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居民电价要上涨的消息引发了热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网民关于“建议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鼓励城乡居民多用清洁的电力资源”的留言答复中,明确表示:“我国居民电价偏低,工商业电价偏高……下一步要使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
在上面截图的留言及回复中,网民提出的问题是电力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能否调整阶梯电价(实际就是希望降价),以鼓励群众使用电力等清洁能源;然而,回复却是“答非所问”,对于现在的居民价格是高还是低,发改委对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电价偏低,工商业电价偏高”。
记得十多年前,坊间流传一个笑谈:“改革就是涨价”。2015年,国家物价局原局长李培初回应称,“改革等于涨价完全是百姓的误解”,价格改革和涨价不是对等关系,只是因果关系……大致意思是,计划体制下的“低价”是价格扭曲,引入市场竞争之后的“涨价”是假象,其实只是回归正常价格。
那么,国家电网现在的居民电价是不是“扭曲”的?
第一,社会主义“扭曲电价”与资本主义“扭曲电价”孰是孰非?
如果跟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横向对比的话,我国的居民电价一直以来的确低于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美国的居民电价是在0.125美元/千瓦时,韩国的居民电价为0.11美元/千瓦时,日本的居民电价为0.253美元/千瓦时,而中国的居民电价为0.084美元/千瓦时。
但这个价格相差其实并不算很大,考虑到工资水平以及平均物价水平的差异,中国目前的居民电价并不能用“很低”来形容。与之同时,中国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电力定价的另一个差异是,中国的居民电价低于工商业电价,而美国等国的工商业电价低于居民电价,定价的不均等其实都是“价格扭曲”。
仅就定价差异而言,国家电网应该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西方的电力供应公司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资本企业;工商业用电的主体是资本,而居民用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资本主义国家首先为资本服务、然后从老百姓身上赚钱并不奇怪,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居民电价低于工商业电价的“价格扭曲”,难道不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吗?为什么社会主义非要去跟资本主义接轨、对标?
第二,居民电价低是不是导致国家电网亏损的根本原因?
为了解释涨价的合理性,主流媒体的报道称,国家电网2020年营收2.6万亿,电力却亏损达178亿,原因一方面是居民电价低,一方面是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额投入。
然而,单独拿2020年的亏损说事是站不住脚的。
国家电网发布《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0年国家电网的产业、金融和国际业务三个板块共实现利润769.6亿元,但国家电网的利润总额是591亿元,由此推算出国家电网2020年的主业板块电网业务亏损约178.6亿元(769.6-591=178.6)。
我们再来看看国家电网这几年的净利润,根据其历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国家电网的主业板块电网业务实现利润369.6亿元,2019年主业板块利润降到254.9亿元,而2020年亏损178.6亿元。
2017年以后,国家电网的主业板块实现利润的确是逐年走低的,但是按照趋势,远远还没有到亏损的地步。
2020年有特殊性,一场大流行导致企业停工停产、经营困难,为此2020年国家电网为资本企业减免电费886亿元,助力复工复产。前几年也有减免,但幅度远不及2020年,这才是导致2020年国家电网亏损的根本原因;按照现在的居民阶梯电价,前几年国家电网都是净盈利的,让“居民电价低”来为2020年的亏损背锅显然是不合适的。
而2017年以后主业板块的利润下降主要是经济下行、工商业用电萎缩、电力产能过剩所导致的。在整个电力消费中,工业用电占比近70%,而居民电力消费仅占14%左右。
这其实也是“四万亿”的后遗症,但究其根本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这才是真正该去反思和纠正的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六亿人月入不足千元”的情况下,群众的每一笔开销能不“斤斤计较”吗?每涨一分电价,就意味着底层群众用多出一笔基本生活的开支。
兑现共同富裕承诺,究竟应该“损资本补群众”,还是“损群众补资本”?不难选择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