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河 樊美筠谈《现代农业的弊端》:敬畏大地 — 走向建设性的后现代农业
2010年07月28日,星期三
《第二次启蒙》第九章
人首先必须朝着人的方向被文明化。这一任务业已开始并每天都在进行。但人也必须朝着自然的方向被文明化。在这方面,几乎一切都需要从头做起。
——[法]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神鬼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
——王阳明:《大学问》
引言:坦泰尼克的教训
1912年4月14日晚11点40分,巨轮泰坦尼克号在初次横跨大西洋的航行中与冰山相撞,两小时四十 分钟后,即4月15日凌晨2点20分这个有着“永不沉没之船”之称的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沉没在汪洋大海之中,1503人不幸葬身大西洋海底。这是迄今 为止最广为人知的一次海难,被认为是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是一次举世皆知的悲剧。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在悲剧发生之前,那些指挥者早就获悉了前方有冰山的大量证据,“然而航线已经确定,没有人想去改变它的航线。人们对这艘巨轮的幸存能力充满无限的信心。”
悲剧就是这样发生了。
逝者不能复生,但教训可以记取。
坦泰尼克悲剧的最大教训有两点:一是一意孤行,没有及时调整航线;二是过分自信,妄自尊大。
这不禁使人想起在我们一心拥抱现代化,大踏步奔向现代化的今天人类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以生态危机为例,按照世界生态学家托马斯•柏励(Thomas Berry,又译托马斯•贝里)的分析,我们正在面对地球生命系统的崩溃。其规模和严重性,在地球上只有6700万年前中生代结束和我们现在的新生代开始 时恐龙和其他无数物种的灭绝这样的大事件才可以与之相比。他的结论是:我们美丽的“星球“已经如此“严重地被损害了”,“以至于‘生存’一词所包含的严重 性超过了我们以往的全部所知。”
以现代农业为例,不管我们多么喜欢那个依靠廉价石油的粮食体系,那个时代都行将结束了。用《中国应走后 现代农业之路》的大卫•弗罗伊登博格的话说就是,”现代农业完全依赖矿物燃料,随后又要释放二氧化碳。它需要太多太多的人离开农村的家园,迁居到本就 人满为患、遭到污染的大城市。现代农业是靠过去100年的发明创造发展起来的,它不可能以它现在的形式再持续100年了,更不消说1000年。”他同时强 调了貌似强大的现代农业的脆弱性。“现代农业经济是脆弱的,它很容易被打碎。它经不起气候和社会的巨变。……回想一下美国新奥尔良风暴(Katrina) 以及随后的洪水给这个小城市的人口所造成的后果。社会秩序瓦解了,人们一连12个小时无水喝,24小时无食物。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也是依赖脆弱的食物供应 网的,而这样的网可以在数秒钟之内被瓦解。最近四川发生地震后的情况就是如此。”
弗罗伊登博格先生的结论是:“我们认为,中国别无选择,惟有发展一种独特的后现代农业。”
弗罗伊登博格先生所开出的药方是否对中国农业之症,不是笔者所能妄加断言的,那需要由中国广大农民,农 业专家和负责农业的政府官员去判断,但他对现代农业弊端的诊断却是中恳的,因为现代农业的确危机四伏,一如坦泰尼克号的大西洋之旅。因此,现在到了打破对 现代农业的迷信,反思现代农业的弊端的时候了。因为“没有可持续的食物来源,没有社会是可持续的”
一、现代农业的弊端
“现代农业”实际上指的是“现代西式农业”,或“西式现代农业”,它是一种将建立在牛顿机械力学基础上 的机械的、线性的现代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高强度耕作系统,并普遍采用高水平无机化学农用制品进行大规模单一品种连续耕种的工厂式规模化农 业生产方式。因此它在当代西方又被简称为“工业式农业”或“石油农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短期高速增长的生产能力曾令世界惊喜,但由于其竭泽而渔式的生产方式,其发展的局限和蕴含的危机日益凸现出来。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我们将现代农业的弊端概括为如下八点。
1、西式现代农业对土地的榨取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肥沃的土地是人类永久的财富。现代农业以近乎败家的方式对土地进行疯狂的榨取,表现在技术上大量施予化肥农药,设备上粗暴使用巨型农机,时间上野蛮采用连续耕作,空间上无礼实施单一品种。土地只能以惊人的表土流失、急剧的地力下降来表达无言的愤怒。
有研究者根据美国水土保持局公布的数字作过形象的描述:假如将美国每年表土流失量装入火车车厢内,这列 火车的长度将绕地球18周。有资料表明,受现代农业影响,在上世纪最后20年,中国台湾农田土壤90%遭到破环,土壤品质下降,毒性升高,有些农田甚至因 污染严重而不得不永久休耕。
印度的情况更为严重,由于接受了所谓现代农业的“绿色革命”,自1970年开始,“印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成了不毛之地。曾经被赞誉为印度小麦蓝子的旁遮普邦,现在有一半横卧在那里,颗粒无收,百分之六十的儿童正遭受着营养失调的折磨。”
城市居民不要以为这一切是农民的事,与自己无关。按照著名可持续农业先驱溫德尔‧贝瑞(Wendell Berry)的说法就是,“不论日常生活有多么都市化,我们的躯体仍必须仰赖农业维生;我们来自大地,最终也将回归大地,因此,我们的存在,是基于农业之 中,无异於我们存于自己的血肉。”在《美國的不安》一书中他对世人的警告是:“以生命的资源头为生存的代价,明显的是自我毁灭。”
2、西式现代农业对健康的隐患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首位获得医学诺贝尔奖的卡奈尔(Carrel)医生就已提醒世人,“日常供 应的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已大不如前。食物虽然保持了原来的外形,但受大量生产的影响,品质已变。化学肥料只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却无法补充土壤中枯竭的‘ 全部元素’,因此影响到食物的营养价值。”
医学研究表明,现代疾病起源于饮食与生活的不正常。食物来自土壤,没有肥沃的土壤就没有营养丰富、食用安全的农产品,也就没有健康的身体。由此也可以说,营养并非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土壤才是最重要的,她可使人类灭亡或兴旺。
现代农业造成土壤地表流失,土地品质退化,化学污染严重,加上基因改造工程,直接影响农作物营养价值,并使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造成对人类健康的极大隐忧。
3、西式现代农业对石油的巨耗
有人说,现代农业不是立足在土壤上,而是立足在石油上。从这句话不难理解,现代农业一方面对土地残酷掠 夺而毫无敬意,另一方面对石油高度依赖且欲壑难填。例如,占全球人口6%的美国人口,消耗着占全世界33%的石油资源,其中20%直接或间接用于美国现代 农业。地球的石油存量有限,有大学研究机构发表评估报告称,美国的石油存量只能维持到2020年,全球的石油资源也将在2040年枯竭。现代化学农业遭遇 着严峻的石油能源危机。
4、西式现代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问题困扰着当今世界,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增加、淡水资源减少、资源能源短缺、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泛滥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凡此种种,无不触目惊心。
在美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加州,据称在有些地方的居民饮用水中,可以闻到农药的气味,一些居民甚至不得不 买水喝。另据报道,在美国一些地方,空气中的雾滴内所含有的农药量,实际测出的数字比预计要高得多,科学家称这些雾滴可能会伤害作物和森林。环境污染究其 责任,尽管现代工业是罪魁祸首,现代农业也难辞其咎,因为这是一种工业化的农业。
5、西式现代农业对生态的灾难
生态环境是生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条件,特别是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基础。地球上只有相当狭小、厚度稀薄 又十分特殊的圈层适合高等生物的生存,这个狭窄的空间集中位于地球表层上固相、液相和气相的交界面附近,围绕着该界面,高度集中了地球上达99%的生物物 质,这就是生物圈,而生态环境就是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最为关键的部分。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现代农业导致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非洲由20世纪初90%的森林覆盖到世纪末只剩下50%,其余的土地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遭到破坏,变成一片沙漠,导致非洲长期饥荒。目前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超过 36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4。
