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刘忱: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复兴

刘忱 · 2019-07-15 ·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2018年第2期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只有依托乡村自身、依靠农民自觉行动,才能挽回乡村的衰败,激发农民的自尊和自信,也才能塑造适应现代社会、具有内在动力的乡村文化。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领导科学”,原载于《中国领导科学》2018年第2期,原标题为《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标志着当代中国从农耕经济主导的乡村社会向工业经济主导的城市社会转型出现了拐点。说明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有了质的突破,距离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百年目标越来越近,这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好事。然而,农村的发展却仍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与城市相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最为突出。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还表现在农村的治理水平不足以及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精神文化、道德伦理的式微。本文所探讨的农村精神文化困境就属于这类问题。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极度短缺,以及全社会对乡村文化价值认识的偏差,导致了乡村文化的空心化、虚无感和缺少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能力。农村思想文化精神和道德伦理的缺失让全社会感到不安和忧虑。

  解读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刻领会为什么要用“乡村”的概念替代“农村”概念。这就是把乡村看成独立的社会、文化单元,在一个更高更长远的层次上,实现当前乡村的品质发展、融合发展、全面发展,使乡村现代化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应合了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昭示了乡村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涵中,“乡风文明”不是为经济振兴助力的次要方面,而是乡村建设的初心、旗帜和方向。我们应该认真梳理乡村的历程和文化的基本价值,反思乡村文化的基本规律。从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来探索乡村的未来。

  1

  当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当前乡村文化困境有目共睹。其根源就在于思想观念。不少人以现代化的理论想当然地解释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认为农耕文明所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观念,中国要快速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城市化之路。城市建设抽走了乡村的劳动力和土地,所以乡村的衰落是必然的,甚至正是城市化、现代化的成果。建设农村、改造农村的目标也是把乡村建设成城市。这样畸形的观念忽略了当前乡村的客观现实,忽略了广大农民的根本诉求,也忽略了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非但没有带动广大乡村,相反给农村带来了破坏,在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的衰落、农民在精神观念上进退失据。面对强势的“现代”,农民不再珍惜祖辈传下来的文化,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自尊,不再固守物质和文化家园,亦步亦趋地跟在城镇化列车后面踉跄前行。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乡村文化困境。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都不能用理论说服人们,乡村必须为城市牺牲,传承了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必须让位给“现代文明”。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消灭了乡村,更没有那一种理论说得清中国的乡村在未来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命运。从情感上说,拥有6亿多乡村原住人口、绵延5000年的乡村文明都衰亡了,拿什么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把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全面,直至形成具有完整体系和长远意义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曾用一个很“文艺”的词表述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乡愁”。这个“乡愁”所指称的意义就是,无论怎样的发展,都不能抹杀乡村精神,不能抹杀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既要留住青山绿水,又要传承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复兴的任务,就是让“乡愁”切实落地,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复兴,就要是重新激活乡村的活力,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复兴和重建。不是简单地回到从前,更不是推倒重来,再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乡村,而是在复兴传统的基础上,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重建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唤起农民的文化自觉,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这才是乡村文化复兴的要义所在。

  2

  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

  作为一个以农耕开国的民族,中国的乡村文化创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农业遗产,还形成了一整套价值、情感、知识和趣味文化系统,除了领先世界的精细化、生态化的农耕方式,以及生产出高品质的食物外,更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命本体的参悟智慧。也正是由于这种追求和谐稳定安详从容的农耕文明土壤,才孕育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海纳百川”等特质的中国文化。在与天、地、人的交流中,中国先民创造了敬天法祖、崇德向善、仁义忠孝、节俭循环的生活智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不可否认,乡村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和脉。

  这些乡村文化传统资源,因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劳动方式、民族习俗文化、历史发展机缘等形成了两大特点:一是个性化,二是多样化。样态丰富的乡村文化使我们民族拥有了活力无限、源远流长的强大基因库。

