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的对比照片:30年前中国男人留着辫子
云淡水暖
30年的纪念文章,中国人各界别人士按照自己的感受在做,30年成就斐然,大张旗鼓地讲,理直气壮地讲,是需要的,也在情理和意料之中。在纪念30年的各种文字、声音、图像中,对比手法也被信手拈来,30年前如何苦、30年前如何落后、30年前如何“封闭”,然后再把GDP数据一说,把进出口总额一说,把高速公路、高楼大厦、漂亮街道一亮,一篇报道就成了,对比结果是现成的。
因为成就举世瞩目,老外们也凑热闹来了,在英国众多的“大报”、“小报”(报纸的篇幅为大开张或者小开张)中,《卫报》是一家开张不大不小的报纸,其开张叫做“柏林式”,《卫报》的老板说其销量有32万份左右,而《卫报》的历史有180多年了,是一张老牌报纸,原先是大报,经过改革,现在算是“不大不小”报,还有网络版。对30周年纪念这一件绝对是值得一书的新闻专题,《卫报》也没有落下,也对比了一番。
12月18日,《卫报》网络版上有一篇图片报道,题目叫做“China then and now (20 pictures)”(当时(1978年)的和现在的中国(20张图片))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gallery/2008/dec/18/china-reforms?picture=340839139),该报道还加了个题记“Alternate images from 1978 and current times show how much China has changed in the 30 years since Deng Xiaoping's reforms(用1978年与如今的图片相互对比:自从邓小平的改革以来30年间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该图片报道一般用黑白照片表现“Then”(1978年),用彩色照片表现“Now”(现在),对比当然是强烈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下面这一组:
Metal workers take their lunch break in a factory cafeteria(金属厂工人们中午在工厂食堂用餐)
Workers soldering circuit boards on a production line at a toy factory in Shantou, Guangdong province(广东省汕头的玩具厂工人正在焊接线路板)
从图片中看出,“Then”时候的“金属厂”的工人脸上挂着笑容,吃得开心,女工们很健康,的男工人们光着膀子,也透出来壮实,没有“挨饿”的嫌疑。至于“Now”时候的玩具厂女工们,工作也很勤奋。然而,这组照片背后,还应该有一些对比:“Then”时候的“金属厂”应该是公有制(国营、集体),工人恐怕是“吃大锅饭”,捧的是“铁饭碗”,8小时工作制,看病有报销。“Now”时候玩具厂绝对是私营的,工人上班干十几个小时,许多情况下是不签合同的,有病得熬着,金融风暴一来,玩具业纷纷倒闭,工人们加入“返乡潮”了。
而下面这一组照片,就彻底颠覆了《卫报》这家180多年的新闻界“老店”的“严谨、客观、公正”的光辉形象,请看:
A medical practitioner treats a patient's foot on the street(一位执业医生在街头为人治疗脚病)
Nurses treat a baby as his mother looks on at a hospital in Hefei, Anhui province(安徽合肥的医院里,一位母亲在注视护士照料小宝宝)
在第一张照片中,有三个人物,一个坐在街道边上的男“执业医生”,一个背靠一间破屋的医脚的男病人,一个抽着旱烟的老者,这三个人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留着前清时代的辫子。显然,180多年历史的著名大报的采编者的时空概念倒置了,把前清的街头情境硬是安到“Then”(1978年)的头上,以此来表现他们所谓的“Alternate images from 1978 and current times show how much China has changed in the 30 years since Deng Xiaoping's reforms(用1978年与如今的图片相互对比:…30年间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不知就里的咋一看这样的“对比”,简直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变化么。
这是简单的“疏忽”么,看来不是,因为在《卫报》自己编排的10组20张照片中,其它对照组中,“Then”时候的人们的样貌,完全不是这种风格,看看上面那张“Then”时候的“金属厂”的工人在食堂吃饭的照片,上面健康壮实、谈笑风生的工人,哪里有半点清朝街头穷人的影子?完全不同的时代风格,百年老报的采编们就分辨不出来?
《卫报》这样的对比30年,实在是骇人听闻了,其把对比的对象,活生生地提前了100多年,以此来显示“30年间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是赞美还是歪曲呢,草民不知道。但是,这样的“对比”,客观上起到了一个作用,就是“抹黑”,或者说“妖魔化”,抹黑“Then”,妖魔化“Then”,把“Then”表现得越落后,越不堪,效果越强烈。
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潜意识在作怪,就是在《卫报》们心目中,30年前的中国的“Then”,与1840年《卫报》们的先人们用卑鄙的鸦片贸易、用野蛮的坚船利炮侵入中国的“Then”,“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在搞“对比”题材的时候,材料的选择,如此地“顺手”。而英国的《卫报》的读者群,显然是英国公众,这组照片给英国公众所带来的,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向“30年前的中国人还留着辫子”→“多么封闭”呀、“多么落后”呀、多么…呀…。不知道西方的传媒界有意无意地这样抹黑中国的30年前,会给西方的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偏见,而这种极为荒唐的“对比”,不知道是在“帮”中国讴歌30年还是在帮倒忙。不过,留辫子的男人“Now”倒是有了,据说是在表达一种时尚、反叛、前卫的风格。
对比可以,“温故而知新”也可以,但是不能走极端,《卫报》的采编们就走了一个极端,“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成为谬误”,靠抹黑、妖魔化“Then”来映衬“Now”的光彩,可能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而这样的伎俩,在《卫报》们的文字当中,也比比皆是。像《卫报》这样的骇人听闻的“对比”,不会误导有头脑的中国人,但会误导西方民众。
有趣的是,草民有一天听到电视台播放一则“对比”的报道,是关于政法方面的进步的。说近年来立案若干万件,觉得很模糊,是在说“Then”的时候治安状况差、犯罪率高呢,还是说“Now”的时候很太平呢,不得而知。
对比就对比,实事求是地说,别靠抹黑、妖魔化“Then”来加强效果。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