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经典融入世界先进文化—走中国特色民族精神拓展之路
:张继红
求是理论网 2011年07月22日 13时16分
这故事承载着抗争的不屈与血泪;
这画卷铺展着激越的奔腾与奋起;
这旋律指引着未来的蓬勃与恢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唱红歌、演红剧、传送红色短信……成为中国社会的文化主流。中国人民沉浸在红色的海洋里。回顾着激荡的岁月,展望着美好地前景。
红色经典作为文艺百花园的奇葩,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历程而成长、发展起来;民主革命民族战争,红绸舞动硝烟烽火;祖国建设宏图伟业,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改革开放面向大海,红歌嘹亮穿越时空。一条红色经典的文化创作之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孕育熏陶下,成为鼓舞激励中国人民不断走向复兴的精神家园。无数的事实证明,红色经典更会伴随着中国融入世界民族之林不断进取的步伐,被更多的人们认识到它代表世界文化发展方向的先进性。
红色经典,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深扎根出新枝
红色经典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之中,四万万同胞要做亡国奴,中国传统文化同样遇到灭顶之灾的危急关头,红色经典似傲霜寒梅从中华民族文化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生发出了新枝条,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一经问世便散发着璀璨的光芒,爆发着勃勃的生命力,以灯塔、以火炬、以长城捍卫着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保家卫国的昂扬斗志。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体现在:以民族大义为己任的气概;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观;以坚强不屈、抵御外辱、格守信义的气节;以血浓于水薪火相传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使我们的文明史、发展史清晰可见,不断积累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孟子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天祥的《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等等。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基因密码和强大精神支柱。成就了中华民族矢志不渝,坚贞不屈的民族个性。红色经典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大的战斗性和时代性,对中华文化的包容转化和与时俱进起到了大融合大促进作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红色经典的创作,无时无刻不在给红色经典的创新提供着清冽的源泉。
红色经典是中华民族为追求民主、自由、进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创造的新精神家园。它引领和树立起了中华民族的信心与斗志,是由精神洼地到精神高地的最彻底的突围与筑造,是中华民族在精神领域的一次长征。正是中华民族愈挫愈奋的特点,在精神上首先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枷锁,有了自己的理想和主义,自己做了自己的精神主人,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红色经典,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凝大气倡和谐
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经典,一定是代表了世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被西方列强所分割、包围,就是一些今天看来的的弱国、小国,也能对我们指手画脚、趾高气昂。中国的官员百姓无不仰人鼻息,看洋人脸色喜好而行事。其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文化的没落,闭关锁国致使眼界思维被世界先进文化所抛弃。由于文化的落后,生产关系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落后挨打已是在所难免。
中国的知识分子,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仁人志士苦苦求索着救亡图存的道路。这条道路从文化开始,出现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创办的《新青年》、《湘江评论》等,红色经典开始了萌芽。五四运动的爆发可以说是对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检阅。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是举起了先进文化的旗帜。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该书在西方引起了轰动,以致罗斯福总统三次召见他。这是因为罗斯福已敏锐的意识到中国的大西北正在萌动着先进文化的曙光。《毛泽东选集》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出版,深受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国家人民的欢迎,也在于他的普遍真理与当地当时紧密结合的指导意义。
