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点:
在当今教育已成为全民焦虑的背景下,免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校招生“数量”滑坡,“质量”坍塌;高收费民办校招生的“数量”快速提升,“质量”更是遥遥领先。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退民进”,已是不争事实。
问题是:
*该现象背后的推手究竟是什么?
*这种现象对基础教育生态究竟有何影响?
*基础教育的“国退民进”是喜是忧?
*基础教育是在“欧美化”还是“拉美化”?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基础教育?
正文:
(一)“量”:三组来自教育部的数字:
以下数据均来自教育部或国家统计局官网,本人经二次加工。
小学组:
说明:2011年-2017年,公办小学招生数量基本稳定,招生占比从94.40%下降到92.21%;民办小学招生数量增长了45%,占比提升了39%,平均每年占比都在稳步提升,但总体看民校所占比例还不显著。
初中组:
说明:初中阶段的变化比小学要剧烈多了。2011年-2017年,初中阶段招生数量下降了近10%(主要原因是适龄人口萎缩);其中公办校招生从1563万下降到1338万,下降了近15%;而民办校招生量不降反升,占比逐年稳步提升,从不到9%提升到13.51%,增长了51.41%。在适龄人口下降的大背景下,初中阶段公办校招生的稳步下降与民办校招生的快速扩张,反差可以说十分显著了!
高中组:
说明:与初中、小学相比,高中阶段民办校扩张开始的稍晚,从2014年起,高中民办校显著发力,最近四年招生年均增长10万左右,占比稳步提升;而同期公办高中招生量则呈现总体下降趋势。
结论:从招生数量看,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公办校招生数量和占比都在逐渐下降,民办校招生数量和占比都在快速上升。义务教育阶段的“国退民进”可以说在逐年扩张,尤以初中阶段规模和势头最为猛烈。
(二)“质”:几类城市的中考数据:
以下数据来自网络,笔者二次整合。
先来看看领风气之先的魔都上海:
上海最好的高中是所谓的“四大名校”和“八大金刚”,“四大名校”即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八大金刚”是指南洋模范中学、格致中学、大同中学、控江中学、延安中学、建平中学、复兴中学。是哪些初中升入这“四大名校”的人数最多呢?
以2017年上海中招录取数据为例:
分析:上海中招成绩排名前十的初中,有9所是民办校,只有1所公办校(市北初级中学能“硕果仅此”,据说源于该校享受独特的理科实验班招生政策。)。耐人寻味的是,几乎每所“民办名初中”都依托某所“公立名高中”的师资和管理进行办学,有的干脆是原名高中的初中部,不知在何时,摇身一变就成为了“民办校”。
距离上海不远的杭州,历来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教育高地,这里的情况又如何呢?
来看一组2017年杭州中招考试的部分数据吧:
不难看出,高分段人数上,民办校对公办校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那么,这些杭州的民办初中名校的背后,是否也有公办名牌高中的身影呢?答案似乎不言而喻,如下:
沿海地区是如此,那内地情况是否会有不同呢?
来看看大河南的省会,“十省通衢”的郑州吧。
郑州最好的高中是所谓的大三甲,即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一中、河南省实验中学,衡量郑州市初中教育质量的“金标准”就是看各初中升入“大三甲”的人数和比率。
根据郑州市近几年的中考成绩,毕业生升入“大三甲”占据绝对优势的部分优质初中如下(收费标准为往年数据。):
除收费较沿海“平易近人”外,其余与沿海并无区别。据了解,除上表中几所民办初中外,郑州市还有为数众多依托名牌高中(或打着其旗号)开办的民办初中,公立初中完全处于弱势状态。
即便是三线城市洛阳,情况也无例外,由于城市小,养不了那么多民办初中,名气最响、规模最大的是洛阳第二外国语学校。据说该校在洛阳市共有四个校区,在洛阳中考中形成一骑绝尘的领先优势。据悉,该校2017年收费标准为每年1.65万,在洛阳这种经济水平的城市(该市2017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2万),可以说是很高了。
总结:从沿海到内地,从一线到三线,民办初中不但规模日益扩张,而且升学质量处于绝对的竞争优势,与民办校的强势崛起相比,公办校步履维艰。
(三)义务教育“民进国退”的推手:
毫无疑问,民办校在升学竞争中形成了对公办校的绝对碾压,基本毫无悬念地把公办校按在沙地肆意摩擦。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民办校的竞争优势更大。尽管民办校收费不菲,学生学习负担也更重,但由于成绩显著优于公办校,家长和考生仍趋之若鹜,优质民校的学位常常一席难求。在很多城市,通过种种神秘途径进入民办优质初中求学,已演变为一场规模浩大的“全民总动员”,“上学”已经发展出规模庞大曲折悠长的地下产业链。这条“产业链”整合了学区房、开发商、各级领导、主管部门、学校管理层、校外补课机构、商业公司等,每到招生季,这条产业链如同深不可测的黑洞,收割着家长的焦虑和荷包。
民办校何以能在应试大战、生源大战中胜出?公办校为何在竞争中一败涂地,逐渐沦为无人问津的“鸡肋”?这背后的推手到底有哪些?
