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浅谈“文化兴国”,不要航母要细胞
我国又开了个大会,提了个口号——“文化兴国”,我也不知道提口号到底有没有用,不过,在文化遭遇几十年寒冬的时候,能露出一线阳光总该能感受到一点温暖。
文化是个太大的概念,若不是大师级人物,恐难用那么一两篇文章说清楚,更别说能给大众指引方向。若是一些庸人作些不脱世俗的大话文章把方向弄错了,只怕文化不但不会向前发展,相反会出现倒退甚至是破坏先前优秀的那么一点文化,本人不太愿意过度认真的研读我朝大会的政治文本,因为,之前看过的文本大多味涩如柿,哪有文化味道,怎能指导文化?
中国本是个相对集权的国家,正面利用恰当,力量无比。当然,若用得不当,形集而神散就会有不少坏处,低俗卖笑的文化会变得更多更滥。顶层一开会,地方立马行动,全国各省市均亮着嗓子喊要着手打造各自的“文化航母”,决心特别多,什么深化改革、什么资产重组、什么资源整合、什么核心竞争力、什么文化产业园区,什么引进高层次人才等等等等大话全讲尽了。我私下就笑那么一下:这哪里是搞文化?这不还是搞政治吗?这不还是借发展文化搞投资建设吗?说来说去原来还是想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经济自古有之,当代社会更为突出,本无可厚非,然而,如同科技经济一样,若没有属于自己的价值文化,场面上做得无论多大,那又能产生什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文化垃圾而已!赚些小钱,害几代国民。若还是用那种钻进钱眼的态度搞所谓的“文化兴国”,绝对是瞎扯谈的事,最终建设出来的文化还是“钱文化”,既不是传统文化,也不是现代文化。
咱中国人总认为自己是个文明古国,是个文化大国,是个文化积淀很深的有涵养的高雅之国,其实呢,谦虚自省一下,咱根本就算不上,这些好听的修饰词多半只能体现在“书本、文物和古迹”上,现实中你是很难找到有多少国人配得上这些荣誉的,至少我是配不上。文化乃是“隐于内发于外,源于思留于史”的东西,岂是砖头和水泥所能铸就?
处在这么一个时代,多数人希望自己眼不见为净,不必去管那些闲事,摊上铜钱的事儿盯上几眼倒算是本份之举。文化这玩意儿有谁能沉下心来去琢磨琢磨?有文化的人没时间思考,没文化的人,你思考了,你发声了,但又未必有人在意。
也许是事业不成功的缘固,即便知道自己算不上文化人,然而,我等却老是习惯于不知天高地厚的让自己更加“文化”一点,并且总有一种感觉:文化也许就是由我等“无知者”创造雏形,后由学仕们修成正果。
传统的中国文化乃是由各种不同的“诸子百家”组成的体系,只说儒家文化恐不确切。当人类进入到现代科技文明以后,不管你说中国是3000年历史,还是5000年历史,反正中国人都不再会有文化自信,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从传统角度看,美国人没资格跟咱们谈文化,因为它的历史都不及我们的一个零头,从现代角度看,咱们却没有资格跟美国谈文化,“当今一日、历史千年”的发展速度把文化的鸿沟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修补与平衡。假如说,从现在起,中国把自己放在与世界各国同一个起跑线,我们该怎样来思考“文化兴国”的议题?若只是简简单单地保持文化传承的话,我想是不可能达到所谓兴国的目标,只有在自己的文化具有相对于它国文化的比较优势时,方可以实现文化兴国的奢望。文化作为一个产业由来已久,没有比较优势,就只能被外来文化所侵蚀、所包含、所同化。
要创造出有比较优势的中国文化,怎么做?是不是就让政治去推动就行了?开个会,喊几年口号估计是不行的,比较优势不是渲渲闹闹地弄出来的,比较优势必须建立在灵魂深处的可传导性,到国外砸钱砸不出文化的世界性。真要弄出点区别于咱祖宗老子的文化来,恐怕得认认真真地做些思考。
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如果要借助传统文化的优良成分,中国倒也不缺,但光吃老本证明是靠不住的,还非得要有自己的现代文化,人类是向前发展的,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是不断提高的,中国不可能永远只专注于旧文化。现在,有一个问题来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必须先回答这个问题,否则,所谓的创造力就无从谈起,没有源头,哪有水来?我思考了近三百年的欧美发展轨迹,尤其是近一百多年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又是欧美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三者之间并不等同,但互为条件,科技的源动力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欧美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撇开霸权之外的因素,世界文化的欧美化无不反映科技进步的原始因素,实际上,霸权的形成也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文化的世界性传播需要实力作后盾。欧美的进步与强大,不但推动了其现代文化的全球化,而且推动了其传统信仰的全球化,欧美向整个世界输出“现代+传统”的文化捆绑,所有的逆欧美意志者都面临无比强大的社会压力,中国也不例外。
