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8月7日刊文称,从微软(Microsoft)到奔驰(Mercedes),世界上最强大的品牌一个接一个成为中国反垄断调查的目标,让所有跨国公司揣测自己的在华投资会不会是下一个目标。
这场运动是由中国的国家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主导的,矛头指向制药、奶粉、高科技和汽车行业据称存在的反竞争行为。
近日,发改委调查人员进行了数次戏剧性、被大量报道的突击行动,他们突访微软和梅赛德斯-奔驰的中国办公室,讯问高管,没收电脑。
发改委昨日表示,将对奥迪(Audi)、克莱斯勒(Chrysler)以及12家日本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垄断行为”处以巨额罚款。
该机构也正在调查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Qualcomm)据称存在的反竞争行为,并禁止党政机关采购苹果(Apple)、微软以及反病毒软件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和卡巴斯基实验室(Kaspersky Labs)的产品。
对此,跨国公司(包括那些成为目标的企业)迄今的反应是目瞪口呆之下的沉默。
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跨国公司的高管表示,他们正试图搞清楚这是不是标志着中国发起一场保护主义运动,以及这场运动可能走多远。那些尚未受到打击的公司希望自己继续不受打扰。
“在以往的反垄断案件中,人们清楚企业违反了什么法律,但这一次不是很清楚,”泰乐信律师事务所(Taylor Wessing)资深顾问周照峰在谈到针对外国汽车制造商的反垄断调查时表示。
一些中国分析人士认为,有选择地打击某些外资企业是中国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这场运动是2012年末掌权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掀起的。
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启动,几乎可以准确地追溯至习近平上台后的首次讲话,当时他承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前外交官、曾经作为商务部官员在日内瓦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WTO)代表团工作、现在是高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姜丽勇表示,利用反垄断法规惩罚外国公司是有意的,因为此类行动并未受到WTO或其它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明文禁止。
他表示,中国政府内部的“左派”(认为应当把外国公司排挤出去,为国内竞争对手创造有利环境)和“右派”(相信反垄断等法规应当同样适用于中国企业)之间存在激烈辩论。
对于那些相信发改委的调查意味着中国转向保护主义的人士而言,在网络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上针对国际品牌——如苹果、谷歌(Google)、沃尔玛(Walmart)、肯德基(KFC)、星巴克(Starbucks)和麦当劳(McDonald’s)——的其它公开攻击似乎符合这一模式。
然而,一些分析师认为,发改委主导的行动更多与机构内斗有关,而非排挤外国投资者的总体计划。
按照习近平提出的行政改革方案,曾被视为中国最具实权的官僚机构的国家发改委是最大输家之一。
自习近平上任以来,发改委的许可、规划和审批职权有所削减。上海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旭指出,国家发改委也调查了国内企业,但不公布那些案情。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公司是更好对付的替罪羊,惩罚它们可以警告整个行业。
无论这场运动的动机如何,它都得到中国消费者的拥护,他们在过去一年里看到调查带来了产品价格下降。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