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40年沉重话题,
一个中国最优势的产业衰落,
13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在美国农民的手里,
用不了几年,中国先进到消灭农村、农业和农民,
中国人思想解放不吃粮食。
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改革开放40年之际,从分田单干到乡村振兴是中国“三农”得失的深刻反思和重大转折。
200年前英国经济学家琼斯评价中国农业时说:““它所具有的巨大生产力使之鹤立鸡群”,然而最近的中美贸易战暴露中国每人每年进口粮食200斤,还进口大量猪肉、棉花等巨额农产品,为中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数据依据。
中国雄踞世界的农业是怎样在短短的40年里衰落、凋敝、荒芜的?
中国农业的难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面临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非常严峻,已经不是粮食产量高低的问题。
第一,农民绝后。80后、90后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人愿意种田,现在还务农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再过10年,中国可能就没有农民了,没人会种田了。
第二,大量农田荒废。中国的农田是上千年农民开垦的,现在很多山区的土地已经撂荒,地堰坍塌,复耕困难。而靠近市、县、镇的大片良田被 工业园区圈占荒废。中国土地红线实际上已经不保。
第三,农村荒废。许多远离城镇的乡村,年轻人进城打工,孩子进城读书,已经没有了年轻人,成了留守村,再过几年,就是无人村。
第四,农村打工者进城后,生活艰难,几代人的积蓄都掏出来买房,大多数人沦为房奴和社会底层。而年轻人经商创业等经验不足,被 骗很多,不少人背上严重债务,难以翻身。城市化让中国农民付出了太高的代价,甚至是几代人的代价。
第四,乡村组织垮了,村干部多成了村霸,人心涣散,要想组织起来做点事情非常困难。政府支持农业的资金大多到不了农民手里,大部分项目投资都打了水漂。这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
第五,农产品质量下降,高产量是化肥农药催生,粮不香,菜无味,还有纛,化肥农药严重超标,已经是不放心食品。
第六,土地被板结毒化,已经种不出合格的粮食,不用化肥农药,化肥农药用的不多,也已经种不出粮食。七八成的土地已经是这样。如果要种出合格的粮食,需要休耕五六年,每亩土地需要投入4万元。这可能吗?
第七,生态环境被 破坏。不只是城市和周边的环境被 破坏,山区的环境也已经被 破坏。化肥农药板结了土地,随着水流侵蚀山地,很多小生物被 毒死绝种,动物植物多样性被破坏,泉水不能喝,农村怪病多发。
这不是争议是非功过的时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就是振兴乡村所需要解决的难题。
我们现在扩大美国及世界农产品进口,意图是为中国农业的恢复争取时间,把13亿人的饭碗能端在自己手里。
(此处为公众号自带广告)
毛泽东解开了中国农业难题
今天,有人抛出自由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说中国不适合搞农业,中国不需要农业了,粮食进口就行了。
因为中国多山区丘陵,不适合机械化耕作,效率太低,几百个农民种的粮食不如一个美国农民种得多。
中国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被 现代化抛弃。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被毛泽东破解。
今天,还有人在说毛泽东粮食配给制吃不饱饭,但事实是:中国粮食产量,1950年13212.5万吨,1975年28415.5万吨,是1950年的2.15倍。人均粮食产量,1950年239.37公斤,1975年307.46公斤,是1950年的1.28倍。26年间,中国人口增长1.674倍。粮食的增长满足了年均增长人口1488.96万人的吃饭需求。而后40年,即使有了化肥农药有催生,中国粮食的增长远没有毛泽东时的增长快,并且是逐年下降。现在吃饱饭,因为人口增长下降了,而且粮食大量进口。
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的贡献是千年历史功绩。
第一,粮食产量和人口的增长都是历史性的。
几千年来,中国农业都是小农经济,农民勤劳,但靠天吃饭。遇到干旱或洪涝灾害就可能绝收。一般年景,每亩一两百斤,风调雨顺,每亩两三百斤。毛泽东20多年,中国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基本旱涝保收,而且科学耕作,旱田保收两三百斤,水浇田保收五六百斤。这个产量的突破和提高就是几千年农业的改变。正是农业的提高保障了中国人口的历史性增长。以前的人口增长不说,1840年,中国人口4亿,1949年还是4亿,100多年没有增长,1975年,中国人口8亿5,短短26年增长一倍多。这也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可不是吃不饱饭所能否定的历史功绩。