上世纪50年代左右,科学家观察研究表明,仅需少量的化学药剂便会对一些野生动物造成生理病变,例如干扰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性别变异而无法繁衍后代,最终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它们正在以每年数千种的速度灭绝。
寰球同此凉热,美国印第安人19世纪的忠告是:“当最后一棵树枯萎,最后一条鱼被抓捕,最后一条河被污染,才会发现钱是不能吃的。”若不克服现代农业的生态之害,人类将自食其果,难逃灭绝之灾。这种生态的灾难、生命生存的灾难就是我们人类的灾难。
6、西式现代农业对经济的误读
粮食的丰收和过剩似乎曾使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欢欣鼓舞,这种对经济的误读注定其喜悦是短暂的。建立在过度开垦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已经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这笔经济帐应当重新估算。
有专家建议,市场必须真实地反映出生态所付出的代价。化肥农药生产的食物需反映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的代价以及因食物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用成本;石油的价格需反映出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代价和呼吸道疾病的医疗费用成本、同时还要反映出酸雨对森林、湖泊、农作物 的损害以及对气温上升所造成的破坏性代价。有些代价甚至是无法估量的。如此算来,现代农业这笔经济帐肯定是亏损的。
事实上,在21世纪初全球已连续出现粮食生产低于消耗的趋势,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几个主要出口粮食的国家受气候、水源和地表流失的限制,不仅再也无法提高粮食产量,而且产量还在不断下降。由于2002年遭受严重干旱,加拿大已停止出口小麦。现代农业对生态 的破坏必然导致经济的破产。
7、西式现代农业对社会的破坏
在强势的现代农业工厂式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下,在农业社会中迅速产生并形成了一个弱势群体。这就是小型 家庭农场的成员。他们因为暂时没有比较优势,无力参与市场竞争,因而受到现代农业的剧烈冲击,一度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在美国,因无法抵御所谓现代 农业规模经济下价格优势的冲击,平均每星期有上千家农户面临破产的厄运,农户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农业社会凋零悲惨的结局。
然而,因破产失业的农民不得不离开农村,当他们进入城市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时,不仅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管理压力,也使城市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此外,有证据表明,由于化肥农药对地球造成的整体污染,就连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都难幸免。他们长期 以食鱼为生,解剖尸体发现他们是全球人类中体内化学污染最为严重的群体。他们的免疫系统惨遭破坏,小孩长期罹患中耳炎,注射天花、麻疹、水痘等疫苗都已无 法在体内产生抗体。疾病、惊慌和恐惧如影随形。窥斑见豹,现代农业对社会心理和社会秩序的破坏是不可低估的。
8、西式现代农业对文化的侵蚀
农业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三才者,天地人”、“农为帮本”、“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 食足而知荣辱”这些中国古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世界各国都有共识。有国外学者打过形象的比喻:一个国家好比一棵树。树根是农业,树干是人口,树枝是工业, 树叶是商业和艺术。因为有树根,树才能获得营养而茂盛。……因此,如果要使树不会枯死,树根必须随时获得营养。
显然,当我们改变食物生产方法的时候,我们也改变了食物,改变了社会,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念。有人说,人类文化的进展离不开两大支柱:一是智慧,一是慈悲。美国印第安人有“七后代”哲学观,即当代人的所作所为,必须为七后代着想,必须考虑对七后代的影响。
现代农业急功近利,为了获得眼前的利润,不惜违背自然规律,过渡消耗自然资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资源能源、安全健康、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一系列足以将世界推向“地狱”的危机。现代农业甚至都不为下一代着想,谈何智慧和慈悲呢?
现代农业对文化的侵蚀,究其根源就是对人的心灵的侵蚀。现代人为一己之欲而贪婪自私,践踏土地而留下满 目疮痍。伟大的生态哲学家史怀哲(Schweitzer)在谈到他著名的“敬畏生命”(reverence for life)原则时强调,对生命的“敬畏”是在建立我们与宇宙的精神关系之上的”。现代农业漠视生命,摧毁生命,既欠缺智慧,又缺乏慈悲,现代农业的危机就 是现代文化的危机,也是我们整个地球的危机。
现代农业并非无源之水。从哲学上看,现代农业也是现代思维方式的产物。发端于西方启蒙运动的现代思维是 一种非此即彼的分离思维。它将人与自然分开,将个体与共同体隔绝,将现代与传统的联系斩断,将农村视作城市的附庸。正象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 生产“破坏了土地持续生殖力的必要条件”,“毁灭了城镇劳动者的健康劳动者的文化生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写道:“资本主义农业的一切进步不仅是抢劫劳动者艺术的进步,而且是抢劫土地的艺术的进步;一切在短期内提高土壤生殖力的进步都是走向毁灭那种生殖力的永久来源的进步。”
这意味着受现代性或现代思维方式的影响,现代农业在大方向上出了问题。
用爱德华‧艾必批评世界经济运作的话说就是,它依靠的是“癌细胞的运作模式”。言下之意就是:它必须成 长才可以生存。而“无止尽的成长、无止尽的财富、无止尽的权力、无止尽的机械化及自动化虽然可以(暂时的)带给少数人财富和权力”,但在柏瑞看来,“它迟 早会带给所有的人毁灭。”
因为现代农业不是以人的健康,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为旨归的,而是以追逐利润为导向的。问题是:如果健康 没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没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没了,自然环境破坏了,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世界著名连锁店沃尔玛的创立者山姆•沃尔顿临终前说他愿意以其所有 的财富交换一个健康的身体。可惜他觉悟的太迟了,以至不能使自己受益,但我们其他人却能够从他以生命为代价所获得的体悟中得到宝贵的启迪。财富是必要的,但正如美国企业社会责任领袖大卫•施沃伦(David Schwerin) 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财富是以一个人的健康和我们的地球的生机为代价的话,“那它就没有任何价值。”
发展是硬道理,但问题是向那里发展?如果方向错了,发展所带来的则是灾难。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但如果抓住的是毒耗子呢?不仅主人受伤害,猫本身也将受到伤害。这是个双输的结局。
我们这里所说的话,可能有点偏激,但无论如何,以牺牲人和自然的健康为代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是成问题的,让人们在发展与环境,家庭与工作之间做出非此即彼抉择的现代生活也是“成问题的”。
二、中国的应对之策
以上谈的是西式现代农业的弊端。由于中国是后发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基本沿袭了西式现代化的 发展模式。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柯布博士对此有过一个很深刻的分析,他说:“令人悲哀的是,中国对现代工业化西方的大规模模仿……把中国拖进了一种只会加 速全球危机而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虽然五四启蒙时代的“全盘西化”的口号今日不再出现在关于农业发展的主流话语中,但在许多方面我们基本上照单全收了西方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因此相应地,也开始品尝到现代农业的苦果。
1、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成就与代价
当然,没有人否认,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 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实现了农业发展由粗放生产向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粮食足以自给,已不再需要联合国的救济。美国人布朗“谁来养活中国?”的担忧破了产。“但愿苍生俱饱暖”这一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在新中国变成了现实!”
