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全世界的经济影响都非常大,中国也没有例外。
虽然中国已经遏制住了已经扩散的趋势,但是因为欧美正在爆发期,而出口是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现在出口市场萎缩,制造业也就是哀鸿一片。
包括比亚迪和上海汽车集团在内的一些大型重工业企业此前也开始转向生产口罩和防护服,这被许多人视为中国制造业潜力的表现,但实际上这不只是这么简单。
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之所以转产口罩和防护服,显然更重要的考虑是他们的主业订单不足。
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不仅面向出口的企业受到影响,而且面向国内市场的企业也会受到影响。服务业作为吸纳就业最大的产业,也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
比如餐饮业,至今开工率仍然很低,许多饭店只能做外卖,堂食虽然也开着,但是食客很少。
所以今年的就业形势会非常严峻。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面向出口的企业,订单只能支撑到4月份或者5月份,而且基本上都是年前就已经确定的订单,年后就没有新增订单了。
现金流也只能够支撑到6月份,后面也难以为继。
所以虽然2月下旬就已经全国复工,3月份开始,各地的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回务工所在地,但到3月下旬开始,一些制造业集中的地方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返乡潮。
比如苏州就是在3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4月份,许多企业就被迫停工,员工放假。
五一小长假的设计原本是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来弥补疫情期间的旅游业损失。但因为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五一小长假期间,企业也必须支付员工工资,如果上班需要支付三倍工资。
如果是在往年经济形势比较平稳的时候,这当然没有问题。而在今年的形势下,企业则会选择逃避责任,赶在五一之前就将一部分员工解聘,遣散回家。
比如上海有一个很大的电子厂,就赶在4月30日将大量的劳务派遣员工纷纷解聘,用大巴将这群员工遣散回家。
而同时这家企业又在网上不断的发布招聘信息,这就说明这家企业目前不是没有订单,而是不愿意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员工在五一小长假期间的工资。
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帮助他们支付员工工资,以保证就业。但目前来看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为对这些企业来说,他们是要靠订单活着的,没有订单就没有现金流,他们也就无法生存。这不是负担轻重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对中国经济来说,长期以来都是在通胀和就业两者之间搞平衡。而现在的问题是就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出口市场萎缩,国内市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市场需求不足,这是目前制造业最大的危机。
虽然国家已经上马了一些基建项目,但基建对就业的撬动作用有限,要见效起码要到年底或者明年初。
国内现在并不是国家不愿意推动复工,是缺乏充足的需求,企业即便是复工复产了,因为没有订单,实际上也不可能满负荷运转。
所以国内现在可能需要国家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大力度的措施来挖掘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来确保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