  回顾近代历史我们知道,虽然中国屡遭强权侵略,但国家没有灭亡,民族没有灭亡。那是因为在根本上,强大的民族文化基因库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使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依然有先进分子以自身文化信念为支撑,在挫折和屈辱面前没有丧失自信,反而愈挫愈勇,奋发图强。我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来解决问题,同时也在用自古以来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底气和元气,获得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世界生产体系,也在全球范围内的文明冲突中逐步走向世界中心舞台。对比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发现了一条共同的规律,就是无论哪一个发达国家,都没有完全消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现代化不是为了消灭乡村,更不是与自然界对立对抗,而是促进城乡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多元共生、全社会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这个思想资源,原本就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因此,中国人没有理由不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当我们对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达到这个认识程度以后,文化主流话语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化:即从近代以来要建立一个和西方一模一样的“现代化”,到如今建立对自身文化敬畏和尊重的“文化自信”,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尤其是乡村文化价值必然回归。

  3

  从乡村自身着手推动文化复兴

  乡村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融合?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怎样的关系?建设怎样的乡村文化?这些问题根源于对乡村归属与定位的认知。乡村文化建设,首先是乡村本位,让广大农民受益。只有农民受益,才能继续维系乡村的稳定,使乡村得以按照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乡村文化是由农民创造的,又是为农民所用的文化。它的社会功能就是让全社会、特别是农民能分享更多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成果,让每位农民都有足够的获得感,并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凝聚起来。只有农民成为乡村文化的主体,乡村文化才能发挥更广泛的作用,进而滋养全社会。这是乡村文化自信的根基。

  尊重乡村、农民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创造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看,乡村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源。如果仅仅以城市化的标准来衡量乡村,可能会得出乡村比城市落后的结论,但以文明观点而论,乡村则有另一套价值。因此,复兴乡村文化,最要紧的不是彻底否定,而是发现、维系和恢复原有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与世界观,使之与现代价值相嫁接、相融合,生长出新的价值。所以,以乡村为本,以农民为本,是发展建设乡村文化的根本依托。

  只有依托乡村自身、依靠农民自觉行动,才能挽回乡村的衰败,激发农民的自尊和自信,也才能塑造适应现代社会、具有内在动力的乡村文化。当然,乡村文化不能为乡村所独有,但是,乡村文化一定要为生活在乡村的人提供精神滋养,树立为乡村人所认同、所遵从的价值观。进入乡村的任何人,应该对乡村怀有敬畏和尊重之心,在尊重乡村与农民的前提下,在理解农民的前提下进行建设。对于乡村而言,恰恰还要更加尊重乡村的文化,守住乡村的根基,塑造乡村文化的尊严。

  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乡村治理的设计是三治统一:法治、德治和自治。如何在治理中打通主流文化、本土本地、传统文化之间的通道,让文化发挥沟通、交流和凝聚作用,是当前基层干部、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从乡村的实际出发,必须找到村民无法自己解决、只能依靠政府和村庄共同体才能解决的问题根源,在价值观上进行切实的引导,提出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捍卫和滋养乡村的文化根基。通过激活乡村自有的文化内涵来动员人民,形成文化的向心力、感召力和无形的约束力。

  我国古代经典《礼记·王制》中曾有这样的论述:“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这个意思就是政府治理不要轻易改变本地的风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因为乡村本身是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在其生存规则中,国家法律是基本底线,日常的行为规范又是以世代相传的不成文的“老规矩”或非正式的“村规民约”为基本制约的。乡村的稳定与和谐,要把以这些非正式规则为基础的,把这些普通村民都乐意共享、与时代相适应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掘出来,形成德治、法治与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现代治理体系。

