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两会”加速金融改革“飞蛾扑火”
3月19日,央行发布《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通篇报告虽然回顾总结了“亚洲金融危机”“次债危机”,但报告没有体现出最起码的“忧患意识”,对中国面临的经济金融风险做出评估,更没有政策建议。而是最终得出结论“在当前国内国际环境下(国际国内环境都很好、很安全?),资本项目有序对外开放,有利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及其与国际市场接轨,便于市场主体扩大对外投资,分散风险、提高收益,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提出 “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服务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并提出了具体的开放措施。
一是加强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联通性和安全性。顺应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日益开放的内在需求,着手规划和建设境内外币支付清算系统、人民币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系统。
二是优化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规模,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质量。从国际经验看,优化参与者结构可以在推进金融市场创新的同时,促进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随着国内经济金融与国际经济金融联系的日益密切,国内金融市场日渐成熟,可以考虑放宽或者取消一些限制。
1、汇市场参与者进一步向境外机构开放。目前,中国外汇市场的境外交易成员只有中银香港和中银澳门,而且这两家机构的引入只是因为它们作为境外人民币清算行需要进行人民币资金头寸的平盘。可以考虑进一步引入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外汇交易。
2、券市场产品更加多样化,吸引多层次融资者和投资者。逐步改变发行者集中于财政部、开发性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的格局,推动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发展。发展多样化债券产品,特别是发展浮动利率产品、利率衍生品,增加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债券市场效率。
3、股票市场可以考虑允许外资企业、外国企业发行上市,以增加境内股票市场与境外市场的融合度,提高境内市场质量。(在全世界对次贷危机都惟恐避之不及之际,央行提出提高融合度,确实表现出勇士精神。)
4、黄金市场要完善外资会员的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外资会员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作用。
5、优化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队伍的形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合规运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推动相关企业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期货业务。(暗示推出股指期货?)
三是进一步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中资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参与国际市场。
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资本项目有序开放,为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目前,中国已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但对资本项目仍实行一定管制。近年来,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深化改革,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各国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资本项目交易可分为7大类43项。截至2007年末,中国一半以上的资本项目交易已实现可兑换,严格管制的不足一成半。
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在当前国内国际环境下,资本项目有序对外开放,有利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及其与国际市场接轨,便于市场主体扩大对外投资,分散风险、提高收益,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下一阶段,中国将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引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留有余地的原则,分阶段、有选择地放宽资本项目交易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近期将取消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和资金汇出核准,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支持境内企业和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即对外实业投资),稳步推进实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更好满足居民个人财产性收入增长和多元化投资的用汇需求;研究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债务工具的政策;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引导和规范境外长期资金进入境内资本市场。
央行政策建议用两个字概括是:“开放”,四个字是“只管开放”,政策措施总结起来三大方面:一是人民币、黄金定价权的进一步开放;二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开放,实现外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三是监管方面,进一步开放,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再联系到两此前,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误报、港股直通车的误报与紧急辟谣、一如既往的“猪”通货膨胀论。可以看到,面对当前国内外的环境,“改革开放”依然是人民银行压倒一切的优先工作。
3月27日银监会发布《银行控股股东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试图取消限制为外资全面控股中资银行扫清障碍;不仅要突破 “单一外资股东不得超过20%的股权,多家外资共同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5%。” 的现有政策规定,而且还要对外资金融机构控股中资银行彻底解禁。不仅要对外资机构给予与中资机构并无差别的完全“国民待遇”,而且还要给其(业务扩张能力超过中资3倍)更优惠的超国民待遇。使其不仅可控股我某些银行,而且能迅速控制我全部银行金融系统。
再看看股票市场,莫名其妙的超过了美国的跌幅,引来各种各样的原因猜测与分析,从货币紧缩到雪灾、从次贷危机到通货膨胀、从外资抽逃到平安浦发再融资、从非法帐户彻查到外资抄底、国外股指做空A股。。。。。。对策讨论也从没停止,从该不该救市到怎样救市、从新基金批发到印花税该不该调整、从熊牛争论到证监会落井下石“如果投资者对一件事情看法不一的时候,可以用脚投票,而不应该对一个公司有意见,反而想找一个裁判员来评判,市场本身有自身的平衡机制。” “国内资本市场仍是转轨过程中的新兴市场,出现震动是不可避免的”。“证监会不救市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会救市。” “股市不是什么人都能炒的,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不要入市。”一切都还在欲盖弥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中,股市已经血流成河、失守3500点。
高层一句“关心股市”,带来股市的短暂反弹(可能有很多散户以为是抄低的好机会,而重新进场),散户盼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创出新低。
日前,一批砖家开始呼吁“建议推出股指期货救市”、“股指期货推出正当其时”,高层似乎也无力的接受了受“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的影响下,股市下跌不可避免的事实和说法,盖棺定论的指出“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最终是有利的。政府的责任就是:第一、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要通过法制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这样既能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保护股民的利益” “政府要努力促进内地股市平稳健康发展,避免大起大落,集中力量解决经济发展引起的问题,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股市会好起来。”
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8年第一季度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在周小川主持下,会议传出铿锵有力的声音:“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大金融调控力度,维护总量平衡。总体看,当前经济金融运行平稳。”“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价格上涨的机理以及雨雪冰冻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金融宏观调控的中心工作,应从增加供给和稳定预期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继续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种种迹象表明,全面连任的“一行两会”,正在大胆、加速引领着中国的金融改革、创新和开放,只要改革朝着他们的预定目标再走一步,中国金融经济的控制权,将全面落入外资手里。中国经济安全将全面沦丧,国家主权与独立将受到威胁!讽刺的是力推中国金融改革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的一行两会,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获得了全面连任。
谁能横刀立马,力挽狂澜?还是你我都将沦为亡国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