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大包干的小岗村为何向大集体的南街村学习取经?

佚名 · 2018-10-19 · 来源:手抄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看过一个大学生到小岗村调研的报告,讲小岗村几乎所有的公共设施等都是政府或其他企业投资兴建。还讲小岗村曾向河南南街村学习取经。

  下面转载两篇文章

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现状:

  从1978年至今,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一直是主流媒体宣传的农村改革开放的主要典型。官方媒体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说:20多年来,小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草房被瓦房和楼房取代;黄泥巴小路被宽敞的水泥大道替代,村小学、自来水、电灯、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都在小岗村出现;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已进入农户家庭,成片的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小岗村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村口的“大牌坊”,江苏省张家港市援建了水泥大道,安徽省出资建自来水供应系统和村办学校以及通到村里的柏油路,凤阳县电信局免费给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不幸的是穷农户们打不起电话),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彩电和小岗村专用车全部由企业和社会赠与(只知自私自利的小岗村人,不知道爱惜集体财产,将卫星接收天线装制两个“大锅”翻倒在招待所院内,任其锈迹斑斑。),安徽省财政厅赞助5000元买物品发给村民过春节(每户一般发一桶油,当年18家按手印“分田单干”的村民每户发两桶,再加一条烟,分地时的生产队正、副队长严俊昌、严宏昌两位带头人除两桶油一条烟外,多补一箱酒),……。

  小岗村村民严留昌对记者说:“你们记者在这里看到的绝大部分设施是在前国家主席江泽民1998年9月到访前的3个月内,官方投资突击搞起来的。上级不希望小岗给安徽丢脸。小岗人没有花钱,也没有钱花。”

  因此,主流媒体对小岗村的宣传报导同事实大相径庭!

  对于小岗村的实际现状,非主流媒体描绘出来的完全是一幅“江山依旧,旧貌犹存”的令人愉快不起来的画面:

  1.2004年被安徽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沈浩(安徽省财政厅副处级干部),在向安徽省委领导如实汇报小岗村的发展现状时说:小岗村这些年几乎没有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前“贫穷落后”,现状是“温饱有余”。

  2.小岗村村民严宏俊(当年按血手印分田单干的18名发起人之一)深有感触地说:“分那一亩二分地,现在只能管温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家里地靠留下的老弱病残人也照料不好,不是荒废着,就是廉价卖给私企老板。村民想干什么都不成,迈不开步子啊”!

  3.陈桂棣、春桃夫妇在《中国农民调查》一书中曾经总结说:改革20年后的小岗村只有8个字可以形容——“江山依旧,旧貌犹存”。

  4.南京农业大学陈文林教授认为:小岗现在应该是“落后”的代表!

  上述主流媒体的宣传报导和非主流媒体的说法,谁正确呢?11月9日,主流媒体新华社无意中做了结论:“江山依旧,旧貌犹存”的说法是正确的!

  11月6日,安徽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沈浩(安徽省财政厅副处级干部)不幸去世。11月8日,沈浩的骨灰安葬在了小岗村公墓。11月9日早晨,中国官方的权威新闻机构新华社发布了有关沈浩和小岗村的消息,标题是:《“请让我们为他立座雕像”——小岗村村民追忆村党委书记沈浩》。消息中有如下两段话(着重号系引者加):

  “村民们告诉记者,沈浩刚到小岗村时,小岗很穷、很乱。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欠债3万元,人心涣散,村里连续多年没有选出‘两委’班子,村里乱建房、乱倒垃圾普遍,环境很差。这与‘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名气相比十分不相称。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上级也曾多次下派干部到小岗,严俊昌说,这并没有给小岗带来多大改变,村民们对下派干部不抱太大希望,沈浩2004年刚来时,大家也认为他是来‘镀金’的,并不信任。”

  新华社发布这一消息的初衷,虽然是为了宣传沈浩的政绩,但是,无意中把树立小岗村为“中国改革第一村”的所有权贵精英送上了政治历史的审判台!——1978年树立起来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典型,多名领导人亲临视察,得到社会多方的无偿援助,在给中国农民做了26年的光辉榜样之后,到2004年“沈浩刚到小岗村时,小岗很穷、很乱。

  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欠债3万元,人心涣散,村里连续多年没有选出‘两委’班子,村里乱建房、乱倒垃圾普遍,环境很差”。权贵精英们把这样落后的村庄作改革典型强加给中国农民,简直就是要广大农民向靠社会施舍过日子的乞丐学习看齐,在“人心涣散”的“很穷、很乱”的状态中南辕北辙式的“奔小康”,也就是要广大农民继续穷困下去!事实也确实如此!

