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社会民生

程恩富: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回应十个不同观点

程恩富 王新建 · 2014-06-13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审视中国目前和今后数十年的人口形势,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论证了“一胎化”取向的人口与资源及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战略,并回应了十点质疑。它们是“人口人手”说、“生育权利”说、“人口密度”说、“人口老化”说、“性别失衡”说、“高质二胎”说、“头胎较憨”说、“兵源风险”说、“大国空巢”说和“独子性格”说。

  【关键词】新人口策论 人口发展战略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一胎化 放开二胎

  

  On the New Population PolicyFirst Control and Then Reduce

  ——Response to 10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Cheng Enfu Wang Xinjian

  Abstract This paper, utilizing Marxist population theory, exam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tendency for the next few decades, based on which it puts forward the "new population policy" of "First control and then reduce", demonstrates the "one-child policy" orient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chiev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sponds to ten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i.e. "population means manpower", "reproductive rights", "population density", "aging of population", "gender imbalance", "allowing high-quality people to have the second child", "silliness of the first child", "risk of inadequate sources of soldiers", "A Big Country in an Empty Nest", and "personality defect of the only child".

  Key words new population policy;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one-child policy ; releasing restrictions on the second child

  1导言:“新人口策论”的十个要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一方面是物质(含生态环境)和精神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互为前提,相互依存,共同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尽管现代社会的人口变动不是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但人口变动仍然对社会发展有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两种生产”的理论是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两种生产的对立和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是由自然状况和社会发展方式决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一定空间内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尤其是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以及相关社会制度和政策,客观上制约着人口规模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换。

  马克思主义认为,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较,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数量和质量应当有计划地发展和调节,使人口和劳动力的发展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

  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的,那种以为主张计划生育就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马尔萨斯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现实可利用的生产资料同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比例失调,是导致相对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或实行不力,是导致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之一(所谓“错批马寅初一人,多生2亿多人”)。改革以来的30年,为了减缓人口规模的过快膨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工作,使人口再生产类型在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降至现在的1.8左右,到2005年全国累计少生4亿多人[1],资源和环境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可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成功转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繁荣、生活水平较快提高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全球人口控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伴随30年实行较严格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存在要不要放宽的歧见,近年又出现了大争鸣。在今后的数十年内,是继续严格实行一胎政策,还是逐步“放开二胎”政策,渐成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精神来审视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理性缜密地考量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我们倡导的“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要点如下:

  (1)不断增加的中国人口总量,正在逼近国内主要资源所能承载的极限。2008年底中国人口为13.28亿,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每年还将新增人口700万左右,人口总规模在较低生育率的基础上继续大量扩张,而且国内主要资源短缺严重,其向现有可高效利用资源的人口极限规模推进。

  (2)不断增加的中国人口总量,正在逼近国内生态安全所能承载的极限。我国多数江河湖泊和近海受到严重污染,有的著名河流和湖泊萎缩干涸,草原退化,湿地减少,荒漠扩大,多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排放有害物质总量增加等等,这些问题均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与人多相关。

  (3)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们持少生育或不生育的现代生育文化观,需要国家不断加大奖励生育的措施来维持人口的再生产。而我国在人们尚未自觉改变传统生育观和人口尚未收缩到适度规模(5亿人左右)以前,则应坚持不懈地推行“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的“一胎化”新政。将少数民族、难医治不良头胎等列入特殊情况。实行免费和奖励婚前体检,严惩胎儿性别查堕行为。

  (4)在尚未改变传统偏好男孩的习俗以前,实行一种有差别的变罚为奖的社会保障配套措施,“无胎高保、女胎中保、男胎基保(低保)、超胎不保”,即对于不生育的家庭实行高保,生一个女孩的家庭实行中保,生一个男孩的家庭实行低保或基保(社会普遍的基本或基础保障),违纪超生的家庭不保。尽快变处罚为奖励,促进生育和谐和计划生育工作和谐。

  (5)只有严格实行“先控后减”的人口调控政策(总人口先控制在15亿左右,后逐渐减至5亿左右),才能有效缓解我国社会主要经济矛盾和巨大就业的压力。单靠发展生产和粗放式发展方式,已难以满足不断膨胀的巨大人口规模所引起的社会需要扩张,必须倚靠人口规模的严格控制和缩减,才能使主要矛盾和就业压力不因人口总量过快增长而加剧。

  (6)只有严格实行“先控后减”的人口调控政策,才能实现人口素质的较快提升,更好地促进人口同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尽快赶上欧美日韩等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力和人均生活水平,真正实现高标准的共同富裕和科学发展目标,最终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中获得完全的优势。

  (7)树立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城乡人口方针,为了使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民工较快成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正式市民,所有城市均不宜推行独生子女结婚可生二胎的政策。要确保因严格计划生育所节省的经费用到改善老年人口的生活方面去。

  (8)国家一方面要把严格计划生育所节约的各种经费及时投入到老龄人口的生活和工作改善等方面;另一方面要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随着人的寿命提高而适当提高退休年龄,消除让劳动人口提前退休而又实际形成三分之一退休者再就业的不良局面。随着人的寿命和退休年龄的提高,应相应提高老龄人年龄的统计标准。

  (9)国家应对包括兵役逝世或伤残在内的非正常人生夭折或失去劳动能力的不同情况,给予高低不一的家庭补贴或保障,以激励人们从事高风险的工作,并高水准地解决其家庭生活的后顾之忧。

  (10)与“(经济)资源节约增效型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型社会”相匹配的应是“人口控减提质型社会”。这“三型社会”完整地体现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从而为根本转变对内对外发展方式,缓减内外“资源战”、“环境战”、“生态战”、“贸易战”和“移民战”等奠定基础。要像1980年中央决定实行“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那样,广泛通过立法、政策、宣传、教育等配套措施,尽快大力推行先控后减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新政,积极倡导“人口控减提质型社会”(至于如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需另文阐述)。

  对于笔者提出的上述“新人口策论”,可以产生10点质疑,本文一一进行回应,以便深化讨论,逐步形成科学共识。

  2回应十个不同观点

  2.1 回应“人口人手”说

  “人口人手”说,是计生政策诸多质疑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人们不会忘记20世纪50年代的“人口论”与“人手论”之争,也不会忘记被错误批判的所谓不识时务的马寅初,说他竟然用资产阶级的“人口论”反对无产阶级的“人手论”;以及新中国广泛宣传的为了国家繁荣昌盛大量生育后代的苏联“母亲英雄”。持“人口人手”说观点的论者认为:中国人将人的数量问题称为“人口”问题,强制计划生育又极大地强化了这种把人看成是“人口”而非“人手”的观念。将人看成“人口”,何以与“牲口”区别?近期更有论者指出,“要打倒中国的‘人口’学,建立中国的‘人手’学”。因为“人手”安排好了,“人口”就不是负担而是动力。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将来,即使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全日制学习和休闲,他(她)生产的价值仍然可能远远大于他消费的价值[2]

  这种质疑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第一,“人口”岂能无条件地变成“人手”?“人口”要成为社会财富的有效创造者,成为论者所说的“人手”,是有条件的,其条件还应该是当下的,是难以推给“将来”的。从“时间在先”的意义上说,人的数量问题无论如何首先都是“人口”问题。人不得不在一定的时间(成年前和老年)不同程度地失去其“人手”的属性。据测算,即使按1998年的消费模式和物价水平,我国抚养一个孩子从母亲怀孕始至16周岁止,全国平均所需支付的总抚养费最低为5.8万元,最高为6.7万元。现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在老年阶段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也需要家庭和社会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幼保健、社会教育、老年医疗等投资将不断升高,家庭和国家为抚养每个人非劳动阶段的所支付的总抚养费也将大幅上升。这样,由于“放开二胎”而多生的几亿人口,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二,即使人到了劳动年龄阶段,能否就业则不一定;就业后从个别单位计算能否提供微观剩余劳动也不一定;就业后即使从个别单位计算有剩余劳动,但纳入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外部因素,能否真正提供社会剩余劳动则更不一定。这表明,有劳动能力的人要转化为现实从事劳动的人,以及能为单位和社会都提供该部门平均或超过平均的剩余劳动,是需要现实可利用的生产资料和科技水平的。

