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我看见的“乡村爱情”:媒人、礼金、孤独的反抗者

梁汴 · 2019-04-16 · 来源:北青深一度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媒人

  老谢是我爸的朋友,今年70多岁,他做媒人有些年头了,在附近几个村子也算小有名气。

  按老谢自己的话说,他之所以能做媒人,是因为三个女儿早已成家立业,老伴也去世了,他自己一个人,没什么家务事要料理,有大把的时间走街串巷。“家里有羁绊的很难做好一个全职媒人”。

  当然,除了有大把空余的时间,要想成为一个让人信服的媒人,还需要能说会道的口才、不错的人品口碑,以及足够数量的成功案例。

  不像电视剧里那些巧舌如簧的“媒婆”,在我老家河南开封的这座村子里,媒人大多是老谢这样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人。作为农民,他们除了种田没有别的营生。因为身体或者家庭原因,也没法外出打工挣钱,于是靠着给别人牵线搭桥做姻缘挣点“外快”。

  老谢干媒人快十年了,见证了这行不少的变化。最开始,媒人牵线搭桥是不收钱的,如果介绍成了,也就是一篮子鸡鸭鱼肉和一条香烟的答谢。有的媒人为了多捞点“好处”,会专门挑着饭点去男方家里,好蹭上一顿吃喝,还有的媒人明知男女方不合适,还是会撮合见面,至少也能落下包香烟。

  后来情况就变了,有大方的人家,直接将礼品折换成现金给媒人,最开始是500元,到2019年,说成一段婚事,媒人的酬劳已经涨到了1000元。其他的待遇也水涨船高,老谢最开始出门说媒都是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如今,他总能享受到私家车接送的待遇。

  待遇好了,干媒人的多了起来。在我老家,越来越多像老谢一样的人,每天在各个村子里找人闲聊打探。用不了几天,哪家有适婚的男孩女孩,他们就都摸清了。媒人通常把18岁以上的男孩女孩都考虑在内,周边几个村子打探下来,他们有了自己的“资源库”。

  老谢这样的媒人,因为上了年龄不会使用微信,每个人必备一部老年手机和一个记事本。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和备注信息,内容一般只有他们自己能看明白。

  十里八村的媒人相互都认识,也很乐意资源共享,一通电话打过来,开场白大致相同:“村东头有个妮儿,长的排场,你那儿有没有好的男孩?”

“帮眼”

  手里有了足够的适婚男女只是说媒的第一步,之后,媒人会根据身高、长相和家庭条件做个判断,“配对”他们认为合适的男女青年,并将情况告知双方家庭。

  我妹妹和弟弟都是通过相亲成的家,我曾听过很多次媒人描述相亲对象的情景,“男孩一米75,脸长的可以,父母年轻,还做生意,家里新盖的楼房,下面有一个妹妹。”或者是“女孩一米六,长的在村里数得着,父母肯干、事儿还少,就是下面有一个弟弟。”

  这个时候,媒人年龄大、不用智能手机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他们手里没有男女双方的照片,见上一面,就成了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双方同意见面之后,媒人定好时间,带着男孩和男孩的父母去女方家里。从我很小的时候,只要在村里看到一位老人带着一个年轻的陌生男子,还跟着一对中年夫妻,大致就能猜出来这是来相亲的了。

  2019年春节,我跟着老谢体验过一次相亲,男孩1米75的个头、长相也不错,女孩只有不到1米5,但最后女孩没看上男孩。女孩的理由是:有点胖;开的车没有上一个见的好;他是给人装广告牌匾的,太危险了。

  这多半不是女孩自己做出的决定,不像城市里相亲,只是男女双方单独吃顿饭那么简单,在我的老家,相亲时的参与者众多。

  双方见面时,女孩会邀请自己的玩伴过来,女方父母则要叫来一些亲朋好友,这被称作“帮眼”,也就是帮着参谋参谋的意思。大家都乐意来,一是助人姻缘本来就是好事,二是男方来的时候一定会带来瓜子、糖果和花生,也能饱饱口福。我见过最热闹的相亲场面,女方这边来了二三十人。

  媒人带男孩来的时候,女孩先藏在人群里,不会表露身份,但她通常不会站在比自己高、比自己漂亮的姑娘旁边,以免被比下去。

  男孩把带来的吃食挨个儿分发,难免会有些害羞、紧张,越是这样越要开口说话, “别着急啊,我保证每个人都能分到”,“这个小朋友真好看,给你多分一块糖”。后来我听家里的老人们讲,发吃的也是一种考验,趁这个机会,女方的家人可以考量一下男孩的长相、身高和口才。

  分完吃的,媒人悄悄地指着人群,告诉男方“目标”所在,“看,就是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姑娘。”

  交谈通常先在双方父母间开始,礼貌性地拉家常,聊聊最近的天气、今年的收成和两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媒人也会不时插上几句话,以免冷场,最后再问上一句:“是不是让两个孩子单独聊聊?”

