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国地势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地势从西到东是逐级下降的,从青藏高原最高峰8848米,一直下降到沿海海拔只有一两米。中国地势分为三级台地,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就分布在那里;二三阶台地以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为界,海拔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以东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有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广丘陵等,是中国粮食的主要来源区域。
西北部和青藏高原等地因暖湿气流被阻碍,降雨很少。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等各种原因,水资源也很紧张。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交界处,特殊的地形导致水资源十分丰富。中国人群最高的居住地在4000多米左右,而沿海只有几米。这样的特点恰好说明,在长期的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具体格局,这些格局是从食物供应、水源、建筑材料、防御等特点考虑的。中国村镇形成因此具备其自然属性的合理性。
我国到底有多少城镇,相信很多专家也说不清楚,这是因为不同年代中国城镇数量变化很大。1978年,我国万人以上的城镇共1497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1.56座。城镇密度最大为江苏、浙江两省,分别为8.74和6.38座/万平方公里,密度最小为西藏和青海,只有0.02和0.11座/万平方公里。城镇密度大的省份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和福建等五省,而小的省份包括云南、内蒙,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和西藏等七省(区)。
而到1985年,我国共有各类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集分布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
1999年,全国城镇人口3.89亿人,占总人口的30.9%。全国设市城市668个,建制镇19000多个。1978-1998年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63%,是前29年我国城镇化速度的2.5倍,是世界同期城镇化平均速度的2倍。期间,我国城镇化过程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从全国城镇网密度看,全国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城镇,而东部地带每438.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城镇网分布规律。而从各省区城镇网密度图看,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黔、滇、陕、豫、鄂、湘及川等省区,城镇网密度与城市网密度有明显的变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区最为突出。全国城镇网密度表现为环渤海湾最密,东部、东南沿海、陕、鄂、湘次之,豫、皖、赣、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带最疏的特征。海拔越高,居住的人越少,那里地广人稀。
这就是说,我国的城镇密度是由东向西逆降的,是与我国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相适应的。就全国范围讲,集聚型城镇主要分布在东半部,集中在几个平原三角洲地区,如黄河、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这些地区良好的水热资源条件有关,即能够生产大量人口所需要的食物,并由此带动了产业化分工。城镇分布受自然、技术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而天然的地势条件是决定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原因。
来源:《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