  保护传统文化基因,传承民族文化

  乡村由独特的自然环境、作物植被、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生活样相、村落格局、民居建筑、语言器具等构成了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灿烂的农耕文明支撑了古代中国的繁盛,至今也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如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公布的31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名录中,中国有11项,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被传承和使用着。自2014年起,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和财政部一共公布了四批4157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各地也相应公布了多批次地方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这是中国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最新贡献。除此之外,我国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散落在乡村。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载体,也是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屹立当今世界民族之林的必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都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它体现一个文化大国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及致力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世界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恰恰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复兴的契机。而民族文化的根脉就在广大的乡村。在长远来看,乡村文化是保证中国文化具有独立的文化价值并重获世界尊重认同的必需条件;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保护乡村文化。

  4

  从城乡优质元素互动促进文化复兴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现代的工业化、城镇化确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但是,现代文明社会自有现代文明的弊病。据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的研究,即便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以后,也曾经遭遇经济发展的“八次危机”,这些危机都是通过向乡村释放产能、向乡村转移人口、帮助乡村发展来化解的。可以说,中国的乡村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现代化的压力,也是推进现代化的动力。乡村一次又一次向城市输送土地、粮食、人才和劳动力。没有乡村的支持,就没有今天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在当前社会格局中,向农村投入物力、财力,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有超越经济价值之上的意义。不但是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乡村,而是乡村的多重价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当然,这个引擎不是自然而然地显现的,也依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激活乡村文化元素,与城市形成互动。

  给乡村温度,促进城乡文化互动融合

  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是一种城乡互动视域下的文化,既区别于城市,也区别于传统乡村。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大趋势仍然是农村人口转移市民化,但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有差别,而不是有差距。不是城乡对立,而是融合发展、均衡发展和共同发展。城乡文化交融,应该是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因此,促进城乡进一步互动,实现城乡优质文化良性互动、相互融合、共建双赢才是正途。

  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块情感的出发地和归属地。这就是“乡愁”和“乡情”。但是,搞建设不是写抒情诗,城市或乡村都不是乌托邦、桃花源,不能过分浪漫化。到今天为止,乡村仍然需要城市文化激发活力,需要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大量活泼泼的人才。建设乡村新文化,必须动员社会参与。在顶层设计上,在政策制定上,要让更多农民工、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退休人员在“乡愁”、“乡情”的感召下,满怀报效乡梓的志向,携带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返乡、下乡创业发展或下乡居住。他们是新乡贤,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到来,将激活乡村的新活力,把乡村文化带入新的发展阶段。

  保护自然生态,筑牢生态文明的最后屏障

  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方略,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整体命运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对于中国的乡村尤其如此,因为中国乡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有许多重要经验和规律需要挖掘,需要在现代文明话语中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可惜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对现代化技术的盲目崇拜,使这一套传统几乎被丢光。今天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态传统,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依靠原有的乡村生态优势,借助生态文明战略的东风,直接将它们带入生态文明的阶段。这个优势也被西方学者关注到。如美国生态学家小柯布所提醒的:“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发展抉择,带给中国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机会。这个机会是中国独有的领导世界的机会。”这个提醒可谓语重心长。

  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是核心观念,具体落实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这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课题。乡村生态建设不仅可以从中国传统农业文化资源汲取智慧,也将为解决世界性生态难题提供良方。这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思路的转换,也是一次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再次确认。“生态宜居”的前景就是在加快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同时,保持乡村的自然生态,让乡村所蕴涵的生态文明价值逐步显示出来。不仅是用乡村旅游的方式吸引都市人观光休闲,而且也将吸引城市人群参与到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即城乡的深度融合。

  总之,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在于把农村建设成新型农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些农村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总体上看,乡村不会全部消失,乡村的文化价值也不会消失。我们必须认识和了解乡村文化之于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的意义。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把我们的根留住,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我们今天怎么做,明天乡村就是什么样。所以,乡村的未来,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手上。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4.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5.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6. “氢政治”: 三个颠覆性预测, 为何都指向中国?
  7. 星燧:普京的“闪电”中东行
  8.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9. 司马南:黄金万两——一项美国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错?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当心,他们要对孩子下手了!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记忆:流浪汉张来娃儿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