但毋庸讳言,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其代价之一就是对土地的严重污染和伤害。在我们追求农业 企业化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将整个环境成本外部化,因此带来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沙漠化、“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据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叶兴庆的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增长方式相当粗放。据调查,目前我国化肥年施用量占世界总量的30%,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仅为30%和40%,比发达国家低一半。
其结果就是“白色污染”成为农村的一大灾难;过去的不少青山绿水变成了光山污水;不少地区沙漠化严重。 在许多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人们已很少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在资源方面,由于一些地区多年来乱开乱采,加之大量浪费,致使资源枯竭。至于江河或者断流,或 者发生大洪水,都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着直接关系。
代价之二就是农村社区生活遭到严重破坏。日益严重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就是一个重要表征。由于城镇化的 快速推进和农村强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出现了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和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相互交织的“空心化”现象,严重影响到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空心化”不仅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而且严重损害了农村人的家庭幸福。“家庭的温馨与欢乐越来越大越少,农民的家庭生活已经变得非常态化。”
虽然任何社会的发展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并非任何代价都是不可避免的。以牺牲8亿农民为代价的发展未免过于残酷了。一个以牺牲广大农民的幸福和自然的健康为代价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成问题的,甚至是荒谬的。早就了5000万身心与婚姻都亮红灯的“留守妇女” 的发展也是不人道的,它是“物本主义”登峰造极的结果,是与“与人为本”的宗旨相背离的。
那么出路在那里呢?西方主流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给中国开出的药方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最快的解决方案就是:把农民从农村弄出来,让他们在城里干高收入的工作。” 这一西方专家开出的美式药方在我国被不少人视为灵丹妙药,受到许多人的追捧。正如有学者分析 的那样,“人多地少是我国将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几乎所有的关乎中国现代化的政策建议,都认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将农民从土地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一思路被认为是“破解困扰中国崛起的“三农”难题的不二路径。”
幸运地是,中国政府和中国的有识之士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华山并非一条道”,美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未必适用于中国,美式药方并非万能解药。它在菲律宾的失败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接管菲律宾。在美国的影响下,菲律宾师从美国,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菲律宾精英阶层坚定认为,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资本的力量改造小农和农村。在菲律宾政府和知识精英的主导和支持下,西方农业跨国公司和本国资本家控制菲律宾 农业和农村的金融保险、土地交易、农产品加工、流通、仓储、生产资料生产和销售、技术服务和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农民只能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大量自耕农 和佃农在大公司的挤压下破产,被迫失去土地做资本家的农业工人。
在这一过程中,菲律宾的农业现代化实现了五个快速转变:1)农村问题快速转变成城市问题;2)农民问题快速转变成工人问题;3)失业问题快速转变成社会问题;4)经济社会问题快速转变成政治问题;5)国内城乡矛盾快速转变成国际贸易摩擦。
这五大转变可以说是在菲律宾机械照搬美式现代农业模式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正是因为这五大转变,导致菲律宾社会出现严重两极分化和冲突,政治出现严重腐败和对抗,经济完全受制于国外。从而使菲律宾由“亚洲典范”沦为“亚洲病夫”。
2、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
目睹现代西式农业在西方造成的严重负面效果,有鉴菲律宾农业现代化的悲剧,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中国政府一直在寻求走出第三条路,发展超越西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化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中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中国政府“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在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战略转向。
因为人口基数的庞大和资源的严重短缺,“中国不能再重复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老路”。要利用信息革命带来的契机,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既要利用工业文明的积极性、建设性的成果,又要避免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灾难,为我国众多的人口营造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生态需求,为地球的可持续存在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态文明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
后现代思想家认为现代“功利主义”因其短视和道德缺位已经落伍,或者至少是“不恰当的”。以污染环境和 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活动将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必将成为我国社会 发展的主旋律”。
尽管这是个“极为艰难的选择”,但却是一个是势在必行的意义重大的选择。因为就连美国农业自己也“在变”,也在考虑把“可持续农业”看作工业化农业的“替代方案”,中国就更没有必要墨守成规,抱着西式或美式现代农业不放了。
3、两型农村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对现代农业说“不”
“两型农村”概念的提出可以看作既是这一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这一探索的进一步深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将“两型社会”应用到农业,于是就发展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两型农村”概念。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农村是向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告别,从而转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发展模式。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农村,就是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的规 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它是对技术含量不高、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物质投入浪费严重,以农药、化肥、能量大量投入使用为手段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石油 农业的摒弃。生态农业以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地安排物质能量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燃料、肥料、饲料 和其它原材料)输入,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牧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输出,秸杆还田、畜粪还田、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生物防治等耕作制度和生产方式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获得了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增加四位一体的综合效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 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两型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在农民群众中积极倡导勤俭节约、文明朴实、卫生 环保的生活习惯,强调生活中的低能耗、低排放、再利用,积极发展农村绿色、环保、节能产业,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小水电、沼气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尽可能的利用生态循环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充分利用生活居住空间和交通道路两旁的土地植树、种菜、养花,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率,真正使农村体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田园风光及生活聚居的相对优势。
这意味着,以招商引资为“一号工程”的增长方式和对GDP增长的盲目追求已受到质疑,过去“村村建工 厂、家家点火”的乡镇经济发展思路已经不再被认可。“太湖污染风波”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人们开始意识到,工业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唯一出路,“不是每个县每块地都要工业化”。那种忽略发展成本甚至不计代价的非持续性发展模式,正在日复一日的受到来自民间和中央的双重夹击。风行14年的“百强县评比”在不久前的黯然落下帏幕就是一个很好的标志。按照中国社科院杜志雄先生的事后分析,“面对科学发展、和谐、民生、生态等全新的发展理念,既有的百强县评比,已经不是中国县域经济的‘真实照片’。”因为一个以衡量县域GDP为主的排名方法,充其量只是说明百强县在财富创造方面是基本成功的,反映的只是经济发展这一有限领域的情况。他进一步指出,现有标准下先进的百强,换一套新标准可能就是“落后”。这无疑挑战了“GDP胜利者不受谴责”的神话。
与现代农业把经济发展和GDP摆在首位,把迅速致富作为头号目标不同;后现代农业把人的幸福指数放在首位,重视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在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达利和柯布看来,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共同体”的发展和繁荣,在于促进人 与自然的共同福祉。或者用杜志雄先生的话说,在于“切实提高当地所有阶层人民群众的生活福利水平、幸福感以及对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因为后现代农业把“广大农民的利益最大化”和“社会与环境代价最小化”作为“进步”的首要标准。
在我们看来,中国的“两型农村”概念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后现代因子的概念,是一种后现代农业的雏形。
三、后现代是对现代的反拨与超越
1、何谓后现代?
