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朱绍杰:乡村建设运动的当代回响

朱绍杰 · 2012-11-26 ·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一百多年来,以农村凋敝为表象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古老中国转型时期的一大顽疾,也是东方世界在西化浪潮下面临的重要问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

  但不久,这场在历史上引人注目的温和改良运动因抗战爆发中断,又因政治因素被淹没在历史大潮当中。1949年后,他们在中国大陆的实践经验被带到台湾、东南亚等地,成为全球化下农村建设的一条出路。

  半个世纪过去,中国大陆农村经历巨大波澜。如今,西化浪潮远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来得激烈,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的挤压日剧。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数据表明,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据中国科学院《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中国内地城市化已达51.3%。而此时,晏、梁当年留下的乡村建设理念,又重新被世人发掘并关注。

  乡村建设运动的当代回响,可追溯至21世纪初。2003年,最早提出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学者温铁军回到晏阳初当年曾经从事建设的旧地,试图以改良、实干的办法重拾晏、梁当年的精神遗产,而后因各种问题止步。

  2011年,广东艺术策展人欧宁去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山村,招揽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与其他业界人士,继续以晏、梁乡村建设思想为脉络,探索复兴乡村的可能。

  1

  知识分子再下乡,搞建设,前赴后继

  欧宁对乡村问题产生兴趣始于广州城中村三元里。

  出身农村的欧宁并非一开始就对农村如此关注。“在农村没有钱、没有工作机会,资讯闭塞。”家境贫寒的欧宁坦言,自己过去曾很讨厌农村,因而拼命读书,想方设法离开农村。

  2002年至2003年间,欧宁在广州做艺术项目,拍摄城中村三元里。在这里,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出处。“在这些贫困城市社区中,我看到了很多因为农业破产而到城市中谋生的农民,”欧宁说,“他们在城市打工,却分享不到城市的公共资源。”

  更触动他的是,供养他上大学的妹妹初中毕业后在深圳工厂打工二十多年,却一直无法“建立生活的自信”,难以融入城市当中。他开始意识到城市里的城中村、贫民窟现象和农村凋敝的密切关联。由此,他开始接触温铁军的“三农”问题理论和他在乡村的实践,读到七十多年前晏阳初的传记,进而了解到被忽略的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

  这些历史让欧宁萌发了建设乡村的想法。2011年,欧宁来到距离黄山机场一小时车程的黟县碧山村,买了一幢空置的徽派旧民居。“我选定碧山这个村,是因为它有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源。”欧宁说,一开始做乡村建设,出于乌托邦情怀。于是,在行动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和设计记录在了笔记本上。

  随后,他和朋友左靖自筹资金,在碧山村策划组织了第一届的“碧山丰年庆”。他们以“碧山共同体”之名,招揽了大批艺术家、乡建专家等城市知识分子,实践“离城返乡,回归历史,承接本世纪初以来的乡村建设事业,在农村地区展开共同生活”,同时帮助村民依靠传统技艺、科学农耕和乡土文明实现经济效益。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当时,全国出现了数百个乡村建设团体和机构,大量留学美国的博士、硕士,或国内大学的校长、教授去到农村,从事乡村基层的具体建设。内容涉及政治改革、平民教育、科技推广、卫生医疗、移风易俗、自卫保安,等等。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被誉为“博士下乡”。

  回顾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再下乡,虽形式、目的不尽相同,但可谓前赴后继。依学者钱理群的观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已经去了五代,现在的中西部志愿者是第六代,“五四”时期是第一代。

  2

  世外桃源式日本“新村主义”,曾影响中国知识分子

  第一代知识分子再下乡,在乡村建设运动潮起之初。当时,中国城市知识分子中曾流行过另一种乌托邦思潮———来自日本的新村主义。日本作家武者小路笃实创办文学杂志《白桦》,主张通过“和平的社会改造的办法”,进行“共产村”试验,实现耕读式“理想的社会”,并与追随者于1918年在日本宫崎县的深山中开始“新村”的建设。

  为了拯救国民性,唤醒冷漠麻木的国民,鲁迅弃医从文;而订阅《新村》的周作人则找到了“新村主义”。彼时情绪低落的周作人受到新村主义的鼓舞,在《新青年》上撰文、鼓呼,更亲自前往宫崎考察。

  1920年,周作人更把自己北京的家作为中国“新村”的活动场所,吸引了部分中国共产党早期人物的参与,如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等。

