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煤模式”:从河南平禹煤矿到赞比亚科蓝煤矿
资本剥削无国界,工人阶级亟需国际主义团结
梁闻道
10月16日河南平禹煤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导致37人死亡。经媒体调查发现,虽然该煤矿是国有煤矿,但作为行业普遍现象,井下作业面已转包给私人包工头,而由包工头雇佣工人进行作业。工人与矿方并无直接劳动关系。矿方与包工头只注重短期经济利益,矿内在井下虽然设置救生洞,但洞内没有任何急救工具和备用的食物与水。在矿难发生22小时前,矿上的瓦斯监测员就发现瓦斯泄漏,监测员虽然向上报告,但自身并无撤离工人的权限,终于导致此次矿难发生。每年数千人死亡的"血煤"惨案频发几乎已经成为让中国人麻木,当有人指责即使是国有大中型煤矿也频发矿难时,却全然不顾事实是这些名义上的国有煤矿早已沦为官僚和资本共谋侵占的资产,完全是以"利润重于生命"的"市场"方式进行运作。就犹如今天当局虽然名义上仍然挂着"社会主义"的旗幡,但事实上早已完全资本主义化,而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频发"黑砖窑"和"黑煤矿"等奴工事件。崛起的新兴资本主义大国不仅在国内发扬光大"原始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模式,而且新的资本输出方,在资本输出同时,也开始"有中国特色血汗工厂模式"的输出。
10月15日位于非洲赞比亚南部的中国私人企业科蓝煤矿(Collum Coal Mine)发生2名中方管理人员向为抗议工资和工作条件的当地工人开枪事件,造成11人受伤,2名中方人员赞比亚当局拘捕。事件发生后当地民众封闭了前往科蓝煤矿的道路,并在首都举行相关抗议活动。而根据各方报道,这次的枪击事件几乎是一种必然,而且也可以说是中国血汗工厂模式输出非洲的典型表现。
197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向赞比亚派遣了2.5万工程人员,修建了连接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到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长达1870公里的坦赞铁路。这条铁路使刚从殖民统治下独立未久的赞比亚得以获得可靠的出海通道。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国有和私人资本大规模走向非洲,这时已经完全不同于1960、1970年代毛时代以政治同盟为基础的政治性外援,而更多的是以纯粹谋取经济利益和矿产资源为目标。据中国驻赞比亚使馆统计,截至2009年,中资企业约200家,在赞比亚实际投资额约8.8亿美元,其中国企7.8亿美元,民企1亿美元。这种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和掠夺同时也将中国30年来野蛮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进行输出,低工资、长时间劳动、缺乏福利保障、军事化专制管理。以至于有些非洲工人和工会评论说,假如中国资方的管理模式就是"社会主义模式",那么他们宁可要"资本主义模式"。
由于中国资本在国内可以依靠低工资的"血汗工厂"模式进行剥削,而政府当局又与资方勾结压制任何工人的反抗,使中国工人阶级处于极端劣势的条件下"驯服地"为中外资本家工作。但是,即使多数非洲国家,工会和当地工人仍然通过斗争和"表面的民主制度"拥有比中国工人更多的政治权利。,中国资本家一方面通过利益勾兑与所在投资国的上层官僚与权贵勾结,另一方面则大力盘剥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处于种族歧视、压低劳动成本和便于管理,也残酷剥削中国工人阶级;以各种名义从国内大进口非法劳动力到这些国家中。甚至在非洲某些国家出现,一个不过百多工人的纺织工厂,却从中国输入数十名保安和厨师进行"辅助作业",仅是因为所在国禁止从国外雇佣劳动力,而当地工人不够"驯服"。2008年,甚至在几内亚发生中资公司借助当地军政府镇压因为拖欠工资而罢工工人的事件,导致2死4伤。
科蓝煤矿是标准的在"非洲原生的"中国民营资本企业,企业老板徐建学1990年代原是中国援外建筑人员,最初在当地从事建筑工程的承包项目,与赞比亚政府的一些上层官员有"紧密关系",设立扬子江建筑有限公司,并承建过包括赞比亚反贪污局大楼修建工程、日本清水公司援建赞比亚中等教育机构工程、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府维修工程、国际机场总统候机室等工程,甚至包括赞比亚前总统肯尼茨-大卫卡翁达的陵墓。
