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买办,即是替外国资本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从近期爆出的葛兰素史克贿赂门来看,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GSKCI)内部高管和推销团队的经营方式,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现代买办经济的核心特征。
一、不给在华分公司核心技术,利润大头汇往国外母公司
葛兰素史克主打推销的药物大部分是在境外生产,在华分公司进口销售,即便有国内工厂,也只是贴个标签。以知名药品贺普丁为例,其真实成本为15.7元,在韩国卖只有18元,而该药在境外生产后进口到中国工厂的口岸价已经是73元。因此,只要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卖得多,哪怕在华分公司本身不挣钱,巨额的利润已经流向境外了。
这是跨国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主要方法。在原产国分公司把要赚的利润确定好,把确定后的(原产国)零售价作为销往另一个国家分公司的成本价。[1]
二、炒作概念,漫天要价
据报道,新药进口到中国前,公司便会启动“倒推计算”价格过程:就是先开展国内市场价格调研。一是参考其他跨国药企相同或者相近的药品确定价格;二是如果属于原研药,“想卖多高的价格就定多高的价格”。
所谓原研药、进口药,都是可以炒作的概念。GSKCI在中国销售的药品大多冠以海外原研药名义,在药品进口前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增高药品报关价格,在将巨额利润预提在境外的基础上,设定高额销售成本支撑贿赂资金。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同样的药品在韩国卖18元在中国卖142元的奇葩现象了。
三、造不如卖,“市场换技术”成空谈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有研发中心和6个生产基地,有5000多名员工。而据犯罪嫌疑人、人力资源部招聘总监郭建华介绍:2009年销售部门突然开始加速“扩军”,每年招入数百到上千人不等,至今为止,销售人员总数已达5500人。可见,现在的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就是一个靠买药为生的空壳公司。研发生产根本不是其主要业务。
加入WTO以前,在外商投资方面,我国制定了对外国投资者的外汇平衡、出口实绩、当地含量、技术转让等规定。而加入WTO以后这些要求都被取消,外商控股、独资企业大量增加,对我国在关键产业部门的控股以及实施“市场换技术”、通过国产化带动国内产业升级等带来不利影响。葛兰素史克正是在2004年末中国政府兑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医药分销市场后成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的药品经营企业的,之后便开启了“销售为王” 的战略转型,成了一个庞大的销售帝国。[6]
这个庞大的推销集团几乎具备了买办的一切特点:不事生产,没有技术,受雇外资,垄断销路,收取佣金,行贿受贿,官商勾结……
四、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危及人民利益和民族产业
为了垄断销路,葛兰素史克不惜进行巨量的商业贿赂,形成了自营药品销售、外包药品销售、“冷链”(疫苗)销售、大客户团队销售、危机公关五条“贿赂链”,形成了医药代表贿赂医生、地区经理贿赂大客户、大区经理贿赂VIP客户、市场部贿赂专家、大客户部贿赂机构的贿赂网,贿赂销售行为涉及全国各地。[2]
不仅如此,葛兰素史克还实施所谓的“长城计划”,采取行贿的手段,让不少医院不再采购贺普丁国内同类药品,最终垄断销路。
这给中国患者、中国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赵虹燕供述,公司的这些商业贿赂是需要成本的,药品价格虚高,天价费用最终转嫁给中国患者及财政,他们所承受的经济负担成为GSK的巨额利润。
外资药企利用在政策、资金方面的优势,在中国维持其高价策略,价格越高回扣也越高,赚取的利润又有一部分用来巩固自己的强势地位,对于药价相对较低的国有或民营药企是一种很大的压制。对民族制药产业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五、官商勾结
危机公关
2012年2月至11月,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连续两次立案调查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涉嫌商业贿赂问题,梁宏等人通过中间人找到了办案人员,以财物打通关系,换来对涉嫌商业贿赂不调查、不处理,改成不正当竞争,罚款30万元。
