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香港在回归之前,是“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虽未做过调查,但身边不少朋友都赞同此论。有趣的是,“借来论”本身也是借来的,这句话源自“鬼佬” Richard Hughes在1968年写的一本书:Hong Kong – 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书的封面是一张照片:两个洋人在打板球,背景则是贴满红旗和毛语录的大厦。
板球源自英格兰,在英属殖民地特别流行,是典型英国文化的代表;而毛语录在当时给英国人的感觉,是民族主义更胜于共产革命。放在今天,或者可以被诠释为“很香港”(陈冠中用以形容香港的混杂性),但当时正值火红年代,英国人当然不会有这种浪漫,在他们眼中,这幅照片的解读是——即便多年殖民,香港毕竟还是“借来的”,始终要还。
英国人的借来感,还真的有一张借据;华人对此论的认同,多少显得有点不合逻辑。如果对本地华人来说香港是借来的,向谁借?什么时候还?实情是,英国人还了香港之后,可以回英伦三岛的老家,香港人却既“无权借”,更“还不起”。
当然,某种理念多人认同,无论多不合逻辑,也有一定基础。“借来论”与其说是一种移情作用,倒不如说是但求安身的“难民心态”作怪。除了“逐水草而居”和没有长期打算外,难民也常常担心现在得过且过的生活是否能保,因此拒绝任何变化,龟缩在自己熟习环境当中。谈借来论时,港人没有英人的那种哀愁和反思,有的只是不想改变现况,表象一样,关心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无独有偶,近年很多貌似深刻的后现代外衣,里面还是前现代的难民心态。常常可以听到一些貌似最本土左翼的“公共知识份子”,在论及“告别革命”时非但没有内地人的那种对现代国族的深刻反思,更令人诧异地表现出一副“我们香港人不明白爱国主义”的嘴脸,彷佛无知是一种美德。内地人要说明自己的想法时,又被动辄谩骂为被洗坏了脑。自己不知,别人又无知,巧妙地形成了循环,永远乐此不疲。归根究底还是难民式的龟缩,不是真的在讨论后现代。
近年香港经济转差,物质上已经被内地追过,难民心态就更热切希望由精神和细节上找到独一无二的地方。论及香港成功模式时,难民们不顾任何客观的历史机遇,不断地在一些香港人很文明、很法制、很勤劳、很多元等不能验证的价值观里面虚耗时间。既不能分析出香港的成功之道,也未抓住实质。
香港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无论找多么漂亮的理由,也不能掩盖前现代难民心态的“土气”。社会需要发展,不是靠龟缩回前现代的难民心态,更不能依靠偶发善心式的小农意识。青年,再出发吧。
2009年10月19日
(为香港的传媒工。本文原刊于同日《星岛日报》,此为未经编辑的原稿)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