  第三,“人口人手”说反映的是一种无需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落后生育观念。“从农业角度看,这无非是将本来可以由一个人耕种的土地由两个人来耕种,或者将本可以由机器代替人力来耕种的土地继续交给更多的人来耕种而已。从工业角度看,无非是将三个人的活由五个人来干,或将可由机器干的活换成人来干而已。从商业角度看,无非是将一个人所卖出的东西由两个人来卖,用更多的小摊贩替代大型商场和超市而已。不仅如此,过度生育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将本可以作为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创造幽雅生存环境的大自然的天然生态,不断地变成农业耕地,以将本可应有的美学生活和生态环境逐步破坏到生态危机的地步来养活一个低水平生存的庞大人口群而已。”[3]不难看出,漠视“人口”而仅抽象突出“人手”,以此为放开生育政策的主张辩解,实质上是一种不思进取的农业社会的古老生育观念。不摈弃这种落后的生育观,谈何实现类似发达国家的动态现代化和人均高质量生活水平?我们再不能醉心于“世界加工厂”、“廉价劳动力”等“美誉”。与其说是“美誉”,不如说是无奈。在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中,只有控减人口数量,才能更快地提高人口质量。

  第四,我们不否定“科技高度发达后,一个人生产的价值远远大于他消费的价值”的观点,但在“科技高度发达”之前怎么办?是否每个人都能在高科技单位从事生产?持“人口人手”说的论者还认为:一个社会如果能建立一种各尽所能的制度,吃饭的问题还解决不了吗?这当然只能是“如果”,因为“各尽所能的制度”实现,必须要有各尽所能的工作条件,要有企事业等就业需求。就业需求问题不解决,遑论“各尽所能”?况且,原始社会末期人就可能提供剩余产品,但人需要逐步实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质量,而绝不仅仅是一个吃饭或温饱问题。

  2.2 回应“生育权利”说

  有论者指出,公民个人有自由生育的权利,这种个人权利是神圣的,不受侵犯的,国家没有理由限制公民个人的生育自由。因为1966年联大《关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议》也指出,每个家庭有权自由决定家庭规模;1968年5月联合国世界人权会议通过的《德黑兰宣言》第16条规定,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地决定子女及其出生间隔的基本人权。也有论者认为,“生育权首先是私权,然后是公权。”[4]

  “生育权利”说是绝对生育权观念的反映,是一种片面的、抽象的、自私的权利观。

  首先,“生育权利”说仅仅片面地、孤立地抓住“自由决定”的字眼,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联合国文件中第一次论及生育权问题,是1966年联大通过的《关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议》。《决议》首次将夫妇的生育权利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随着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尖锐,联合国有关文件在生育权的表述上是逐渐完善的。我们应该全面了解联合国有关生育权利和生育义务的一些基本观点。1974年布加勒斯特世界人口会议《行动计划》对生育义务的定义是:夫妇和个人在行使这种(生育)权利时,有责任考虑他们现有子女和将来子女的需要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责任。这一标准性表述,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国际性文件中,并被各国政府所接受。较之传统文化和宗教中的生育义务,《行动计划》中的义务强调对子女负责——要考虑子女的教育和生活水准等;强调对社会的责任——要考虑自己的生育决定对其所生活的社区和社会的平衡发展的影响,个人的生殖行为应当与社会的需要和愿望相适应。一些有识之士指出,这种考虑到后代的需要和权利的概念,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5]。《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在把生育权纳入人权范畴的同时也强调指出:生育不仅是自由的,也是有义务的和负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7条也指出: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其次,“生育权利”说漠视中国的具体国情,缺乏科学、客观的公正立场。马克思指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6]。马克思主义一向反对把人权(包括生育权利等)问题绝对化和抽象化,主张人权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强调人权观和人权标准必须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相结合。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也是中国人权和生育权利理论研究的坚实基础。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主要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尖锐矛盾,看到人口的自由增长严重制约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历届领导人论述人口问题,都是以人口多、底子薄这一最基本的国情为出发点的,是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和把握上的。对于一个13亿之众的大国,国家人口政策首先要考虑的,只能是全体人民的生存发展和福祉的提升,而难以顾及脱离现实的所谓“自由生育”。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不得已而为之的严格生育政策,正是优先考虑到全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倘若按照“自由生育”说满足每个个体生育孩子的数量要求(如主张“有儿有女并不是一个落后的理想,而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愿望,或者说是一个比较美好的愿望”[7]),而不考虑在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下,其子女未来的衣食住行和教育福祉的提高,这样必将影响到后代们又好又快的发展权和教育权。于是,“私权”只是浅层次地得到满足,实际上“私权”和“公权”均未圆满实现。

  再之,“生育权利”说割裂了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关系。国际上最早对生育权进行系统研究的瑞典隆德大学丹麦籍著名人权专家卡塔琳娜·托马瑟夫斯基撰写的《人口政策中的人权问题》一书,从人权角度分析了各种人口政策以确定与人口政策有关的人权标准的实际意义,并根据这些标准规定了政府在人口政策领域所应承担的义务。该书认为,政府为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而进行的干预并不一定都是与人权标准相违背的。人权标准要求将个人权利与整个国家的福利相平衡。如果高生育率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有害作用,或者父母的生育行为会对其子女产生不良影响,那么政府就有权干涉[8]。美国东西方中心人口研究所研究员凯伦·梅森的《人口方案侵犯妇女人权吗》指出:一些国家人口迅速增长,而资源十分短缺,孩子生多了就会影响到社会目前和未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生育失控而影响整体利益,政府限制个人的生育自由是完全正当的[9]。加拿大生殖健康权利研究专家吕贝卡·库克在《生殖健康与人权》一书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特别是妇女缺乏调节和控制生育能力,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家人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全球的稳定,影响人口与自然资源、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成为对妇女人权的侵犯[10]。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一条还明确规定:所有民族均享有自决权和自由处置其天然财富和资源的权利,这是民族之生计,不容剥夺。这就突破了西方仅将人权理解为个人权利的片面观点,第一次在国际人权中确认了国家(集体或民族)人权,并使之成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社会对生育权利的研究表明,尽管“家庭和夫妇在生育问题上应该有自主自决的权利”[11],尽管生育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可行使的权利,但对于人口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制定人口政策限制个体自由生育权,是完全必要的和科学的。个体生育权的无节制自由行使,必然危害国家整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权、发展权的进步,也将为个体生育权和发展权提供更为和谐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私权和公权,两者应该合乎国情和世情地有机统一起来。

  近代西方思想家卢梭指出,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只不过是社会成员服从自己的理由而已;国家和全体社会成员强迫个别社会成员服从公共利益,只是强迫他服从自己的利益,因为社会成员并不总是能看清自己的理由。这种统一性,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得以存在的基础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国家和法得以存在的基础之一[12]。这说明,在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受到严峻挑战时,牺牲部分个人与部分家庭的一些利益和愿望,也是应该的、必须的和不得已的。