第二,毛泽东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均分土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中国历史上被 多次提出,是人类理想社会,可是,只有毛泽东的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实现了这一理想。不管旧地主及其后代如何攻击谩骂,毛泽东这一功绩都是前无古人的。毛泽东赢得了中国农民的拥护而建立了新中国。
第三,毛泽东把农民组织起来结束了中国的小农经济。
有人说,毛泽东把土地分给了农民,但又把土地集体化了,农民又失去了土地。这种观点是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无知。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际上是股份制,不是人们失去了产权,而是人人有产权。毛泽东通过土地集体化,把农民组织起来,人多力量大。在毛泽东的20多年里为什么能基本建立农田水利基本设施体系,就是因为组织了起来。别的不说,现在中国城市的供水体系也就是城市供水的水库基本上都是毛泽东修建的,这后40年除了破坏,基本没有再修建水库。中央台做过一个报道,湖南一个县的农民近些年返贫,原因是上世纪50年代,全县建立起水利系统,一年三收。而现在水利系统全破坏了,一年一收产量还低。现在又要修水渠了,可是修的水渠质量很差,偷工减料不能用。有人计算,要建设全县合格水利系统要近千亿投资,这个县的财政不吃不喝,几十年也建不成。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能在几年内建成全县的水利系统?这就是组织起来的力量,是用GDP计算不出来的。有人就说,如果把中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现在的价格计算进GDP,中国今天的GDP将无地自容。
第四,毛泽东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毛泽东是从一穷二白发展中国的,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没有什么工业基础。而毛泽东27年就基本建立起中国的工业体系,走完了西方200多年工业化历程,西方发达国家所有的工业化产品,中国都能制造,并且能制造两弹一星、先进战机等高精尖产品。工业化的特点就是组织化协同生产,是流水线生产。而中国农业集体化就是现代化生产的模式,与中国的工业化相辅相成,实现工业农业、城市乡村协调平衡发展的模式。中国的农业在早期支持了工业化发展,工业化就要反哺农业,包括农村劳动力的工业化转移和乡村的城市化建设,毛泽东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今天来看,毛泽东这个现代的农村组织模式是多么高明,退回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多么愚蠢。
日本韩国等农业和乡村发展,也证明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不适合大规模农业机械耕作的农业也能够发展,乡村也能繁荣,农业和农村不能抛弃。
中国农业的奇迹
中国的“振兴乡村”是在世界贸易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今天的美国已经完全背离西方贸易自由化的价值观和信条,走向贸易保护主义。其实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都是美国霸权的翻版。
贸易自由化产生于300年前英国的重商主义,而当时的法国则以重农主义对抗英国的重商主义。
17世纪,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和对中国商品的消费成为时尚,形成遍及欧洲的“中国热”。“中国热”对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法国重农学派试图以中国模式改革法国。
法国重农学派的领袖魁奈当时被尊称为“欧洲的孔子”。他曾经撰写《孔子简史》,对孔子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在将孔子与古希腊圣贤比较时,明显褒扬前者而贬抑后者,说孔子的《论语》远远胜过古希腊圣贤的哲学。儒家哲学中的重农思想,显然对魁奈重农观念的建立产生过重要影响。
魁奈以御医身份进入凡尔赛宫后,通过庞巴杜夫人,敦促路易十五于1756年模仿中国古代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在宣扬重农学派思想观念的刊物《农业、商业、财政杂志》和《公民日志》的文章中,大量引用的不是欧洲的文献而是中国的典籍。在杜帮编辑的魁奈及其门徒的论文专集《重农主义,或最有利于人类的管理的自然体系》中(该书第一次提出“重农主义”概念),为了显示其神圣和权威,居然将出版地点标明为“北京”。