  改革过了30年,象小岗村这样分田到户的农村,至今没有一个村庄是达到了“小康”水平的(小岗村得到了那么多的无偿援助都达不到“小康”水平,那些根本得不到无偿援助的众多村庄怎么能够达到“小康”水平呢?)!倒是那些没有分田到户或分了田又合了起来的、保持了集体经济的农村“奔小康”的大有人在!——黑农江省的兴十四村、河北省的周庄人民公社、江苏省的华西村、湖北省的洪林村、河南省的刘庄村和南街村、等等、等等。

  是小岗村人本身属于扶不起来的讨饭叫花子呢,还是权贵精英们支持小岗村人分田到户是造成小岗村“人心涣散”、“很穷、很乱”了26年的根源呢,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呢?!中国的古人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因此,只要我们把南街村和小岗村加以比较,就可以看个清楚明白!

  河南省临颖县的南街村,象小岗村那样采用分割土地单干3年之后,就已经认识到分田到户单干不可取!于是,又立即进行了“走回头路”的改革,即由倒退重新前进到了合作化集体干!

  南街村人在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规模经营,建立集体农场;分设四个专业队,仅用70多人从事农业生产;实现了耕播收打机械化,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管理专业化;形成了林、田、路、电、渠、水、机械七配套,达到了旱涝保丰收;最近几年小麦亩产都在450千克以上;村办集体企业26个,大多数劳动者从事工副业生产,1991年村办企业产值达亿元以上,1992年实现产值2.1亿元,1995年完成产值12亿元。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村集体免费给村民供给水、电、气、食用油、面粉、鸡蛋、啤酒、节假日食品;儿童免费入托入学;村民防疫治病、人身保险、计划生育、文化娱乐等费用,农税和各项农村提留均由村集体负担,每年村集体承担的免费款额达400多万元;村民住宅楼每户建筑面积92平方米,每套三室(二室)一厅,家用电器、家具、炊具、制冷、取暖设备由村统一配备;村民生活正在阔步迈向城市化。

  村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大幅度提高,学雷锋、树新风、讲奉献已蔚然成风,村民自觉参加义务劳动每年不少于2.5万人次;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活动深入人心。(见《南街村简介》1996年)

  坚持走合作化集体道路的南街村,经过17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进步,依靠发展集体力量产生的巨大生产力,在1995年就已经基本上“奔小康”了。坚持走分田单干道路的小岗村,扛了26年“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大旗,在2004年仍然“很穷、很乱。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欠债3万元,人心涣散,村里连续多年没有选出‘两委’班子,村里乱建房、乱倒垃圾普遍,环境很差”。

  过去,权贵精英们不是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叫得震天动地吗?!现在,面对实践对小岗村走分田单干道路和南街村走合作化集体道路检验的结果,权贵精英们还有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还有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敢于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吗?!

  沈浩看到了小岗村的症结所在!他实事求是,承认“中国现在发展得比较好的明星村都是靠集体经济壮大的”这一最顽强的事实。他在自己的博客中说:

  “第一.就是要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首先,要选好配强一个群众信任、能力较强的‘两委’班子,特别是要选好一个‘领路人’。对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其次,要加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通过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践证明:毫无组织、一盘散沙的农民是难以走出温饱、实现富裕的。必须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就是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科技教育、法制教育,等等。通过教育,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传授发家致富的技能本领,提升农民的文化层次和诚信道德意识。教育的方式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可以采取培训授课,也可以采取示范引导,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对农民开展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教育好,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推进。”