作为当代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一场思想运动,后现代主义既是一种文化思潮,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从影响的广 泛性来看,在20世纪,除了马克思主义,大概就是后现代主义了。从自然形态上,可以将后现代主义大致划分为文学艺术上的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上的后现代主 义,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随着这一思潮的深入,又产生了后现代经济,后现代农业,后现代科学,后现代教育,后现代政治,后现代宗教等分支流派。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所谓后现代就是对现代的反拨与超越。而所谓“现代性”,按照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的分析,也就是“现代”世界观和“现代”思维方式,它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虽然它导致了科技和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带来了生态危机,信仰 危机,社会危机,人生危机等等一系列人类今天必须面对的严重后果。
2、现代性(现代思维方式)最大的败笔是它的“霸道”
理论上,可以从多种角度界定和反思现代性。捷克前总统哈维(David Harvey)在他的《后现代性的条件》一书中说:“现代性”只是到18世纪才进入中心。对启蒙思想家来说,这项方案相当于一项非凡的智性努力,“即发展 客观的科学、普遍的道德和法律、追随内在自主性的艺术。这一观念把知识的积累用于追求人类的解放和日常生活的丰富,这种知识积累来源于许多人自由和创造性 的工作。科学对自然的统治许诺从稀缺、匮乏、自然灾害的肆虐中获得自由,社会组织的合理性和思想的理性模式的发展许诺从神话、宗教和迷信中获得解放,从权 力的武断运用以及我们自身人性黑暗面中获得解放。”
美国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David Griffin)则将现代社会存在的“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父权制,机械化,经济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视作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另一位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家杰伊•迈克丹尼尔(Jay McDaniel)则将现代性的最坏的方面概括为:对地球和传统的忽视,不顾社区利益而过份强调个性,忽视作为科学推理补充的审美智慧或精神智慧,将理性 降格为工具理性的倾向,以及认为一切发展模式都必须遵循西方模式的武断。在他们的工作基础上,我在《中国的后现代化呼唤第二次启蒙》中,将现代性的局限概 括为如下五点:1)对自然的帝国主义态度;2)对传统的虚无主义态度;3)对科学的盲目崇拜;4)对理性的过分迷信;5)对自由的单向度理解。
而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现代性的最大特征是它的“划一思维”或者说“同一性思维”。也就是迷信“华山只 有一条道”。看一看现代“划一思维”或“同一性思维”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看看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科学沙文主义在华夏大地的肆行无忌,掠夺性的全球化 的压路机,以一元吞并多元,对多元文化,本土文化,边缘文化的疯狂碾压,我们就知道“划一思维”有多猖獗了。
例如,在发展观上,我们被告知GDP是检验现代化的唯一标准,GDP的增长是发展的唯一目标;在经济 上,我们被告知,“自由经济”是包之百病的灵丹妙药;在农业发展模式上,我们被告知,工业化能够解决人类面对的所有问题,它是农业的唯一出路。此外,“中 国的农业现代化,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绝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标准”;在消费上,我们被告知,你的消费决定了你的存在和价值,“我买故我在”;在文化上,漂白性 的同一思维弥漫,我们被鼓励追求同样的时尚,同样的品牌,否则就是落伍;在商场上,我们被告知要把利润做到“最大化”,从没有想过留点利益给他人,留一条 路给别人走走。在生活方式上,金钱成为衡量人生成功的唯一尺度,没有钱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否认另一种活法是可能的。
后现代主义就是对这种“划一思维”的抵抗,就是要对“齐一化”说“不”。
在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看来,现代性或者说现代思维方式最大的败笔是它的“霸道”。受过中国文化熏陶的人 都懂得,求道,闻道,得道都是值得称许的事。而“霸道”,则让人难以接受。顾名思义,霸道者之所以霸道,是因为自以为自己是道,也就是真理的唯一拥有者。 也就是说,由于霸占着道,所以霸道。
这种霸道的一个核心表现就是“唯我独尊”,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剥削自然;表现在男女关系上是压迫 妇女;表现在理性和感性关系上是蔑视感性;表现在科学与非科学的关系上是科学沙文主义;表现在人我关系上就是容不得不同意见;表现在国家关系上就是霸权主 义;表现在生活方式上就是信奉“金钱至上”,否认别一种生活方式是可能的。表现在农业上就是把走向城市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道路,视“工业化农业”为唯一的生产模式。
3、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如果说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我们抵抗现代性的霸权的话,那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则为创造性地发展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后现代农业奠定了哲学基础。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建设性后现代主义(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指的是一种建立在有机联系概念基础之上的鼓励历险和创新,推重多元和谐的整合性的思维模式,它是传统,现代,后现代和当代现 实的有机整合。其主要思想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在世界观上主张整体有机论,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处于一种流变的过程中,并且相互联 系。世界的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摈弃激进的个人主义,主张通过倡导"主体间性" (intersubjectivity)和"共同体中的自我"(self in community)来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三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因此主张生态主义。 四在方法论上推重高远的整合精神,反对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五在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间鼓励对话和互补;六对现代性的态度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七在经济上,它所谋求的是为了人类与自然共同福祉的可持续发展,所寻求的是一个“既是可持续的,又是可生活的社会”,八在生活方式上欣赏与自 然和谐和身心和谐的“创意的存在”与此“诗意的存在”。
正是这些基本的理论主张,使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得以对现代农业采取了一种既批判又超越的立场,从而发展出一种后现代农业。
四、何谓后现代农业?
