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微博维权捅了谁的软肋?
这两日,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微博受到了网民的空前关注。发布的内容不是他一贯的行善故事,也不是他的慈善感悟,而是为一个受到“黑社会”殴打致伤的员工维权,并且,在短时间内,连发12条微博向社会控诉隐藏在项目背后的丑陋的倒买倒卖行为。
陈光标的微博维权到底能否得到彻底解决,现未可知。但这一出新的维权行为,着实令眼下的网络为之一震。网民和粉丝们目睹这一爆料,几乎一边倒声援陈光标及其受伤员工,然而,任何一个冲动都毫无疑问加码冷静之后反思的沉重。陈光标一时冲动发布的维权微博也不例外。
其一,陈光标发布的微博内容是否属实?博客作为博主言论的自留地,有很大的主动权。换句话说,只要不是反动言论,几乎可以随意播种,至于播下的是否是“假种子”,几乎没有太多人再去打假。从这点说,陈光标的微博维权形式,是值得鼓励,但维权内容真假未辨,似乎尚需三思。
其二,谁来核实管理这些博客言论。网络的快捷方便,让网民尽享其中的乐事。博客的发布只需要按下回车键的几秒时间,就能迅速公布于众。问题的关键是,一些急于爆料的社会舆情真伪,谁来核实谁来管理?
其三,动辄网络维权是否正常?任何公民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政府也配备有专门的维权机构或渠道。然而,正当的维权是一个理性的行为,特别是暴力事件的维权,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取证。陈光标的微博维权在某些方面似乎有点欠妥,比如,他在微博里自以为是的给对方定性为“黑社会”云云。
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我们虽然不能忽视微博维权的一时冲动,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之所以藉此维权的背后无奈。
其一,民生之艰。中国社会历来存在强弱之别,强势的似乎永远让权利倾向自己,而弱势的往往必须经过长途跋涉才能讨回权利。正当权利被剥夺的大多数是那些生活多艰的民众,这些民众由于身份卑微、无权无势,任凭强势权贵宰割。唯一值得欣喜的,便是他们都有了维权的觉醒,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进步的必然。
其二,维权之难。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容不得他人剥夺,这是立法的精神要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传统的维权方式是,那些被剥夺权利的民众,为了讨回属于自己的公道,求爷爷告奶奶仍被碰得鼻青脸肿,政府职能部门不给说法只给白眼,上访之路走了一趟又一趟,终了,还是写在纸面上的“尽力协调”。随着网络的异军突起,被迅速曝光的诉求,几乎一夜之间便有了回音,因之,传统的维权方式受到挑战也在情理。
其三,官员懈怠。作为人民的公仆,官员绝对找不到一点懈怠的理由。然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让我们遗憾地看到,一部分官员被“钱权色”腐蚀,遗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懈怠了本职工作不说,还把自己手中的权利,当作吆五喝六的资本,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久而久之,社会矛盾如雨后春笋,“上访大军”也开始浩浩荡荡……
陈光标用博客维权靠的是名人效应,名人是可以一呼百应的。关键是,陈光标之外的维权人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