  基于上述正确的认识,沈浩有意带领小岗村人通过走发展集体经济致富的道路。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沈浩作了以下尝试和实践:

  1.在2004年11月,沈浩“组织了一场‘红色考察’,这也是一次‘洗脑之旅’,集中参观了4个走集体经济道路致富的明星村(大寨、耿庄、红旗渠、南街村)学习经验,反思自己的发展之路”。在告别南街村时,小岗人在留言簿上留言说:“学习南街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沈浩承认:“当时考察完后,大家都觉得很惭愧,小岗落后了。在返回的路上,我们就开会讨论,下决心招商引资办工厂,走集体经济致富之路。”

  2.在2006年1月25日下午,沈浩在全体村民大会上宣布:春节后要把小岗村当年分到各家各户的土地重新集中到村里,合并开发利用。在“合地”动员大会上,沈浩向村民们保证“土地拿上来绝对不让大家吃亏”:“合地”后将建成“农业合作农场”,2006年将使小岗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人民币(现在小岗村的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合地”的方式是农民以土地入股;沈浩希望村民过年期间“好好议议”,年后就动手,正月十六开始盖农贸市场。

  3.沈浩在接受《凤凰周刊》的采访时表示,两年前他初到小岗村就有意把小岗村的土地重新合起来,因为“小岗的土地分散,形不成规模,还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不能解决发展问题。村民以前吃不饱饭,现在有饭吃了就满足了,再加上媒体不负责地吹捧,让小岗人麻木了。”

  虽然沈浩关于“合地”后将建成“农业合作农场”,2006年将使小岗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人民币(现在小岗村的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的愿望和理想是十分美好的,但是,却是很难实现的!他低估了以下两个严酷的现实问题:

  1.1978年,宁愿讨饭甚至饿死也不给集体干活的小岗村人,坚决要求实行“分田单干”的。将近30年来,靠按手印走“分田单干”道路而出尽了风头、捞足了各种荣誉和实惠的严俊昌们,可以赞美“沈浩这孩子脾气特别好,你说话轻、说话重,他都笑着听,你今天冲他嚷嚷,明天找他帮忙,他还是会想一切办法帮你。对村里老人,像对自己亲人一样……”,“沈浩的老母亲90多岁了,爱人在合肥上班,平时也很忙,女儿没人照顾,只好送到老家萧县上中学。他为小岗村付出了一切啊!”但是,绝对不会否定自己、支持沈浩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将近30年来,先富起来的、在主流媒体上大言不惭地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反动腐朽信条并官居小溪河镇副书记的严德友们,是坚决反对社会主义集体化的。

  将近30年来,外界对小岗村的无偿援助使小岗人坐享其成惯了,只愿出租土地收取地租实现不劳而获,完全丧失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句话,小岗村是权贵精英们培育出来的一株浸透了自私自利剧毒的懒惰乞丐之花!所以,沈浩提出集中土地的主张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得不到小岗人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合地”动员大会刚开始不久,当年小岗村的生产队长、“大包干”发起人之一的严俊昌悄然离开了会场,而不少村民在场内四下打听,关注春节村里会发给自家多少食用油!

  2.1978年,小岗村被权贵精英们树为“中国改革第一村”的理由,正是“分田单干”!沈浩认为小岗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明星村的原因,正是当年的“分田到户”!不管沈浩的主观愿望多么地美好,出发点多么的符合现实事实,结论多么地实事求是,客观效果和结局是同树立小岗村为典型的权贵精英们唱对台戏,对着干,“合地”后将建成“农业合作农场”的必然结果是回归集体,因而是“砍旗”行为!虽然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看,小岗村都是树立它为典型的权贵精英们的沉重包袱,但是,坚持分田单干“30年不变”且一贯自命完全正确的权贵精英们还是要維护小岗村这个典型的,就象维护五毒俱全的制造“傻子瓜籽”的年广久一样。所以,沈浩提出集中土地搞社会主义集体化的主张,是得不到维护小岗村典型的权贵精英们的认可的,他们只认可资本兼并土地的“土地流转”之类的改变。

  因此,虽然沈浩深得小岗村贫穷农户们的爱戴,3年期满后98人按下手印,极力挽留3年,第二个3年期满后,183人按下手印,还想再挽留3年。但是,沈浩初到小岗村就有意把小岗村的土地重新合起来,带领小岗村走社会主义集体致富道路的愿望和理想,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壮志难酬,最终酿成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剧结局!