  最后应该指出,主张自由生育权利的论著,大多是出于对公民个人私权的偏爱或“体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反映了某种秘而不宣的心态:关于人类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以及提高整个民族的现代化水平和人均生活水平,那都是大家的事、将来的事、可望而暂时不可及的事;至于“放开二胎”等计生限制,则是自己和自己家族的事,是眼前的事,是可望且即刻又可及的事。

  2.3 回应“人口密度”说

  有论者认为,从人口密度来说,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都比中国要高,但这些国家并没有控制人口规模和限制生育,因而中国限制生育自然是错误的;认为人口密度优势和规模优势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首先,不能单纯以人口密度概念来衡量人口规模的合理性问题。人口密度仅考虑到地理面积,未顾及这一空间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是否利用其他空间的资源等状况。例如,我国江苏人口的平均密度约为600~700人/KM2,而西藏却不及2人。仅从数字上会看到西藏人口稀少而江苏人口过密,同时也觉得西藏土地在供养人口方面还有巨大潜力。其实并非如此。西藏地区是海拔平均4000米的高原山地,实际耕地面积只限于狭窄的南部河谷等地区,高原干寒草场的产草量也较低,单位面积的载畜量有限。而位于长江入海处的江苏,其长江三角洲平原上的水网农田生产力较高,有效耕地面积自然远超西藏。因此,要综合考量各国家、各地区人口密度同该国该地区的内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关系,才能衡量某种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是否具有合理性和高效性。

  其次,不能把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人口密度的提高可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并非任何条件下人口数量及其密度与经济发展都相互促进并成正比例或正向相关。在一定条件下,人口数量及其密度过大又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同样,当人口数量及其密度达到一定高度和经济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经济发展对人口数量增长和人口密度提高的促进作用也会趋于缓和,而不再那么明显和突出。

  在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方面,有许多实证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简单观察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往往并不能看到明显的相关关系。对1999年世界上130多个国家的人均GDP与人口密度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得出的相关系数不够显著,仅为0.194。亦即在把许多自然资源条件等因素截然不同的国家放到一起时,我们很难得到一般性的判断,说GDP与人口密度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相关关系。对中国的实证分析也表明,人口增长和人口密度对经济发展有复杂多变的关系。从一定的意义上看,过快的人口增长意味着新增人口急剧膨胀,经济发展的成果将有相当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消耗,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消费需求逐渐扩大,相应人口投资将大量增加,因而总投资中的生产性投资份额相应减少;意味着为经济发展带来就业压力;意味着对教育投资造成影响,不利于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和经济的长期发展[13]

  再者,不能把“人多好办事”、“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看作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表述。如有论者说,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正因为它是一个人口大国。那么请问,美国等发达国家哪一个是因为人口多才强盛的?印度比哪个发达国家人口都多得多,为何数十年都发达不起来?韩国等人口不多,为何能较快地强盛起来?

  从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的10个国家(摩纳哥、新加坡、梵蒂冈、马耳他、巴林、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巴巴多斯、毛里求斯、瑙鲁)和上面所提及的一些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度或地区来看,其较大的人口密度,不能成为中国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而不应该控制人口规模的理由。它们的较大人口密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一是上述国度或地区的较大人口密度,大多因国土面积较小。如世界上10个面积较小的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占了一多半;二是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们大多数为岛国或群岛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是从发展程度、发展手段、发展方向上看,这些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有的是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如瑙鲁的磷酸盐矿产资源,马尔代夫比较发达的渔业和航运业,巴林举世闻名的采珠业和国际金融中心;有的几近完全依赖别国资源,如新加坡利用转口贸易的优势,进而发展出口加工业、航运业、金融业,成为亚洲屈指可数的发达国家。日本更是依赖别国资源发展的国家。

  2.4 回应“人口老化”说

  近年来,中国的老龄人口问题和老龄化趋势,引起了公众的担忧,“人口老化”说也成为一些人质疑现行计生政策的主要说辞。然而,这一质疑是盲目的,中国人口的主要问题在于“太多”而非“太老”。

  (1)老龄人口问题并非等同于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人口问题是指老龄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而人口老龄化问题指的是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在这一过程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不论是老龄化还是年轻化,都会存在一般意义上的老龄人口问题,但却不一定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而老龄化问题则内在地包含着老龄人口问题[14]

  中国老龄人口多,并非像“人口老化”说所主张的完全是由低生育率带来的,而首先是由中国“人口众多”这一突出国情所决定的。与不少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人口规模虽大,但目前老龄人口比例却较低。况且中国老龄人口规模大主要表现为低龄老人(60~65岁)比例大。这一老龄人口的特点说明,中国现阶段主要存在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老龄人口问题,而非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既然如此,“人口老化”说拿人口老龄化趋势来诟病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便是片面的。

  (2)人口老龄化不等于人口老龄危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人口统计学概念,表示某个人口群体中老龄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一种趋势。其正面或负面影响有多大,需要客观分析。人口老龄危机则是一个人口经济学概念,反映的是由于人口老龄化而导致了劳动力的供给小于其真实需求,从而造成一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甚至使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财富难以继续增长的结果[15]。换言之,如果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导致劳动力供给的短缺,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人口老龄危机。

  以中国为例,举世公认的是,中国城乡将长期存在大量显性和隐性的劳动力过剩。因收入和劳动状况的机会成本变动而导致个别地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并不能掩盖和否定这一基本事实。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9.73亿,16—64岁人口2016年将达到9.9亿人峰值,2050年为8.7亿人,高于目前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16],而经济资源和国民生产总值却比发达国家少得多。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推动资本对劳动力的潜在替代能力来看,中国没有任何理由担忧老龄化趋势。比照发达国家,中国在未来一个世纪内也不会出现劳动力的供给小于劳动力的真实需求的情况,于是也就不存在人口老龄危机的问题。

  (3)不能以某些城市和地区的老龄化数据替代动态的老龄人口分布和地区差异。在看待中国的老龄化程度问题上,“人口老化”说之所以表现出“忧心忡忡”,还在于忽略了中国老龄人口地区差异大和农民工流动人口等因素。整体上看,全国各地区人口年龄老化的速度和现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巨大差异是中国不同于一些小国(如以色列)以及其本身的同质性较高的国家(如英国、法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这正是中国在平衡地区老龄化的矛盾差异时可以利用的一个“优势”。据国家统计局对中国31个省、857个县、7100个村68000个农村住户进行的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农民工总数为2.25亿人。其中1.4亿人在本乡镇以外就业,占总数的62.3%。如果考虑到这1.4亿农民工的流动和迁移,我国老龄化的整体程度自然是大大缓解的。北京、上海等每年始终保持数百万年轻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大量的职工又提前离职或退休,如果客观统计,这些城市还存在老龄危机吗?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民工都急于转移到北京、上海等城市,这些城市有什么理由用市民两个独生子女结婚生二胎来延缓这一转移呢?这说明,不能仅仅看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总体趋势,混淆一般意义上的老龄人口问题和老龄化问题,以某些城市和地区的老龄化数据替代动态的老龄人口分布和地区差异。否则,可能构成对正常思维和政策的误导。

  (4)在老龄化问题上,不能使用互相矛盾的论证逻辑。持“人口老化”说的论者中,有人一方面宣称“人口爆炸”必致“科技和资源爆炸”——计划生育减少的数亿人口中的少数人的科技成果,不但足以养活他们这个群体,还能使得全人类受益[17];说什么“要从全球化角度看待资源,即使中国一个孩子都不生,民族自杀,留着资源给其他国家,也不过多用几十年。因此,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只有一条路可走:依赖于科技进步开发新资源”等,可另一方面又呼喊未来的社会“老有所养,谁来养?怎么养?”[18],这是混乱的逻辑矛盾。我们要追问的是:既然能养活绝对的、更多的人口,既然“科技进步开发新资源”那么容易,请问,为什么就不能养活相对更多的老人呢?

