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正确解决
以土地为核心的中国农村问题
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深陷历史危机的大背景下,在目前中国面临崛起与覆灭的十字路口前,中国与世界同样遇到了两个前所未有:一是物质产品之丰富前所未有,一是贫富差距之悬殊前所未有。面对这两个前所未有,美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以99%反对1%的财富垄断;而中国人民则打出了“共同富裕”的旗帜,发出了”反腐锄奸”、“复兴社会主义”的呐喊。
应当说,实现共同富裕,复兴社会主义不仅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群众共同的心声。然而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又应从何做起,这是值得我们每个毛左派所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土地问题是中国历代社会矛盾的核心问题
我们不应忘记,三十多年前小岗村十八个罪恶的手印,被心怀叵测的资改派利用,中国亿万农民的命运从此被彻底改变。随后分田单干,强行解散人民公社,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彻底葬送。再往前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社会矛盾的核心问题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农村问题,没有离开过土地问题。几乎历代封建社会的轮回更替都是由于土地兼并所导致的贫富分化而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打倒了皇帝做皇帝,然后再被打倒”的历史悲剧。进入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虽然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及软弱性,不能解决中国土地私有化即土地兼并问题。因此,中国仍不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命运。直到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大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完成了土地革命的历史任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解决了土地问题,也为日后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扫除了障碍。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主席高瞻远瞩,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将人民公社作为政治、经济载体,把亿万中国农民有效地组织了起来,紧紧地团结了起来,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从而全面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铺平了道路。正当中国农村在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上快速发展,即将由“以粮为纲”的阶段进入到农业产业分化、多种经营从而实现农村工业化阶段的时候,由于毛主席的去世,由于中国政治气候的转变,中国大地上刮起了分田单干的妖风,资改派趁机利用以小岗村为代表的中国几千年以来顽固的封建小农意识、小私有者的心态,以“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淫威,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土地承包、分田单干的生产方式,不久就强令解散人民公社,从而拉开了中国贫富分化、复辟私有制的历史序幕。
二、毛主席指引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路线,
正确地解决了以土地为核心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
建国后,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何尽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而伟大的探索,为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一条光辉灿烂的道路。
毛主席于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在论及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时,曾讲到:“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同时必须充分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又讲到:“我国是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并举,工业才有原材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在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首先学习了苏联的经验,以重工业为主导,在中国努力建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在这个过程中,毛主席丝毫也没有忽视发展农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发展农业也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本身,而是将农业放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这个战略高度来看待的。后来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毛主席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1959年2月在郑州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毛主席又指出:“由不完全的公社所有制走向完全的、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是一个把较穷的生产队提高到较富裕的生产队的生产水平的过程。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东西还不多,如社办企业、社办事业,由社支配的公积金、公益金等。虽然如此,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在此后的建设实践中,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得以不断地壮大和发展,为公社工业化和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虽然后来由于政治转向,人民公社被强行解散,我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打断,但从逆境中仍然顽强地坚持集体经济道路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的华西村、南街村的经验来看,毛主席所指引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路线仍是中国人民当前及以后的指路明灯。这个基本路线总体讲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两条腿走路、工农业并举的方针。具体讲,就是:在城市,依托国营企业,发展重化工业,实现城市工业化,建立门类齐全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在农村,依托人民公社,发展集体经济。第一步是坚持以粮为纲,基本解决粮食生产问题;第二步是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经营,农业产业分化,兴办社队企业,实现人民公社的工业化;第三步是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工业和剩余劳动力向就地或附近城镇的集聚和转移,逐渐缩小城乡差别;第四步是进行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基本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在八十年代人民公社不被强行解散,如果中央决策层能够按照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路线坚定地走下去,那将是一幅多么辉煌壮丽的画卷!也许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已经基本上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化,全国人民或许正团结一心,信心满怀地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的照耀下向着更高的共产主义的理想迈进。什么贫富分化,什么贪污腐败,什么三农问题、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还有那个狗屁转基因等等现在社会的顽疾统统都不会存在。但不幸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修正主义通过解散人民公社断送了。对现在的中国人民来讲,一个消灭了剥削腐败,一个实现了人人平等、共同富裕,一个独立自主、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是成为了一个美好的梦想。而这样一个梦想,我们过去的的确确曾已经非常接近,接近得可以伸手触摸到,但就在我们将要握在手中的时候,她却离我们远去了。这是怎样的一个遗憾啊!这样的遗憾现在想来又怎能不让人仰天长叹,扼腕痛惜?!
