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进程中的绊脚石
前段时间母亲生病,到乡医院检查,打针挂水不见好转,后到市医院检查,估摸是淋巴结炎症,可以继续回去挂吊水。又来到乡医院,连挂数日吊水收效甚微,情急之下问医生如何是好,医生不经意说出一句:挂吧挂吧,反正75%!
后来听母亲一说才知道根由,近几年国家的国库结余不少,全民医疗改革又提上议事日程,老家安徽被选为试点省份,农村按就医远近进行不同比例的报销制度,乡一级可报销75%,县级可以报销60%,市级可以报销45%……几十年的难题有望在此届政府手里迎刃而解,从未有过如此高的农村医疗报销比例,至少让在农村几乎成为习惯的小病拖着大病等死的农民看到了一丝曙光。本准备齐声为之喝彩,但看到此现场才知道离医改的真正成功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国库的钱再多也是有限的,哪经得起这些苍蝇如此叮咬!
农民看病有报销,按理说花的钱比以前少了,但事实并非都如此。让我来算一笔简单的帐:
比如以前看一次病需要花费1000元,医生看农民可怜或许能打个八折:800元。现在可以报销45%,实际花费应该是550元,但结果不是。医改之后看同样的病1000元不够了,得1500元,55%就是825元,医生还会告诉你,1500元里有些药不在报销之列的大概有300元,那就是(1500-300)*55%+300=960元。哪怕不考虑医生的同情,病人也只少了40元(1000-960),而医院呢?不管是市医院还是乡医院,相比以前的利润,却都成了医改的最大受益者!
更可怕的是,甚至连一向受人尊敬的经常打交道的村里的赤脚医生都干起了见不得人的勾当!
我们村有一个50多岁的老医生,从我记事起就知道他,攀起亲来,还是我亲姑父的表弟。附近方圆几公里就这么一个医生,这次母亲也找过他,他说你这个病得去市医院好好查查。母亲有点怕了,窃问大概需要多少钱,这位医生说:“现在几百块钱能做什么啊,至少得要千把块。不过看在我们都是同乡这么多年,又是表亲,我认识市医院里的一个医生,你跟他说是我让你去的,或许可以给你便宜些。”
母亲害怕,只得去市医院检查,又做CT又做胸透,只是没有利用赤脚医生送的那个关系。掐指一算,共计240元。回来路上与乡人闲聊此时,得知一个天大的秘密:那个赤脚老医生早已与他的关系人达成协议,推荐一个病人给多少提成。乎吾!这么多年的老医生,客户都是乡里乡亲,却抵不住金钱的诱惑,晚节不保,毁掉一世好名声!
回头再看,国家大力整治贪污腐败,想尽法子发展经济,好不容易存了点家底,有能力去解决医改这个世纪难题。
现在看来,光有钱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好的制度去利用和管理好这些钱,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重蹈覆辙,免不了失败的终结。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