2003年徐建学开始涉足煤矿产业,组建科蓝公司,将其在国内江西乐平老家的四个兄弟带到赞比亚,其中原在乐平市煤炭局工作的三弟徐建瑞主要负责煤矿运作,而且煤矿上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多数是其从江西乐平老家找来的工人。 该煤矿系2003年投产,2004年形成产业规模,煤炭产量为20000吨,雇佣工人600多名。科蓝公司拥有赞比亚南部的科罗马、坎齐(Kanzie)和伊祖玛盆地(Izuma Basins)三处煤层开采权按公司规划。在赞比亚的国有煤矿倒闭后,科蓝煤矿成为了赞比亚最大的煤矿。
最初,当地政府和工会都欢迎中方的投资和由此带来的就业机会。但从一投入生产,工人、工会与资方就一直发生劳资纠纷。中国资方制定极为严格的生产计划,而对普通矿工极其严苛,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工人缺乏合适的劳防用具。赞比亚在纸面上有比较完整的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如雇主必须向雇员提供住房,或支付住房补贴,其标准为基本工资的30%。雇员有权得到7万克瓦查(约合90元人民币)的午餐补贴,除非雇主提供足够免费饭食。雇员工作岗位与他的住处半径超过了3公里时,将得到8万克瓦查(约合100元人民币)的交通补贴,除非雇主提供交通工具。在雇员生病时对其提供诊疗和药品,必要时提供到医疗单位的交通工具。雇主还需要为雇员缴纳养老基金。雇员每周工作时间不应该超过48小时,超过部分按小时工资标准的1.5倍付薪,公共假日或是周日(非正常工作日)工作,可得到双倍薪水。当地中资铜矿企业的一线工人收入约在每月300美元左右。2008年赞比亚全国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
而科蓝煤炭为减少劳动成本,想法规避相关规定,一直雇佣所谓的"临时工"。"临时工"不受劳动法规定的保障,而且按日计酬。去年薪酬标准是1.5万克瓦查(约合20元人民币)/日,今年增加到2万克瓦查(约合26元人民币)/日。你干几天活,给你几天工资。工作时长也没有界定,工头要你干多久就干多久。"一位曾在科蓝煤炭担任过管理职位的中方人士介绍。也就是说,工人即使一个月30天全天上班不过收入780元人民币(约合120美元)
而且,由于管理人员都是从国内过去的中方监工,英语能力差,态度粗暴,中方监工习惯用体罚殴打等方式进行所谓"管理",对各种诉求置之不理,更是激化员工的不满,冲突屡发。并且带有种族歧视的偏见宣称"不打是不行的"。
2009年赞比亚市场需求不旺, 据赞比亚新闻网站报道,呼吁赞比亚政府帮助该矿业公司将那些从津巴布韦进口煤炭的企业转为购买该公司的煤炭。而生产中,矿区一旦发现库满就暂停开采,矿工就没有了经济收入,进一步引起工人不满。2009年12月1日,罢工再次发生。当时中方管理人员向天鸣枪警告,对峙中突围未果,后在当地警方与政府的协助下与工会谈判,最终工人得到涨薪、补发劳动用品,外加一些口头承诺,比如"中国人会讲礼貌......"等。2010年5月31日,工人欲再次罢工,但警方和政府到场,中方人员将枪展示了一下,事态未有恶化。2010年10月15日,一群激进工人讨要工资,并再次集结起来要求加薪,中方管理人员在混乱中习惯性地拿起猎枪示威,向工人开枪导致11名工人受伤。
正如一名从事非洲问题的专家评论的。包括科蓝在内,许多在赞比亚和非洲经营的中资企业,习惯于和官僚和首都的权贵们打交道。遇到问题,要么乞灵于金钱与武器,要么希望通过"上层关系"摆平。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则中国现存的资本主义血汗工厂模式是发生众多中外"血煤"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资本和外国资本跨越民族国家的边界四处寻找有利可图的机会。而后发依靠低成本高压迫血汗工厂模式发展的中国资本,由于在资本规模、技术能力和交易规则的劣势,只能进一步发挥其残酷剥削的特性,而在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边缘地带剥削更为落后的国家,这也是中国资本进入非洲的主要目标。但这种残酷剥削必然与当地工人阶级发生冲突,为此中国的左翼和社会主义者尤其是需要摈弃民族主义的立场,支持工人间的国际主义团结,捍卫工人的基本权利,反对资本主义血汗工厂模式。