  (5)以个别国家所谓“养老金的短缺”问题来论证,也是站不住脚的。假如一个人口逐渐老龄化的国家并没有出现劳动力的真实短缺,而且人口总量的减少加速提高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那么所谓养老金的短缺问题,不过是社会分配政策方面的不合理所致,完全可以通过调整社会分配而解决之。假设现在有两个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一模一样的“中国”,一个在100年内始终保持在13亿人口,另一个在100年后降低到5亿,无疑后者老龄化程度大大高于前者,但哪个“中国”将具有更高的人均养老收入和更好的老龄生活环境?结论不言自明[19]

  (6)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含老龄人口问题)取决于人均劳动生产率而非抚养比。“人口老化”说经常用劳动人口对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之提高趋势,来表示老龄化将使劳动力养老负担不堪重负,甚至认为“存钱不如存人!多养育一个孩子等于买一份最好的养老保险。”[20]这种观点,没有看到中国劳动力大量过剩的事实,以及仍将长期潜在过剩的趋势和资本对劳动替代的潜能,没有认识到一个社会提供养老金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而非劳动力的人头数。现代化的最基本涵义,就是以更多的机械与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力来生产财富。故而有论者提出:美国为什么能够用3亿人口生产出远高于中国13亿人口所生产的GDP?说到底,就是美国科学技术的发达使得它得以用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来创造财富。一个人均GDP4万美元而老龄人口比例为40%的国家,比一个人均GDP5千美元而老龄人口为20%的国家,哪个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答案显然是不言而喻的[21]

  (7)依据上述分析精神,可以认识到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对严格“一胎化”所容易形成的某种“四二一”人口结构的家庭,要有正确的评价。一方面,这只是一部分家庭的人口结构而非全部,另一方面,若采取提高退休年龄,以消除让劳动人口提前退休而又实际形成三分之一退休者再就业的不良局面,又把严格计划生育所节约的各种经费及时投入到老龄人口的生活和工作改善方面,那么,即使属于“四二一”人口结构的家庭,其社会生活总水平不仅不会低于“放开二胎”的状况,反而能减少现阶段大量的“啃老族”现象。

  (8)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千美元的中国,已形成大量老龄人口,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好事而非坏事。联合国确认的“人文发展指数”三大指标之一是人均寿命。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正效应。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逐渐提高,应像日本等国一样,相应提高退休年龄和老龄人起点年龄的标准。

  2.5 回应“性别失衡”说

  “性别失衡”说既是国内一些论者主张“放开二胎”的主要论据,也是西方少数人利用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来批评中国计生政策的主要说辞。在对待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问题上,悲观派认为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乐观派则认为“微不足道”;有论者认为未来4千万至5千万男性公民将要面对终生的“无妻徒刑”,而其反对者却指出这是严重地夸大其辞;一些人认为这将在未来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另一些人则批评这种推断是想当然……可谓莫衷一是,“迷雾重重”。

  然而,在综合考察了各种观点以后,我们认为,第一,截至目前,在对偏差程度的认识、偏差原因的解读和偏差后果的前瞻等方面,马瀛通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历经十年心血撰著的《出生性别比新理论与应用》[22],澄清了错谬,拨开了迷雾。该专著针对出生性别比问题上的是非而做的有根有据的实证研究,主要提出了出生性别比属于条件随机事件而非独立随机事件的崭新观点。即性别比随胎次上升而升高具有普遍性,从而一、二孩比例的增加不但不会使性别比增高,反而会使之下降。因而把中国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日益增高归结为性别偏好日益强化的结果,或归结为出生人口中的第一、二孩比例升高与多孩比例下降所导致等观点,都是只看表面现象、误用相关分析方法而产生的误解。性别偏好与出生性别比没有直接的互为因果关系。只有当生男偏好付诸于人为影响受孕胎儿性别,如实施胎儿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才能导致出生性别比异常变动;中国第一、二孩比例提高与多孩比例的下降,不仅不会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反而致使其下降。此外该书还指出,出生性别比相应于未来婚配时的性别比(简称婚配性别比),绝不是简单的随时间推移的队列匹配关系;出生性别比根本不同于未来的相应婚配性别比。因此,不可将其等量齐观,或将其简单化了。

  第二,以“性别失衡”说而主张全面或基本“放开二胎”的论者,“有必要论证,其“放开二胎”的方案会更有助于消除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23]仅简单重复类似“放开二胎”有利于缓解目前严重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24]等说辞,是没有说服力的。由《出生性别比新理论与应用》研究可知,“放开二胎”的方案不仅不能消除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反而会促使这种偏高程度增加。同样,“性别失衡”说也没有充分的论据,足以证明我国近30年来的生育控制对总人口性别比产生了具有因果关系的影响。那么,也就没有什么理由把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安置”在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头上。

  第三,在如何看待和治理现在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包括总体性别比问题上,持“微不足道”观点的学者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常识告诉我们,男性从事的许多高风险的社会职业角色(如当兵、下井、建筑等),以及其生理特点和后天的许多习惯(如吸烟、酗酒等)所导致的相对较高的死亡率,客观上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相对较高的出生性别比。即便实行普遍二胎会有助于出生性别比有所降低,但对于因人口的庞大基数及其巨量增长而导致了如此众多社会经济问题的大国来说,为此付出使人口多出数以亿计的代价,并非理性选择,甚至有些舍本求末[25]

  第四,男女出生性别比的偏差,不能归咎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按照出生概率,无论是只生一胎,还是头胎生女孩的可再生二胎,男女出生性别比应大体相同。事实上,造成出生性别比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养老保障制度的缺陷、观念上的重男轻女、技术上的胎儿性别鉴定、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状态(如女性就业歧视)等,并非因计划生育政策而来,也不能因取消计划生育政策而去。性别失衡的现状必须扭转,只能靠综合治理。尤其要在建立一种有差别的变罚为奖的社会保障措施(“无胎高保、女胎中保、男胎基保即低保、超胎不保”)、严惩胎儿性别查堕行为、消除女性就业歧视、延长男性寿命这四个方面加以努力,才能为纠正出生性别比、人口性别比和婚配性别比的失衡扫清障碍。

  2.6 回应“高质生二”说

  有的论著指出了一种怪圈:“特殊人群允许生(指生二胎。下同),贫困人群躲着生,暴富人群交钱生,高质人群不能生。”认为这种“生育逆淘汰”或“人口素质逆淘汰”现象已有蔓延之势,如长此下去,将导致国民素质的整体下降,应允许高质群体生育二胎,如允许院士、教授、高科技人员(乃至企业家、白领阶层、研究生以上学历或有较高收入者)生育二胎。也有人认为,计划生育实行30多年来,“有钱的罚着生,没钱的偷着生”,真正被限制的仅是公职人员。现在农村夫妇和城市无业人员大都生育了二胎,而1.5亿公职人员多是一胎。按1.5亿中处于生育年龄阶段公职人员来看,最多只是控制了近7千万的出生数。而这少生的7千万却是素质较好的一群人,从经济条件、学习环境、培养能力等方面看,他们是占优势的。论者认为,提出这一观点或建议“会引起争议,但是还是觉得有必要提出这个建议”,“不管结果怎么样,至少是一种提醒,一种思路。”[26]

  我们认为,“提醒”本身具有积极作用,其着眼于提高人口素质的出发点,将引发人们对“人口素质逆淘汰”现象的思考。但这也只能是一种“思路”,不仅因没有可操作性而难以实施,在实际上也是弊大于利的,是得不偿失的。