  安徽省先后派5名干部到小岗村任职,只有沈浩得到小岗人的信赖。

  造成沈浩深得小岗村贫穷农民们爱戴的原因,是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关心贫穷农民,在自己的权限内尽力为他(她)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新华社的消息列举了以下事例:

  “‘沈浩在小岗村挂职这6年,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除了外出开会、招商,基本都在村里,哪一年春节都忙到大年三十中午才回家,年初二又回到村里。’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告诉记者:‘沈浩的老母亲90多岁了,爱人在合肥上班,平时也很忙,女儿没人照顾,只好送到老家萧县上中学。他为小岗村付出了一切啊!’

  69岁的五保户韩庆江患有肺结核,没钱医治,是沈浩把他送到镇医院住院治愈,没让韩庆江花一分钱。韩庆江说:‘要不是沈书记,我这条命早就没了。’

  50多岁的关友林全家6口人,4位智障,生活十分困难,他告诉记者,沈浩对他特别照顾,自己的被子、衣服都是沈书记送过来的。

  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出世后,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找到沈浩,他二话不说就从自己口袋里掏出1000元。

  70岁的毛凤英家境贫寒、常年生病,她两次找到沈浩都没空手而归,一次1000元,一次500元……

  追忆起沈书记,村民们无不动容。88岁的邱世兰哭着说:‘沈浩真是好人啦!要是能用我的命把这好孩子换回来就好了!’她顿顿手中的拐杖。‘这拐棍就是他回省城给我带来的,说碰到我时发现那根烂了,不好用,怕我跌倒摔着了!’

  2005年一天深夜,小岗突降暴雨。困难户徐庆山突然听见有人喊门。探头一看,光着脚的沈浩满腿烂泥、浑身透湿站在门外。原来沈浩担心徐庆山住的房子是危房,经不起狂风暴雨,帮他找好临时居所后,连夜来喊他立即搬过去。

  严俊昌说:‘沈浩这孩子脾气特别好,你说话轻、说话重,他都笑着听,你今天冲他嚷嚷,明天找他帮忙,他还是会想一切办法帮你。对村里老人,像对自己亲人一样……’”

  造成沈浩悲剧的原因,是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在主要问题上实现:沈浩初到小岗村就有意把小岗村的土地重新合起来,带领小岗村走社会主义集体致富道路的愿望和理想。但是,十分不幸的是,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他渴望通过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带领小岗村贫穷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和理想,不仅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还要被迫违心的不得不为资本所需要的“土地流转”、“公司+农户”等忍辱负重,劳累奔波。

  渴望实现愿望和理想的满腔热血付之东流,压抑痛苦的悲凉心情无处倾诉,和新生资本家在谈判桌上的周旋、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酒桌上的过量应酬,被人间佳酿焚毁了他45岁的生命之花,11月5日晚上睡下去睡着了,但却是永远地睡着了,再也醒不来了!沈浩告别人世的时候身边没有任何人,也没有留下片言只语,睡梦中带着他不能实现小岗村贫穷农民们“走集体经济致富之路”的壮志夙愿、带着无限的遗憾和万分的无奈去了,睡梦中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寄托他的美好愿望和理想的私欲泛滥成灾的世界,睡梦中悄然无声地离开他为实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愿望和理想进行奋斗而没有实现的特色混沌的世界,睡梦中悄不言声地离开了他90多岁的老母亲和妻子女儿等亲人们生存的世界!沈浩走的突然,为他的亲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沉痛和哀思: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沈浩走了,中国少了一个为人民服务、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沈浩走了,他是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反动腐朽信条害死的!

