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茂:聊聊《槐树庄》和大户陈家的那些事
——《走向乡村振兴》读后感
一
《走向乡村振兴》的第十二章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在这里首先介召了山东蓬莱一个也叫槐树庄的村庄,2018年以后在党支部书记李军的带领下,成立了“烟台市槐念农业专业合作社”。他们艰苦奋斗,修路造田,发展新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笔者在2019年也曾去过这个村,见到过腿上还打着石膏的李军。但是,我在这里并不想重复李军的事迹,而是王宏甲由此引发的另一个联想。由李军的槐树庄,想到了六十年代初期我国的一部老电影,片名也叫《槐树庄》。这部老电影讲了什么故事呢?作了介召。
“影片讲槐树庄在共产党员郭大娘的带领下,从土改走向合作化的历程 。”
主要人物有:
共产党员郭大娘,儿子牺性在朝鲜战场。
贫农李老康,多病、孩子多,土改后不得不卖地。
老党员刘老成,满足于土改后的单干生活,不愿加入合作社。儿子刘根柱抗美援朝回来,却积极加入了合作社。
农民李满仓,一心想发家致富,正积极买地。
故事围绕槐树庄党支部书记郭大娘办合作社展开。合作社帮助李老康这样的贫苦农民战胜了困难,吸引了更多农民入社,并且发展到了高级社,而老党员刘老成却仍不愿入社。于是,与早已入社的儿子刘根柱发生了很多矛盾。刘根柱找支部书记郭大娘帮忙,经过反复的思想工作,刘老成最终认识了自己错误,加入了合作社。影片结尾,1958年槐树庄成立了人民公社,郭大娘也接到了去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的通知。
两个槐树庄,一个是艺术形像的《槐树庄》,代表了一个方向,一条道路。但在后来的重新分田单干时,这个《槐树庄》也被冷藏起来了。然而,事隔40年后,现实中的槐树庄又重新走上了这条路,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槐树庄,再走一次又有何妨!
二
现实中有没有不用再重走一次的?有。请看看同是山东的大户陈家。
这是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村庄,500多户,1470口人。2016年全村总收入1.6亿元。全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孩子中、高考升学的有奖励,过年过节给村民发福利上百万。他们自已说:“我们村没有富豪,也没有穷人。”
其实,乍一看,这样的村庄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比起江苏的华西、河南的南街还差很多,比同是烟台的南山集团(龙口市的一个村)也差很多。但是,这个村庄的发展历程却很值得聊一聊。
首先,在历史上,这也是一个现实版的《槐树庄》。他们也有一叫陈瑄的老支部书记,在1956年干着和郭大娘一样的事。这一干就是25年,直到1981年,修整出大寨田860亩,修建小水库11座,扬水站8座,塘坝3座,水渠5800米,挖隧道190米,打大井10眼———荒滩变良田,山地变水浇梯田——农业机械达到30台共460马力。
然而,到了1983年,又是一个历史的节点。艺术中的《槐树庄》随着分田单干的改革已经被封藏了,现实中的大户陈家呢?他们还能沿着《槐树庄》的路子继续下去?还是也和绝大多数村庄一样分田单干?只有26岁刚刚接任的新书记陈松海在老书记的帮助下,采取了一个聪明的“折衷主义”的办法。
“土地承包,我们村是一半一半。”
“怎么叫一半一半?”