  (1)没有数据证明高学历、高职务父母的子女智力和素质就高。首先,从遗传学角度看,父母智商与子女智商具有不确定性。政界高干、学界高知和商界高管的孩子或其他孩子的智商均不具有同质性,其身体素质、智商水平和行为能力的差别实际很大。因为一个人的各种智商和能力主要不是天生出来的,而是通过教化和锻炼等各种社会化途径自我砥砺出来的。高学历、高职务的父母与其后代的“人口素质”没有简单的因果关系。

  其次,一个民主社会应该坚决反对“血统论”倾向。“高质二胎”说普遍被社会舆论斥责为“龙生龙、凤生凤”的陈腐血统论,就像古代等级制和现代“种族论”一样,孩子一出生就会被打上一种等级烙印。社会成员的分工和分层是客观存在的,但所谓社会“精英”与大众的的生育关系应当平等,否则,就可能漠视和否定人生的勤奋和后天的努力,亵渎人类数千年来追求的平等。要通过少生来优生,而不是通过“精英”多生来优生。与“少生快富”的口号一样,“少生优生”、“少生先富”的原则和精神应当普及。

  (2)“重生不重教”或“生了不能教”的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有论者指出,低素质人口只注重生育而不注重教育,或不能更好地教育,应该严格控制其生育二胎,相应放开高质人口生育二胎,这样才是着眼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对此,首先我们应该承认,“重生不重教”或“生了不能教”,确有部分事实支撑,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关键在于,只有建立不断提高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才可能逐渐消除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中低收入家庭“养儿防老”等陈腐观念和生二三胎的行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和缩减年均人口新增规模的重要方法,是法律赋予农民承担计划生育义务的社会各项保障,这类社保开支等是国家财政参与人口控制及其减少的经济手段。如果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内,再允许“高质生二胎”,并对农民等加强控制,不仅会导致出生率的升高,还可能引起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成为一部分群体歧视另一部分群体的口实,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

  其次,提高国民素质,不能仅倚靠那些所谓处于人口数量金字塔顶的高质人群。国家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也非如此可一蹴而就。况且,在目前的中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同人口总量的“先控后减”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中国人口的最大问题是规模问题,这绝对是首要的问题。规模庞大的人口总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不该规避也难以规避的障碍,任何重要的、与人口或劳动力有关的政策出台,都只能把规模问题放在首位来考虑。高质群体多生孩子无疑会进一步增加人口,这不仅有悖于人口总量的减少,对于提高高质群体的比例也是杯水车薪。尤其是在未来10年生育水平处于回升状态和生育小高峰期间(张维庆语),更应倍加重视。

  第三,从国家范围来说,少生可以使每个人得到更多的教育等公共资源。而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几乎谁都知道培养一个子女的困难比两个三个要小,且下一代获得的教育也会更好。允许“高质生二”,表面上看也许达到了某种“平衡”,但实际上整个国家的教育等公共资源,相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却并没有相应增加。就中国各种资源人均拥有量看,保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并不断提高其家庭的就业和福利水平,已是够紧张的。那么,在资源有限和不足的情况下,保证农民等所谓“低素质”家庭的一个子女能够有良好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便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要义之一[27]

  2.7 回应“头胎较憨”说

  中国民间有一个说法:“老大憨,老二精,老三最聪敏。”这一“俗语”也被一些主张“放开二胎”的论者拿来作为论据。其实,这个论据实在不怎么有力。

  (1)“憨”为何义?老大为什么“憨”?首先要指出,这一说法可能算不上一个俗语,倒似顺口溜。所谓俗语,一般反映出某些人群的生活经验。那么,“老大憨”的说法真的反映了人们的普遍生活经验?事实上,这种好似经验总结的“老大憨”,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

  其一,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初为父母者少有生养和教育的经验,一般只能在摸索中养育。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大,好像有些“憨”了。到第二个第三个孩子时,父母有些养育的经验了,孩子会比第一个孩子教育得好一些。这样解释为什么“老大憨”,可能又给了主张“放开二胎”的论者以口实:既然如此,那就应该生第二个、第三个孩子呀?

  其二,请注意,在这里说的是“好像有些‘憨’”。更主要的原因也许在于以下俗语,如“要得好,大让小”;再如“天下爷娘疼小儿”。头胎孩子即老大,在父母和社会上“大让小”的灌输下,自然养成了老实、忍让、吃亏是福,爱护弟弟关心妹妹的品性;老大,在父母生下“老三儿”时,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或说不需要父母特别关照了,因而“天下爷娘疼小儿”。不要以为这样解释牵强,因为还有一个理由:作为老大,总要担负起照看弟妹的任务,有所谓“半个爹妈”的传统做法,有时扮演着兄弟姐妹中的“带头人”和“监护人”角色。

  其三,人类社会总是不会停止它前进的脚步,后出生的老二老三们,总是能够得到比老大多得多的社会刺激、文化信息、生活启迪。换句话说,老二老三们的世界往往比老大们的世界精彩。于是,老大显得憨了点儿。

  (2)“老大憨”的说法,在制定“只生一个”的政策时,已得到了慎重的讨论和考量。1980年3月开始,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召开了五次会议,据曾参加过这些座谈会的人口学专家田雪原先生回忆说,讨论“只生一个”这一政策是否可行时,就有人提出民间的这一说法,头胎出生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憨傻,如果施行一胎政策,会不会导致国人的智力水准下降?当时专家查找了资料,发现美国飞行员中有40﹪都是“老大”,这意味着第一个孩子照样有足够的智力和能力进行复杂的工作。于是,这一说法便被否定了。

  (3)个案不能成为“头胎较憨”说的论据。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头胎的老大,有的是有些智力障碍或先天不足。但这怎么也不能归咎于生育胎次,更不能因此而以偏概全。中国目前一些特殊情况下允许生育二胎的现象,由于科技、医疗、优生优育的原因,二胎避免了头胎孩子的一些先天不足,这岂能生拉硬扯过来作为“头胎较憨”说的普遍论据?

  2.8 回应“兵源风险”说

  有论者认为,基于独生子女的成长风险,国家一旦遭受战争,如果独生子女比例过高,对兵源和士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兵源逐渐短缺,可挑兵员越来越少。一旦发生战事或需要独生子女及其家庭奉献时,国防风险也就随之存在[28]。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相对合理解决的问题。

  首先,从绝对量上说,中国在整个21世纪不会存在兵源不足问题。即使2100年之后中国人口绝对数量只有新中国建国前的水平,也不会存在什么兵源总量“风险”问题。难道3亿、4亿人口以下的众多国家和独生子女较多的发达国家就不存在所谓“风险”?况且,现代战争的胜负主要不取决于军队的人数。

  其次,不论在现实正常生活中,还是在征兵和战场上,我们都不能把“独生子女”的生命权凌驾于“多子女”之上。因为人的平等关键在于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当今世界各国的宪法,比较普遍地规定了公民服兵役的基本义务,这是民族国家抵御外侮、戡定内乱的客观要求(日本属于例外)[29]。《希腊共和国宪法》第13条第4款还规定:任何人均不得以其宗教信仰为理由,拒绝履行对国家的义务或不遵守法律。这里面“对国家的义务”,当然包括服兵役的义务。我国兵役法第3条一般性地规定了公民平等服兵役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可见,中国不存在缺少兵源的问题,中国也不必担心“国防已开始由‘小皇帝’们来守卫了”的问题[30]。独生子女兵与非独生子女兵不存在性格、能力、人格贵贱等区别。所谓“国防风险”等说法,不应成为反对“一胎化”的理由。不过,国家应对包括兵役逝世或伤残在内的非正常人生夭折或失去劳动能力的不同情况,立法给予高低不一的家庭补贴或保障。