  小岗村和南街村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以前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004年,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民众进行新的创业,小岗村又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2008年9月30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景点有“大包干纪念馆”等。2008年以前,小岗村由两个自然庄组成,即小岗和大严队。位于安徽凤阳县东部,隶属小溪河镇,距京沪铁路4公里,距省道307线7公里,距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均20公里。小岗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拥有849户、3823人,耕地面积8713亩,人均耕地2.28亩。

  南街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南街村几近实现了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南街村成功的关键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集体主义。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东临京珠高速公路。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共848户,3180口人,1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村里有26家村营企业,诸如拉面工厂等。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严格的说,这个题目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普通百姓的我,不可能真正了解小岗村和南街村,又如何得知小岗村和南街村的背后?然而,据说当今的地球都变成一个地球村了,作为生长在中国的我,不可能不知道一点关于小岗村和南街村的事情。

  由一星半点的积累,我不仅了解了小岗村和南街村的一些人和事,并且感觉到他们似乎在奔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这便是作为普通百姓的我想写此文的目的。

  欲说小岗村和南街村的背后,自当先分别展示一下小岗村和南街村的正面。

小岗村的正面

  国家顶级领导人视察小岗村。

  由于新闻媒体的强大支持,使全国13亿人口,除婴幼儿之外,大约无人不知小岗村。

  小岗村的领导人简介(摘自人民网嘉宾简介):严德友,男,凤阳县小岗村人,出生于1971年,中共党员,曾担任小岗村书记、村长。现任小溪河镇副书记,小岗村葡萄合作社理事长,是在农户中推广葡萄种植的发起人。严德友是大包干时期小岗生产队队长、“十八颗手印”发起人之一严俊昌的儿子。作为大包干的后人,严德友在做好自身经营的同时,帮助本村群众更新葡萄品种,搞好销售,使葡萄种植为小岗村民增加了巨大收益。(笔者感言:既当官,又当商,可谓“解放思想”)

  现任小溪河镇副书记的严德友,10月10日 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说了一句使人冒冷汗的名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小岗村当今的现状

  楼房不是太多,村中依旧还是土路,只是为迎接领导视察而由上边拨款,近两年才修了一条柏油路,建了一个“改革开放纪念馆”,像样的企业几乎没有,青壮年也得外出打工。

南街村的正面

  大都是离退休老干部参观访问南街村。

  由于缺乏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全国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中国还有个南街村。只是近来有新闻媒体对南街村进行了“围剿”之后,才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了南街村。

  南街村的领导人简介:王宏斌,党的十七大代表,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人,1951年出生在一个劳动人民家庭。老人们说,“俺斌从小就是好娃子”,“热爱劳动”,“尊敬老人”。合作化时期,他还是一个孩子,空时收集蒿杆玉米叶、打草垫,打了百多个。别人以为他打来卖哩,他没卖,挨家挨户送给老人们作坐垫。大家都夸他是好孩子!他小学毕业那年,学习邢燕子,志愿回乡务农。锻炼几年,样样活路都能干。平素不说空话,干活有股牛劲。老队长见他是个好苗子,推荐他当了生产队长。他办事认真,处世公道。有天母亲误工,迟到10多分钟,他执行队规,当场扣了母亲的工分。他事事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干的,自己率先干好。带头干重活,克服困难,很快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大家齐心合力搞生产。两年时间,这个队的粮食增产量居全县第一。他被评为先进生产队长。

  1976年的一个大雾天,王宏斌带领社员下地锄草。对面一人挥锄下来,砸在他的头上,顿时鲜血长流,送到医院救治。县委刁书记赶忙来看望,安慰他说:“宏斌,你安心好好养伤,我已经让公安局把阶级敌人抓起来了。”“啥阶级敌人?”“就是用锄头砸你那个人。”王宏斌急忙解释,“我们锄草,他从对面锄过来,不小心碰伤了我的头,他不是故意的。刁书记,请你赶忙放了他。冤枉了好人,叫我今后咋当生产队长?”刁书记才知是误会,立即放了那人。王宏斌就是这么宽容大度、实事求是。他的父亲在县供销社工作,要了一个招工指标,让他进城在县农机公司当上了工人。城里一个漂亮姑娘看上了他,成了他的未婚妻。他进城以后,队里干部顶不起,歪风邪气上升,粮食产量下降,先进队变成落后队。老支书带着社员坐上拖拉机,敲锣打鼓进城把他“抢”了回来。他难却乡亲们的情意,又当上了生产队长。不当工人当农民,放弃铁饭碗去端土饭碗。未婚妻嫌他太傻,一气退了婚。于是,他第一次得了“二百五”的绰号。他回乡带领乡亲实干苦干加巧干,很快又把生产搞上去,亩产上千斤,成了全县的一面红旗。他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