“分口粮田给农民,解决吃饭问题。留一半发展果园。”
陈松海第一步成立了一个果园公司,将1500亩地全部种上了苹果。这个果园的存在,使村里保留了集体劳动和部分统一经营的功能。
这一步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在生产关系方面保留了一半的集体性质,而且,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启动了土地利用结构并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进程,是由过去的以粮为纲向多种经营的拓展。
这还不算。1984年,陈松海又要改造扩建集体企业了。他认为”否则是守不住的”,当然这是指村集体。因为原来大队只有一个粉丝厂、两个油坊、三个铁匠铺。加在一起,我们姑且称为六个手工作坊吧。他要发展食品加工业,办一个“招远市大户陈家龙口粉丝公司”。结果支部大会表决时把他否决了,原因是不同意他动用集体尚存的7万元资金。没办法,他只能利用原有的厂房进行改造,花了一年时间,靠借款搞成了一个半机械化的粉丝厂,使粉丝产量由原来的30吨增加到500吨。1984年到1985年,他们又与沈阳油漆厂合作,办起了“招远辽沈油漆化工厂”。1991年,又成立了“招远三联化工集团公司”,仅这家公司有固定资产1.7亿元,年利税667万元。
这个发展过程,已经是典型的农村产业革命的特征了。由农业结构调整再到农村产业结构变革,是老《槐树庄》那个时代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当时还不具备条件。但是,恰恰是老《槐树庄》那个阶段的艰苦奋斗,为这些后来的结构调整和产业革命奠定了基础。这两个阶段是怎么衍接的?华西的老书记吴仁宝说过,六十年代造田,七十年代造厂,八十年代造城。而对于大户陈家来说,这个衍接的时间在1983年到1984年,有两个关键环节很重要,一个是那个“一半一半”,另一个是还没被分掉的六个手工作坊。
两个一半留住了集体的一半土地,而那六个手工业作坊,则成了大户陈家工业化的新起点。艺术上的《槐树庄》在这时候被封存了,而现实中大户陈家的《槐树庄》之路却幸运地走上了新的征程。是不是有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意思?那些在理论上对马克思关于卡夫丁峡谷的论断争论不休的学者们,不妨把目光转到现实中来,也许更有意义。
三
故事讲到这是,本来可以划个句号了。但是,请打住,后面还有文章,这就是《走向乡村振兴》的魅力。后面文章的亮点在于,大户陈家的农业竟然再次出现了”家庭经营”。
2013年,大户陈家成立了一个“大户庄园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党支部创办的。他们动员农民把分到户的那些土地入股到合作社,一亩地算一股,等同于2000元现金,村集体和企业也分别以现金形式入股。2014年就流转回土地600亩,153户入社。后来又陆续流转回土地1200亩。再后来,他们又流转了周边13个村的1.2万亩土地,统一规划成20——90亩不等的种植片区,进行农业设施标准化建设以后,再以每亩1500——2000元的价格发包给农户经营,他们称这些承包者是家庭农场主,外村人也可以承包,结果带出了上百个家庭承包经营的农场主。
大户庄园合作社规定前两年免收承包费,制定统一的田间管理标准化要求,并对技术和销售等环节提供全程服务。合作社还建了两千吨的果品储藏冷风库和300吨的粮食加工生产线。
合作社的果园建有大棚顶盖。为防止冰雹袭击,一按电钮就可以把果树遮盖起来。他们还有一座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园,有聘用的和自已培养的科技人员,试种各种新品种,为农场主们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这就是大户庄园合作社的故事,在土地统一规划并进行了配套设施建设后,再发包给农户家庭经营。这里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首先,生产队解散后均田制的家庭经营变了,由分散的小农经济变成了规模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家庭经营,这是大户陈家产业结构调整后分工分业发展的结果,与按人均田的家庭分散经营有了本质的区别。
其次,这种由村集体主办的“合作社”,是一种在集体经济控制之下的“合作经济”,类似于被母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其实,在一个村集体下面又发展出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笔者在北京、山东、陕西等地都见到过,只是专业合作的产业内容有所不同罢了。
第三,假如没有经历过那个分田到户的过程,而是按集体经济的路子一直走下来,这一切其实只是集体经济在分工分业基础上,形成了集体、企业、和专业农户之间的一种新的双层或多层经营体制。
道路总是曲折的。正是因经历了那个曲折的过程,才出现了后来的“家庭经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土地流转”、“合作经济”等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现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我们不能像书生那样仅凭概念来判断是非,甚至吹毛求疵,乱加指责。在现实中,很多在逻辑上有冲突的概念也能统一起来。比如: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集体经济与家庭经营、统一经营与承包经营、合作社与家庭农场主等等。
但是,我们必须要警惕的是,当有人从国家大政方针的层面来使用这些概念时,就要认真对待了。比如:用合作经济取代集体经济,用分散的家庭一层经营取代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用资本主导的新兴经营主体取代集体经营的企业组织等等。
说到底,《槐树庄》戏里戏外的斗争还在继续。我想,这也是《走向乡村振兴》的要告诉我们的吧?
张文茂
2021—02—26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