  当年4月7日,尚在北京大学做临时工的毛泽东曾拜访过周作人,求教“新村主义”。“我数年来的梦想新社会生活而没有办法”,时年27岁的毛泽东在新村主义中重拾热情。他在自己起草的建设新村计划书中,曾这样设计着自己的理想社会:“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共同劳动、共同学习、财产公有、平均分配……”并拟于湖南长沙岳麓山实施这一计划。

  然而,毛泽东最终抛弃了这种带有乌托邦色彩的东瀛思潮。但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关于人民公社的构想很大程度上来自“新村主义”。可在动荡的近代中国,世外桃源式的“新村主义”最终未能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广泛认可。1927年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发动激烈的土地革命。同时,这也引发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乡村改良的不同道路,而晏阳初、梁漱溟就是其中佼佼者。

  3

  梁漱溟的7年乡村建设实验

  尽管知名学者陈序经在《乡村建设运动》中,把晏、梁二人理念上的区别称为“青年会式”和“孔家店式”,但在普及农村教育、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农业人才、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改变农村社会风气等方面,他们都做了大量工作。

  当时在梁漱溟看来,清末以来的历史简直就是改革运动失败史。急于救亡的中国人把西方制度视为终南捷径,却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种制度无法在中国真正建立。

  他认为,问题的根源是“中国乡村就在这一变再变七十二变中被破坏了”。梁漱溟主张恢复儒家传统,但又不是对古代农村社会简单的重复。视野宏阔的他对西方文化也有诸多借鉴。他认为,中国最缺乏的就是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中国的财富恐怕要靠合作才能增殖起来”,“既不同于西洋式的个人资本主义,亦不同于俄国的共产主义”。

  于是,一批“村治”派知识分子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些“村治”派,是最早探索乡村建设之路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的工作可追溯到民国之前。

  二十世纪之初,满清当局推行新政。河北定县翟城村的米氏父子———米鉴三和米迪刚力图藉此机会,通过教育改造地方社会。在此前,米鉴三本人乡试不中,遂不许儿子参加科举。他认为,传统之道强调自我修为,缺乏实务精神。于是,一家人在当地开始致力于经世之学。

  1902年,米鉴三作为当地士绅,应知县之邀,在定县创办新式学校。刚从日本回国的米迪刚,更把建设乡村视作全国复兴的第一步。辛亥革命后,他们的“村治”思想随着定县县长孙发绪赴任山西省继续发酵,而后被阎锡山吸纳,使山西变成乡村实验的“模范省”。

  士绅阶层知识分子的工作,让梁漱溟这位被后人称为“最后一位儒家”的传统知识分子看到了改良宗法社会的可能性。1928年,在任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即今之广雅中学)校长时,他就提出“乡治”主张,受到当时主政广东的李济深欢迎。1929年又去河南参与筹办村治学院。

  1931年,在时任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支持下,梁漱溟在邹平县开设乡村建设研究院,并得到地方行政建设的特殊授权。县长也听命于他们,后来干脆由研究院来提名,梁漱溟也代理过几个月。

  在梁漱溟的设想中,乡村以学校为中心,以乡学和村学取代行政机构,建立村民新的团体生活,实现乡村自治。但现实情况是,在多数地方,他们找不到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担任校长,无法建立村学。在实际工作中,乡村建设者又不得不依赖国家机器办事,难怪梁漱溟感慨“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

  1938年,蒋介石以“丧师失地”等罪名将韩复榘处死,梁漱溟苦心经营7年的乡村建设随之落幕。同年,梁漱溟在延安停留了20天,与毛泽东共有6次长谈,每次至少两个钟头,其中有两次通宵,谈话内容涉及时局、中国未来,更涉及中国乡村问题,对毛泽东留下了良好印象。

  建国后,梁漱溟去四川考察土改。结果,梁漱溟反思了自己过去的看法。他当时认为:“到今天共产党这条路算是大有成功希望,而我所设想者似乎已经证明不对,但……一个真正用过心来的人,是不能随便就承认,随便就否认的。”

  随着“一五计划”的展开,新中国向重工业倾斜发展,这使得梁漱溟有了新的看法。1953年,在列席中央政府扩大会议时,梁漱溟作即席发言重点谈农民问题,要求对农民施“仁政”。他说:“有人说,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却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还指出“我们的建国运动如果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那是不相宜的”。

  这发言受到了毛泽东的当场痛斥。

  4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经验,

  直接影响世界各地乡村改造

  欧宁在记载重建乡村公共生活的笔记本上,摘抄了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九大信条”,奉其为碧山共同体的纲领。

  1922年,留美归来的晏阳初开始把他的平民识字教育工作从城市中扩展开来,延伸至广袤的中国农村。1930年,他本人从北平迁居定县。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自北京迁到定县,不是地理上几百里路的距离,实在是跨越了十几个世纪的时间。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在各方面尽力使我们适应乡村生活,和农民同起同居,千万不能在定县形成小北京!”