  早在1975年,他就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实践论》、《矛盾论》是他认识世界的“显微镜”、“望远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老五篇”使他思想升华,立志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遵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从社会主义一步步走向共产主义,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和行动指南。

  为了集资办砖厂,他卖了家里的东西,凑足5000元,带动了干部和村民集体投资。资金不足,他和党员们一起到火车站打工,挣工钱3万多元,全部投入基本建设。扩建机砖厂,银行不贷款。他设妙计“指山卖磨”,预售机砖(每块由3分5厘降到2分5厘),筹集资金35万元,购买设备,办起了机砖厂。建面厂,向银行贷款,行长不借,说南街不够贷款条件。他多次恳求,行长不胜其烦,不让他进办公室。他和村主任只得到行长家门口等候。这天黄昏,行长下班回家,远远瞧见他们,就打电话给妻子,说“今晚有事不回家”,掉头就走。第二天,行长以为他们吃了闭门羹,不会再来了。晚上回家,远远望见他们还在寒风中守侯。行长被他们一心为村民办事的执着精神感动,破例贷了10万元给他们(后来南街村出了名,成了利税大户,信誉很高,才逐渐获得大额贷款)。为打开产品销路,他装了一车面粉,与王金忠一起到北京销售。一路上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凉水,几天几夜东奔西走,卖不出去。王金忠说:“哥,天气这么冷,我们回去吧。”王宏斌说:“再试试吧!”凭一股牛劲,他终于在一家糕点厂门口拦住了下班的厂长,“……这车面粉不要钱,送给你们,请帮我们化验一下,看质量合不合格?合格才卖给你们。”检验结果,南街村的面粉比该厂原用的面粉质量好,价格低。于是北京糕点厂与南街村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从此打开了销路。

  1981年,土地承包到户,两个村办企业也承包给了私人。折腾了几年,部分土地撂荒,两个承包人腰包满了,该交集体的钱赖着不交,“个人捞了钱,集体受了骗,党支部落了赖。”不知实情的群众告王宏斌与个体户勾结坑害集体。他果断决定收回村办企业,由“党支部集体承包”。村民自愿交回土地,集体经营,发展生产。收回来的砖厂,是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他毅然把铺盖搬到厂里住,整顿半年,生产正常后,又搬到面粉厂住,及时解决问题,逐渐恢复了面厂的生机。他和村党委一班人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玩‘泥蛋’起家,玩‘面蛋’发家”。

  1984年,村办企业年产值74万元;1997年,企业发展到20多个,产值达16亿,成为全国闻名的亿元村、惊动世界的共同富裕幸福文明村。富起来了,以王宏斌为代表的南街村干部并没有“多捞多得”。他们坚持巴黎公社原则,干部工资不超过工人平均工资,只拿“二百五”。全村实行工资占30%、供应占70%的分配制度。王宏斌是怎样的人?听其言,观其行——望着毛主席像,他说:“我要一辈子读他的书,听他的话,向他学习,象他那样思想、工作、生活、为人民服务。”他的口头禅是:“不图个人半块砖,甘为集体造金山。平生不做损公事,腰别扁担胸怀宽。” 他的名言是:“富裕不等于幸福,幸福包含着富裕。”他的警言是:“把金钱、名利和地位看重了,就等于给自己背上包袱,戴上枷锁。”他信奉的哲理格言是:“天下为公,天下太平。天下营私,天下大乱。”(孙中山)他说得最多的话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实际做的另一套。”