表面看,是因为民办校的办学成绩优秀,所以才能笑傲江湖,赢得家长和考生的青睐。可问题关键是,民办校的“优秀”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来对比一下(以初中为例):
总结:优质生源+优质教师+企业化管理+名高中背景+地产商加持+优质家长助推,民办校的崛起顺理成章。
在应试导向的选拔模式下,民办校相对于公立校,具备的竞争优势依次是:生源可全部选拔或部分选拔、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依托名高中的办学背景。
其中,“生源”是民办校竞争力的最大“硬核”。
问题:既然国家规定了小升初实行免试入学的“摇号”政策,公办校招生必须全部摇号,民办校却可以采取考试选拔或者“自主招生”来录取新生呢?主管部门为何厚此薄彼一至如斯呢?民办校为何就能成为招生的“政策特区”呢?
(四)“国退民进”的连锁反应:
当优质生源、优质师资集中到民办校,民办校垄断了中招的出口后,会出现什么结果?
其一、公办学校办学举步维艰。
优质生源不来,优秀师资跳槽,学校的管理难度加大,教风、学风、校风每况愈下。更多的次优秀学生会选择逃离公办学校---然后民办学校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公办校的生源和校风进一步恶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其二、家长的教育经济支出激增。
民办校的快速扩张,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为孩子的“优质教育”买单。民办校的学费对部分富裕阶层的家庭来说压力也许并不算大,但对于大多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义务教育阶段每年动辄几万的学费实在“压力山大”。
当然,有人会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教育也是一种商品服务,享受了优质教育就该认赌服输;没经济实力可以去家门口的公立学校,那里便宜。可问题是:当公立校的质量还能接受时,没有实力的家长当然会选择去公办校求学;而当公立校优秀孩子越来越少,学风越来越差濒临崩盘的情况下,一贯重视子女教育的中国父母们,即便是砸锅卖铁也要逃离公立校。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民校和公校办学差距越来越大后,即便没有经济实力的家庭,也会被裹挟着成为民办校的拥趸,因为公立校实在成了烂泥。此时,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留在公立校的孩子们会怎么办?部分不认命的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到课外补习机构补习,这也增加了教育支出。
其三、学生的学习负担总体增加,两极化加剧。
在国内中招录取大多实行“分配生”制度的方案下,集中到民校的尖子生之间的比拼比过去更加激烈,因为留给他们的升学指标比过去显著减少;被剩在公立校的孩子们,似乎因为分配生制度获得了一定比例的上线名额,但由于自身学习水平有限,他们进入高中后学习会倍感吃力。“分配生”制度的好处是:学校之间的比拼分化了。竞争主要发生在部分优质初中之间,他们为争夺有限的“计划内名额(分配生名额之外的名额)”,相互之间的军备竞赛比高三还惨烈;而更多的薄弱初中坐享“分配生”份额,旱涝保收,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应试竞赛。带来的结果是,进入同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其内部成绩的两极分化会更加剧烈,这会给重点高中的后续教学带来麻烦。
其四、教育助推阶层固化。
民办校的横空出世不啻于是阶层固化的有力推手。当教育从孩子个人之间的智力对抗演变为家庭经济实力+孩子智力的综合较量后,在现行游戏规则下,同等智力条件下,有经济实力和“远见”的家庭,可能会巩固下一代的竞争优势。由此,基础教育或许会成为扩大阶层鸿沟的催化剂。当然,从来不要高估教育的影响力,这个世界上,实现“阶层跃迁”的从来都是极少数,“阶层固化”途径也从来不是只有教育这一种手段(投胎、资本、户口、政策、联姻、拆迁,任意一个的力量都比教育来的立竿见影。)。
(五)基础教育在“欧美化”还是“拉美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前中国教育正在快速的“欧美化”,这是西方敌对势力和精英阶层联合发动针对中国普通阶层的一场“阴谋”。用“快乐教育”和“减负”摧毁中国公办教育竞争力,用“民办精英教育”巩固精英优势,拉大阶层鸿沟。
所以,该观点认为:应该反对教育部门力推“减负”;反对“摇号招生”,反对分配生制度,应该实行大一统、一刀切、免费的应试教育模式。
看上去,精英为民办优质优价的精英教育买单,普通人上职业学校或廉价低质的公立学校,不正是欧美走过的老路吗?
中国教育似乎正是在朝这个老路迈进。
但问题是:欧美顶点的私立中小学固然不少是私立,但人家顶尖的大学也大多是私立的高收费大学(欧美顶尖名校多为私立),比较渣的州立大学和社区大学则是收费相对低廉的公立学校。这样,欧美精英阶层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都一路私立,一路掏钱买单;普通中下阶层的孩子则在公立学校一路免费,一路轻松混到大学毕业。大家各得其所,相安无事,似乎也顺理成章并无不妥。
而中国则十分不同:基础教育阶段的分化有些类似欧美,但大学阶段却与欧美正好相反:顶尖的大学都是公立大学,优质且廉价(如清北复交),最烂的大学多是高收费的民办独立学院。
结果是:中国的精英阶层子女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竞争优势后,最终收割的是公立拨款的廉价优质高等教育(985+211大学);而普通阶层在廉价公立中学成绩越来越烂,最终高考时,考取的恰恰是高收费的烂民办大学!
