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山东省政府18日举行仪式,正式划转3家省管国有企业30%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划转资本规模约为33亿元。山东省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几年内山东省将完成全部省属国有企业股权的划转。
另外,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山东老龄化程度远不及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社保改革更多的是要承担为全国改革“探路”的作用,这与该省省长郭树清的力推密切相关。郭树清2012年任证监会主席时,就曾建议划拨更多国有资产给社保基金。2013年3月调任山东之后,山东省国资、金融领域都进行了大面积的改革。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划拨国有资本虽然是一大进步,但与上交红利相比,它是否能够为社保基金提供有效的资金来源仍然要观其后效,因为国企的经营也会面临风险,国企在效率和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波兰社保改革也是将部分国有资本划拨到了法定社保机构,但从这20余年的效果来看,这一改革并没有使波兰的社保状况有大的好转。
齐鲁网的报道更是将此次事件拔高为“山东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属全国首创”,媒体这些夸张言论无不在为“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造势。事实上,央企向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已进行多年。截至2013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划归社保基金国有股权2301亿元,占全部社保基金财政性收入的近四成,为填补社保缺口作出了积极贡献。
早在2001年,国务院就曾推动过国有资本减持(出售国有资产)填补社保亏空的政策,很快就造成股价大跌和国有资产流失,此政策执行几个月后便被叫停。此后便又开始推动“向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的政策,即凡在境内IPO的含国有股公司,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政策,此次山东省的做法正是对三中全会新政策的响应。
将国有资产大规模地划归社会保障基金,一直是媒体炒作的热点,新自由主义代表性人物吴敬琏十来年前就在鼓吹这一观点。
学者杜建国指出,国有资本不是不可以充实社保基金,但将国有资产大规模地划归社会保障基金的做法不妥。他的理由主要有三点:第一,私企的社保亏空不应由国企填补。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80%,国企最多占20%,为什么让最多占五分之一的国企来承担应该由所有企业共同承担的责任?雇用五分之四就业人口的那些企业难道没责任了?国企要造福人民,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今天的所有制早已经多元化了,非公有制企业的比重已经远超国企了,这时候继续以“全民财产,全民享用”名义,要求国企四处填窟窿,实际上是让国企去倒贴非国企,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更何况国企的社会责任一直远比私企表现优异,也就是说国企在这方面的支出要远高过私企。比如2013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有企业以66.65%的收入份额贡献了85.07%的纳税份额,百元收入纳税率为8.69元,是民营企业3.05元的2.85倍。可见,国企在履行纳税义务方面要远远优于私企。第二,社保亏空是伪命题。社保即将面临巨额亏空,是近年来媒体持续报道的话题。事实如何呢?2013年11月27日,财政部公布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放心保)基金决算显示,全国社会保险基金2012年收支结余7480亿元,年末滚存结余37540亿元。2012年6月14日,经济参考报刊登报道《养老金缺口放大加重财政负担 最新报告称: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18.3万亿元》。“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牵头的中银研究团队和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牵头的复旦大学为主的研究团队撰写的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 .3万亿元……”此文一出,舆论大哗,人心惶惶,不少人甚至开始担心不久就会领不到养老金了。6月18日,人民日报刊文辟谣,指出“2011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结余近2万亿元,看人口结构,2012年、2013年不会出现猛然增加的退休人员,同时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还在继续扩大,实在不太可能收支缺口忽然增至18.3万亿元之巨。”第三,警惕用部门利益冒充人民利益。将国企资产大规模划归社保,对谁有好处呢?首先对普通人民没有任何立竿见影的好处,因为资产划归给的是社会保障基金这个部门。媒体总爱混淆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有意无意地制造一个假象,好像划归的国资是用来替人民缴纳社保份额的,其实这只是长远未来的一种可能,而当下只会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掌控者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有好处。
国有资产大规模地划归社会保障基金无疑是对国有资本的稀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将社保基金入市,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主流经济学家和受新自由主义误导的政府官员鼓吹国有资本划归社保基金的真实目的就是要推动“国退民进”,进一步压缩国有资本规模。
国有资本保障社会福利本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国有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但私企也应与国企担负起同等的义务。分析社保亏空的责任方,也不应只问责国企。
社保亏空的首要原因当然是制度性原因,97-98年国有企业大规模改制,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到我国社保政策实施前,我国大量的退休企业工人的退休金一直都是由财政支付,实行社保政策后,这部份工人的退休金直接由社保基金支付,但他们之前未缴纳或缴纳的养老保险并不存入社保基金帐户内,还有大量年龄稍大的企业工人和其他产业工人,只是社保政策实施后才缴纳养老保险,也就是只支付几年的退休金,但可领取养老保险。这导致社保账户一开始就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但为共和国流血流汗的老工人的社保资金本身应该是国家财政拨付。
然而,目前我国社保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仅12%,远低于资本主义国家30-50%的比例。而财政收入本身应该来源于税收。说到征税,媒体普遍又在炒作“中国税负过高”,呼吁要为企业(其实就是大小私营企业)减税。而事实上,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从2915亿元增加到11475亿元,年均增长21.62%,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5.4万亿元。通过数据研究得出,国有企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近年来税负均值为27.3%,是私营企业税负综合平均值的5倍多,是其他企业中税负最高的股份公司的税负平均值的2倍。由于目前国内严重的两极分化,税负重主要体现在中低收入层,而国家对富人的税收手段明显偏弱,国内至今未开征遗产税,富人也有各种避税手段。
因此,要充实社保账户,必须增加财政拨付比例。这里除了要反腐败,降低行政成本(1978年,中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仅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3%,增长87倍),更主要的则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必须要向此前没有承担应有责任的富人、私有企业(资本家)增加税收。资本控制下的媒体和某些政府官员鼓吹的改革方向与此恰恰是背道而驰。前不久,媒体还在鼓吹企业(私人资本)社保缴存比例过高,要给企业减负。
“国有资本划归社保基金”舆论风潮的背后,实质上就是媒体绑架着全民福祉,裹挟着民意,一方面鼓吹为私营企业、为资本家减负,一方面把全部社会保障负担砸向仅存的国有企业。一边叫嚣打破国企垄断,让国有企业全面退出,一方面又要让国有企业承担主要的社会保障责任,真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希图以此作为压垮国有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下一步瓜分国有资产鸣锣开道。
相关阅读:
杜建国: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且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