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首次披露了中央调剂基金的收支情况,单从数据上看,似乎是“南方养活北方”。7个东部省份净上解资金1200亿元左右,22个中西部和老工业基地省份受益,辽宁、黑龙江受益最多。
养老金调剂对均衡地区之间养老保险基金负担发挥了积极作用,突显出全国“一盘棋”的政策布局。但不少人对此表示不满,凭什么拿我们的钱养活东北人?同样有人提出:既然已经全国一盘棋了,把养老金双轨制解决一下呗?
但从这个调剂预算表上来看,首先需要担忧的可能并不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养老金差距,真正需要担忧的可能还是大部分省份都存在的养老金隐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要知道,养老金问题,本质上讲,它并不只是个经济问题,它包含有改革大局。
抽肥补瘦,挡不住缺口大
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接近20%。也就是说,老龄化成都还在不断加深。
这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据《辽沈晚报》报道,辽宁省已经步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30年,100个劳动力要养活64个退休老人。
老年人口规模这么大,养老金真的够用吗?
根据《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全国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36970亿元,全国平均可支付月数17.2个月,比上年下降0.5个月。2018年1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8~2022》显示,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每年的当期结余总额(当年度基金收入与基金支出的差)将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从2018年的2776.6亿元一直增加到2020年的3291.2亿元,然后开始持续下降,到2022年降至2803.6亿元。但是,在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2018年当期结余为-2561.5亿元,到2022年为-5335.8亿元。
而从这次财政部首次披露的中央调剂基金的收支情况来看,广西、江西、海南、内蒙古、湖北、陕西、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等22个地区的养老金收不抵支。
所以,不管网友们怎么调侃南方养活北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全国一盘棋”的优势,用发达地区的养老金盈余来补偿欠发达地区的养老金缺口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调节办法。毕竟,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西部流动过去的劳动力,离不开全国人民的贡献。
不过,这样的调剂办法恐怕也只能解一时之需,面对各地方政府财政协调问题、更多务工人员的养老问题、农民的养老金问题、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可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下行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光靠一个抽肥补瘦的办法就能解决吗?
溯其因,养老困境何时起
要想深入了解养老窘境的原因,还要了解养老模式,养老模式大致分为两种: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简单来说,现收现付制是现在工作的我们交的养老金,发给现在已经退休的人员养老。基金积累制是劳动者在职期间通过自己和雇主的缴费建立并逐年积累个人养老账户基金,退休后再以积累的养老基金和投资收益来给付自己的养老金,实行基金储备制。
那么,我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呢?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旧有的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国企全面承担养老的制度开始迎接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尤其是在1984年10月,中央发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国有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国企之间原本共用的养老统筹“资金池”开始瓦解,部分老国企开始无力承担退休人员的养老负担。
后来经过十余年的试点、讨论,最终在1997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也是沿用至今的养老办法。该决定确定我国实行以现收现付为主兼具基金积累制的统账结合模式。即工资的8%放到个人账户上,企业缴纳的20%用来现收现付,即用来统一支付给退休一代养老。
那么之前没交钱退休的人怎么办呢?政府就只能拿相当于在职的年轻人的养老金去养退休老人。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因制度转型等原因,个人账户是空账,这部分钱用来支付给退休的一代了。2015年全国社保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已经超过4.7万亿人民币,个人账户基金下降至3274亿元,账户资金不足十分之一。这就意味着这么多年来,我们缴纳的个人账户中的个人部分,绝大部分被拿去填补统筹部分的窟窿了。因此,目前的养老制度实际上是现收现付制的,不是严格的“部分积累制”。
而随着逐年加深的老龄化、逐年走低的生育率和结婚率,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前者是否能承担得起后者退休后生活所需的庞大开支?况且,总人口中劳动力数量开始绝对或相对减少,还将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潜力,社会负担加重,还会大大提高劳动力成本,降低产品的竞争力,也很可能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
据此来看,我国养老金寅吃卯粮现状的种子早在1997年改革之时就已经埋下来了。这颗种子带给我们的是着实堪忧的未来,尤其是80、90后一代面临的困境将会更大。
全民问题,路在何方?
要解决养老这个全民问题,到底路在何方?
2008年,人保部的“社会保障研究所”首先推出了“延迟退休”这个“研究成果”,并于2013年正式推出。2017年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速发展养老商业保险的若干意见》,意味着商业养老保险将会成为个人和家庭养老的主要承担者。
这两种办法感觉就像有人告诉我,“养老保险撑不住了,自己想办法吧”。这个办法就是要么压榨自己、要么私有化,反正没什么差别,都是自己养活不了自己的结局。毕竟,在996、过劳死、裁员等的压力下,怕是不一定能活到越来越迟的退休年龄,就算活到了,可能也不能向少数人那样轻轻松松买得起商业保险。
更何况,一味的压榨劳动力的工作年限,真的会令民众满意吗?商业保险市场风险如何控制监督?商业保险是否与公共养老金制度追求的社会公平存在价值冲突?这些都是有待商榷的。
有人说既然这样,那就提高企业的社保费率啊。要知道,在生产过剩、生产型企业普遍生存困难的经济环境下,给私营企业降税还来不及呢,还提什么增税。
2012~2017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营改增”试点,五年间累计为企业减税3248亿元;去年又为企业新增减税降费超过500亿元。今年,我国近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减税主要举措是降低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税负,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6%降至13%。在降费方面,主要是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目前约20%),各地可降至16%。
私营企业动不得,那就调整盈利状况比较良好的国企的缴存比例。这个建议看似可行,但问题是现在又在推行国企混改,公有制比重不断下降,就算增税又能填上多少窟窿?再说了,私营企业一次分配差距本身已经高于国企,拿国企的钱去填私企的窟窿合理吗?
由此看来,要想解决养老问题,节制资本、扩大公有制比重是关键。要知道,在实行公有制经济的毛泽东时代,养老问题还不是个多大的问题。
早在1951年,我国就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对职工的养老保险做了明确规定:男职工年满 60 岁或工龄满 25 年 ,女职工年满 50 岁或者工龄满 20 年, 即可退休养老,养老金为退休前工资的50%~70%。这一阶段员工个人是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都是企业(全部都是国企)来负担。企业职工的退休养老资金由企业从生产收益中筹集 ,并在企业营业外列支。
毛泽东时代,企业就是小社会,福利很多。比如一个拖拉机厂,有幼儿园、医院、小学、俱乐部等。尽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基础薄弱,但这些企业依然承担了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重大问题的社会保障。截至70年代末期,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覆盖了75%以上的城镇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享受劳保医疗的人群达到1.14亿。
可以看到,相比于现在实质是市场化养老的所谓社会化养老,毛泽东时代的企业办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化养老。市场化养老只能导致养老成本不断增加,加之通货膨胀因素,需求端在不断扩大,最终造成养老困境。正确的做法是恢复重建社会共同体,变个人居家养老、市场化养老为福利型的集体化养老,降低养老成本,提高养老品质。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比起那时的艰难岁月,现在生产力进步,医疗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大数据广泛应用,如今实现全国统筹、社会化养老也有着更大的可能性。
我国的养老保障问题已经争论有很多年了,虽然改革还在继续,但仍处在抽肥补瘦的逻辑之中。而可以看到的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下,养老问题是无解的,教育和医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要想使全民都可以“老有所依”,唯一途径只能是回归社会主义道路。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