是不是被套路了?
这波无缝链接的操作,似乎不能叫“欧美化”,只能称之为“拉美化”。
北京大学财政所王蓉教授指出了教育的“拉美化”倾向:社会优势群体在私立中小学接受优质教育,最终收获优质低价的高等教育及其背后的公共财政补贴;而弱势群体接受质量每况愈下的公立教育,表面上看似乎“免费”了也“轻松”了,但最终在面对高等教育出口时,所有的“轻松”“免费”却都会加倍偿还。如此,教育内部的不均衡转化为社会阶层的不公正。
此之谓教育的“拉美化”。
上图:BBC纪录片《中式学校》
(六)教育的“方差”在扩大。
2009年以上海学生为代表的中国初中生参加了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总成绩高居第一,引起世界震惊:中国教育质量惊人!
2012年,上海学生再次代表中国参加了PISA测试,总分仍居第一。西方教育界组团来中国“取经”。BBC后来还制作了专门的中英教育对比节目:《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老师来了》。一时之间,似乎中国基础教育对西方取得了碾压式胜利。
然而,果真如此吗?
2015年的PISA测试成绩出来了,中国以上海、江苏、北京、广东四省市学生代表参加测试,参加测试人数比前两次大幅度增加,学校的地区、类型样本更加多元化。结果总成绩大幅度下滑:数学第6名、科学第10名,阅读第27名。
这可能提醒我们:前两次成绩领先,可能只是代表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亮“点”,而中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暗“面”可能比我们估计的要大很多。如果中西部省份学校也加入PISA测试,估计成绩会进一步下滑。
很显然:中国教育的内部差距越来越大。
即便是上海,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方差”)也在扩大,这无论对于PISA测试成绩而言,还是对于中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而言,甚至对于中国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恐怕都不是利好消息。
上图:BBC纪录片《中式学校》
(七)教育“不可承受之重”
中国人对教育的期望值太高了。
所有人几乎都对教育不满,所有人都在呼吁更好的学校。
所有人都想上985,所有人都在喊“减负”,所有人还都想要“免费”。
如果某地取缔民办校,那该地区的优质生源就会流失到外地市的民办校;如果大力鼓励民办校,当地的教育生态和家庭教育负担就会失控。
关键是要在二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第一、规范民办校的办学政策。
如:民办校全部摇号录取新生,不能成为招生特区;民办校不能跨区域招生,省内招生政策联动;民办校招生规模应设置上限,不能任意扩张;规范民办校的办学行为。
第二、提升公办校的办学质量。
如:改善公校的办学设施,提高公校教师薪酬,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公校;优化公校管理模式,激发公校竞争力;减轻公办校非教学负担。
第三、进一步改革招生制度。
如:公办校、民办校的招生实行全摇号制度;重点高中的录取指标90%-100%分解到各初中,从源头遏制指标腐败。
第四、其他配套改革:
如:改革大学,大学“双一流”“985”“211”等级森严,实际上助长了基础教育的“清北崇拜”和应试竞争;真正办好职业教育,分流高考压力。
上图:BBC纪录片《中式学校》
讲个故事:
一群小朋友在操场赛跑,谁跑到前十名就有糖吃,第一名糖最好,其余依次类推,第十名之后就没有糖吃。
第一周,拿到糖的,有的是天生跑的快,有的呢,是刻苦练习,也吃到了糖。
第二周,没吃到糖的一个孩子请了个著名教练来指导,还买了双高级跑鞋,结果,这孩子也吃到了糖。
第三周,有更多的孩子请了教练,买了跑鞋,还喝功能饮料。竞争更激烈了,每个孩子都气喘吁吁膝盖磨损,他们的家长也花费不菲。可得奖的还是那几个人,奖品还是那几颗糖而已。
第四周、有几个孩子在第一周能拿到糖,但第三周之后再也拿不到糖,因为他们没钱请教练,也没钱买跑鞋、喝功能饮料。他们起初投诉比赛不公,但裁判并不理会。他们在多次尝试无果后,最后干脆放弃了训练,得过且过。
第五周:几个绝望的穷孩子在某个富孩子的功能饮料里放了泻药,试图破坏比赛,结果被关进了禁闭室并被罚出赛场。
第六周:比赛越来越来激烈,装备越来越高级,一些中等人家的孩子也负担不起,有几个还得了抑郁症,他们先后退出了比赛,放弃了锻炼。
第七周、操场上只剩下了十个又强壮又富裕的孩子在比赛,他们总能获奖,身体也越来越好,此时的他们终于成为永远的胜利者。
这会只是个故事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