  2.9 回应“大国空巢”说

  在主张放开生育政策的论者中,有一个骇人听闻的“大国空巢”说。论者认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导致了大国空巢、劳力短缺、学校破产;笃信“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人口大国优势论”、“生育文化决定论(各民族的博弈归根到底是生育文化的博弈)”、“人口多多益善论”,“中国的人口过多只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谎言”;主张“全球环境污染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中国走入歧途的计划生育惹的祸”等等[31]。限于篇幅,以下只分析其若干谬误。

  (1)“大国空巢”说一向不以中国国情作为观察和述说的出发点。温家宝总理200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32]

  其一,论者对中国人口总量的压力是漠视的。截至2007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21万人,2008年底达13.28亿人[33],尽管自然增长率已处于低位,但是在未来的近40年内还将有3亿人口的增幅。仅据学界中位方案预测,2045年将达峰值规模15.34亿人[34]。人口压力有增无减。“大国空巢”说漠视中国“最大的实际”——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对中国人口仍在继续增长、生育率仍存在反弹(甚至“一放即发”)的可能性视而不见(希望生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妇女比例达70.7﹪[35]),而对中国控制人口的负面影响却夸大其辞,以至于认为当初马寅初和中央倡导计划生育本来就是错误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认为,虽然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但“人口过多仍是我国首要的问题”,人口数量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36]

  中国的人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今,许多关乎中国国家大事的问题,归根结底往往都是因人口的规模过大。资源、环境、就业、住房、教育、交通、治安、分配、外贸等等问题,有哪一个与人口过多无关?简言之,人口总量制约着我国一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这是中国最大的实际。

  其二,论者对中国就业方面的巨大压力是麻木的。据多数学者的研究和预测,在目前生育率不变的前提下,中国未来几十年内将会面临一个来势汹猛的就业高峰,承担前所未有的失业压力。如按袁守启的预测,今后20年内,劳动力将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严重失衡状态。2000年劳动力供给为7.14亿,2010年上升为7.82亿,2020年为7.75亿,而2010年劳动力的最大需求为7.4亿,2020年仍为7.4亿。2010年和2020年的失业率分别为5.18%和4.42%,失业人口分别为4000万和3400万[37]。按另一种算法,以女16~54岁和男16~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进行预测,2010—2030年将持续在9亿左右,比重约为64﹪,本世纪前50年劳动年龄人口增幅将持续快于总人口增幅,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00多万。与此同时,本世纪头30年随着非农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约保持在2亿。这些研究的具体预测结果虽有差异,但结论却是共同的,即中国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力将长期处于相对过剩状况。在稳定目前低生育水平的条件下,未来劳动力供给都已经过剩。如果还要“放开二胎”生育,其结果只能是加剧这种过剩状态,增加显性和隐性失业人口的数量。目前就业问题,还因大量下岗待业、提前退休、买断工龄等变相失业和潜在失业人口而更趋复杂,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解决城乡劳动就业问题,早已并将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难题。

  (2)“大国空巢”说以耸人听闻的推论反对“一胎化”政策是错误的。按“大国空巢”说,因为计划生育,“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人口大国,有在短时间沦为空巢大国的危险,有失去人口大国优势的危险,有民族自杀、亡国灭种的危险……”其论说方式如下:“现在不少人口学家声称要将中国人口降低到7亿、5亿或者3亿。2005年中国人口中1970年以后出生的7亿,1978年以后出生的5亿,1988年以后出生的3亿。现在一个孩子都不生,今后平均寿命为76岁的话,中国人口也要到2046年、2054年、2064年才能分别降低到7亿、5亿、3亿,但那个时候最年轻的妇女也已经有41岁、49岁、59岁了,基本都丧失生育能力了,然后在2085年左右中华民族基本灭绝。”“而1.3的生育率意味着持续的老化,这数千万人口到时将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劳力少得可怜,由于人口的持续老化,社会将难以发展。可见,不要说我国有13亿人口,就算是有130亿人口,如果不保持合理的生育率,也很容易下降到几千万甚至灭亡。天不老地不荒,人生却是如此的短暂,倘若彻底停止生育,即使现在中国有130亿人口,但一个世纪之后也该都进了黄土,到2100年中国也该亡国灭种了。”[38]请看,先说持续老化,再是下降到几千万,最后亡国灭种,而论者强加的虚妄条件却在不断改变:先是生育率1.3,再是不保持合理的生育率,最后是彻底停止生育、一个孩子都不生。这样,中国的“计划生育”便摇身一变,成了“亡国灭种”。这里的危言耸听和双重标准(一边认为“中国的人口过多只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谎言”,一边却又主张“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是古代精英精心策划的结果”[39]),是非常明显的。

  中国现有可利用的经济资源和人口容量比美国少得多,而只有3亿人口的美国对比13亿之众的中国,在人均国力和综合国力等方面都要大得多,也未见美国说人口总量不足。在目前的资源、环境、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人口少一些要比人口多一些能使中国的发展困难少些,发展质量高些,人民得到的实惠更多些。因此,与美国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相比,即使中国推行“一胎化”计划生育措施,至少在未来一个世纪左右,也根本不必担心人口过少。美国人口只有2亿多的时候,并没有妨碍它成为超级经济强国。中国要较快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也没必要具备8亿或15亿人的前提条件。如果要确立中国人口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我们倾向于采取立法、经济、教育和宣传等综合方法,通过“一胎化”为主的长期政策,让中国总人口的大规模增长先得到有效控制,再逐步较快地减少,比让中国总人口静止在15亿或8亿上更有利于现在和未来的又好又快发展。相比澳大利亚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人口仅2千万尚且不偏好移民,我们这个每3年接近净增一个澳大利亚人口的国度,还有必要担心未来劳动力的短缺吗?

  (3)“大国空巢“说认为,为了拉动内需就要鼓励生育。国家人口和计生委主任李斌在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上介绍,2007年全国人均GDP达到2400美元,而据测算,如不实行计划生育,只有1800多美元。撇开投资和外贸不谈,即使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来分析,我们应当提高现存人口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不是再新增几亿人来拉动内需。不能认为一旦人口减少,内需就会萎缩。论者从事医学工作,似乎不明白一个经济学常识:15亿人每人消费1万元与5亿人每人消费3万元,内需总量是一样的。

  2.10 回应“独子性格”说

  “独子性格”说,是主张“放开二胎”论者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据。然而,一旦全面审视学界有关中国独生子女的研究历程和结论便可看出,独子性格说远不能成为一个事实上的论据。

  第一,认为独生子女有性格缺陷的研究成果在减少,认为独生子女具有积极性格特征或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性格倾向方面差异的研究成果在增多。

  如果以1986年《光明日报》为时半年之久的全国性独生子女教育大讨论为界,我们可以把30年来有关中国独生子女的研究阶段一分为二。在前后两个阶段的研究中,关于独生子女是否具有性格缺陷等消极方面的争论,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和各自的倾向性。

  前一阶段的研究大多认为独生子女在性格特征上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倾向,甚或有的断定独生子女就是“问题儿童”。作为《光明日报》讨论的最后总结,专家指出了那时独生子女教育的问题:一是营养过剩,造成发育不良;二是智力投资过剩,品德教育不足。需要指出的是,在前一阶段研究中,代表我国学术水平的《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教育学》等杂志所发表的成果,采用心理统计数据作出了质和量上的判断,比研究初期多以观察、个案推断等手段有较强的科学性,其结论也十分明确:普遍认为独生子女性格缺陷等特征在总体上并不存在。