杜尔哥是重农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曾经主持法国政务和改革。
按马克思的评价,杜尔哥的理论体系使“重农主义体系发展到最高峰”。而杜尔哥研究的写作,与中国和中国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1763年,有两位留学法国的中国青年高类思和杨德望完成了学业,正准备回国。“当时的法国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中国是开明政治的策源地;人们都希望这两位中国青年能够让他们的欧洲东道国不断地了解中国的内部情况。”于是杜尔哥向他们提出了52个经济问题,这就是杜尔哥的《中国问题集》,拟让他们回国后在研究本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予以回答,以帮助法国思想家全面系统而真实地掌握中国的经济情况。“为了使他们能够明白这些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我又在这些问题前面写了一篇关于社会的各种劳动和财富的分配的简略分析。”这就是《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的直接起因。
杜尔哥所提出的问题及作出的分析都与他所掌握的中国经济知识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或者是希望从中国的实践中得到解释,或者是受中国的情况的启发而予以发挥,或者是直接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汲取了营养。所以有研究者说,杜尔哥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一书,“蒙受中国的影响最深。”
英国经济学家也重视对中国农业的研究。1830年代中期,东印度公司黑利伯里学院教授理查德•琼斯《论财富的分配和赋税的来源》,是专门论述地租的经济学著作。对亚洲历来的土地所有制,琼斯也进行了可能是当时最细致的考察。琼斯看到,中国的农业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他所描述的其他国家的情况。“它所具有的巨大生产力使之鹤立鸡群”,“帝国的物产同其亚洲邻邦的物产形成一个惊人的反差。….印度只有不到一半的土地被开发,波斯被开发的土地更少,而中国的土地则完全被开发,人烟稠密的程度超过大多数欧洲君主国。”
正是中国发达的农业和富庶吸引西方殖民者开着舰炮奔向中国。
断粮十天,人就死光!
美国正在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其中涉及芯片、粮食和石油。
世界最早的贸易战记录在2700年前一部叫《管子》的典籍里。
《管子•枢言》说:“得之必生失之必死者,何也?,唯无。......一日不食,比岁歉;三日不食,比岁饥;五日不食,比岁荒;七日不食,无国土;十日不食,无畴类,尽死矣”。 得之必生,失之必死的,唯有粮食。......一天断了食,等于过歉年;三天断了食,等于过饥年;五天断了食,等于过荒年;七天断了食,国土就保不住;十天断了食,同类皆无,全部都将死掉"。
因此,齐国宰相管仲就使出一些手段,让一些国家为谋取暴利而放弃种粮,然后突然不再供应这些国家粮食,让这些国家断粮,灾民为活命纷纷投奔齐国,这些国家也只好投降齐国。
《管子》一书还记录了“均田分力”的人类第一次土地改革,把贵族世袭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按人口平均分给土地,投奔齐国的移民也分田地,因此诸侯国的奴隶纷纷逃亡齐国,使齐国迅速成为人口大国,“以人为本”称霸春秋。土地改革后打破了贵族世袭的社会,以“土农工商”四业分民和居住,建立国家行政体制。
《管子》一书记录了大量当时农林牧副渔的资料,其中《地员》一篇是专论土壤学和种植学的,证明当时的农业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不输今天。还有《度地》一篇专论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及防水以及治理水患,其方法和组织今天还在沿袭。
这是中国先进农业在2700年前的记录。
《管子》是人类第一部经济学著作,但公知说绝不可能,农业社会的中国怎么能产生经济学。这等于证明他们也没读过西方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大师李嘉图的经济学就产生于《谷物法》,而“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也是西方经济学名句和信条。
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人要吃饭,要种粮,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进口粮食为生,说不定人家给你断粮,你就要死亡。断粮比断芯片要致命。
中国要不要农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