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袁家村“一新九法”模式
—— 中共咸阳市委农工办主任赵强社
1
背景与意义
现在农村的“三无”与“六缺”:
“三无”——“无钱办事,无人办事,无章理事”,集体经济成为“空壳村”;
“六缺”——“缺信心、缺资金、缺政策、缺人才、缺体制、缺机制”。
实现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能否在这样的基础上发生,袁家村的案例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
探索和启示
2007年以来,咸阳市袁家村在村党支部书记郭占武的带领下,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以村庄为载体,以村民为主体,通过股份制改革,经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探索形成了三产带二产连一产的“三产融合”发展体系,以股份合作为纽带的共建共享共富的分配体系,以党建引领、政经分离为基础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新农民、新技能为主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营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投入不足、活力下降、联系松散、监管困难等问题,成功探索出一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袁家村模式”。
3
“袁家村模式”
发展体系:三产带二产连一产的“三产融合”
分配体系:以股份合作为纽带的共建共享共富
乡村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政经分离为基础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
经营体系:以新农民、新技能为主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实现形式
新合作方式:“三股共有”
基本股:将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集体保留38%,其余62%量化到户,每户20万元,每股年分红4万元,只有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能持有。
交叉股:旅游公司、合作社、商铺、农家乐互相持有股份,共交叉持股460家商铺,村民可以自主选择入股的店铺。
调节股:坚持全民参与、入股自愿,钱少先入、钱多少入,照顾小户、限制大户的原则,股份少的可以得到较高的分红,股份超过限额的分红就会相应比例的减少。
新发展方式:三产融合
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基于品牌溢价多维度产业共融。
袁家村从发展民俗旅游开始,从弱到强,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又反推手工作坊发展,相继扩张成立“前店后厂”和加工企业,加工业的升级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壮大,从而对优质农副产品的需求快速增加,催生出种养殖基地和订单农业,推动了第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新管理方式:三轮驱动
以质量塑品牌:始终把“农民自己捍卫食品安全”作为“生命”,严把材料、管理、监督、加工、销售“五大关口”。
以特色塑品牌:开发体现关中古韵的乡村院落,怀有历史沧桑的明清建筑,荟萃经典美食的特色小吃,充满田园风光的果园采摘,塑造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乡村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品牌。
以诚信塑品牌:始终把塑造诚信文化作为立村之本、经营之基,每家经营商户在自己的广告招牌上明确写下诚信承诺书,共同营造“诚信做事”的团队文化。
创新运行机制
新组织方式:“三个分开”
职能分开:清晰界定党支部、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个组织按照各自职能规范运作。党支部强化领导、引导和监督职能;村委会回归管理、服务职能;集体经济组织回归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
管理分开:党支部、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人员的选任、撤免、职责、考评、薪酬等方面进行分离管理。党支部书记不兼任经济组织领导成员,以便其发挥对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作用;村委会委员不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交叉任职,也不直接参与集体经济经营活动。
账目分开:理顺集体资产产权关系,将非经营性资产确权登记在自治组织名下,将经营性资产确权登记在集体经济组织名下,同时分设行政账和经济账,实行资产、账务和核算分离。
启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必须构建“政经分开”的治理体系,村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发挥服务职能,村级经济组织发挥管理运营职能,在集体经济问题与其它问题之间建立“防火墙”,促使三大组织各归其位。
新经营方式:三个结合
“放水养鱼”与借力发展相结合:秉承“先做强再做大”的经营理念,在发展乡村旅游起步阶段,对所有经营户免收租赁费,对投资规模较大、缺乏资金的经营户提供资金支持,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并依靠品牌效应,吸引更多外来资本。
农户经营与协会组织相结合:农户自主经营,让乡村旅游的乡土情更浓,民俗味更真,让游客体验到传统民俗文化的“返璞归真”。同时成立各类协会,对经营户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封闭运营与过程公开相结合:乡村旅游特色餐饮项目采取公司化运营方式,进行封闭式管理,经营户所需食品原料由公司集中采购和统一供应。同时,对食品原料加工和销售过程全程向游客开放,实现游客体验和消费的融合。
新治理模式:“三治合一”
自治为基础,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方式,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法治为保障,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来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让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在袁家村健康成长,获得收益。
德治为引领,将培育和塑造诚信文化、民俗文化、书斋文化、乡贤文化等乡风文明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袁家村成为乡风文明的精神家园。
新发展动力:“三创联动”
创业:鼓励当地、外地农民在袁家村创业,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创客、青年创业团队、文化企业、广告公司、建筑设计师等到袁家村创业,对艺术长廊、农家书屋、咖啡酒吧、创意工坊等新业态免收费用,有的甚至由村上补贴,填补了旅游项目空白,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品质。
创客: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创客大军,成为带动袁家村发展的主要力量,形成了创客引领创新,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创新:一个只有原住村民286人的袁家村吸引了2983名“新袁家村人”长期生活工作居住在此,形成了现有的发展规模,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典范本。
创新发展方向
新发展理念:“三生共赢”
生产方式标准化。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从加工到销售、从管理到监督的立体化、全方位、多层级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实现了“农民自己捍卫食品安全”;
生活方式田园化。在村落复古改造过程中,遵循“多种树、不填湖、少拆房”的理念,保持了原生态,体现了乡土情,弘扬了民俗风,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天然意境成为最大特色;
生态方式绿色化。注重发展绿色食品,实现了农产品的“返璞归真”。
新发展目标:“三共融合”
以“长”补“短”:针对经营户收入高低不均的现实,将盈利高的商户变为合作社,分出一部分股份给低盈利的商户,将高收益、低收益的商户利益绑定在一起,消除了“不平衡”心理,实现了“家家有生意、户户能赚钱、大家齐致富”。
以“强”扶“弱”:先后组织周边村近千户群众在袁家村开展创业增收。为贫困户提供摊点108个。将烟霞镇899户贫困户以每户3万元的形式纳入合作社,实现整镇脱贫。
以“点”带“面”:以袁家村为龙头,推行“一点促全域,一村带十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集中周边东周、西周等十个村,联合建设袁家大社区,实现了“富一村带一片”的效果。
4
成效和结论
十年来,袁家村在没有贷款、没有外债、没有国家补助的前提下,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依靠党员干部引领,重新把农民组织起来,使村集体经济积累从2007年1700万元增长到2017年2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8600元增长到2017年7.5万元。2017年全村共接待游客550万人次,农家乐经营户年最高收入50余万元。
袁家村模式基本经验与发展成效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一是新型集体经济不同于传统集体经济。传统集体经济强调生产资料的集体性质,成员不得单独使用生产资料,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存在边界不清和少数人经营和决策的问题,分配上存在平均主义的弊端。二是新时代呼唤新型集体经济。在新时代, 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城乡居民消费的升级, 目前我国农村已经具备加快转型的条件, 开始进入全面转型的新阶段,迫切呼唤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安排和解决方案。
新型集体经济,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村集体与村民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统一管理,产权共有、分配清晰、共同富裕的合作性集体经济。
新型集体经济既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优越性,又坚持集体经营的商业模式创新;既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又将产权明晰到人,村民和集体成为利益共同体;既强调保持公平又兼顾效率,充分调动了集体成员的积极性,通过集体的调节确保共同富裕。
(本文根据2018年全国合作社大会赵强社演讲整理而成,略有删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