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也疯狂
——江南雪
2010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又要创造了几个历史新高我不太清楚,但参考人数肯定是其中之一,此外当然还有某些岗位招录人数与报考人数令人瞠目结舌的比例。说实话我对这些数字没有丝毫的兴趣,但各类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都不厌其烦地报道了这些消息,而且在分析其原因时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就业压力。
确实,现在的中国就业压力很大,特别是自世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上升。想想中国每年新增的几百万高校毕业生,再加上无数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中国的就业压力之大足以让世界上任何国家谈之色变。不过就我所知,公务员(特别是国家级公务员)招录条件都比较高,绝大多数岗位至少是本科以上的学历,要求硕士、博士的都有,那么这些报考人员应该都是社会中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如果他们都因为就业压力只好去选择百里挑一乃至千里挑一的公务员考试,那么剩下的一部分学历比他们低的需就业人员岂不是笃定要失业了。
我倒认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除了少数是因为就业压力之外,大多数恐怕是奔公务员这个“铁饭碗”而去的。公务员工作稳定、收入较高、福利待遇好应该是这个“铁饭碗”最大的诱惑力。这些年来几乎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在逐年稳定增长,社会福利和保障也对这一人群的不恰当倾斜,再加上公务员享有的一些或明或暗的特权,导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心中的“铁饭碗”其实一直没有被真正打破。还有一个大家都没有宣之于口的原因是很多人都将考公务员当成进入仕途的捷径。“公务员”的名字很动听,但是否都能名副其实呢?现如今很多的“公仆”不是早已让人民做了他的仆人吗?我总觉得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更是公务员考试热的一大原因。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思想”源远流长且根深蒂固的国家,“学而优则仕”是中国的传统。为什么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古时候的贫寒之士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读书才有可能做官,做官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极力推行科举的唐太宗看着熙熙攘攘进京赴考的士子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还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中国古代大量的文人把进入仕途作为唯一的人生追求,这一方面让中国古代官员中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造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但另一方面却导致中国古代,特别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直至被西方列强超越,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屈指可数,国人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中,造纸和印刷都和文学的兴盛密切相关,而火药和指南针只不过是古代炼丹和堪舆学的副产品。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技术日趋没落,乃至被西方列强用枪炮轰开了大门,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正是大量优秀人才为政府所垄断的结果。
今天的中国当然不是闭关锁国的封建时代可比。我们的高校每年都为国家培养大量的有用之才,民间也多奇人异才。但如果社会的最优秀的人才大多都被吸纳到社会政府部门做起了公务员,恐怕并非国家之福。因为这固然可以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更好的为公众服务,但同时也可能造成政府对优秀人才的垄断或对人才流向的误导。其实很多公务员岗位并不一定非要高端人才,可能很多的大专生甚至高中生经过培训皆能胜任。与其让这些国家花费不菲培养出来的人才坐在政府部门的办公室提供公共服务产品,还不如让他们进入各自的专业领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经济和科技的腾飞作出自己的贡献。
国家要获得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让各种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人才任何时代都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更应该通过合理恰当的途径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小小的日本之所以能在战败后咸鱼翻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最优秀的人才都走上了教育、科研的岗位。美国二战后吸纳了大量欧洲的人才,而且真正做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让美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得以突飞猛进,最终成了今天的世界霸主。现在奥巴马政府正准备推出一项措施,以做满十年公务员作为免除助学贷款的条件,从中不难看出美国人才的流向,做公务员并不是很多人才的首选。可以说,西方世界能后来居上,合理的人才配置应该是极其关键的一环。
中国有一个很不好的传统,无论哪个行业的人才只要干出了成绩,最大的奖赏就是脱离本职变成了纯粹的行政官员。我国的老一辈科学家中就有人坦言走上领导岗位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科研活动。
不要让最优秀的人才都变成了官员。什么时候不再有千人竞一岗的公务员考试热,当是我们国家民族之大幸,那时我们都应当为之浮一大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