  在定县,晏阳初把中国农民的问题归结为:愚、贫、弱、私。而平民教育就是培养起人们的知识力、健康力、生产力、组织力,来战胜四大顽疾。他在定县推行的乡村教育,基本含及4大类: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和他一道“跨越了十几个世纪”的,还有在科举考场上取得功名的人、国立大学教授、前国会议员,以及众多留美、留德、留日的理学博士、医学博士……

  留洋博士们把乡村当作社会实验室,开办农民学校,教村民们识字遣词,改良农业技术,创办农民报,建立广播电台,开展农民戏剧等。据影像资料显示,来自北平、上海的戏剧家们,也前所未有地站在露天舞台上,表演起为定县量身定制的科学短剧。除此,他们在定县还改良作物品种,设立乡村保健室,组织棉花购销合作社。

  但工作并不顺利,如棉农合作社,晏阳初期待可帮助农民摆脱当地银号高利贷和中间商的盘剥。结果,棉农很高兴,当地银号却因此纷纷倒闭,于是,他们围攻平教会,要将它逐出定县。

  1937年,抗战爆发。平教会撤出定县,转战湖南、四川,后在重庆北碚的歇马场落脚,创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晏阳初以定县工作的经验为基础,开辟“华西实验区”,直到1950年。在“华西实验区”,平教会开始进行“土改”试验,以和平的方式从地主手中赎买土地分给农民。

  今年11月11日,重庆市璧山县发现近400卷晏阳初在“华西实验区”的档案,其时间跨度为1946年至1950年,涵盖“华西实验区”由成立至解散的全过程。据媒体报道,这个晏阳初在中国建立的最后一个“乡村建设实验基地”,对后来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和菲律宾、加纳、哥伦比亚等国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影响更为直接。

  随着后来的土改推行,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路线退出大陆。1949年,晏阳初在台湾“只待了短短一个礼拜”,但他当年在定县和四川的乡村建设经验却长久地留了下来。上世纪50年代的台湾土地改革,直接借鉴了平教会在大陆的土改试验,被全世界视为学习的典范。

  5

  河北定州农民最青睐的作物:

  晏阳初引入的苹果与白杨

  晏、梁的乡村建设之所以能够在相对良好的环境下逐步开展,和争取当时政府的支持不无关系。1931年春,晏阳初受蒋介石邀请南下,并汇报了定县的情况。据晏的回忆,他和蒋氏夫妇“说了三个下午三个晚上,有一天谈到夜深十二时,蒋先生虽然疲倦上楼休息,还留蒋夫人和我续谈到很晚的时候才得辞出”。蒋对定县的试验很感兴趣,就请晏阳初为中央军校高级班演讲,并亲自到场,发表演说,赞许定县的实验是三民主义的基本工作。

  而后,南京政府下令在河北、山东、江苏和安徽各省设立县政建设实验区,确定地方卫生制度,推行调查统计工作,等等。这些均采自晏阳初等人的建议或“定县经验”。

  事实上,当时国民政府如此支持乡村建设原因众多。就经济而言,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凋敝情况前所未有。仅以“南天王”陈济棠治粤期间为例,广东粮食依赖进口,乡村建设问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便没有知名的知识分子在粤从事非官方的建设运动,陈济棠在其施政计划中也明确提出《救济广东农村计划》,认为“在今谋复兴城市之经济,必先自救济农村始”。

  另一方面,国民政府把乡村建设加以推广,是因将之看作加强地方控制的手段。“不听话”的乡村建设者绝不会像晏、梁那般幸运。如彭禹廷在镇平施行“村治”,后因拒不遵从政府的税收要求,于1933年遭敌对派系暗杀。其事业在南京政府地方社会官府化的决心下难以为继。而陶行知的晓庄师范则被蒋介石下令关闭。

  但无论如何,乡村建设给当地人带来的实质性改变是无可否认的。直至今日,最受河北定州市(原定县)农民青睐的作物,仍是晏阳初在上个世纪引入的品种:苹果和白杨。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bug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6.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7.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8.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9.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10.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