后现代农业不是对现代农业的反对,而是对它的超越。如果说,现代农业视农耕为一个机械的过程的话,那么 后现代农业则视农耕为一个农人与土地共同创造的进程。如果说现代农业是一种不健康的,不可持续农业的话,后现代农业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健康农业”。它的“ 首要目的”是为“作为整体的人类”包括我们的子孙后代即将来世代“提供健康的和愉悦的食品”。此外,它强调:农业工作和农村生活本身也应该是“健康和愉悦的。”按照杰伊•迈克丹尼尔的概括,后现代农业具有下列四大要素:1)它可以喂饱人类人口;2)满足未来人口的粮食需求;3)能够使人口保持在健康状 态;4)支持地方共同体,使人们能够过上一种工作,健康的社会关系和休闲机会相结合的生活
近30年来,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所一直探索的“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再生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等各式各样的“替代农业”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看作是后现代农业的表现形态。
当然,后现代农学家无意提供一个统一的宏伟蓝图让各国农民照描。它不是一套固定的教条,而是一个“学习 的过程。”因此,它否认存在一种“全球解决方案”,他们认为任何全球饥饿问题的真正解决一定要对症下药,要以从地方共同体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著名后现 代农业先驱柏瑞写道:“除非全球饥饿问题真正被当地人民作为一个生态,农业和文化问题综合体来理解和处理,否则全球饥饿问题是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的。”借用我国著名农学家张晓山先生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话说就是,后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
虽然后现代农业没有一个统一的蓝图,但它的一些特征和主要内容还是不难寻觅的。较之现代农业,可将后现代农业的特征概括为如下相互联系的八点。
1、后现代农业是生态的
与现代农业的机械性思维不同,后现代农业是生态的,因为它视整个自然界为一个由无数相互联系、不断发展 的生命网络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视所有物种、所有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值得去关怀的。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也是生态的,因为它将人类及其生活也包含在农业 生态的循环之中,而且将农业生产结构与人类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也看作是一个由各种具有相互内在有机联系的动态系统组成的复杂网络。它因此改变以往增加资本投入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的做法,而致力于改善生物多样性,促进养分循环,协调作物、动植物、土壤和其他生物形成的相互作用,促进资源保护和再 生。在这个意义上,生态农业就是一种有机农业。在著名有机农业的奠基人,英国的霍华德爵士(Sir Albert Howard)看来,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并不神秘,因为它仅仅是遵循大自然之道行事罢了。因为“大地母亲总是带着家畜耕作;她总是培育混合庄稼;以极大的 辛劳保护土地以防止水土流失;腐烂的蔬菜和动物的粪便被转变成腐殖土;没有丁点浪费…。”在这个意义上,“大自然是个“超级农夫”
可喜的是,在大力探索和发展后现代生态农业方面,我国已经有了很多可贵的探索,如我国南方创造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北方“沼气池、猪舍、厕所、蔬菜栽培室”“四位一体”的生态模式,北京大兴留民营“农产品加工、畜牧场、养鱼塘、大棚菜”相 互依存多层次循环利用的“农场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等,都是生态农业在中国的创新形态。
2、后现代农业是可持续的
与竭泽而鱼式的现代短视发展模式不同,后现代农业是可持续的,因为我们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 还要对将来世代负责,要考量子孙后代的利益,努力取保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这包含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 享受的同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允许当代人自私地剥夺了后代人享有的同等发展与享受的机会。
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摊出“我们的土地耕种了5000 年,没有遭到破坏。我们能不能再给子孙后代5000年这样的环境?”问题时,他实际上就是在警告我们走一条后现代的可持续农业之路。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文化熏陶中长大的中国人,应该最容易理解“可持续性”的要义。
相应地,后现代农业推崇长远的综合考量,主张在提高农业效益的基础上,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通盘加以考虑,拥有一种“综合性的视野”,从而使地区的、国家的、全球的以及当代的和后代的综合效益得到完美体现。
在后现代农学家看来,今天人类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大自然眼里,并非什么新鲜玩艺儿,因为人习惯于一年一计划的短视思维,而大自然一向是考虑“永续的”。在这个意义上大自然是人的老师。
秉承向自然学习的精神,以韦司•杰克逊(Wes Jackson)为领军人物的美国土地研究所的后现代农学家们,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探索通过“直接驯化野生的多年生植物”和“远缘杂交”来创造出多年生的农作物,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化。
杰克森观察到,堪萨斯高草原上的多年生草类和野花,年复一年都能维持高生产力,同时还能产生并维持肥沃的土壤,它们不需要肥料、杀虫剂或除草剂,就能够繁茂生长、抵御病虫害。流出或流经草原土壤的水清澈洁净,生活在这里的野生生物种类繁多。
此外,长达一世纪调查土壤冲蚀因素的研究发现,多年生牧草「猫尾草」维持表土养份的效力,是一年生草类 的54倍。根据科学家的记录,种植苜蓿和混合多年生草类的土壤,与种植玉米和黄豆的土壤比较起来,水份流失减少5倍,硝酸盐流失减少35倍。较深的根系和 较长的生长季,也让多年生植物的固碳效果比一年生作物多出50%以上,而碳可是土壤有机物质的主要成份。此外,多年生植物不需要每年种植,因此使用农业机 具、杀虫剂及肥料的需求较低,可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于是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也降低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而一年生作物所需的杀草剂费用比多年生作物多了4~8.5倍,因此耕种多年生作物可降低农民的支出。野 生生物也同样获益,例如记录显示,多年生作物农田的鸟类分布密度,是一年生作物农田的7倍。或许对饥饿世界来说,多年生作物最重要的优势,是它们较能够在 边际土地永续耕耘,那里的土壤质量原本就较差,或是在几年密集种植一年生作物后,养份很快就会耗竭。而多年生农作物却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3、后现代农业是再生的
与现代农业醉心于大量投入不可再生的石油制品,用以耕作、施肥、灌溉、收获、加工以及杀虫”相反,后现 代农业是再生的,它自觉利用大自然内在的自我治疗和恢复能力,使农业自然资源不断再生利用,以保护土地、作物和人类环境的健康发展。这包括以下四点内 容:1)尊重土地的潜力;2)意识到裸露土壤是对地球的犯罪;3)普及彻底生物化的、太阳能化的农业方法;4)拓展并维护各种生态体系服务。
4、后现代农业是和谐的
与现代农业迷恋“竞争”,信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相反,后现代农业服膺“道利万物而不争”。致力于在农村生活中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它既包括农村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也包括人对土地和大自然的关爱。自然的形象将不再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资料库,也不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个有待照料、关心、收获和爱护的大花园。反过来,大自然也保护我们,它是所有生命的衣食父母,滋养我们的身体,安顿我们的精神。此外,后现代农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人的和谐之间的良性互动与相互滋养。人与自然 的关系不和谐了,一定是人与人的和谐出了毛病,反之亦然。
5、后现代农业是多元的
与现代农业漠视多样性,追求“规模化的单一种养”相反,后现代农业珍惜生物的多样性,欣赏农耕方式,种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农业是一种多元农业。
