区域的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产业化体系,提高农民的产业化组织程度。
第二、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革和工业化发展趋势。也可以称为农村产业革命阶段。社队企业(后来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和集中建设产业园区,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使农村进入产业革命阶段。毛泽东称之为“公社工业化”,是国家的、城市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进程在农村的拓展和延伸。
第三、农村社会结构的城镇化发展趋势。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根本变化,导致农业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人口的城镇化集聚,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农村开始出现城镇化集聚趋势。
第四、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城市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发展相互补充、渗透,农村城镇化发展不断提升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最终在国家城乡统筹的基础上走向城乡一体化。
这四大趋势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基本上包括了农村现代的全部内容,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标志。而人民公社体制正是完成这一农村现代化历史任务的体制支撑和组织保证。以农业适合家庭经营为理由解散人民公社,在理论上是非常荒谬的。原因在于完全没有看到农业的现代化与农村的工业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公社工业化的深远意义是什么呢?
第一、公社工业化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新阶段和第二战场、第二条战线;
第二、公社工业化是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和发展的物质经济基础;
第三、公社工业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第四、公社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转移劳动力、积累资金、集体经济内部的以工补农等)
第五、公社工业化是农民城镇化转移和集聚的根本动力,是避免农村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体制保障;
第六、公社工业化使农村形成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中心,带动整个传统农村的城镇化社会结构转型。
3、“三个一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民的出路在哪里?基本上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决:
1、城市化转移一批。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扩张到的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转变;一是农民进城的市民化。前者表现为农民以集体经济为载体的整体转型,后者表现为农民个人身份的农转非,是退出农村集体经济和土地权益的市民化。
2、城镇化集聚一批。表现为农村地区由于工业化发展导致的经济和人口的集中、集聚,传统农村转变为小城镇。如华西、南街、南山集团等。按一般规律更多的应该是乡镇中心区域成为城镇化集聚核心。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一批;主要也有两个方面: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即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结构的变革;一是农业的产业化组织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农民的产业化组织程度,是农业的产业升级问题。
解开三农问题的钥匙在哪里?
根据这样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重新审视我国的三农问题,错在哪里?错在瓦解了集体经济体制,错在简单化地解散了人民公社,断送了农村工业化的前程,断送了农村城镇化的前程。而错误的根源,我宁可认为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理论上的不成熟,后来又被资产阶级自由化理论所误导。
做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可苛求于领袖个人,任何人的认识都有局限性。要看到,毛泽东高瞻远瞩,指出了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趋势,并且建立起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体制,这无疑是极富远见的。但是,在全国范围上人民公社何时应该大规模进入工业化阶段的时间转变上,当时并未形成成熟的认识,以致后来出现过早起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影响了农业生产,粮食出现问题。说明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业即粮食问题,这也是改革前农村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成绩应该充分肯定。只有粮食问题基本过关,才能具备向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即推进农村公社工业化的前提条件。
问题在于,当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粮食问题已基本解决之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就成为必然的客观趋势,说明农村工业化(公社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农村现代化向新的发展阶段转变的条件已经成熟,恰恰是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体制发挥更大作用的时候。但是,人民公社却在1983-1984年这个关键时期被解散了,由此导致了后来三农的一系列问题。深层原因是什么?就是邓小平说的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完全没有预料到”,对农村必然进入工业化进程没有理论认识。我认为,如果邓小平能够在理论上清醒地认识到粮食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农村的主要任务是逐步推进工业化进程,那么,他就绝不可能同意那样草率地解散人民公社,而是采取其他的改革措施,同时保留公社的集体经济体制。如果不是这样,在逻辑上就无法自圆其说。
是否有成熟的理论,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成熟理论的形成,往往需要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积累和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根本问题是坚持集体经济体制还是搞私有化,这已经有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充分展示和实践的检验,到了从理论上弄清是非的时候了。难道还要坚持小农家庭经营“永久不变”、“一百年不动摇”的一条道走到黑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