  在共运陷入低谷时,他大胆提出:“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而努力奋斗!”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解放思想,勇于实践,迈开了新的万里长征第一步。当某些人宣传“人的本性是自私”、“人间正道私有化”、“私有制万岁”时,他不信邪,旗帜鲜明地反驳:“私心不是与生俱来的;私心来源于私有制。”“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我们不搞私有化”,“我们要在南街村逐步解决私心问题”。“共产党员就是姓共。共产党没有变,尤其是‘共产’二字没有变,共产党没有变成资产党。每个共产党员都举手宣誓说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共产主义奋斗。”当某些媒体批判“大公无私”,散布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自私自利有理时,他抵制歪理邪说,在东方红广场的诗歌墙上推出:“人要有精神,朝气鼓前进,精神不为己,一心为人民。为己无常乐,为人乐无垠……”“大公无私是圣人,先公后私是贤人,公私兼顾是好人,损公肥私是坏人。”村党委发动群众在村内开展“破私立公”、“公有制好”的群众性大讨论,逐渐形成了“人人鄙‘私’,人人崇‘公’”的好风气。

  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南街村坚持公有制,求生存,图发展,创造性地运用“外圆内方”的策略,“坚持外圆闯商海,严守内方治南街”,既稳掌政治方向的舵,改革不改向;又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发展生产。王宏斌是善于用毛泽东思想斩断千年因袭陈旧观念的束缚,实践与私有制决裂、与私有观念决裂的先锋战士。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水乳交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不谋私利的真正公仆。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为名、不为利,一心只为社会主义。他先后被提升为中共临颖县委副书记、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但他没有领市、县的工资,仍在南街村拿“二百五”。毛主席有许许多多的好学生,王宏斌就是其中之一。

南街村当今的现状

  进入南街村,看到的不是村,而是一座生机盎然的现代化绿色小城市,这令我们十分惊讶。我们从住入的南街村宾馆就能看见东方红广场:一座毛主席汉白玉雕像巍然屹立,由两名英姿飒爽的南街村民兵日夜守卫。雕像后依次耸立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四位伟人巨幅画像。

  每天早六时十五分,东方红广场准时响起《东方红》;中午准时播出《大海航行靠舵手》;晚上则准时响起《社会主义好》。天天如此,天天红色。(摘自《“红色娘子军”为南街村农民弟兄向工人阶级大哥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州省委书记诉求生存权》一文)

  几天的参观访问、所见所闻,南街村已落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硬指标:实现了幼者有其学、劳者有其酬、病者有其医、老者有其养、居者有其屋。南街村人人享有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这体现在:孩子从上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毕业全部由村里负担;村民们的医疗、防疫、无论大病小病全部由村里支付;老年人到康寿乐园养老一律免费,还可随进随出;青年人结婚、老年人病故均由村里出面办理并负担费用。

  南街村民楼一律六层,只有两个标准:一是三室一厅92平方米;二是二室一厅75平方米。建筑、装修、家具、冰箱、电视机、中央空调、液化气、抽油烟机、炉灶等全部由村里统一免费配置。正常生活中的米、面、肉、蛋、油全部按需分配。为保证南街人副食充足、安全卫生、优质低价,南街村办起了大型现代化系列养殖,自给自足,不必担心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南街村民楼家家户户都不装护栏、不装防盗门,给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全感。

  最后,再来说说关于小岗村和南街村的背后这个问题。

  由上述可见,小岗村其所以没有取得像样的成就,一是因为它选择了传统的私有化道路,二是因为它的带头人是假共产党员。南街村其所以能取得令人惊羡的准共产主义的辉煌成就,一是因为她选择了社会主义公有化的道路,二是因为她的带头人是货真价实的共产党员!仅此两点之别,岂有他哉!愿人们从这两点出发,去对照当今中国的一切!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小石头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4.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5.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6. “氢政治”: 三个颠覆性预测, 为何都指向中国?
  7. 星燧:普京的“闪电”中东行
  8.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9. 司马南:黄金万两——一项美国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错?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当心,他们要对孩子下手了!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记忆:流浪汉张来娃儿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