有鉴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后现代农业格外“钟情生物多样性”。因为 我们之所以能获得这么丰富的食品,“生物多样性起了根本性的作用。”所谓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物种和遗产多 样性为农业提供了适应变化和维持生产的能力,生态系统多样性为农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基因的多样性是世界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性稳定发展的基本要素。植物基因的多样性不仅是生产出更多可食用的农作物的关键,而且是生产出更富有营养的食物的关键。”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极大地降低农业的自我稳定性,使人类社会“在自然灾害如干旱和病虫害面前变得脆弱不堪”。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土豆就因单种栽培而遭受持续若干年的真菌感染而崩溃,导致大范围的饥荒、混乱和大规模的移民浪潮。1970年,一种感染叶 子使之枯萎的真菌席卷从美国五大湖到墨西哥湾的玉米,使美国南部地区的玉米损失达50%。
与现代农业迷恋“规模化的单一种养”相反,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后现代农业欣赏多元化的农耕方式和种养方 式。它将传统农业许多优秀的有机农耕吸纳进来。诸如土地连种、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的用地制度和生物养地的养地理念。家畜、真菌和微生物分解的分子物质转化 成土地的营养成分,蚂蚁和其他的昆虫控制着害虫的数量,蜜蜂、蝴蝶、鸟类为果树授粉,沼泽和湿地净化污染物,森林抑制洪水减少冲蚀。
多元农业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避免雷同,鼓励探索不同的发展道路,欣赏不同的发展模式。用杜志雄先生的理解就是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民生福利水平、幸福感以及对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方面存在着多条道路和多种发展模式,需要我们发扬勇于探索的精神,寻找到适合本地条件的“适宜道路。”“千万不要简单地重复别人的做法,更不要重复别人走过的、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以牺牲环境、牺牲公平为代价求得一时发展的老路。”
张晓山先生对此更有着更深刻的分析,他说:“中国发展现代农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资源禀赋具有多样性,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各地农业的发展也同样处于不同的阶段,并在同一时点并存。在中国,既能看到根基深厚、源远流长的传统农业,也能看到初具雏形的现代农业,甚至在少数地区还能发现原始农业的痕迹,农业经济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这就使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因此之故,因地制宜,发展各式各样的“特色农业”便成为“多元农业”的题内应有之意。而“一村一品、一村一貌”的“特色农村”反过来也装点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多元之美。
6、后现代农业是感恩的
与现代忘恩负义式的向大自然无度索取相反,后现代是感恩的。它对大地母亲的慷慨馈赠充满感激之情。因为大地生长一切,大地是生命的源头。一如我国诗人省长吉狄马加所描述的那样:
当我们谈到土地
无论是哪一个种族
都会在自己的灵魂中
找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
是大地赐予了我们生命
让人类的子孙
在她永恒的摇篮中繁衍生息。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对土地无比虔诚,将其视为万物之本的原因所在。汉语“皇天后土”一词所表达的, 可以说就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对土地的敬畏。无独有偶,在印度有机农业之父瑞狄(Narayan Reddy)眼里:土壤是活的有机体,土壤是有生命的,施肥不是为了让植物更好的生长,而是为了供给土地的所需营养。他把土地看做他的上帝。他说,农民种 植食品先要为自己家人的健康着想,不要跟随金钱,当你真正这么做到这一点了,钱自然就会跟着你来。(Don't follow money, grow food for your family, then, money will follow you!)给土壤施化肥、给植物喷农药就像笨小孩给妈妈喝毒药,然后再喝母亲的奶一样。
与此密切相联,后现代农业也让我们把敬意和感恩之意留给农民。因为是他们养活了世界,是他们“养活了中国”。没有他们粗糙的双手,所谓崛起的大国,所谓中国奇迹,是“根本不成立”的。
7、后现代农业以“共同福祉”为旨归
与现代农业“利润第一”,“致富挂帅”不同,后现代农业更关注土地的健康和人的幸福。它将人类和所有生命的“共同福祉”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考量,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荣、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荣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内容。在后现代思想家那里,“集体的舒适以及邻居的渴望与个人的舒适和渴望是同样重要的。个人的安全,获取好食物、清洁水、新鲜空气的机会是一桩集体的责任,而不仅是个人的权利。”在著名的《为了共同的福祉》一书中,后现代生态经济学家达利和柯布系统挑战了现代经济的“GNP崇拜”和“发展癖”。针对有人对后现代的误解,柯布在后来的书中特别强调:后现代拒斥基于经济主义的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寻求经济增长,“而是要表明,我们应该寻求的是那种大写的增长,即人民福利之实际的改善。”他明确将农民的福利,乡村社区的繁荣,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共同体的健康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因为在他看来,仅仅将集体的福祉置于与个人福 祉同等的地位还不够,还应进一步应扩大到将环境的福祉看得同个人的福祉一样重要。因为人的一切都与自然密切相关,自然万物的幸福也有助于人本身的幸福。因此“共同福祉”至关重要。
8、后现代农业以小为美
如果说现代农业“以大为美”,钟爱“大农场”,迷信“越大越好”的话,那么后现代农业就是“以小为美”,钟情小农场。正是从“以小为美”出发,后现代农业提出“超越大农场”,与此同时,“欣赏”家庭农耕和小型农场的“社会和农业价值”。给予地方社区,一 家一户和普通人认真仔细的关注。
“小”在尚大的现代社会往往意味着“无足轻重”和“无关紧要”。一部西方现代农业发迹史,就是一部大农 场蚕食小农场的血泪史。根据贝瑞的考察,1934年的时候全美尚有大约680万个家庭农场,而到了1975年,数字已骤减少到60%,仅剩250万。与此 同时,商业农场的面积却与日剧增。这些变化,与其归咎於科技大势所趋,还不如说是刻意的计划。透过相继的政府政策,美国农业部传达给农民的信息即是:“扩 大或改行。”尼克松政府的农业部部长蔼尔‧埠兹宣称农业“现在已是大事业”,而家庭农场“就如现代的企业经营一样…必须适应,否则就是出局。”
而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这些所谓“小事物”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重要事物。因为是它们使生活富有意义,使国 家繁荣,民族富强。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小的地方共同体组成的,如果地方共同体不繁茂,国家也不可能繁茂。因此,后现代农业一反现代农业对“小型农场”或家 庭农场的厌恶,而推崇农人细心经营土地的耕作模式。尽管小型农场也并非十全十美,但它可以赋权给农民,使农民自己有权力决定种什么,怎么种,而不必完全听 命大公司的摆布,此外,它可以通过自给自足来确保粮食安全,并帮助我们“摆脱对石油的倚赖”。
由于小型农场和地区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后现代农业对地方经济持一种非常积极的支持态度。它因 此也鼓励消费者“买离你家最近的地方生产的食物”,“如果可能直接从附近农民手里买东西”。甚至如果有条件,每个人都应该参与食物生产。如果你有个院子,甚至阳台上的一个花盆,请在里面种点什么能吃的东西。”这是他们对人们的劝告。
相应地,在生活方式上,与现代人“我——越多越好”的思维定势相反,后现代则欣赏“我们--够则足”的简约生活态度。
在农业生产中,后现代农业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以小为好,例如它要求:
1、每公斤食物所燃烧矿物的最小量。
2、每公斤食物所需的最小水量。
3、每公斤食物所含的土壤中及农场中的最大生物多样性。
4、每公斤食物所占的最小量的时间和裸露土壤的面积。
5、每公斤食物所含的最小土壤流失量。
此外,它要求人类所留下的生态足迹越小越好。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农民要回到传统的农业社会,远远地看着城里人过着舒服的现代生活呢?
