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晖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是云南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面对持续的干旱,我们要化危机为机遇,把抗旱工作和特色农业跨越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抗旱倒逼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在旱区,各地启动的紧急应急调水工程不仅是应一时之急,更是为来年还可能出现的大旱应急,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性工程。我省各地掀起新一轮兴修水利热潮,大力修复废旧水利设施,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和大型水利工程。有的地区在数年前就开始建设的调水主体工程现已完工,迈出了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步。同时,各地引导旱区群众把栽种水田作物改为栽种旱地作物,发展畜牧业和经济林业,并顺应自然规律,最大限度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高原特色农业的一个体现,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把农业损失降到最低,把增收潜力提到最高。
抗旱倒逼科技创新。我省旱区正积极开展节水型的农业灌溉及集雨节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一系列的科技创新。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外移,在加快完成农村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发展机械化耕作的现代农业,建立富有特色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加强适宜高原农业发展的农机引进和研发,推进农、工、商、研结合,已迫在眉睫。特色农业的跨越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和制度创新方面实现跨越发展,不仅要改变我省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示范的现状,更要通过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学校下乡以及对农民进行多种培训等形式,让农民成为科技成果应用和创新的主体,成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成为推动农业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抗旱倒逼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重要特征,是传统农业由孤立的、封闭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过程。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角度看,抗旱救灾是一项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无论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深入开展“四群”教育、“走、转、改”活动,都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一部分。抗旱救灾当中,水成为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送水工程即把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措施落实到缺水的城乡社区、基层单位、每家每户。抗旱救灾促进了社会公平,在“不让一户人家没水喝”面前人人平等。旱区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体均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可以为今后重振经济,实现特色农业跨越发展打牢基础。大旱总会过去,今后必将继续保持与特色农业适应的社会管理特色工作机制,努力在推进科技投入、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环境优化、减灾防灾等公共服务方面取得新进展。抗旱是为农业社会恢复活力的一个契机,只有将政策和服务向农村倾斜,让农村重新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特区”,特色农业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