  而后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则大多明确肯定了独生子女在某些方面较非独生子女具有积极的性格特征。尤其是近年来在独生子女长大成人、独生子女数量逐渐增多及其背景下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学界在对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比较后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是一种随独生子女的年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并且这种变化的总趋势是二者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40]

  如果我们再把30年的研究历程进行综合剖析,可以看到以下研究趋向:即随着研究力量的壮大、研究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增强、研究的学科性质凸显等,认为独生子女有性格缺陷的结论逐渐减少,认为独生子女具有积极性格特征或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性格倾向方面差异的成果逐渐增多。

  第二,少数个案不能拿来作为独生子女整体定性的依据。社会上乃至学界一些夸张之辞如“小皇帝”、“问题儿童”等究竟是怎么流传的?他们在什么意义上才具有其合理性?对问题甄审后的回答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人们的谈资甚至“研究”中,一般充斥的是一些非常态的、少见的事物或现象,人们对之多有兴致;而习常的、应该的和多见的事物或现象却是没有多少位置的,既为司空见惯,故而熟视无睹。当人们在谈论个别或少数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等倾向时,他们实际上忽视了更多发生在他们身边的、行为表现都十分正常的独生子女[41]。而所谈个例,由于其个别和特殊,不免人云亦云,于是给人们留下了有关独生子女整体的印象,促使个例变成了“整体”,个别走上了“一般”。

  如1983年9月《美国新闻周刊》发表的《一大群“小皇帝”》一文,认为中国的父母今天都跪倒在自己的独生子女面前;1986年,北京《中国作家》便刊登了报告文学《中国“小皇帝”》,哀叹:今天的父母看来只是抚育孩子成长,事实上却在创造历史。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有人提出独生子女容易得“四二一综合症”,于是这种症状便“三人成虎”,连“四二一家庭”好似也成了中国走向衰败的说辞;有人写了个《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于是便出现了各种版本的“拿什么拯救你,独生子女们”。1980年上海市幼儿教育研究室等单位进行了“四岁至六岁独生子女的行为特点与品德教育”的调查。调查以70名独生子女和30名非独生子女为对象,得出独生子女“挑食、挑衣、不尊敬长辈、不爱惜用品和玩具、爱发脾气、无理取闹、比较自私、不懂关心别人、胆小、生活上自理能力差”等结论。尽管调查也指出了非独生子女身上也有类似的问题,但由于是中国最早的独生子女问题研究之一,以致其结论至今还经常被引用[42],甚至夸大和“传抄”。

  第三,部分独生子女的部分不良倾向,完全可以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教化、体制机制调整和社会交往实践等措施予以纠正,就像非独生子女的部分不良倾向也是这样纠正的一样。一个社会大多数人的性格和言行往往与该社会的各种制度、教育等密切相关。我们刚刚看到,“80后”、“90后”甚至不到10岁的“2000后”一些“新新人类”,是怎样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成为社会的道德楷模,现实生活中他们又怎样以实际行动颠覆自己“被毁掉”的形象。所谓的独生子女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制度环境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教化方式的问题,是“社会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问题[43]。学界有关“差异是一种随独生子女的年龄变化而变化并逐渐缩小”等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佐证。不同社会化因素(如不同的年龄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随着独生子女的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年龄越小,父母、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和作用越大。比如年龄越小的儿童越不喜欢他人与自己分享一些玩具、食品。因为是独生,于是习惯了“独占”。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多地受到学校和社会大家庭的感染或制约,开始与父母疏离并向同龄群体靠拢。而且孩子各自所面对的父母和家庭的差别相对要大一些,而他们所面对的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等则是相同或相似的。这种相同性或相似性,成为使差异逐渐趋同的重要机制[44]。所以,儿童也并非只能在通过与兄弟姐妹相处中才能社会化;“独子难教”、“兄弟姐妹为朋友之本”[45]等观念并非具有绝对意义。

  第四,某些研究成果缺乏科学分析方法。学界所揭示的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至今依然是人们难以客观公正地看待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主要障碍。如理论性研究的主观化、个别化倾向,普遍存在着的无经验数据支持的空洞的、泛泛的、心得体会式的主观议论;经验性研究中缺乏科学性,方法上存在研究设计的简单化,资料分析的表面化倾向,有不少的研究结果是在对象选择、样本抽取、概念操作化、变量测量、统计分析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得到的,且单纯描述现象较多,着重于现象间的内在关系的探讨较少;研究对象以学龄前幼儿、学龄儿童为主,对青年期普通独生子女的研究不够;在对大学生独生子女的研究中,将实际上属于城乡变量或家庭背景变量所造成的差异,误以为是独生与非独生所造成的差异;对于与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和未来密切相关的社会性、宏观性、潜在性和未来性问题的探讨相对薄弱;在看待独生子女的成长与发展状况时,忘却与他们共同成长的中国社会大变化[46]。可见,撇开资本主义发达或不发达国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性格倾向的多种组合状态不谈,目前许多被认为是中国独生子女的特征、现象和问题,实际上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与我国社会巨大变革一起成长的新一代城市青少年的整体特征和共同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所看到的种种差异和不同,可能是两代人(50—70年代出生的人与在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生的人)之间的差别,而非两类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别[47]。因此,“现行的生育政策造成了空前的教育难题”和“为什么把下一代的成长搞得那么难”[48]等批评,并没有认清社会所影响或赋予的两代人之间的性格倾向和差别。

  全文发表于程恩富主编:《激辩“新人口策论”》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摘发于《人口研究》2010年第6期和《绿叶》2010年第4期。

  对比阅读:

  易富贤“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讲座简讯

  易富贤: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上)

  易富贤: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15-19

  National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2007. General Research Report on National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 Population Publishing House, pp15-19.

  [2] 杨支柱:杨支柱博客文章《打倒“人口”学,建立“人手”学》: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strItem=no01&idArticle=381475&flag=1

  Yang Zhizhu. Article in Yang Zhizhu’s blog, Beat Down the “Population” School and Establish the “Manpower” School.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strItem=no01&idArticle=381475&flag=1

  [3] 李小平.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与对策——生育控制与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的综合治理.战略与管理,2004;3:35~47

  Li Xiaoping. 2004. On the Long-term Strateg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Population----Birth Control and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in Rural Areas.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3, pp35-47.

  [4] 穆光宗.我国人口政策应如何走.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7-02

  Mu Guangzong. Where is the Way for China’s Population Policy.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Today, 2009-07-02.

  [5] 联合国.关于人口与发展战略和方案的经验:世界人口行动计划的第四次审查和评价(中文).A/CONF.171/4,1994

  United Nations. 1994. On the Experiences of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lan: the Fourth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of World Population Action Plan (in Chinese). A/CONF.171/4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Selected Works of Marx and Engels (Volume 3). 1995.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pp305.

  [7] 唐勇林.“放开二胎刻不容缓”——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南方周末,2009-04-09(C15)

  Tang Yonglin. “Allowing a Second Child is an Urgent Priority”----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President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i Baocheng. Southern Weekend. 2009-04-09(C15)

  [8] 卡塔琳娜·托马瑟夫斯基.人口政策中的人权问题(毕小青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137

  Katarina Tomasevski.1998. Issue of Human Rights in Population Policy. (translated by Bi Xiaoq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pp1-137.

  [9] 凯伦·梅森.人口方案侵犯妇女人权吗.顾宝昌主编: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国际观点与动向.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1~304

  Karen Mason. 1996. “Does Population Plan Inviolate the Human Rights of Women?”, in Gu Baochang Eds. International Views and Tremd on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hina Population Publishing House, pp1-304.

  [10] 吕贝卡·库克.生殖健康与人权.高明静译,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386

  Rebecca J. Cook. 2005.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Human Rights. (translated by Gao Mingjing). China Population Publishing House, pp1-386.

