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率是美国发动货币战争的诱导工具
浙江省武义县外经贸局 陈义鑫
2007年12月5日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的兴盛曾靠战争和掠夺获得。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它不得不改变策略,由过去战争赤裸裸的掠夺变为表面上更为文明的其它国家自愿送给的经济掠夺,而利用增值税天然的隐蔽性,退税率成了他们最得意的工具。结果,第一个上当的就是日本,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让日本的损失不亚于当年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使美国既得到了再次报复珍珠港之辱的快感,又规避了使用原子弹会遭遇谴责的负担。
七十年代的石油和货币危机,让美元纸币本位制替代黄金兑换制有了机会,使美元有了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完成了用货币为杀伤力介质的货币武器制造,然后利用退税率会增加外汇储备、迫使等额发行本币等的特殊功能作为诱导,自己却牢牢地掌控着美元发行的核按钮。当美元被出口国储备占用时,美元通货紧缩弱势,美元储备国就会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当有些过意不去的时候还可以体面的教你升值买一些平价商品回去;当外汇储备到有损美国经济的时候,美国这时才会按动大量发行美元的核按钮,使该国的经济泡沫破灭。解剖美国把退税率作为诱导货币战争的原理也不过如此:
一、退税不是成本,退税率不会影响顺差。
退税与征税的作用完全不同,征税是增加出口商的成本,但退税却不会,退税的作用在于会降低出口产品的成交价,体现的是与买方的分配关系,退税少了,买方给的钱就多,而买方是外商,因此给的只能是外汇,所以结果是外汇储备增加,本币等量增加发行。由于退税的多少决定了出口商品成交价的相对高低,美国就是利用了人们对已经在口袋里的钱舍不得拿出去的普遍心理,以及退税的减少不影响交易,还可以提高出口成交价多收汇的妙处,这等好事何人不要?但这恰恰是最容易诱惑入套的陷阱。
因为进口商多给的是美元纸币本位制下计算在汇率之外(后)的外币,你多得的同时必须增加发行等量的人民币,而这时你假如不去进行人民币升值的话,那么假设原来1美元只能买8.27元的中国造产品,这时可能用1美元就可买9元或更多的中国商品了。
对出口商来说,同样成本的产品可以把价钱卖高了又何乐而不为呢!只不过苦了高退税率的行业和百姓而已,因为出口商多得到的外汇就像商场为了某几种商品的促销,规定了购买这几种商品才可以赠送一定面值的代币券,赠送的代币券和人民币在该商场内购物通用,但是假如商场不增加与发行的代币券额等价的商品,那么商场内商品的价值就会发生重组。
因此,出口商多收进来的外汇也同此理。当新增的货币与新增商品基本接近时,会表现为经济的高增长低通胀;当货币的增长与商品的增加不平衡时,就会发生货币与资产的价格重组,价值重估;当在短期内大量增加货币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我国九十年代和2004年以及2007年全面降低退税率时,在短期内都出现了通货膨胀,就是这种规律的典型表现。
钢材退税率从17%到取消退税,出口额不减反以倍数增长,但对钢胚及粗锻件才在今年4月加征出口关税,10月数据就马上反映出绝对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1%,说明税收成本增加对出口的调控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退税不是征税、不增加成本会起到反作用。我们不能再以我国用退税率对顺差的调控效果显现要有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自我安慰,更不能以出口的增长速度同比已有所下降来自欺欺人了,因为绝对额的基数越大,相对数降低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规律,调控是否有作用只有用绝对值比较,才是最清楚。因此,我国把退税率和人民币升值同时用于宏观调控顺差,退税率是否会反而抵消升值的作用值得深思。
二、是否给予市场经济待遇是一种利用反倾销进行的敲诈
从我国被反倾销的案件来看,都是以退税率较低或取消退税的产品为主,而是否构成了倾销决定于是否以低于国内价进行销售,按理,退税率低就意味着外贸的价格绝对会超过了国内价,本来应该解释的是为什么会和可以卖出高于国内价?!!但倾销案件却往往以我国产品的国际贸易价格低于成本而告终,按倾销幅度被裁加征百分之几十甚至几百的倾销税,损失惨重,企业苦不堪言。
原因是从我国有反倾销应诉以来,还没有一个案例的财务与会计的举证是国内价,是以应诉成本最低和会被优先采纳的国内价作为证据的,到底是不能还是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数据不行呢?
显然,是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问题。因从逻辑关系上就有许多无法解释之处,使得我国的增值税财务报表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一是出口退税是国际惯例,市场经济最忌的也就是政府干预,为什么退税明明是因产品外销而发生的销售收入,我们偏偏非要把退税记入国家出口退税补助帐户呢?二是企业对商品的记账规律是按从购入原材料开始→生产成本类→销售成本类→损益类帐户记帐,与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运动过程完成是一致的,但“不得退税额”是在损益阶段发生的结果,为什么“不得退税额”要倒退、回到销售成本阶段记帐呢?三是“不得退税额”在先征后退的时期不是成本,为什么2002年实行免、抵、退后才又会变成销售成本了呢?最后,只要该企业年终还有“留抵税额”,就不能全部反映该企业当年的经营成果,一个国家内的企业连会计报表都无法反映年度和期间的经营成果,能让国际社会认同吗?试想,一个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退税、再又减去“不得退税额”,这样的结果,外销价还会高于国内价吗?