  男女孩之间的谈话总是在客厅或者一个没人的房间进行,其他人在院子里等着。双方聊聊各自的职业、学历,以及之前的经历,聊天的时间由女孩掌握,一般在10分钟左右,时间不能太长,会被人说不矜持,也不能太短,会被说没有礼貌。

  我堂妹在相亲时曾闹出过一个笑话,她站在客厅门口跟男孩说话,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院子里的长辈们不知道怎么了,尴尬的互相看看。堂妹后来告诉我,因为男孩牙上塞了一个菜叶子,她实在忍不住了,才笑了出来。但旁人不知道内情,都觉得她的行为“不得体”,这次相亲也没了下文。

  第一次相亲见面结束后,男女双方都闲不下来。回去的路上,媒人就催得紧,问男孩,“怎么样,愿意不?”男方家通常要直截了当的表达态度,女方家属则一般会说“再等等,考虑考虑。”来“帮眼”的人这时也会帮着做出些评判,但女方考虑一般过不了三天,也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相亲集中发生在春节的时候,因为外出打工的年轻男女们这时都会回家。但待在家里的日子也就半个来月,一家没相中就要赶紧奔下一家,行程总是紧锣密鼓的。

  我弟弟相亲的时候,最多一天跑过六户女孩家。那个春节我家像“打仗”一样,母亲批发了一麻袋瓜子放在家里,还特意用塑料袋分装好。女孩们的家相距较远,弟弟有次到了晚上七八点才回到家里。

  我堂妹最多的时候一天见过九个不同的男孩,甚至有两个来相亲的男孩时间上“撞车”了,他们尴尬地看着对方,还要故作礼貌地打个招呼。

礼金

  男女双方见完第一面彼此有好感,有意愿结亲的情况下,在三天之内要进行第二次见面,我们那里称作“大见面”。这一次,男孩的叔叔婶婶、伯父伯母等亲属都要到女孩家里来“帮眼”。到了这一步,定下婚事的概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第二次见面之前,男女双方都会找熟悉的人再打听一下对方的情况,因为大家心知肚明,媒人的话里多少会有些“水分”,比如年纪上说小了几岁,身高上多了几公分,又或者其实是个帮厨的学徒,却被说成了饭店的大师傅。

  如果男女双方私下交流的不错,“大见面”也没出什么问题,双方就该商量定亲的事宜了。看上去,从相亲到定亲也就是一周左右的时间,但实际操作起来,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让这门亲事夭折。

  最近三年,我老家“男多女少”状况越来越明显,在我们村子里,20岁到35岁的未婚男性将近40个,而待嫁的女孩只有两个。老谢告诉我,他和同行手里的男孩子几百个,女孩子却寥寥可数。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在相亲上同样适用,女孩们的礼金钱节节攀升。

  2014年,我妹妹定亲,礼金是6万6,第二年就涨到了8万8,2016年我弟弟定亲的时候,礼金已经是9万9了。到了2019年春节,老家的礼金最少也要12万8,老谢过年期间说成的一对,男方拿了14万8到女方家里。

  单是礼金,多数人家咬咬牙还可以撑过去,但要求不仅仅于此。老谢接触过的几个姑娘,无一例外的要求是,家里有车有楼房,最好城里还买了商品房,父母还要年轻能带孩子。在老家,车子和楼房折算下来,没有50万是很难拿下来的。

  除此之外,有的女孩还希望对象最好是独生子,因为儿子多了,以后还要准备礼金,难免兄弟间要互相帮衬,嫁过去可能要过苦日子。

  在开明的人家,礼金是女方父母给小夫妻预备的小金库,在出嫁时是要交给孩子们的。可是在高昂的礼金压力下,这个规矩我的老家已经很难实现了,一些人家把女儿婆家送来的礼金留给儿子结婚时用,以解燃眉之急。这也催生了另外一种现象,女孩子找对象喜欢找有姐姐的男孩,并且姐姐越多越好。

  面对节节攀升的礼金,一些地方的政府甚至出台了强制性的限制措施,老家的人们也对此多有抱怨。但礼金的标准还是越来越高。

  一个男孩对我说:“我不给12万8,有人给,甚至还有人给15万,这没地方说理,女孩子太少了。”

  一个女孩子对我说:“我又不缺胳膊少腿,我少要一点,别人会说我不值钱。现在谁能保证有本事就能挣钱。”

  2019年春节,老谢忙前忙后跑了一个月,说成了四对,他拿到了四千块钱。可他自己也说,现在说媒越来越难,“我作为媒人都嫌礼金太高,再加上车子房子,娶个媳妇要人命了!”

