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精英论战:"反转"派称科学家态度傲慢
2011-08-04 10:19:12 来源: 网易探索 有847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function() { var options = { sourceUrl: "http://news.163.com/", source: encodeURIComponent("网易新闻"), title: encodeURIComponent("转基因精英论战:"反转"派称科学家态度傲慢"), link: encodeURIComponent(document.location.href) }; NTES.ready( function() { WbApp.initShareTipsSm(options,"wb-article-sharewraper-sm"); }); })();核心提示:自转基因技术诞生以来,争论似乎就没有停止过。专家们“华山论剑”中,转基因的反对者认为,挺转派的“不懂不该发言”是傲慢的态度,体现出的是一种只见技术、不见整体的短视思维,更是“人能主导一切”思维下的科学傲慢。
科学时报8月4日报道 最近一个月,关于转基因的“精英论战”如火如荼。
7月6日,上海《文汇报》刊登留美学者曹明华的文章《转基因食物在美国的争议》。以在美国见闻,质疑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自此开始,“反转”、“挺转”的精英们,将“中国式”转基因论战推向新的高度。北大前校长许智宏、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留美专家曹明华、化名柯贝等专业人士先后发声;《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文汇报》、《东方早报》等作为平台,纷纷加入论战行例。
自转基因技术诞生以来,争论似乎就没有停止过。专家们“华山论剑”,本是专业系统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必要方式。但重大决策需要公众参与已成社会共识,尤其在涉及国民健康及生存环境的“转基因商用”决策过程中,更不该没有公众的声音。
我们不禁要问,这场热闹的“精英论战”,能让公众获得什么?
自说自话
对于普通公众,前沿技术似乎太过深奥。他们最想了解的,是“别人如何看、如何做”,通过类比,让自己作出相应判断。美国政府、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消费状况,正是此次“论战”的交锋点之一。
不过,结论却让公众无可适从。
饶毅文《转基因在美国的遭际》中称:“美国93%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玉米86%是转基因。美国人直接食用转基因食物,也吃食用转基因食物饲料的动物,这两个群体加起来数量很大。”
虽同饶毅一样在美生活多年,但曹明华的立场完全相反:“美国市场上所有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基本都没有被转基因……美国人没有炒菜的习惯,白种人喜欢用只适合低温下用的油——橄榄油(不是大豆)做食用油。……(糖制品)有一个醒目的金色‘标识’明显增加:‘100%纯甘蔗,不含甜菜(转基因为主)……’某普通超市中,6个品种的糖里,也有5个如此标示。”
挺转派想告诉大众“美国人不在乎”,反转派则认为“美国人很在乎”。到底在不在乎,精英们似乎让中国老百姓更迷茫了。
傲慢与偏见
科学网博客上,不少人对南方周末化名柯贝的《对转基因的无知与偏见》一文表示反感,认为该文态度傲慢,却很有些一叶障目。诸如“海内外华人主导反转基因的人,绝大多数缺乏专业知识……出头激烈反转基因的都不是专家”这类话语不像在讨论问题,而颇似挑战檄文。
饶毅文中也认为一些专家不该越界,“有些怀疑是因为基因技术刚刚兴起时对它不理解……但有些是超越自己知识范围、越界扮演权威的蛮横所造成”。
不懂不该发言?这为“反转”者提供了口实。反对者认为,傲慢的态度体现出的是一种只见技术、不见整体的短视思维,更是“人能主导一切”思维下的科学傲慢。
“挺转”派在居高临下中,拒公众于千里之外。而反转派的“利益阴谋论”则挑动着公众业已紧张的神经。
“对美国政府来说,这个‘利益’与‘风险’的‘不等式’目前还是微妙的……美国目前将转基因食物都尽可能在向落后国家‘转’移。……而美国国内的转基因食物正愈来愈减少……”曹明华的文章中,将转基因商业化直指政治经济。
公众需要什么?
在人民网的“你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的调查中,有70%的受调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潜在风险,需严格管理”。
受调者如何作出判断,无从揣测。但需要思考的是,公众真的了解转基因的应用吗?专家给予他们什么帮助?
2010年4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参访者承认,对于转基因作物“一知半解”和“完全不知”。
今年7月,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一项调查表明,当前接受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比例呈现降低趋势,其主要原因居然是目前较多的负面消息。
可见,公众虽然有希望参与“转基因商用”决策的诉求,但却受到各种未必真实的声音左右,使其无法通过客观理性的认知作出判断。
事实上,恐惧和怀疑的本质,是对不可知的或无法预测的事物的极端化思考。大部分公众之于转基因的态度正是如此——因陌生而畏惧。
此外,各种历史经验都证明,人类的社会意识与技术相比,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而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然超越了普通大众的认知和经验范围。
学者刘科援引《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一书中观点认为,“技术恐惧主义是人类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是人类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对技术的恐惧、害怕、厌恶、抵制中,必然产生对技术的有意识的反思和批判的理解,从而开始人类真正有效控制技术的历史”。
沟通之道
“激烈反对转基因的结果,只能是减慢我国新兴的技术开发。”类似于这样的结论似乎过于武断,事实上,很多公众并不反对转基因技术,仅仅是反对转基因在现有状况下的商业化。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曾带领课题组作过实验性质的“共识会议”。
他们在京某大型社区选取了20名原本对转基因食品几乎一无所知的志愿者作为样本。通过专家讲座、现场互动、专家答疑和自由学习讨论,志愿者在健康、环境、伦理、规制等方面完成了一个“和而不同”的共识报告。
阅读这份由普通志愿者共同签字的“共识报告”中关于健康的部分,或许能让相互攻讦的精英们有所启示——在信息对等、客观透明、平等交流下,公众也不仅仅只会“用脚投票”。
“我们认同‘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是基本安全’的说法。但是,由于迄今为止,科学研究没有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是否安全。因此,我们仍然对其潜在的、长期的影响心存担忧;同时就转基因食品的影响来说,也不能排除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的情况,因此不能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安全问题今后不会发生。我们基本相信科研机构和政府所提供的信息,也希望科技界和政府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诚实地公开相关信息,特别是,当发现存在危险时,应及时停止或制止,并向社会公开。”(来源:科学时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