美国坏就坏在就是不肯点破,还理直气壮地指责我们不是市场经济的国家,对我国的外贸价格是否属于“正常价值”非要找替代国,或是要求用重整几年以来的财务会计数据举证外销价格是否高于了成本。可想而知,用没有可比性的替代国价格必败无疑,在极短的时间内要重整几年的财务会计数据来举证外销价格是否高于成本也会凶多吉少,高昂的应诉费用和在一周的时间内要重整几年的财务会计数据、并以其中的结论填写调查表、更容易让会计人员的精力达到极限,使得广大的中小企业只能放弃应诉的权利,任人宰割。美国这不是利用是否市场经济国家在进行敲诈又是什么?
俄罗斯得到转型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比我们迟,乌克兰在我们早已是转型市场经济国家的时候还是非市场经济的国家,但得益于有欧洲样板,“近水楼台先得月”却都已是市场经济的国家;我们以日本的退税为榜样,虽然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但我们始终还是一个转型市场经济的国家,而且日元也一直在升值,我们得到的是否会是一个残缺不圆的月亮?难道我们还不该换换角度、动动位置了吗?
三、穷人更穷富人更富是美国的终极目标
美国富有的经济体系,掌握在少数财团和经济寡头手里,一些大型财团和企业富可敌国,他们可以左右国内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局势。追逐利益的贪婪本性决定了美国追求的终极目标,这就是让穷国更穷,富国更富;穷人更穷,富人更富。为实现这一终极目的,他们采用了更加隐蔽的策略,利用他国退税率政策的失误,形成他国外汇储备增加,货币升值,两极分化,而从中谋求和掠夺他国财富。
退税率的作用就是发展中国家永远源源不断的为富国提供价廉物美的消费品,在国际贸易中只要是不按照征税率、而是按退税率退税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出现外汇储备增加、货币升值、两极分化的趋势,而两极分化又正是美国只有让极少数人拥有所在国的绝大部分货币,才能保证少数人在该国实现利益相同话语权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国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货币升值、两极分化,以及资产与货币重组、价值重估,商品的价值发生严重的扭曲已渐成世界发展的趋势,石油价格就是价值扭曲的典型,而亚洲则具有外汇储备增加、货币升值、两极分化的国际区域性特点。
退税率的功能决定于税收的作用,税收的作用只有两个,一个是把征收的税款直接进行分配;另一个是增加企业成本,但只有征收才会增加成本,退税和税收返还都只会降低成本,但竞争利润的平均化,价格就会下降,但是,出口退税少了,出口成交价反而就会提高,说明退税与成本无关,退税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直接分配关系。
退税与出口成交价的你高我低,你低我高的关系看似只与进口国的分配关系,但这与退税是退给买方,却把退税款交给卖方的原理是一样的,其实质上是将本国的社会财富按退税率的政策在重新进行分配。退税率以资源能否再生和可再生的程度来划分,由退税率造成的货币总量与资产的价格重组、价值重估就会按这个方向进行。由于退税是由国家权力作后盾的强制性分配,虽然退税率的分配标准看似只与产品和行业有关,而最终都会直接落实在具体做什么产品和行业的那些人们身上。
用退税率这么简单的东西来解释中国当前如此复杂的经济现象,似乎不可想象,但我非常相信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说的一句话:“理论本身是一个简单的因果逻辑体系,一个理论在其逻辑中仅能保留很少几个对其所要解释的现象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变量”。
世上没有救世主,美国更不是观音菩萨,我们只有自己救自己。办法也非常简单,该退的就退,该征的就征。即坚决按增值税由卖方向买方收取销项税后,卖方是抵扣自己已缴纳的进项税后永远只缴纳和一定要交增值税的客观规律办。也就是要废除退税率,坚决按征税率把已征的税额交给出口商,降低成交价将税退还给进口商,出口商最后应该得到的退税额是:按征税率计算的退税额与出口商本销售环节应交增值税的差额。
这样既可以减轻财政出口退税的负担,又可以让人民币不再升值,还可以解决已长期困扰我国的内需不足的深层次问题。即内需不足是由于外贸不要交增值税,内贸必须交增值税形成内外市场的不公平,才造成了内需不足的深层次原因。
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可参考我关于《退税不是鼓励政策 应坚持按征税率退税的税收中性原则》中具体的详细研究。
(工作单位:浙江省武义县外经贸局,地 址:浙江省武义县政府大院,邮 编:321200 联系电话:0579—83077878 ,E-MAIL:[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