当《我的祖国》、《长城》、《长江之歌》、《黄河谣》以长城、黄河、长江中华民族隽永符号为背景的歌曲、影视剧,唱响国际舞台的时候,让我们回过头来设问,假如红色经典违背时代发展潮流,不能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不能代表人民的心声,怎么可能在世界列强的文化包围中首先取得突破和胜利呢?历史告诉世界,由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战争的重大胜利,极大的推动了全世界范围的反殖民地运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彻底改变了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受帝国主义列强独霸专制奴役的世界政治格局,世界人民从此获得了自由民主的人权和发展权。(今天,这些刚刚被迫放弃了殖民地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摇身一变动辄以人权卫士出现于国际舞台上,就让人感到可笑和无奈,感到无耻和悲哀。他们为什么敢这样肆无忌惮的高喊,而我们为什么不能问,是谁给世界带来了人权和发展权呢?)不仅如此,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还毅然承担了国际共产主义义务,在自身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直接参与,取得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的重大胜利。战之能胜,和则能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还是国与国之间相处的典范,将中华文化中“和”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中国红色经典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巨大贡献,对世界一切追求自由平等民族和人民的引导。
中国革命的反动派们常说:“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传很厉害,这不是恰恰印证了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先进文化的真谛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吗?否则,怎么可以团结一切争取自由平等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民?怎么可以团结全世界无产者?如果没有实际意义,没有先进性,不能代表世界潮流,就不可能突出重围,就不可能建立新中国,就不可能走上世界舞台,中华民族就不可能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员。
红色经典,民族复兴强大基石,真善美是底色
红色经典艺术超越时代,超越民族,超越经济,超越智慧。他蓬勃的生命力使无数的人民,无数的青年受益匪浅。
今天,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需要有强大的、先进的文化为指导。同时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各种诉求显现,各种思潮奔涌,这些都呼唤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有一个大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跨越。事实和实践都证明红色经典可以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红色经典的生命力体现在不断创新上。以红歌为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代表作。红军时期的《十送红军》 、《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红星歌》;长征时期的《映山红》、《过雪山草地》;抗战时期的《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二月里来》、《游击队歌》;解放战争时期的《延安颂》、《南泥湾》、《东方红》;国内建设时期的《边疆处处赛江南》、《工人阶级硬骨头》;从涉及的人群看有唱给少年儿童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爱北京天安门》;有唱给解放军的《人民军队忠于党》;有唱给农奴的《翻身农奴把歌唱》 ;有唱给工人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有唱给农民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今天中国的舞台上活跃着《建国伟业》、《建党伟业》、《开国大典》、《中国1921》、《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旗帜》、《高高飘扬的旗》等等这些以以激情年代、祖国建设、改革开放等为背景的艺术创作依然是那么打动亿万观众,动人心弦。可以说红色经典无论是歌曲、电影、舞蹈、美术、摄影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方面。红色经典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结合当时的背景,创作出了代表时代,反映主旋律,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经得起各种考验的作品。红色经典始终代表着时代的主旋律,是一艘凝心聚力的航船,是一条铺向幸福远方的金光大道。
红色经典的生命力体现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每天都有许多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民间文艺爱好者们,自发的组织聚集在一起,唱着一首首老歌。围观的人们沉浸在那久远的旋律之中,回到那或战斗的、或建设的、或成长的、或学习的年代。每一句歌词,每一个音符总能引发无数感慨,听了这些歌曲总是充满激情。
红色经典的生命力体现在真善美上。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的著作,今天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那朴素的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文章,读之、诵之总让人深受启迪。这种文风实际是作风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毛泽东的诗词、书法无不透着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吴印贤、徐肖冰、侯波的摄影作品以艺术家的浪漫和革命者的使命,忠实的描绘了领袖们在充满烽烟的燃烧年代珍贵的历史画卷;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赵树理、马峰等以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讴歌了人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真实、风趣、朴素、自然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生活。从《黄河大合唱》拉开一个民族的怒吼的大幕,到《红色娘子军》把中华民族最柔美、最坚强的一面展现给了世界,再到《丝路花语》、《大梦敦煌》赋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崭新的生命华章,走遍四海五洲。这一幅幅激荡动魄的图画在我们的脑海中翻腾,这一首首乐曲在我们的耳畔回响,当一个民族创造的艺术经典有了真善美的底色,他所代表的文化融入世界舞台,那么这个包容大气迈出了自信坚定步伐的民族走向复兴还会遥远吗?