葛兰素史克的“危机公关”仅是其官商勾结的冰山一角。
聘用有高层政界背景人士为高管
一位在投资银行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有审批的权力,就有寻租,就有腐败。”而在中国区活动的跨国公司早已深谙中国的潜规则,“他们都懂得积极以高薪吸收高干子弟”。[3] 这在跨国公司里面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部分跨国药企高管资料
葛兰素史克的前任法务总监文淑芬,其丈夫郭京毅曾任商务部法条司正司级巡视员。郭京毅案曝光了条法司的潜规则,法律规定的审批时间可达三个月,“很多企业受不住等,希望加快审批速度,就会输送些关系”,请吃饭,说好话,也不排除送礼的情况。文淑芬出任葛兰素史克,同郭京毅高就于条法司关系密切。[3]
另据网友查证,胡耀邦之女、某高官夫人李恒(胡满妹)女士曾担任葛兰素史克“公关事务部总监”。胡满妹以其深厚的政界背景,在葛兰素史克精心经营13年,直到2007年离开,为该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政界公共关系。网友分析正式在胡满妹的帮助下使得葛兰素史克成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的药品经营企业。
微博上流传一些有关葛兰素史克前公关事务部总监李恒(满妹)的相关信息:
2004年5月中国XXX先生在葛兰素史克总部进行了1个小时的访问,接见了葛兰素史克主席Christopher Hogg爵士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并观看制药业高科技演示。葛兰素史克是XXX在此次为期3天的英国之行中要访问的少数公司之一。[4]
一位分析人士认为,XXX之所以选择去参观GSK总部。一方面是因为GSK是英国最大的企业之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GSK(中国)和中国政府有良好的关系。目前,GSK(中国)和中国政府在艾滋病、肝炎等疾病领域都有密切的合作。”[5]
2004年12月11日是中国政府兑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医药分销市场最后的期限。医药商业市场全面对外资开放后,手握《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葛兰素史克有资格开展全面的医药商业业务。”
2005年GSK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成为首家外商独资的药品经营企业。[6]
六、新时代的治外法权
尽管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的经济犯罪性质一目了然,但西方媒体试图为其开脱,“中国医疗行业充斥着腐败,葛兰素史克可能是替罪羊”成为14日出现频率最高的说辞。
路透社14日评论称:“中国对葛兰素史克公司的严厉指控震惊了业界”,文章称,上海美国商会会长季瑞达称,他对此结果感到惊讶。BBC驻上海记者14日撰写评论称,该案“肯定有部分政治原因”。[7]
同样是经济犯罪,但是一旦针对到外企,就有大批西方媒体在舆论上狂轰滥炸为其开脱,在舆论上给中国施加压力,这难道不是新时代的治外法权?
结语
葛兰素史克贿赂门仅仅是中国买办经济的冰山一角。不转变发展方式,研发自主核心技术,类似葛兰素史克的买办经济将会越来越深入。
[1] 揭开进口药价畸高之谜--葛兰素史克“贿赂门”调查-乌有网刊 //m.drhuete.com/Article/shehui/2014/05/319580.html
[2] 葛兰素史克涉贿案侦查终结 五大贿赂链条遍及全国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4/05-15/6171859.shtml
[3] 跨国药企招高干子弟:前卫生部长之孙为辉瑞高管-乌有网刊 //m.drhuete.com/Article/shehui/2013/08/304896.html
[4]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2004年社会奉献 http://health.sohu.com/20050523/n225672590.shtml
[5] 最大外资药企——葛兰素史克布局中国 http://www.people.com.cn/GB/jingji/1039/2492777.html
[6] 外资获地药品经营许可 葛兰素史克试水医药流通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50119/01441303458.shtml
[7] 中国罕见对外籍企业高管提出指控 外媒试图开脱-乌有网刊 //m.drhuete.com/Article/guofang/2014/05/319613.html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