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假扶贫真帮富
张凤耀
本人在“扶贫主体”短文中提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扶贫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所以,扶贫必须以政府为主体;不能委托给民间组织,更不可推给民间。这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又在“扶贫目的”短文中提过,社会主义国家,扶贫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达到社会主义目的。
还在“扶贫方式”短文中提过,为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共同富裕,不能让贫困农户单打独斗,必须由政府引导,把他们组织起来,因地制宜进行合作开发。
为此,政府要出资金,出人力,并承担风险。否则,就不是人民政府。
政府是抽象的组织,要实施政府措施,都得靠人。这些人,过去叫干部,后来叫官员。扶贫要取得实效,有关官员既要德才兼备,又有健康的身体素质。
如今,德才兼备官员,并不很多。因为有三类官员,不符合扶贫的德才兼备要求。
第一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官员队伍中,拥有各式经营资产的雇主、老板、庄园主、企业主、投资人、资本家等,渐渐多了起来。其中,既有明的,也有暗的;既有大的,也有小的。譬如,原广东省东莞市委书记欧阳德、中山市长李启红等等,都属这类;官位有比他们更高的,也有比他们低的。到如今,已难计其数。
第二类,他们本身虽不具有明显经营资本,但他们是各式雇主、老板、庄园主、企业主、投资人、资本家等的代理人。譬如,广东省原纪委书记王华元,公安厅长、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陈肇基等等。还有,不为贫困人群医疗服务的卫生机构、制造大量文盲半文盲的教育机构等部门的一些官员,也属这类。所有代理人,都只为富人谋利、服务。
第三类,“三证官员”。八十年代后期出现时,叫“三证干部”。后来,大概“干部”一词被冷落,改叫“三证先生(女士)”。所谓“三证”,是指这些人,第一,拥有外国护照或居留证(身份证);第二,有外国资产证(一般是投资移民);第三,有国内公职证,是国内公职人员。拥有三证的公职人员中,很多是各类官员,这就是所谓“三证官员”。“三证官员”唯一信仰是个人利益。他们从拥有外国护照(向入藉政府宣誓,忠于新入藉政府,不忠于原出生国政府)起,已背叛了出生的祖国,自然不再对祖国和人民有兴趣。
上述三类官员利益,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不一致,故民间常把他们统称为“走资派”(第三类,其实又是汉奸、卖国贼)。
扶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但与上述三类官员利益不一致,甚至相反。可他们表面身份又是官员 ,不能公开说不支持或反对扶贫。因而促使他们对扶贫工作,只是做做样子,喊喊口号。十足像个第三者或旁观者。这可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中看得很清楚。
譬如,有的地方扶贫方针是,叫贫困者不要“等、靠、要”,要“自力更生”。官员们实际上就是袖手旁观,不扶贫。
又如,有人在不长时期,在贫困农村人口中制造出48.5%的文盲率。制造出来以后又不理不睬;宁可让学校学位空缺,也不让打工者孩子入学,非收高价“借读费”、“择校费”等,这个费那个费不可。把穷孩子拒于校门外。
再如,公立医院,用征收每人每次300元的挂号费,排除为不富裕人群服务,让贫困者“小病不治,大病等死”。可谓是,医院大门朝人开,有病不富莫进来。这类医院 ,与上述教育机构类似,其头头也属只为富人谋利、服务的“代理人”。
金融扶贫,只给大户贷款,不给贫困户贷款。还有所谓“扶贫基金”,名义上作扶贫贷款用,实际上大户可贷10—100万元,贫困户只能象征性贷给3000元。都为大户服务。
某些官员,表面上去看望贫困家庭,开口闭口都是“去打工!去打工!”明知打工的最低工资满足不了生存需要,仍然这般大喊,目的是给“富士康”们提供数量更多的廉价劳动力。贫者贫到死,与他们无关;他们仍然西装革履,风风光光,装模作样,溜溜晃晃。
如此这般,走资派所谓扶贫,其实都是假动作,不会有实效,只会越扶越贫。到头来,社会会变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文盲一大堆,病人倒路边。
真要扶贫帮困,政府必须动真格,出政策,出资金,出人力,担风险。官员们要出真情,出气力,出智慧。只有动真格,才能有实效。起马得让贫困人群能过上温饱生活,孩子能上学,有病可得到治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