三、小农经济及土地私有化必将彻底
断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之初,在种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由,在农村推行土地承包、分田单干,以至于后来解散人民公社,摧垮农村集体经济,中国农民又回到了几千年前封建社会一直沿袭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极其原始落后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状态,这些后来被历史证明极其错误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际上是彻底否定了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线。这不仅仅是共产党思想理论的大倒退,而且是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倒退!而这种大倒退也恰恰是造成困扰当今中国发展的“三农问题”及贫富分化的总根源。
早在1965年毛主席重回井冈山时,对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张平化就曾经说过:“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产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历史证明,毛主席的这一预见和担忧是完全正确的。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由于小农经济和土地私有化给中国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1、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被坐吃山空。分田单干形成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经营模式取代了以人民公社为载体的集体经济,瓦解了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集体经济的发展被打断了,而之前所形成的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及资金积累被年复一年地消耗分解直至坐吃山空。这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衰。可以说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是在集体经济下以“农业学大寨”为代表的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三十年。广大农民响应毛主席号召,在共产党领导下依靠集体力量,平整农田、劈石筑坝、整治河道、兴修水利,为农业生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种伟大的成就在小农经济下是不可想象的。改革开放后,尽管集体经济被瓦解,但凭借之前扎实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农业生产依然获得了大丰收。但这种“吃老本”的方式注定是不可持续,不能长久的。由于后三十年基本上没有再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部分毛泽东时代修建的水库、塘坝、机井、灌渠等由于年久失修而被废弃,造成农业生产再次退回到“看天吃饭”的落后局面。全国每年有雨即涝、无雨即旱,看似天灾,实则人祸!
2、党丧失了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领导。农村集体经济的瓦解,使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党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领导产生了极大地动摇。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不少基层政权被地方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把持着。这是因为小农经济和共产党的领导在客观上是一种天然排斥的关系。共产党过去之所以能从无到有在农村建立并巩固政权,是在于农民要想打破封建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垄断,需要有共产党的领导,而共产党顺应了历史潮流,正确地解决了土地问题,完成了土地革命的历史任务。但一当地主阶级被消灭,小农经济被确立并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加以发展的时候,党在农村的基层政权就只能是快速地趋于消亡,除非她找到一种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来代替小农经济。这种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显然不是当前所鼓吹的土地私有化,而是与公有制基础相适应的以人民公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集体化。因为只有社会主义集体化,才能将农民在经济上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在政治思想文化上把农民真正团结起来,实现农村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富裕。农村集体化道路是在农民自愿但不可能在自发的基础上实现的,这就需要党的坚强领导,需要稳固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因此,党的生死存亡不仅仅是在于她能否解决自身的腐败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于她能否顺应历史的发展,首先正确地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中国农村问题。
3、中国关闭了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门,却走上了经济私有化、殖民化的邪路。八十年代中期,正当资改派洋洋自得将解散人民公社作为自己历史功劳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被永远地定在了历史的十字架上。因为这一时期恰恰正是中国农业发展由“以粮为纲”阶段转为农业产业分工进而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阶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就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但是由于决策层对毛泽东思想的实际否定,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有规律,草率地解散了人民公社,又错误地将乡镇企业私有化,导致中国现代化的快车在刚刚迈入第二阶段门槛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本来在这一时期,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基本结束,粮食生产问题也已基本解决,农业集体经济也有了一定积累。毛主席所预言的“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公社工业化进而全社会共同富裕即将实现的时候,也正是需要人民公社发挥更大历史作用的时候,偏偏在这时,人民公社被解散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载体没有了,中国人民三十年来的辛勤汗水付诸东流了,中国通向光明灿烂的希望破灭了,中国农民悲剧化的命运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彻底断送,从此中国走上了经济私有化、殖民化的道路。
由于集体经济的缺失,使农村单一的落后的生产力不能容纳相对剩余的大批农业劳动力,于是大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一方面,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强烈地刺激了嗜血成性的资本扩张的冲动。他们以建立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革”的名义,将原有的国营集体企业破产、重组、兼并、拍卖,改制为私有制企业。原国营集体企业的八千万产业工人也被迫纷纷下岗,代之以工资极为低廉、几乎毫无福利保障的农民工大军。私有化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以国营、集体企业为载体的公有制经济也开始走向解体。另一方面,由于原有的国内城市经济规模远远不能消化集中涌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不得不大量引进外资,特别是吸引那些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使农民工遭受外国资本的残酷剥削,同时使国家经济的战略导向客观上趋于发展严重依附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的两头在外、低附加值的低端产业,使我国原已建立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日渐解体,经济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私有化、殖民化,必然扩大城乡差别,形成阶级对立、贫富分化,而这一切问题的源头都是从农村分田单干、解散人民公社、实行土地私有化开始的。
结论
既然贫富分化的源头在分田单干和土地私有化,那么实现共同富裕、复兴社会主义也要从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中国农村问题入手,即回归毛主席指引的农村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重启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现在有人主张搞土地流转、农民进城、资本下乡,这一方面等于客观上承认了由当初分田单干所带来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又顽固地坚持私有化道路而拒绝回归社会主义,这是“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的典型表现,是背离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继续拉大城乡差别、扩大贫富差距、加深经济私有化和殖民化,最终走向社会崩溃,是自掘坟墓、自蹈死地的悖逆之举,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