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代表向海军博物馆赠送纪念物。
刘洁清向记者展示郑国昌作品被海军博物馆授予的收藏证书。
郑国昌作品《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被海军博物馆正式收藏。
原401艇副艇长傅照贵在首日封上留词。
大众网青岛12月26日讯(记者 石尚峰 王明明)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24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舷号401)下水47周年纪念日,原驻艇官兵从全国各地齐聚海军博物馆,共诉缅怀之情。活动当天,老兵集体进行签名留言,合影留念,并由老兵代表向海军博物馆赠送书法作品等诸多藏品。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冬至后的青岛,寒冷的海风砭人肌骨。47年前的今天,伴随着中国自主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正式下水,结束泱泱大国无核潜艇的历史。原401艇副艇长傅照贵致辞道:“1970年12月26日,我们站在造船厂船坞的两旁,见证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艇的下水,47年后的今天我们又相聚于此,纪念它下水47周年、纪念124周年”。海军博物馆馆长康海东表示,服役期间,献身使命,创造历史;退役之后,不忘初心,传承文化。向老兵们热爱的401,热爱核潜艇事业的精神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毛泽东:“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缅怀伟人,重温毛主席的教导“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仿佛穿越时空,那股勇往直前的精神如今依旧响彻心扉。毛主席的一声号召,中国才有了第一代核动力潜艇,在老兵们的心里,对401艇的感情哪怕远隔万里依旧牢不可破,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怀念任时光流去40多载亦如初。
活动过程中,老兵代表将一副精致牌匾赠予博物馆,其背后的故事令现场动容,原401艇老兵刘洁清向记者讲述道:“这幅牌匾长3.25米,宽0.75米,郑老历时3个多月亲手创作而成。牌匾上字字清晰毫无差错,因为只要写错一个字,整幅牌匾就要重新起稿,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幅作品 ,经过郑老二十多次重新起稿……”说到这里,刘洁清眼睛里已经闪烁起泪光,在重新平复情绪后,继续说道:“我都不敢想,他就这么坚持下来了。”
郑国昌原先担任401艇上的航海长,几年前身患癌症,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身体极度虚弱。一个月前刘洁清到郑老家时,郑老说:“这幅牌匾先替我拿过去,我要养好身体,12月26号那天我要到现场去,亲手赠给海军博物馆。”郑国昌强忍病痛与老战友聊了两个多小时,他说:“跟郑老告别走到楼外,听见敲玻璃的声音,只见郑老拉开玻璃窗,默默朝我敬了一个军礼。那一刻我心里难受啊,说不出话来,只能回敬一个军礼。郑老朝我摆了摆手,那一刻,眼眶已无法抑制泪水……”
回首往事,重温深蓝岁月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从设计、建造、下水到成功交付海军,历经的困难与挑战,造就大国海军的不朽基础。“那时的我们都是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伙子,在毛主席的号召下聚在一起,纵使条件艰苦,也没有丝毫怨言。你想啊,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政委在通知我到401艇的时候,心里那股高兴劲,我可一辈子都忘不掉。”曾担任主机班长的龚徐洲,如今迈入古稀之年,谈起这些的时候,那股喜悦之情任谁见过,也终难忘怀。
老兵们频频驻足凝望舱室、岗位,不时抚摸仪器设备。“你说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建造技术的怎么样?我说那一定是一流的。”王继坤来到长征一号鱼雷部之前,一直负责常规动力潜艇的鱼雷部。他铿锵有力的说道:“因为我就在这艇上,同时发射过6枚鱼雷,也是我这一生,单次发射鱼雷最多的时候。结果呢,发射之后的各项设备参数全部正常。”从他们的眼中、话中、举止中,体会到海军的不朽精神,祖国以401艇为荣,401艇因他们而自豪。
国之利器,“蛟龙”静卧军港湾
“镇馆之宝”——401核潜艇自2016年10月份入驻海军博物馆以来,海博党委专门组织力量搜集研究该艇的文史材料,对其进行精细化布展,并着力引导唤醒国民的爱国情怀、国防海防和海洋国土观念为主要宗旨。在401艇保养方面,针对舰艇长期在海水浸泡、海风吹蚀的情况,海博党委多次组织员工针对其特点进行维护保养,力争在游客面前长期保持往日的威武姿态。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