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45%支持“穷二代”不生育下一代
2010-08-30 15:16:25 来源:华商报 古城热线手机网: wap.269.net
古城热线短信手机报,新闻资讯随时掌握!天翼用户发送DXW到10659777订阅,3元/月
《我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穷老公生孩子》、《已经生了“穷三代”的“穷二代”,你们对得起你们的孩子吗?》……近日来,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够优越而表示自己不愿生育下一代的帖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各大网络论坛。穷人家的孩子注定要长期在穷困的环境下挣扎、他们所受的教育将比社会其他阶层落后许多、他们的“穷人命运”将很难得到改变……种种理由使得一部分收入不高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公开表态不愿生育下一代,并引起了不小的共鸣。
社会学专家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多年前相比,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肯定都要高得多。但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拉大,使得条件一般的年轻人产生“相对贫穷”的感受,并连带对自己乃至孩子的未来失去信心。
网络调查:45%支持莫生“穷三代”
“穷二代”拒生“穷三代”的观点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并迅速分裂为两大阵营。支持者认为,与其继续“传穷接代”,还不如别让孩子出来受这个苦。有网友说,“养育孩子是一辈子的责任,若是没相应的经济能力,还是不要随便制造责任。”与此同时,反对者也不少。这部分网友表示,做父母的没有权力不让孩子出世,因为孩子毕竟是维系家庭幸福的纽带,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
记者在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开展的一项投票调查中则看到,有45%的网络投票者表示,不生育“穷三代”的说法“没错,是生存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专家解析:“相对贫困”引发焦虑
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会长邓伟志告诉记者,如今绝大多数公民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资讯高度发达,社会心理也比较浮躁和功利,与身边的富裕人群相比,条件一般的青年人在富人生活方式的压力下很容易产生羡慕和自卑感,乃至不想生“穷三代”。“这种贫穷感,其实应该叫作‘相对贫穷’。”邓伟志说。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博士生导师文军教授在谈及年轻人生育观时认为,从微观角度说,个人的生活观念在变化,年轻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而水涨船高,他们不愿意因为多一个孩子而降低生活质量。从宏观角度说,社会的生存压力过大,生育成本过高也确实降低了年轻夫妇生孩子的意愿。文军表示,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巨大飞跃,但是配套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年轻人感到生存压力大的原因之一,而现在的竞争环境也的确比过去严峻得多。
此外,中国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大城市经济发达、资源集中,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都涌向了大城市,造成大城市的压力陡然增大,生活成本也居高不下。而在二三线城市生活的青年,生活相对惬意,很少上网发这样的帖子。
社会关注: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无可否认的是,“穷二代”,或者说是“非富二代”拒绝生育,必然会对社会发展造成影响。文军表示,值得关注的是,现在不想要孩子的年轻人很多受教育程度都不低。相对而言,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人反而大都希望、并且实际上也会较早生孩子。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会造成一种人口素质的“逆淘汰”。
“人的理想,是会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上升而变化的。”邓伟志说,社会生活水准越高,老百姓所渴求的东西就越多,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一个人应有的权利。而有年轻人产生不愿意生“穷三代”的想法,这其实是审视社会公平问题的又一个切入点。
专家认为,“穷二代”、“穷三代”问题的提出,本身要将其放在“富二代”、“富三代”这样的语境下来看。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反而出现了这样的话题?为什么“穷二代”会没有信心,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能改变命运?这才是社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的社会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应当尽可能地减少贫困的代际传递,尽可能地畅通社会各阶层流动的渠道,让更多的贫困家庭通过努力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而这有赖于更为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包括二次分配机制),更为公平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以及更多更公平的个人发展机会。
本报实习生 赵征南 黄凝 本报记者 袁祺
http://news.269.net/news/detail_2015784.shtml?wt.gz=gzq1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