红色经典,了解历史建设祖国,金钥匙开未来
当今世界,阵营和思潮的交锋与斗争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呈现了多元化,多样性,隐蔽性,模糊性等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阵营和思想的界限不是那么分明,这就给别有用心者更大的活动空间。在这场新的斗争中,阵营所包含的人群,思想所包含的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争夺的焦点就是青少年一代。
青少年是未来的宝藏,谁去开发它,谁就可以得到未来。美国肯德基快餐店,今年在甘肃兰州走进小学校园,在学校举行唱京剧,说京剧常识活动。并且把肯德基的一些小奖品和他们的文化很好的融入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传播给了我们的少年儿童。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定是巨大和深远的。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有时候特别佩服西方文化的渗透能力,他们会绕弯子,不直接却持久。不象我们一动心思,人家马上就会防着。他们会用我们的文化外衣,包裹他们的战略目的。
一个民族只有他的青年一代了解、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并且具备认同感。这个民族才能有持续的发展能力。在建党九十周年前夕,中组部发布数据,2010年全国发展党员307.5万名,其中大学生党员123.6万名,占40.2%;35岁以下党员251.6万名,占81.8%。这是一个政党对这个民族新兴力量的强大吸引力。首先,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历史感,知道我们的民族是从哪里来,现在到哪里去。其次,要有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的优秀不仅在物质的创造,更在精神的创新,而这种创新是符合时代和世界发展的趋势的,也是符合青少年成长需要的。红色经典就是青少年打开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宝库的金钥匙。
世界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竞争,必然是思想文化的竞争。红色经典在中国的广泛影响力,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是任何国家和政权都无可比拟的。她穿越时空连接过去与未来。她超越了民族语言的界限,成为一切追求进步,追求自由,追求平等的人民的共同审美享受与情操陶冶的滥觞。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在《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中写道:“试看将来的寰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这是红色经典文化的未来。
本文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 http://www.qstheory.cn/lg/fcd/201107/t20110722_94758.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dwhw.html
媒体回归自我限娱令只是开始
:程奎星
求是理论网 2011年10月26日
传的沸沸扬扬的“限娱令”现身,其中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新京报 10月26日)
各方盛传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限娱令”终于如约而至,这意味着从明年开始,各大上星卫视的节目将重新洗牌。对于广大电视机旁的观众而言,明年的电视荧屏将用一个崭新的面目来迎接广大受众。
“限娱令”从起初传出到如今广电总局下发,一直伴随着种种争议,就是在今天依然还是各个群体辩论的焦点。从起初相亲节目里盛极一时的拜金主义,到虚构故事情节欺骗观众博取眼球,全民娱乐的时代无可厚非,但无论是那一种娱乐模式绝不能有损社会道德和伦理底线。
拿社会伦理道德做娱乐元素,我们伤不起。就媒体职业道德与素养而言,全民娱乐无底线已经让媒体脱离正轨越来越遥远。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是媒体职业精神与素质修养的归结点,这也是媒体运作的起码底线,担负着舆论引导与与社会标向的重大使命,应该清醒认知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而肆意兴起的娱乐节目,从起初的单纯娱乐修心养性,到后来任意冲撞社会伦理与道德,一再去迎合社会低俗文化,博取眼球,只争收视率,这种层层陷落已经到了不得不出手根治的地步。
无底线的全民娱乐,让社会陷入一种唯娱乐至上的扭曲价值观念中,媒体的随波逐流让三俗文化盛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纯娱乐节目迷失的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沉浸在这样的劣质文化氛围中,将迷醉整个社会,得不到遏制就要迷失一代人。一些媒体枉顾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去低俗的迎合这种“下流”意识,为博得眼球,提升收视率不择手段去人为制造卖点,这样的风气也已经威胁到媒体浩然正气的作风,必须从上到下杀杀这种丑恶风气。
媒体担负的社会职责是一种光荣的使命,作为社会灵魂的洗礼者,媒体奏响的是一个时代的交响曲。全民娱乐无底线背后,年轻人正在形成的价值观被扭曲,整个社会面对现实的勇气被剥离,物欲横流充斥着眼球,三俗文化成了主流节目中的招牌,金钱主义与拜金主义就这被样肆无忌惮抬上荧屏。作为媒体而言,“限娱令”的深刻内涵值得各大媒体去深思,究竟是为了纯粹的收视率存在,还是担当起那份本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一纸“限娱令”只是媒体回归自我的开始而已。
娱乐是媒体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必备的色彩,然而让娱乐充斥了一切,甚至是突破了道德防线,这就有点过头了。限娱令的出台,就是一种紧急刹车状态,对于娱乐漫天飞的各大卫视,理应及时觉醒,认真贯彻和执行广电总局下发的意见规定。
弘扬主旋律,歌颂真善美,我们的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塑造需要媒体及时回归;多一点现实,少一点娱乐,民生焦点需要媒体更多关注;揭露丑恶,伸张正义,社会公平与公正需要媒体追踪。其实,“限娱令”对各大媒体而言更是一种崭新的开始,更多观众也期待各大媒体更多贴近民心,贴近民生的节目问世。
本文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lg/rpzm/wh/201110/t20111026_119665.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dwhy.html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