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周五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时承诺,中国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提出终身追责制,凡越过“生态红线”的,就应当受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中国领导层在生态问题上
至今“最强有力陈述”
受访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的讲话,一方面说明了在环境恶化带来的沉重社会压力下,中国官方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已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在另一方面则展示了中国领导层整治环境问题的决心,是至今“最强有力的陈述”。
据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这个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习近平并强调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要求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
此前,中国领导人已多次强调政府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余,也会打造绿化生态环境,然而地方上仍有环境治理不完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问题。自今年以来,北京就长期被雾霾笼罩,上海黄浦江又现死猪漂浮,以致环境问题最近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中国民众对环境保护的诉求越来越高,上海和昆明市民本月初便分别有示威抗议,要求停建电池厂和PX(对二甲苯)项目。
在中国当前面临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习近平呼吁官员要“清醒认识”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和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解决环境问题,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习近平也要求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他说:“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他进一步提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过去半年将环保议题提到新高度
与此同时,习近平认为,中国也得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约束。
他解释,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中国官方在过去半年已将环保议题提升到新高度。去年11月举行的中共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第一次提及PM2.5空气质量目标,而在本月初,官方又在人权白皮书中首次写入生态人权保障,提出将坚持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凸显当局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
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昨天接受本报访问时正面评价习近平的讲话,称这是至今“最强有力的陈述”,但他认为,要实践所提出的措施并非易事。
马军举例,习近平提出的终身追责制是至关重要的举措,因为许多官员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短期经济增长或自身利益,对生态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不会立即显现出来,而是转由接任者来承担。不过,由于目前法治缺失、监管缺位,要真正落实终身追责制或进行相关的取缔工作,难度颇大。
他进一步说,由于环保工作也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现任官员根本没有保护环境的动力,因此要现任决策者完善环保法律和严格执行法规,也极具挑战。
在马军看来,目前缓解生态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是畅通信息渠道,让民众和社会参与环保工作的监督,对官员的作为或不作为形成制约。
另据中新社报道,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在前天的中国科协年会上建议,制定全新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综合各类生态系统和建设用地、耕地和城镇化的发展,进行全国一盘棋的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系统的建设。
附: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4日上午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习近平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习近平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习近平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习近平强调,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习近平强调,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