梁闻道
10月16日河南平禹煤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导致37人死亡。经媒体调查发现,虽然该煤矿是国有煤矿,但作为行业普遍现象,井下作业面已转包给私人包工头,而由包工头雇佣工人进行作业。工人与矿方并无直接劳动关系。矿方与包工头只注重短期经济利益,矿内在井下虽然设置救生洞,但洞内没有任何急救工具和备用的食物与水。在矿难发生22小时前,矿上的瓦斯监测员就发现瓦斯泄漏,监测员虽然向上报告,但自身并无撤离工人的权限,终于导致此次矿难发生。每年数千人死亡的"血煤"惨案频发几乎已经成为让中国人麻木,当有人指责即使是国有大中型煤矿也频发矿难时,却全然不顾事实是这些名义上的国有煤矿早已沦为官僚和资本共谋侵占的资产,完全是以"利润重于生命"的"市场"方式进行运作。就犹如今天当局虽然名义上仍然挂着"社会主义"的旗幡,但事实上早已完全资本主义化,而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频发"黑砖窑"和"黑煤矿"等奴工事件。崛起的新兴资本主义大国不仅在国内发扬光大"原始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模式,而且新的资本输出方,在资本输出同时,也开始"有中国特色血汗工厂模式"的输出。
10月15日位于非洲赞比亚南部的中国私人企业科蓝煤矿(Collum Coal Mine)发生2名中方管理人员向为抗议工资和工作条件的当地工人开枪事件,造成11人受伤,2名中方人员赞比亚当局拘捕。事件发生后当地民众封闭了前往科蓝煤矿的道路,并在首都举行相关抗议活动。而根据各方报道,这次的枪击事件几乎是一种必然,而且也可以说是中国血汗工厂模式输出非洲的典型表现。
197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向赞比亚派遣了2.5万工程人员,修建了连接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到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长达1870公里的坦赞铁路。这条铁路使刚从殖民统治下独立未久的赞比亚得以获得可靠的出海通道。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国有和私人资本大规模走向非洲,这时已经完全不同于1960、1970年代毛时代以政治同盟为基础的政治性外援,而更多的是以纯粹谋取经济利益和矿产资源为目标。据中国驻赞比亚使馆统计,截至2009年,中资企业约200家,在赞比亚实际投资额约8.8亿美元,其中国企7.8亿美元,民企1亿美元。这种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和掠夺同时也将中国30年来野蛮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进行输出,低工资、长时间劳动、缺乏福利保障、军事化专制管理。以至于有些非洲工人和工会评论说,假如中国资方的管理模式就是"社会主义模式",那么他们宁可要"资本主义模式"。
由于中国资本在国内可以依靠低工资的"血汗工厂"模式进行剥削,而政府当局又与资方勾结压制任何工人的反抗,使中国工人阶级处于极端劣势的条件下"驯服地"为中外资本家工作。但是,即使多数非洲国家,工会和当地工人仍然通过斗争和"表面的民主制度"拥有比中国工人更多的政治权利。,中国资本家一方面通过利益勾兑与所在投资国的上层官僚与权贵勾结,另一方面则大力盘剥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处于种族歧视、压低劳动成本和便于管理,也残酷剥削中国工人阶级;以各种名义从国内大进口非法劳动力到这些国家中。甚至在非洲某些国家出现,一个不过百多工人的纺织工厂,却从中国输入数十名保安和厨师进行"辅助作业",仅是因为所在国禁止从国外雇佣劳动力,而当地工人不够"驯服"。2008年,甚至在几内亚发生中资公司借助当地军政府镇压因为拖欠工资而罢工工人的事件,导致2死4伤。
科蓝煤矿是标准的在"非洲原生的"中国民营资本企业,企业老板徐建学1990年代原是中国援外建筑人员,最初在当地从事建筑工程的承包项目,与赞比亚政府的一些上层官员有"紧密关系",设立扬子江建筑有限公司,并承建过包括赞比亚反贪污局大楼修建工程、日本清水公司援建赞比亚中等教育机构工程、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府维修工程、国际机场总统候机室等工程,甚至包括赞比亚前总统肯尼茨-大卫卡翁达的陵墓。