难题

  我生活的村子,并不闭塞,村子紧邻106国道,这几年建起了大型超市和快捷酒店,百十户里私家车就有三十多辆。按理说,“自由恋爱”这样的观念并不遥远。

  可是现状很难改变,我们村三十多个没有成家的适婚男孩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小学或者初中毕业,大多在南方的厂子里做工,或是搞装修摆地摊,他们在空闲时大多热衷于打麻将、玩游戏。

  我伯父家的大儿子曾经带回来一个安徽的女孩子,瘦高个子、长头发,她在我们村里住了三天就走了。我伯母每天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可女孩连我们当地方言都很难听懂,觉得根本没法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

  其他年轻人也带女朋友回来过,他们都是在外面打工认识的。来到村子以后,女孩们似乎很缺少安全感,她们的父母也基本不会同意女儿远嫁,最终成婚的很少。

  我母亲也在向妹妹灌输不远嫁的观念,“你嫁到几千里开外,受气了挨打了,谁管你?你吵架了,身上没钱,想回来也回不来!没有娘家给你撑腰,婆家还不是随意拿捏你?你看刚跑回来那个小玲,都给人生一个孩子了,又回来了。你也没什么学问,嫁到外地也是农村,人生地不熟的,能有多少好日子?”

  小玲是我们村的一个姑娘,长得好看,当时自由恋爱跑到了云南一户农村人家里。当地交通不方便,每天通往镇里只有一班公交车,她嫁过去的时候已经怀孕了。后来生下孩子就偷偷跑回来了,小玲的老公抱着孩子跪着求她,哭得都站不起来了,小玲也没再回去。

  我家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小玲这样的例子不少,女孩子自己跑出去找婆家的,大都过得不好。因此,女孩子不敢自作主张远嫁,男孩子也担心远嫁来的媳妇偷偷跑掉。所以他们还是遵循相亲的传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可即使是相亲,也不能保证定亲之后就能顺利结婚。我们老家的习俗,一般是今年过年定亲,来年过年结婚。这期间,男女双方就以未婚对象相处。可毕竟两个人只见了几面,并没有深入了解。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任何一方发现对方有不能容忍的问题,都有可能分手悔婚。

  真闹到那个地步,媒人还要带着男方到女孩家里去要回礼金钱。在我们这里,男孩主动悔婚,礼金很难要回来,所以男方很少主动悔婚,聪明的男孩子即便真的不同意了,也会故意气女孩子,气到女方主动说不同意,把礼金退回来。

  我表哥定亲以后几个月,发现他的未婚妻又谈了一个男朋友。他知道以后开着摩托车去女方家里要钱,对方不乐意给。我哥把坐的凳子摔了稀巴烂,还要去厨房里拿刀。吓得女孩的父亲赶紧把钱交了出来。

反抗

  也有人向陈旧的习俗“宣战”,但处境艰难。

  我伯父家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儿子28岁,最大的儿子32岁,全是单身。按照彩礼标准,我大伯要顺利给他们取上媳妇,至少要花150万。可是普通的农民家庭不可能有那么多钱,我大伯的反抗就是坚持自己的准则,量力而行出彩礼。如今,十里八村都知道他家有三个单身儿子,媒人也根本不去他家介绍对象。

  我大伯曾经在喝醉酒的时候哭诉,“我手里的钱给一个儿子娶上媳妇了,另外两个怎么办?”他现在似乎已经放弃给儿子找对象了,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的命。

  我的堂妹今年26岁,算是我们村的“老姑娘“了。她从21岁开始相亲,5年过去了,相亲对象至少有一百个。可是她至今没定下亲事,跟她一样大的姑娘都有两个孩子了。

  我问过她,“一百多个男孩,没有一个相中的?”她反问我,只通过几天的时间,怎么可能了解清楚一个人?

  堂妹在苏州厂子里打工,每年过年只能在家待十来天。相亲时,她遇到过一个感觉不错的男孩,想先联系着再多了解下。两人本来就此达成了共识,堂妹安心出去打工了。后来男方等不及,怕拖一年又有变故,就找了别的女孩。

  堂妹每次相亲都是同样的遭遇,但她依然不改自己的想法,拖了五年也没定亲,在村里落下了一个“眼睛比房梁高的名声”。

  但即使顺应了潮流,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村里一个女孩跟我抱怨,微信好友里加的相亲对象太多了,因为只见了一面就聊天,很难分清楚谁是谁,“就瞎聊一气,根本不知道要同意哪一个”。

  村里还有一个23岁的小伙子,家里在镇上卖衣服,条件没得说,礼金和彩礼都出得起。可是他170的身高却成了最大的问题,从20岁开始相亲,3年过去了依然无果。

  他告诉我,心里急死了,父母愁的卖衣服都没心情。但是同意的女孩子他实在是看不上,不同意的就是嫌弃他矮,“没有办法,媒人说,现在的女孩子个个都想找一个完美的对象,挑花了眼了”。

  2019年这个春节,堂妹又经历了几次失败的相亲。惹的家里人轮番教训她,堂妹气得蒙着被子掉眼泪。

  临走之前,我半开玩笑对她说:”你这一年又算白瞎了”。

  她有点怪我,反问道:“姐,你读过书,应该懂的,两个陌生人见两三次怎么就能定亲结婚呢?”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小石头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4.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5.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6. “氢政治”: 三个颠覆性预测, 为何都指向中国?
  7. 星燧:普京的“闪电”中东行
  8.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9. 司马南:黄金万两——一项美国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错?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当心,他们要对孩子下手了!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记忆:流浪汉张来娃儿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