欧美文化的全球化其源头在科学技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否也是科技发展?我想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尽管我一直以来都不太接受咱们的众多传统文化,但是,我并不拒绝民族文化的先进成分,因为中华文化的先进成分也是在各个强盛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影响世界的成果。然而,有先进成分又怎么样呢?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和保障,你就没有让其实现全球化的条件,科技不能大跃进,文化恐怕也不能大跃进,开个会,做一次动员就期望十年八年后摘果子只怕又是空喜一场,源头不来水,别期望下游有好收成,科技发展必须有中国人的贡献。
探讨过文化的源头以后,我想问问文化发展的定位问题。领导一动员,全国闹翻天,每个地方都想建“文化航母”,要那么多航母干吗?是去欧美对决还是要在国内摆开战场叫阵?文化的细胞到底是什么?本人以来,文化的细胞是“人”的个体,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而不是企业,文化体制改革的宣言中第一点应当强调的是如何让每个中国人更有文化,而不是让多少大企业更会赚钱。中国的高校大不大?出科技创新了吗?有原始成果了吗?培养出来的学生体现出文化了吗?世界第一的加州理工学院若置于中国,起码得喊个“中国大学”,岂止只一个“学院”的名头?中央电视台大吗?大得很,但这几十年它又给中国人引导出什么样的文化观呢?中国出版集团的书籍量大不大呢?大得吓人,然而,近几十年又留下了几本值得回味的经典好书呢?
文化发展若是贪大求洋,莫说开一次“六中全会”,开十次也是枉然,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就应当锁定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文化的传播引导,教育偏向,培养出来的是有知识却没文化的人,社会文化的方向引导不好,成长起来的后代均是一些没有信仰的偏激之流,均是一些有学历而没有道德的势利之辈,组成民族的大众个体如果毛病缠身,能期待他们打造好文化航母?
航母有什么用呀?中国京剧院名角再多,天天只唱给贵族听,这个京剧又能有多长寿命?委婉动听的越剧再美,不下乡给农民看,它的根基又有多深?学富五车的博导、硕导数以百万计,天天躲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哪能怪瑞典某委员会歧视咱中国人呢?由五六所大学组建的吉林大学,人数是加州理工学院差不多10倍之多,那又能怎样呢?13亿多的文化细胞如果都是空憋憋的,放到航母上去,只怕海风一吹就全喂鱼了。
中国有句俗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先静下心来把咱们这十三亿多人给教育好,给引导好,让他们都变得逐渐丰满起来,让他们都有点文化味,让他们不要整体性以“钱”为信仰,“十三亿人”这艘航母比其它快速成形的企业航母都要更具威胁力和战斗力。
如果说文化源头和文化定位还略显有些距离稍远的话,那么文化自由就是最现实要解决的问题了。文化是寄存于人的身上,也必须通过个体人表达出来,所以,若期待有丰富且精彩的文化资源,就必须让人的思想活起来,让人的思想自由起来,把“人”放在笼子里生活,无论你给他喂多好的美食,永远也别想他能有什么思想成果,不过要记住:我所强调的“自由性”决非是“性自由”。
如果说这次“文化兴国”的提法是一种战略思考的话,我想下一步的行动就应当是放开各类形式健康文化的限制解禁上,切不可一方面用政治行动推动文化,另一方面却又用政治行动阻碍文化,思想表达的自由和文化出版的自由一定要放开。放开文化限制相当于疏通水渠的工作,上游水量再多,如果渠道是堵塞的,那么广大的土地上也无可用之水,封堵和加塞子的行为都将遏制文化大发展。文化不怕批判,就怕被封死或被阴干,先进的文化,即便有不足,也不会害怕被批评,经不起批评的文化就不是先进文化,劣质文化也不怕让它曝光,当它不被多数人接受的时候,曝光就是见光死。从短期讲,文化的优劣可能难分高下,会有较惨烈的斗争,但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具有优胜劣汰的能力,丝毫不用担心文化自由会埋葬人类文明。
不管中国的文化会被主流人士引向何处,我自认为:传统文化绝不能成为比较文化的基础,“传统与现代”的打包文化也许是中国的最佳选择,至于是否能够实现文化兴国,就看包里填充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孙锡良(转载须署名。告某些学者:你们是精英,出书和写文章投稿时,如有大篇幅引用,希望诚实点,不要以为网上文章就可以随意摘抄,我且暂不点名,但为个别人改头换面的做法感到遗憾,如若引用观点在网上发发倒也无妨,以此投稿赚虚名就大不应该,别让剽窃文化泛滥成灾!)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