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丧文化中战斗,就在丧文化中堕落!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相信这句话!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毒鸡汤”。不少年轻人对这样的“丧文化”甚是喜欢。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有人认为“丧文化”会让年轻人变得消极,甚至“垮掉”。而也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自嘲和调侃。然而,关于“丧文化”的分析大多都浮于表面,必须对它作出更深刻的分析以指导行动。
“鸡汤”——成功学的破产
#FormatImgID_1#
“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这是一切成功学书籍的陈词滥调,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显然不是。
杨鸥,一个富士康工人,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台iPhone,为了这个梦想,她每天宿舍、食堂、车间三点一线的生活,还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然而一台5000多元的iPhone,对于一个月工资1000多元,还要往家里寄钱的19岁女孩来说,实在太遥远了。(引自《资本的终结》)
有人说,活该这样,谁让他不通过努力来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呢?好一个“努力”。
且不说,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的差距,就是在同一个城市学校之间的差异也可谓天壤之别。更别说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导致的教育投入差异了——富有人家的孩子,他们能够参加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阅读丰富的书籍,以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又有人说,俞敏洪如何如何,马云如何如何,马化腾如何如何……
但是请注意,当初有多少人和这些成功人士同时创业,然而又有几个人笑到现在?而且请注意,这是20多年前,现在一切都变了。
现在,最富有的1%的人掌握着全球50%的财富,而且绝大多数富人的财富都是继承得到的或者是依靠已有的财富“钱生钱”。(引自《21世纪资本论》)
并且,人与人之间的实际上的不平等从一生下来就开始了。若你有个富爸爸,你将拥有,优质早教资源、双语幼儿园、精英教育、国际夏令营、出国留学、高额创业基金……若你有个穷爸爸……这就是所谓赢在起跑线上。
一个腰缠万贯的富家子弟和一个生活寒酸的穷小子,若想达到同一个目标,无疑富家子弟会更加轻松,而穷小子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超越鸿沟。
随着社会阶层的固化,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寒门再难出贵子,“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陈词滥调,显得十分不合时宜。于是年轻人果断的抛弃了它 ,他们得到了对现实进行嘲讽的“丧文化”。
在今天的中国,有一千多万年轻人为生活辛苦奔波。在这个毕业即失业的时代,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成了头等大事。
即使找到了工作,那么住房问题呢?婚恋问题呢?医疗问题呢?真是“三座大山”。
近年来,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病有年轻化趋势。徐州年轻人在重压下积劳成疾,年过25便不再谈青春,年过28就不再谈年轻。
呜呼哀哉,年华易逝!青年的焦虑、绝望、悲观,只好向虚拟世界发泄,于是“丧文化”应运而生。
变革的起点还是“垮掉”的开端
#FormatImgID_7#
总而言之,“丧文化”是在社会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扩大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人对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认识不够全面彻底的时候,带着对生活的迷茫,对未来的焦虑而产生的社会心理。
这种“丧文化”蕴含着潜在的对社会问题的追问。
“好女孩子只得到了好字,而漂亮女孩却得到了所有”这难道不是对这个看脸社会的感性认识吗?
“咸鱼翻身还是咸鱼”这难道不是对于社会阶层固化的反映吗?
“谁说累得像狗一样,其实你活着还不如一条狗”这难道不是对大多数青年人的生活状态的写照吗?
倘若青年人能够对这些现象作出更加深入的思考,不仅限于浮于表面的感性认识,而是更加深入的探索“为什么”“怎么办”,并积极的行动起来,那么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会发生深刻的变革。
如果青年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东西,甚至放大了其中的颓废因素,那么真的会在虚无主义中“垮掉”。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在追求当下的激情中虚度一生。
我们年轻人站在新世界的边缘,一个崭新的时代向我们敞开,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当投身于一个美好未来的创造中去,为自己,也为所有人!
还是鲁迅先生说的好:“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荧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