  [11] 穆光宗.我国人口政策应如何走.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7-02(1)

  Mu Guangzong. Where is the Way for China’s Population Policy. China Social Sciences Today, 2009-07-02(1).

  [12]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9

  Jean-Jacques Rousseau. 1980. The Social Contract. (translated by He Zhaowu). The Commercial Press, pp29.

  [13] 蔡昉,王美艳,都阳.人口密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01;6:12~16

  Cai Fang, Wang Meiyan, and Du Yang. 2001. Population Densi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6, pp12-16.

  [14] 田雪原.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74-175

  Tian Xueyuan. 2007. Research on China’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21st Century.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pp174-175.

  [15] 王芳,李小平.人口老龄化带给我们什么.中国信息报,2007-07-02(5)

  Wang Fang and Li Xiaoping. What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Brings Us. China Information Gezette, 2007-07-02(5).

  [16] 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中国妇女报经济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专家发言摘登.中国妇女报,2008-10-24(B2)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Division of National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Economic Division of China Women’s News. Sticking Steadfastly to the Way of Solving the Population Problem Based on a Unified Plann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election of Experts’ Speech on the Forum of Reform & Opening-up and Population Development. China Women’s News, 2008-10-24(B2).

  [17] 易富贤.大国空巢.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144

  Yi Fuxian. 2007. A Big Country in an Empty Nest. Strong Wind Press, pp144.

  [18] 易富贤.大国空巢.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292

  Yi Fuxian. 2007. A Big Country in an Empty Nest. Strong Wind Press, pp292.

  [19] 王芳,李小平.人口老龄化带给我们什么.中国信息报,2007-07-02(5)

  Wang Fang and Li Xiaoping. What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Brings Us. China Information Gezette, 2007-07-02(5).

  [20] 易富贤.大国空巢.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296

  Yi Fuxian. 2007. A Big Country in an Empty Nest. Strong Wind Press, pp296.

  [21] 王芳,李小平.人口老龄化带给我们什么.中国信息报,2007-07-02(5)

  Wang Fang and Li Xiaoping. What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Brings Us. China Information Gezette, 2007-07-02(5).

  [22] 马瀛通.出生性别比新理论与应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1~208

  Ma Yingtong. 1998. New Theory of Sex Ratio at Birth and the Application.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ress, pp1-208.

  [23] 李小平.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北京:中国人口年鉴,2003

  Li Xiaoping. 2003.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Further Reducing the Fertility Rate. Yearbook of China Population in 2003.

  [24] 何亚福.性别比失衡有多严重.东方早报,2007-07-11(A15)

  He Yafu. How Serious is the Gender Imbalance. Oriental Morning Post, 2007-07-11(A15).

  [25] 李小平.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北京:中国人口年鉴,2003

  Li Xiaoping. 2003.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Further Reducing the Fertility Rate. Yearbook of China Population in 2003.

  [26] 廖怀凌,张军,陈晓璇.针对计生政策“可能调整”传言,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首次公开回应:中国现行生育政策不会调整.羊城晚报,2008-03-06(A6)

  Liao Huailing, Zhang Jun, and Chen Xiaoxuan. Aiming at the Rumor of “Possible Adjustment” on Family Planning Policy, Director of National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Zhang Weiqing Responds Publicly for the First Time: China’s Current Family Planning Policy Will not be Adjusted. Yangcheng Evening News,2008-03-06(A6).

  [27] 曹景椿.对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再思考.翟振武,李建新主编,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2

  Cao Qingchun. 2005. “Rethinking China’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Zhai Zhenwu and Li Jianxin Eds. China’s Population: Too Many or Too Ol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pp282.

  [28] 本报记者.独生子女家庭的五大风险.报刊文摘,2006-09-15

  Five Risks of Only-Child Families. Newspaper and Magazine Digest,2006-09-15

  [29] 李龙.宪法基础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373-379;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38-39

  Li Long. 1999. Basic Theory of Constitution. Wuhan University Press, pp373-379. Yang Jianshun. 1998. General Theory of Japan’s Administrative Laws. China Law Publishing House, pp38-39.

  [30] 杜乃华.谁来保卫21世纪的中国——“独生子女兵”问题探析.青年研究,1993;12:28~31

  Du Naihua. 1993. Who Will Protect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A Probe into the Issue of “Only-Child Soldier”. Youth Studies 12, pp28-31.

  [31] 易富贤.大国空巢.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104

  Yi Fuxian. 2007. A Big Country in an Empty Nest. Strong Wind Press, pp104.

  [32] 温家宝.把目光投向中国——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12-12(1)

  Wen Jiabao. Turning Your Eyes to China----Speech at Harvard University. People’s Daily (Overseas ed.), 2003-12-12(1)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2008:964

  Yearbook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2008. 2008. Press of Yearbook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p964.

  [34] 李建民.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问题与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82

  Li Jianmin. 2000. Continuing Challenges----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China’s Popul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Science Press, pp182.

  [35] 陈立.2007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分析报告.2008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2008:4

  Chen Li. 2008. Report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in 2007. Yearbook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in 2008, pp4.

  [3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人民日报,2000-05-08(1)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and the State Council. Decis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Work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and Stabilizing Low Fertility Level. People’s Daily, 2000-05-08(1).

  [37] 袁守启.中国未来20年的劳动力就业与流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11:4~8

  Yuan Shouqi. 1999. Employment and Migration of Labor in China in the Next 20 Year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China 11, pp4-8.

  [38] 易富贤.大国空巢.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3

  Yi Fuxian. 2007. A Big Country in an Empty Nest. Strong Wind Press, pp3.

  [39] 易富贤.大国空巢.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433

  Yi Fuxian. 2007. A Big Country in an Empty Nest. Strong Wind Press, pp433.

  [40]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理论月刊,2006;4:5~10

  Feng Xiaotian. 2006. China’s Only Child: Scale, Differences and Assessment. Theory Monthly 4, pp5-10.

  [41]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理论月刊,2006;4:5~10

  Feng Xiaotian. 2006. China’s Only Child: Scale, Differences and Assessment. Theory Monthly 4, pp5-10.

  [42] 苏项兴.独生子女:从新国情向新学科的发展.当代青年研究,1994;1:10~15

  Su Xiangxing. 1994. Only Child: Development from New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to New Science.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1, pp10-15.

  [43] 李妍,李晓莹.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探析.才智,2009;11:256

  Li Yan and Li Xiaoying. 2009. A Probe into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of Only Child and the Results. Intelligence 11, pp256.

  [44]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理论月刊,2006;4:5~10

  Feng Xiaotian. 2006. China’s Only Child: Scale, Differences and Assessment. Theory Monthly 4, pp5-10.

  [45] 唐勇林.“放开二胎刻不容缓”——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南方周末,2009-04-09(C15)

  Tang Yonglin. “Allowing a Second Child is an Urgent Priority”----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President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i Baocheng. Southern Weekend. 2009-04-09(C15)

  [46]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江海学刊,2002;5:90~99

  Feng Xiaotian. 2002. A Study on China’s Only-Child: Review and Prospect. Jiang Hai Academic Journal 5, pp90-99.

  [47]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理论月刊,2006;4:5~10

  Feng Xiaotian. 2006. China’s Only Child: Scale, Differences and Assessment. Theory Monthly 4, pp5-10.

  [48] 唐勇林.“放开二胎刻不容缓”——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南方周末,2009-04-09(C15)

  Tang Yonglin. “Allowing a Second Child is an Urgent Priority”----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President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i Baocheng. Southern Weekend. 2009-04-09(C15)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0.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