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社会民生

胡靖:粮食安全,跌破80%还有多远?

胡靖 · 2013-12-14 · 来源:三农中国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一方面官方报道2013年粮食产量可能连续10年增,首次突破6亿吨。另一方面,粮食进口,尤其是玉米、小麦和水稻的进口持续增加。今年三大主粮进口破2000万吨看来没有问题。产量上升,意味着国内供给能力在提升,为什么还会出现进口快速增加呢?这里面暗藏玄机。

  (按:看几条新闻:

  政治局: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习近平三农战略思想:组织起来 习近平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

  人民日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概述 保障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

       按照政府防范哪方面、强调哪方面即缺哪方面、哪方面有危险的思路,你能想到什么?)

  中国粮食安全的局势呈现一些诡异。一方面官方报道2013年粮食产量可能连续10年增,首次突破6亿吨。另一方面,粮食进口,尤其是玉米、小麦和水稻的进口持续增加。今年三大主粮进口破2000万吨看来没有问题。产量上升,意味着国内供给能力在提升,为什么还会出现进口快速增加呢?这里面暗藏玄机。

  首先,说说粮食产量数字。这次国家统计局仍然没有详细说明2013年的60193.5万吨产量的数据来源。是遥感数据?还是各个地方逐级上报?还是其他方式?统计局历来对此讳莫如深。如果是各级政府层层上报的数据,所谓的“十年增”就非常值得怀疑。因为地方政府在经济数据上弄虚作假早已经验老到。在没有粮食危机爆发时,百姓也就姑且相信。但是,如果粮食危机爆发,弄虚作假就一定会穿帮。这种教训不是没有过。“大跃进”时期,不少地方虚报粮食产量数据。就是当时饥荒爆发的原因之一。同样,在今天如果继续在粮食产量上弄虚作假,也完全可能导致饥荒的爆发。并且,还会更严重。这是因为,今天城镇化已经使得至少6、7亿人远离农村、远离农业。他们没有耕地,不懂农业,完全不可能通过“生产自救”来缓解饥荒。

  虚假的数据及粮食市场暂时的繁荣,还可能掩盖粮食危机内在的裂痕。诱致一些地区,在最重要的粮食安全问题上继续假借“比较优势”,丢开饭碗不管。

  其次,粮食生产的微观经营制度也是个绕不开的问题。我国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1983年人民公社解体算起,持续了近30年。这一制度的初衷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在改革的初期,曾经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攀上4亿吨的历史高峰。但1985年以后,集体的“统”的责任被逐渐褫夺了。农业基本上是单一、分散的、或“原子化”的“家庭经营”。因此,涉及到需要“统”的地方,农户都只好自己去“搞定”。由此,导致粮农经营成本的上升。一些水田无法耕种,干脆被荒弃掉。比如,在南方水稻产区。水利,原来的生产队统一灌溉非常简单,成本也非常低。但现在就不同了。原来的一块水稻田,现在分给七、八户农户。结果张三种花生、李四种水稻、王五种蔬菜。统一灌溉根本不可能。要灌溉,农户就必须自己备齐电线、抽水机、水管。同样,病虫害防治这样最需要在数十亩、甚至数百亩耕地上统筹治理的问题,现在都只能依靠农户各自在自己的一亩二分土地上想办法。结果杀虫变成驱虫,农药的使用量急剧上升。导致农村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改革三十年,农村这种微观经营制度已经导致粮食生产陷入了严重的制度性困境。目前,真正在种粮的,即使是在“主产区”,也主要是四、五十岁以上的留守在家里的中、老年农民。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粮食生产怎么可能不出现问题?

  宏观上的制度安排也是问题多多。2001前后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催生了中国的粮食生产的分工格局。最发达的沿海7地区,被定义为“主销区”。这些地区可以自由的决定是否生产粮食。但是中部的13个地区,却被定义为“主产区”,被赋予了生产粮食的任务。其余的11个地区为“基本平衡区”。这种所谓的发挥了“比较优势”的宏观政策,导致的后果就是7个发达地区的粮食产量急剧下降,粮食安全开始形成依赖。这是中央政府干预市场的典型的恶果。依赖谁呢?依赖中央政府和“主产区”,还有就是“进口”。这种分工格局使得“主销区”摆脱了粮食生产,耕地由此大量被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播种面积倾向与经济作物。结果GDP速度迅速上去。而13个“主产区”的经济则陷入困境。这种让落后地区提供“公共品”,让发达地区“搭便车”的宏观政策,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自发秩序的原则。是不能持续的。结果,13个“主产区”中的不少地区开始对抗中央政府的政策。并逐渐效仿沿海发达地区的“以土地换增长”的经验以推动本区域经济增长。由此导致了四川、辽宁、湖北三个“主产区”省份在2007年前后率先“沦陷”,没有粮食安全输出。四川每年还缺粮500万吨,辽宁每年缺粮200万吨。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扩散。13个“主产区”、及11个“基本平衡区”内部,还在不断分化出自己的“主销区”。像中西部地区的成都、武汉、长沙、合肥、郑州都在发展成为超大型城市。事实上也就是超大型的堪比京津沪的“主销区”。在这样的粮食宏观格局下,若“主产区”越来越靠不住,“主销区”的粮食安全还能依靠谁呢?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说“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这是对的。但国内是哪里呢?13个主产区中,黑龙江、吉林是比较稳定的粮食安全的输出省份。内蒙,有严重的沙化问题。河南、山东、安徽有严重的水资源的问题。其他几个地区,如湖南、江西、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使有“比较优势”,也都在瞄着GDP摩拳擦掌,都没有承担“主产区”之心。

  所以,中国粮食进口的放大并不奇怪。以后还会继续放大。明年主粮进口也许会突破3000万吨。五年后,甚至会突破6000万吨。加上6000万吨的大豆进口,自给率跌破80%看来中央政府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它的真实信号其实就是国内的粮食生产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由于制度与政策的原因导致的。而非其他。如果刻意回避对这些制度与政策的讨论,仅仅盯住良种、耕地这样的要素“筛边打网”,就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

  一个右腿换严重关节炎的人,应该怎么办?医生说应该全力治疗康复,但经济学家说,锯掉会省一大笔钱,还会减轻家庭负担,而且以后不用干重活了。这就是中国目前粮食安全的政治生态。

  中国是一个耕地、矿产等要素资源非常稀缺的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没有太多腾挪的余地。如果粮食安全的压力由多数地区均匀承担、共同承担,而不是盯住几个“主产区”,则粮食安全“立足国内”并不困难。这种格局并非违反市场经济原则,也并非会压抑经济增长。江苏,作为一个发达省份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相反,若继续制度与政策的错误,人为设定“主销区”,纵容发达地区“搭便车”,才是中国粮食安全最大的隐患。

  ( 华南师范大学“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 )

  农业产业安全告急:还要继续加大开放吗?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3.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8.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9.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0.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