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00:16中国经营报
: 张一君 辛平
保守估计,外资一年从中国银行身上赚取的利润超过10000亿元。
公开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仅2006年,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银行身上就狂赚7500亿元,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外资投资者成了国有银行上市的最大赢家。
刚刚过去不久的牛市更是让外资银行赚得盆满钵满。4家上市大型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2008年年报显示,2008年,四家大型上市银行合共实现利润2953.7亿元,平均增速达到30.5%。其中,建行实现净利润926.42亿元,增长33.99%;中行635.39亿元,同比增长13%;交行实现净利润284.23亿元,同比增38.56%;工行实现净利润1107.66亿元,同比增36.3%。
遗憾的是,真正分享四大银行高额利润却不是境内的投资者,甚至四大银行本身。拿建行举例,美国银行2005年8月和10月共以30亿美元购入建行8.19%股权,2008年再从汇金公司手中增持60亿股建行股份,目前持有建行10.8%股权。
也就是说,建行10%以上的利润分成被美国银行抽走。
最让外资投资者偷笑的是,国有银行们当初引入战略投资者时定价极低。依然拿建行举例,当时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购进了建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仅为区区0.94港元。
接下来引进外资投资者的中行、工行也没避免入股价格过低的命运:2006年,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及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入股工银,收购约10%股份,收购价格1.16元/股。此后,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共投资中国银行51.75亿美元,入股价格1.22元/股。
不但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较高的利益分成,在自身危机的情况下,外资投资者还可以随时通过低买高卖套现,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把中国银行变成其名副其实的提款机。
中国银行2009年初证实,苏格兰皇家银行已经将所持有的108.1亿股中国银行H股股权全部抛售。禁售期满不足半月,中行已连续遭到三家外资大股东的减持。加上同时期遭美国银行减持的建行,国有上市银行似乎正面临一股不小的外资战略伙伴抛售潮。
自2008年年底禁售期满以来,中国银行似乎尝尽了战略投资者抛售的滋味。在2008年12月31日,禁售期满的第二天,瑞士银行集团便迫不及待地将所持全部中行H股配售给15家投资者。
余云辉等学者在《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一文中发出警告,将外资可以在中国本土“攻城略地”的基本路线图分为八步:
第一步,小比例参股,进入董事会,了解被投资企业情况,同时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趋势和市场状况;
第二步,通过增资或收购等途径把持股比例提高到离控股国内金融企业仅有一步之遥的某个临界点(或直接控股);
第三步,通过外资所在国的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借助中国经济的上升周期,迫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使外资机构所持有的人民币资产(金融企业股权)升值;
第四步,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出口逐步下降,而国内需求因财富外流却难以提高,最后导致宏观经济环境逐步恶化;
第五步,在中国宏观经济环境逐步走向恶化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已经处于高位。此时,外资机构通过政府组织和其他手段要求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第六步,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一路持有的股权不仅分红丰厚,而且得到股份增值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双重收益,外资再通过金融企业上市减持股份,并把投资和利润兑换成外汇撤离中国;
第七步,当这种撤离行动变成一种一致行动时,人民币不得不大幅贬值,国内金融危机爆发;
第八步,利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贬值之际,境外机构再将外汇回流兑换成人民币,并进一步增持或收购中国金融机构股份,达到控股目的,完成对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控制。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sh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