答案是否定的。这通常是对后现代农业最典型的“误读”。
首先,后现代农业虽然钟情小型农场,但并不绝对排斥大农场。它主张因地制宜。
第二,后现代农业并不一概反对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农业,它所强调的是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应以不违反土地的自然力为原则。
最后,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农民也有权过现代生活。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现代生活并非象人们远远地望去那样美好,它有其非常恶质的一面,有其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当然让人们重新回到前现代的农业社会也是不现实的。能不能找到第三条道路,即既吸收传统农业的智慧,又结合了现代农业的长处;农民既不必离开自己热爱的土地,又过上富裕和有尊严的生活;既生产出健康的食物又过上一种健康的生活。这就是后现代农业所要解决的 核心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例如靠山的可以发展蘑菇种植,象有些地方发展的“用中草药喂猪肉”在我看来,就是很有后现代农业味道的创意。靠水的可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象桑基鱼塘,也很有后现代色彩。
这样一种结合,这样一种第三条路可以称之为“建设性后现代农业”。它是建设性的,因为它寻求顺着自然的大化流行,而不是逆天而动。它是后现代的,因为它将前现代和现代智慧整合成一个创造性的整体,与此同时又扬弃了他们的糟粕。
从这样一种建设性的立场出发,后现代农业在吸纳现代农业的优点的同时,也将欣赏的目光投向被我们许多人 弃之如蔽履的中国传统农业。中国传统农业中许多优秀的理念和方法如把土壤视为有血脉的活的机体的“土脉论”,“地力常新壮”论,以及主张多元套种的有机农 业思想都被后现代思想家视为珍贵品。
需知,早在西方现代农业产生多年以前,正是这“落后”的中国传统农业基本上满足了从战国时期的二千多万 到鸦片战争前的三四亿中国人口的巨大增长的需要,直到今天我们还为中国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而引以自豪。几千年来,中国的土地在保 持了不断提高的利用率和生产率的同时,地力基本上没有衰竭,不少土地越种越肥,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农业史上的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就是传统农业所创造的。
将这一宝贵的传统横加遗弃,无疑会使现代农业成为“无源之水”。而众所周知,无源之水是流不长的。
当然,后现代对传统农业的赞美并不是盲目的,无条件的。它也借助现代科技的优势,克服传统农业的局限性。这样一来,后现代农业就成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整合。这种有机整合,不同于抹平一切差异的“大一统”,而是一个多元共存的有 机体,它给每个部分都留下了发展的空间。部分与部分之间内在连接,相互补充,相互滋养,如同阴阳可以互补一样,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不是敌人,它们两者也可 以互补,共同促进后现代农业的繁荣。同样,在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眼里,城市和农村也应该是“平等的阴阳互补关系”。
五、建设一个后现代的“五型”新农村
将后现代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两型农村”相结合,我们应该能够创造性地发展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民尊重型,社区繁荣型,审美欣赏型的五型后现代的新农村。这样一种新农村可以看作中国对世界农业的贡献。
1、环境友好型
环境友好型农村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它是对现代环境敌视型社会的反拨。是对“建立在征服与掠夺自然基础上的‘进步’,‘发展’概念的反思。”
受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现代农业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一种敌视的态度,一种“帝国主义态度 ”。所谓对自然的帝国主义态度,就是将自然环境看作征服,宰制和剥削的对象。早在启蒙运动伊始,它的奠基者就高扬一种对自然的帝国主义态度。坚信“知识就 是权力”的培根就曾立志将自然踩在脚下,使之沦为人类的“奴隶”。自然在他眼里是一个“被拷问”,“被命令”的对象,她只有“服从”的权利。在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看来,正是这种对自然的不敬,对自然的否定态度,导致了启蒙走向了它的反面,走向了毁灭。斯坦芬也认为人类今日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是这种对自然的帝 国主义态度的直接结果,是它的“可怕的社会代价之一。”
从哲学上看,这种对自然的“敌视”和“帝国主义态度”源于“摆错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摆在了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位置上,从而受到自然的惩罚。
后现代的环境友好型农村则试图匡正现代农业的这一错误。在它看来,“对自然的毁灭是不明智的,它是我们的无知,我们的弱点和我们的掠夺性的副产品。”
它主张和大自然和平相处,“和自然秩序相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后现代的这种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息息相通。如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程颢的“仁者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思想,,以及王阳明的“与天地万物为一”思想。在《大学问》中王阳明饱含激情地写道:“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 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
因此,后现代的环境友好型农村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用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 家,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小约翰•柯布的话说就是,“在中国古代的智慧中有许多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在中国实现一种生态文明的可能性要大于西方---- 因为,与自然想疏离,这几乎充斥西方历史的所有文化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地”在汉民族文化中一直被视作是中华子孙繁衍生息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孕育者和传承的深厚载体,她是生命神圣的象征,也是道德的楷模。《易经》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 那样宽广厚实,像大地那样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美国著名后现代农学家柏瑞把农民和田地的关系比喻成“婚姻”,是一种长期的互滋互爱的承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认为一个人居住的地方具有神圣性,这种观点是和传统的印第安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自然是神圣的相一致的。
2、资源节约型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的节能任务十分艰巨。据中国科技部石定寰秘书长提供 的资料,中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燃煤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能源消耗大国,2000年消耗了超过10%的世界能源,却仅产 出3.4%的GDP,而同期美国消耗20%的世界能源产出了35%的GDP。中国平均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各国平均值的2倍多。中国所耗的能源是 日本的1.5倍,对世界的GDP贡献却只有日本的23.1%,德国的57.8%,英国的76.4%,法国的84.0%。
资源节约型农村的建设就是改变这严峻局面的一种可贵努力,它也是在农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友好型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代农业由于化肥、农药残留和工农产品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地危害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中国的农村发展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必须走一条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新路。有人说:现在是“城市人想回归自然,农村人向污 染进军”。这句话在某种程度反映了我国农村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村任务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资源节约型农村就旨在追求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达到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它大力推进节能、节地、节水、 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合理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南方创造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北 方“沼气池、猪圈、厕所和日光温室”组成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北京大兴留民营农场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是走向“资源节约型农村”的重要举措。
