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路、莱布尼茨、汉字
最近媒体热炒,还在中南大学读大四、年仅22岁的刘路,成功破解了所谓的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论文将发表在该领域最权威的《数理逻辑杂志》上。他因此被聘为中南大学正教授, 成为我国目前最年轻的正教授级研究员。看到这个新闻,很国人振奋不已:一个天才终于在中国诞生,他就是下个伽利略,下个牛顿。尤其是“民科”, 从此以刘路为榜样,信心满满决心推翻相对论!
而事实会令无数人失望,“西塔潘猜想”根本不是国际数学难题,这样的问题在数学领域中比比皆是。如果这篇论文出自一个教师之手,是决不会引起如此轰动的。媒体如此夸大宣传,这背后应该有一个巨大的骗局和炒作。不管如何,他研究的问题属于数理逻辑范畴,和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所谓数理逻辑,就是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或形式逻辑的学科,最早由德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莱布尼茨(1646年-1716年)创立。在莱氏2 0岁那年,阅读了一本谈论中国文字的小册子《中国文学评注》,书中把中国文字形容为古埃及那样的象形文字。同一年,即1666年,莱布尼茨写成《论组合术》一文,正是这篇论文标志着数理逻辑的诞生。有的学者猜测,莱布尼茨在这方面的灵感可能来自这本小书,亦即受到了中国文字的启发。莱布尼茨后来也确实表示过,他要创立的“普遍语言”,是对中国表意文学系统的改进。他对汉字一直很感兴趣,很想好好学习和研究一番。
今天的计算机,一般属于以“计算机之父”命名的“冯·诺依曼机”。 其主要特征有两个:采用二进制及按照程序顺序执行。第一个二进制,也是莱布尼茨的发明。而且他在论文中,认为中国的《易经》中包含二进制。第二个特征即程序思想,其数学基础即数理逻辑。如此看来,现代计算机和中国文化关系可不一般。
以上的考证就算对国人自尊心的弥补吧。由于本人能力有限,不可能进行太深入的探讨,欢迎反驳。
参考:
1、青椒《西塔潘猜想是一个国际数学难题吗?》(发表于新语丝)
2、孙小礼《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两大发现》
3、张家龙《数理逻辑发展史》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