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技术中的科学秘密
云南哈尼梯田。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挖掘传统农业中的科学秘密》,当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骆世明将这一演讲题目报告给与会者时,许多人都睁大了眼睛——当我们步入工业化社会,许多人都热盼中国也能拥有像美国、加拿大一样的工业化农业时,还有人敢提传统农业,并且宣称其中有科学秘密,这实在是有点“不合时宜”。然而,聆听骆世明演讲的人却都对这一题目饶有兴趣。
日前,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之际,一个有关农业文化遗产的座谈会也在北京北郊举行。这是由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文化发展座谈会。与会的近60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传统农业的多个问题展开研讨。传统农业就是研讨的内容之一。
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科技
有些传统农耕中的科技是显而易见的,骆世明以桑基鱼塘为例进行了解读。桑基鱼塘是在我国珠江三角洲曾经十分常见的一种农耕系统。在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系统中,包含着非常完整的循环体系:农民深挖鱼塘,垫高塘基,在塘基上种植桑树,在塘内养鱼,在桑树上养蚕。蚕沙(蚕的粪便)落入塘内可以喂鱼。农民一般在塘里养4种鱼:水的上部是大头鱼,它需要更多的氧气;中间是草鱼,专门吃草;下部是鲤鱼和鲫鱼,它们是“清道夫”,能把水里的粪便和其他脏物质全部吃掉。桑基鱼塘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进步,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人工生态系统。
在我国贵州黔东南的从江县,侗族农民有一种传统的耕作方法,种水稻时在田里养些鱼,有时还放养鸭子,这就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从江县“稻鱼鸭系统”。农民都知道,什么时候在哪块田中需要放养多大的鸭子,要根据田中鱼的大小和田水的深浅而定,以鸭子的大小和放养数量不构成对鱼的生存威胁和不损坏秧苗为原则。鸭子在田里会把杂草和一些菌类吃掉,通过对秧苗或稻秆的碰撞,既可以撞掉上面的害虫,也可以增强稻秆的抗倒伏能力。
从江的稻鱼鸭系统中还“藏”有极高的科技含量。骆世明介绍说,研究表明,鸭稻共作区在收鸭时只有少量的草龙、异型莎草、稗草和无芒稗,鸭子对这几种杂草的控制效果达到93%以上,对鸭舌草、节节菜和水虱草等其他优势种类杂草的控制效果达到100%;此外,鸭子对福寿螺苗螺、仔螺的捕食均达100%,出生后60天的鸭子对中螺的控制效果达99%以上,对成螺的控效接近50%。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章家恩等人的研究也证明,相对于水稻单作系统,鸭稻共作系统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稻鱼鸭共作系统总体抑制杂草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稻作方式,“降低了原来优势杂草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可达到抑制杂草效果的稻作方式”。
可以说,在几千年至上万年的农业耕作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其中的科技含量极高。这是我们的先民们一代又一代地“精选”并保留下来的,是一笔通过长时间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传统农业科技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哈尼梯田是我国云南哈尼族人民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每一位到此的国内外游客都会为梯田的风光和哈尼人的智慧所震撼。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院士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他拍有许多哈尼梯田的美丽风光;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向世人证明并解读了哈尼稻种的“经久不衰”。
哈尼稻米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品种,叫ACUCE(与哈尼语发音相同)。哈尼人世世代代都种植这个品种,与我们常见的稻子不同的是,ACUCE成熟后比人还高。哈尼人吃上部的谷子,中间那一部分作草料喂牛,最下面的部分“喂”土地作肥。“这里面有很多的科技问题。”朱有勇说,他们在元阳县的全福庄找到了一所建于1890年的老房子,房上有当年挂上的祭祀谷穗。中国及日、美、韩的科研人员把这串稻谷同现在哈尼人种植的稻谷作了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两者属同一品种。“现代的稻谷品种一般推广3—8年就会被淘汰,而哈尼梯田传统品种连续种植百年仍经久不衰。这个品种有一个特点,就是产量的变化幅度非常小,20年的变化幅度不超过20公斤,非常稳定。要知道那个地方是不用化肥,不用肥料的。”从基因的角度研究,朱有勇等人发现,哈尼梯田水稻品种等位基因比现代品种平均高3.18倍,功能基因中SNP频率和基因多样性丰度极高,品种还蕴藏着丰富的抗病、抗逆、耐瘠、耐温等基因资源。朱有勇认为,保护哈尼梯田水稻品种并解析其千年不衰之谜意义极为重大。
传统农业科技可以借鉴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农业“真经”。比如说,公元5世纪的《雷公炮炙论》记载了种花木、草药,旁边须种葱、韭菜、蒜之类以达到驱赶害虫的目的;公元6世纪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也提到了“凡五谷地畔近道者,多为六畜所犯,宜种胡麻(即芝麻)、麻子(大麻)以遮之。”胡麻为六畜不食,在庄稼田外围种一些胡麻,能防止动物对五谷的侵袭……
骆世明特别介绍了一个现代农民的经典案例:河北省枣强县农民安金磊种了40亩地,曾连续10年不施化肥农药,只使用有机肥。2004年当地爆发棉花枯黄萎病,很多棉田绝收。但是安金磊种的田亩产棉花达到400斤。奥秘在于安金磊在棉田的外围种了一圈芝麻,芝麻驱赶蚜虫;芝麻和棉田之间又种了一圈玉米,玉米能够引诱飞蛾;在棉田的最中央种一小块小米,小米能够引来飞鸟,借鸟吃虫。骆世明说:“这样的棉田就是生态棉田。”
中国农业历史光荣,农业文化灿烂。但中华民族的先人经过几千年才总结出的农业“真经”和农业技术,许多还停留在“经验”的层次上,还有待我们通过各种现代科技手段解开谜团。但有识之士不无担忧。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办公室主任闵庆文就很着急:或许在我们还没有了解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的个中机理的时候,它们就伴随着我们的农村城镇化、农民工进城、现代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的“滚滚洪流”而荡然无存,成为永远都无法解开的秘密了。(
记者手记:传统农业技术需要进一步挖掘
李文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曾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近年来,他一直倡导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重视农业技术,特别是传统农业技术的挖掘、提升与推广。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李文华强调了传统农业科技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李文华认为,发展农业,离不开科技。这里的科技包括三方面内涵:第一是现代高新技术。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许多单位也从国外引进了不少高新技术。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极为重要。
第二是现有成果的推广。那些已经研究或发明出来的但还没有推广的技术和知识非常重要。把这一部分科技普及到农业生产中去,应用到农业生态建设里去,会使我们的农业得到一个大发展。
第三是传统技术的挖掘与提升。传统农业中所蕴含的生态农业理念和技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有些是我们已经认识到的,还有更多的则是我们目前依然没有认识到的。就传统农业技术而言,最大的威胁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农村城镇化发展而出现的农业传统丢失,许多优秀的、有效的农业生态观念和技术正在逐渐消失。
李文华把传统生态农业观念和传统农业技术看成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他目前担任着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指导委员会主席。他指出,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已开始重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我国已有16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在全球是最多的。国外也日益重视这项工作。今年6月,日本成功申请了两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他们的代表团归国时,国内像申办奥运会成功一样热烈庆祝。“可以说,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包括传统农业技术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而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我们要把它们挖掘出来,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