与此相适应,资源节约型农村倡导一种节约文化,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3、农民尊重型
受西方现代性的影响,与自然被等同于“落后”相联系,农民一直受到现代人的歧视。直到今日,“消灭传统农民”仍然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口号。对农民的歧视不仅盘据在许多人的思想深处,而且今天已经转化到语言上来。“真农民!”是现代都市小资们常说的一句嘲讽。“农民”演变成形容词。用某地方言来说,就是三个字——“哈农民”。这里的“哈”就同“傻”是一个意思。这里的农民并非单单指农民,而是用作“笨 ”,“拙劣”,“低级”等等贬意词的代名词。
这实在是很不公道的,也欠道德。因为农民是中国社会的根。“在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生存意义 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一直以来都是农民在养活中国。”早在200多年前,美国开国元老杰佛逊就写道:“农夫是最有价值的公民,他们最具生命力,最具独立自由的精神,最善良;他们与国家攸戚相关,与国家的自由和利益永远相结合。”这些所谓21世纪的现代人的识见与200多年前的杰佛逊不可以道里计。
从一种注重相互联系的有机哲学出发,因着对自然的敬畏,对大地的热爱,后现代农业格外尊严农民。
在后现代农业的精神领袖,诗人温德尔•伯里看来,“真正的农民应该是思想深刻而富有责任感的。他们将自然赋予的一切视为珍宝,把对消费者和周围环境的这份责任看得很重,而且懂得保护土地免遭水土流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需要很多这样的农民,比现有的数量多得多,而且这种需求将来得更急更猛。”
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后现代农业是一种持续性农业,这是一桩挑战性的职业,需要的是有才干的人才。传统 上,农业一直是穷人和没文化的人的职业。这是不道德的:65亿人完全要依赖农民的才干和艰苦劳作。为什么这一在任何社会都要算最重要的工作却注定是人们最 不想干的、报酬最低的、最不受尊重的?没有了人类中的农民的聪明才智,所有的现代经济在几周之内就会停止运行。我们无须经常去见医生、律师或政府官员,但我们却必须每天同我们的农民同事打交道,因为我们要吃饭。城市居民不能自己种粮食吃。
因此之故,后现代农业要求从根本上扭转对农民的态度。强调“农民的价值应该与教授,医生,官员是一样的。”
为了真正将尊重农民落到实处,一个农民尊重型的农村应该让农民受良好的教育,得到很好的医疗保健,参加包括艺术活动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消遣活动。甚至确保他们在炎热的夏天能“随时喝上冰镇啤酒”。
4、社区繁荣型
从后现代的角度看,现代农业最大的败笔之一是对农村健康社区的摧毁。“农村空心化”现象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表征。
所谓农村社区就是由跟自己有紧密关系的人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包括亲人之间的关系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受现代个人主义的影响,现代农业视这些关系和联系为一种束缚,是“落后的”的标志,因此必欲摧之而后快。
后现代则强调联系和关系,因此它珍惜共同体。在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小约翰柯布看来,正是关系造就了 我们。“个人是由关系构成的”。个体的发展有赖于共同体的繁荣。“他人的健康恰恰有助于自我的健康。”“那些在损害其共同体利益条件下获得财富的人不可能 有真正的幸福。”因为我们个人的幸福与共同体中的他人的幸福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健康的社区一定是一个既增进个体的幸福又增进群体和生态体系福祉的共 同体。
这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概念也是一致的。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所谓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使他们真正能够安居乐业。。而离开一个繁荣的社区,“幸福指数”和“安居乐业”就是一句空话。
后现代的农业社区当然要解决贫苦问题,医疗保险问题,但这不是它的最终目标,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爱心的,平等的,尊重多样性的,精神富足的”有机和谐的共同体。这才是真正健康繁荣的社区。在这样一来的社区里人们才愿意安居乐业。
而这样一个社区反过来将唤醒人的生态良知,培育人的生态情怀、生态责任以及对环境的忠诚,从而保持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达致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5、审美欣赏型
现代农业虽然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它却是以破坏自然之美和乡村之美为代价的。由于现代性对自然的帝国 主义态度,以及现代农业“逐利最大化”的生产方式,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美丽的农村被简单地等同于一个等待被开采的资料库,“它不过是为人类的社会生产提供 原料,其价值就是原料在市场中的价格。例如,森林的价值就是它作为死木头在市场中出售的价格,而它的生态价值、物种价值、观赏和美学等价值则统统消失了。”这种思想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影响深远,以至于今日中国的许多人依然认为“美不能当饭吃”,植树不能代替致富,“栽树见效慢、不如做生意赚钱快”,
正是这种极端功利主义的态度导致了现代人精神空虚,灵性匮乏,除了钱以外几乎一无所有。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现代人的这种“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失去了与自然进行原始接触的能力”,也就是人的审美能力。这其实是人的“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日月丽于天,江河丽于地。肯尼斯•克拉克曾经写到:“如果问英国人他所谓的‘美’是指什么,几乎每一个英国人都会从描述一个风景开始。也许是一片长有风铃草的白桦林;也许是一个拥有红帆和白色海景屋的小港口;但是无论如何,一定是一道风景。”美学专家的研究也表明,“在人类风景体验中,审美价值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因此之故,不仅许多后现代哲学家和艺术家如海德格和华兹华斯等大声呼唤现代人走向日月山川,向伟大的风 景敞开,向自然的魅力开放。而且世界各国政府也日益注意到美在环境保护中的价值,以至于美国政府在1969年颁布的《环境政策法》中明确将“审美愉悦”概 念(aesthetic amenities)写入其中。因为许多人坦承:他们之所以忠贞不渝地投身环保是被大自然的美所驱动的。因为“优美的山野令人心旷神怡,它使我们的精神从 人生的忧愁中解脱出来,赋予我们以勇气和希望。奔流不息的大河,使僵化思维活跃起来,得以扩展死板的思维范围。郁郁葱葱的大森林还诱发出对万象之源——生 命的神秘感谢唤起对生命的尊重意识。”
这意味着,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且对于培养我们的审美心胸,对于培养我们的高尚情怀,对于我 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大自然都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大自然和农村的赏心悦目的景色,的确可以舒缓我们的困顿,燃起我们生活的激情,激发我们的道德 感。这就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城里人这么愿往乡村跑,现代人如此着迷旅游。
现代农业对乡村之美的另一点破坏是它对“齐一化”的迷恋和对差异之美和多样之美的打压。正象世界著名生 态学家柏励(ThomasBerry)所指出的那样,“当代工业的主要邪恶之一,是它建立在统一的和标准的加工过程之上。这在农业商业中尤其具有破坏性, 因为它要求产品相同,自然憎恶相同。自然不仅创造物种多样性,而且也创造个体的多样性。自然产生个体。没有两天是一样的;没有两个雪花是一样的;没有两朵 花、两棵树是一样的,或者其他无数的生命形式,都是不一样的。由于单种栽培和标准化破坏了宇宙和地球的两个约定,我们需要在机械世界之上培育一种新的有机 世界的观念”
今天,“齐一化”思维并没有随风而逝,它仍顽固地萦绕在许多人的脑海里。某基层领导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证明。不久前,一位基层干部到徐州贾汪区马庄村看了一圈,发话:把墙头丝瓜扯掉,花坛里的野花割掉,不上档次!快去买油漆,把墙刷一遍……。有意思的是,这些指示被村党委书记孟庆喜一一给顶回去——“农民喜欢,农民需要种丝瓜、种野花!”
看来农民是懂得美的。
在后现代思想家眼里,美在差异,美忌雷同。李白诗中所写的“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反映的就是大自然的差异之美,多样之美。大自然的五彩斑斓,丰富多彩和无穷变化为人们提供了最好的审美对象。
幸运地是,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了美的重要性。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的各级政府更是纷纷把“建设美的新农村”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提出了“让新农村美起来 ”,“把城区做靓,把农村做美,以及“富而美”等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口号。人们日益意识到,健康繁荣的农村社区应该包括美,繁荣的社区生活,自然也应该包括 人们的审美生活。
从后现代的立场上看,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尽管要落到实处还要有长路好走。
一个审美欣赏型农村的建立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农村人的自豪感,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 安居乐业,而且将会成为城市人的旅游大本营和审美教育基地。城市孩子的许多课程可以搬到田间地头来上,许多公司可以逃离钢筋水泥的办公大楼,而搬到风景秀 丽的农村办公。
当然,一定有越来越多不愿做房奴的城里人自愿选择在美丽的乡村工作和生活。因为海德格所神往的“诗意地栖居”,注定不会发生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中,一定是在厚实的乡村大地上。
这样一来的话,困扰我们朝野多年的城乡界限将变的不再那么清晰。这也应是建设性后现代农业的题内应有之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