2003年徐建学开始涉足煤矿产业,组建科蓝公司,将其在国内江西乐平老家的四个兄弟带到赞比亚,其中原在乐平市煤炭局工作的三弟徐建瑞主要负责煤矿运作,而且煤矿上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多数是其从江西乐平老家找来的工人。 该煤矿系2003年投产,2004年形成产业规模,煤炭产量为20000吨,雇佣工人600多名。科蓝公司拥有赞比亚南部的科罗马、坎齐(Kanzie)和伊祖玛盆地(Izuma Basins)三处煤层开采权按公司规划。在赞比亚的国有煤矿倒闭后,科蓝煤矿成为了赞比亚最大的煤矿。
最初,当地政府和工会都欢迎中方的投资和由此带来的就业机会。但从一投入生产,工人、工会与资方就一直发生劳资纠纷。中国资方制定极为严格的生产计划,而对普通矿工极其严苛,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工人缺乏合适的劳防用具。赞比亚在纸面上有比较完整的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如雇主必须向雇员提供住房,或支付住房补贴,其标准为基本工资的30%。雇员有权得到7万克瓦查(约合90元人民币)的午餐补贴,除非雇主提供足够免费饭食。雇员工作岗位与他的住处半径超过了3公里时,将得到8万克瓦查(约合100元人民币)的交通补贴,除非雇主提供交通工具。在雇员生病时对其提供诊疗和药品,必要时提供到医疗单位的交通工具。雇主还需要为雇员缴纳养老基金。雇员每周工作时间不应该超过48小时,超过部分按小时工资标准的1.5倍付薪,公共假日或是周日(非正常工作日)工作,可得到双倍薪水。当地中资铜矿企业的一线工人收入约在每月300美元左右。2008年赞比亚全国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
而科蓝煤炭为减少劳动成本,想法规避相关规定,一直雇佣所谓的"临时工"。"临时工"不受劳动法规定的保障,而且按日计酬。去年薪酬标准是1.5万克瓦查(约合20元人民币)/日,今年增加到2万克瓦查(约合26元人民币)/日。你干几天活,给你几天工资。工作时长也没有界定,工头要你干多久就干多久。"一位曾在科蓝煤炭担任过管理职位的中方人士介绍。也就是说,工人即使一个月30天全天上班不过收入780元人民币(约合120美元)
而且,由于管理人员都是从国内过去的中方监工,英语能力差,态度粗暴,中方监工习惯用体罚殴打等方式进行所谓"管理",对各种诉求置之不理,更是激化员工的不满,冲突屡发。并且带有种族歧视的偏见宣称"不打是不行的"。
2009年赞比亚市场需求不旺, 据赞比亚新闻网站报道,呼吁赞比亚政府帮助该矿业公司将那些从津巴布韦进口煤炭的企业转为购买该公司的煤炭。而生产中,矿区一旦发现库满就暂停开采,矿工就没有了经济收入,进一步引起工人不满。2009年12月1日,罢工再次发生。当时中方管理人员向天鸣枪警告,对峙中突围未果,后在当地警方与政府的协助下与工会谈判,最终工人得到涨薪、补发劳动用品,外加一些口头承诺,比如"中国人会讲礼貌......"等。2010年5月31日,工人欲再次罢工,但警方和政府到场,中方人员将枪展示了一下,事态未有恶化。2010年10月15日,一群激进工人讨要工资,并再次集结起来要求加薪,中方管理人员在混乱中习惯性地拿起猎枪示威,向工人开枪导致11名工人受伤。
正如一名从事非洲问题的专家评论的。包括科蓝在内,许多在赞比亚和非洲经营的中资企业,习惯于和官僚和首都的权贵们打交道。遇到问题,要么乞灵于金钱与武器,要么希望通过"上层关系"摆平。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则中国现存的资本主义血汗工厂模式是发生众多中外"血煤"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资本和外国资本跨越民族国家的边界四处寻找有利可图的机会。而后发依靠低成本高压迫血汗工厂模式发展的中国资本,由于在资本规模、技术能力和交易规则的劣势,只能进一步发挥其残酷剥削的特性,而在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边缘地带剥削更为落后的国家,这也是中国资本进入非洲的主要目标。但这种残酷剥削必然与当地工人阶级发生冲突,为此中国的左翼和社会主义者尤其是需要摈弃民族主义的立场,支持工人间的国际主义团结,捍卫工人的基本权利,反对资本主义血汗工厂模式。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