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楼脆脆”联想到
“合谋解套”或是“上当中套”
周洋
我在前往上海的火车上,和几位先前就上车的乘客坐在一起(本文中称他们为甲、乙、丙),从他们的闲聊中,听得出这三人并不是来自同一个城市。闲聊的内容是房屋拆迁与开发。我到宾馆住下来之后,这三位乘客闲聊中的许多话,似乎还在我耳旁盘旋。特将其中部分内容整理出来,供博友一阅。
甲:(指着手上的报纸说)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连续涨了五个月啦!
乙:近半年多以来,我们那里房价隔几天就要调高一次,而且还难买到现房。
丙:我们那里也是这样啊,今年拆了一万多户,大搞惠民工程。
甲:(指着手上报纸的另一页说)一百多套房屋,上午开盘,半天时间全部售罄。我们这些被拆迁的,总要找个安身之处啊!……
丙:我们那里原来房子卖不掉,也租不出,开发商急得要命,许多房屋中介也都关门歇业。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大搞拆迁,那些卖不掉的房子现在几乎都卖光了,二手房都很难租得到,真正拉动了内需。
我问:拆迁户买房子的钱从哪里来?
丙:如果你不要回迁房,政府给的拆迁安置补偿费,足够买到原面积的房屋,被拆的都是各种条件很差的旧房子,拆迁让大家住上了设施很好的新房子,所以称为惠民工程。
乙:被拆迁的人,几乎都想借这个机会,换面积大一点的房屋。有钱人大多数在这几年己改善过居住条件,有的人已住进了别墅。现在被拆迁的大多数人,都是暂时还没有条件换新房子的人,拆迁是个好机会,借这个机会扩大点面积,装璜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如果自己没有钱贴进去,就向银行申请贷款,将来慢慢还。
甲:(又拿出一份报纸指给大家看)广告上写的购景观房,零首付。还有广告上写的是中介一条龙服务,银行贷款都由他们一手搞定。
我插话说:照这个情况来看,购房者大多数是被拆迁户,购房款主要是来自拆迁安置补偿费和银行贷款,对不对?
甲、乙、丙三位乘客异口同声说:当然是,当然是。老百姓就这么几文工资,许多人一辈子的积蓄也买不起80多平米的房子。能有点积蓄贴进去搞装璜就算不错了。
甲:近来开发商睡着了都笑醒了,原来卖不动的房子,现在全部卖出了,把银行贷款还掉,自己腰包里还是足足的,报纸上有篇报道说,某开发商在把积压多年的房子卖出去之后,大办宴席请客;某开发商赚了大钱就大发奖金给员工。
乙:他发他的财,我不眼红,只要我拿到的拆迁费能买到新房子住,就心满意足了。想扩大面积,想装璜好些,就要自筹资金,量力而行。关键是新房子质量要有保证,上海“楼脆脆”幸亏还没有住人。
丙:现在对质量抓得很紧,上海“楼脆脆”事件中,己经抓了六、七个人,反腐力度不小。
甲:上海那座13层楼,如果不倒下来,一个人也不会被抓,镇长助理照样当董事长、当总经理。
乙:如果这些人不赤膊上阵,而是让妻子的兄弟,或者外甥子、或者“小密”,来当开发公司的股东老板,即使楼倒下来,也抓不到当官的头上,到时候当官的还好从中帮帮忙。
丙:并没有规定说当官的舅大爷、或者外甥男女不准经商。问题是不能乱来。
甲:(指着乙)你讲的这个问题绝对不是个别现象,南京那个因抽天价烟被搞出来的房产局长,弟弟就是开发商老板。现在有些人经不起深查,不仅是在房地产这个领域,自我暴露的己经不少了,真正靠查出来的并不多。
丙:这就不是老百姓问的事了。谁害病,谁吃药。
我插话把闲聊话题再扭转过来说,我们镇江和你们说的差不多,也在搞大拆迁。你们那里拆迁拆出来的地,是否都已经有开发商来开发了?
丙:我们那里拆迁后的地,一部分是建高铁、城铁和公共广场等用途,大部分是建高楼大厦,满足群众需要,同时改变城市形象。
甲:许多地方是在搭乘架桥建路、改造棚户区扩大内需这班车,乘机大搞拆迁,可能有的地方有些过头了。(指着报纸)这份报纸上有一篇报道,说调查了12个城市,已售出的270幅土地,半数闲置。
乙:我们那里还有好几幅拆出来的地块,用围墙围住,已经晒了七、八年太阳,群众弄不清这些地是不是己经卖出去了。
甲:我们那里有卖出去的地块在晒太阳,也有没有卖得掉的地块在晒太阳,但是目前还是在继续拆,连房龄才十年左右的六层楼也被拆了。据说要建二、三十层的商住楼,下面几层做商场,上面的做住宅,效果图都挂出来了,不过听说开发商还没有落实好。
乙:许多开发商在这次大拆迁当中,好不容易才得到解套,售房款拿到手之后,他肯定要冷静思考,再建多少房屋是否能有把握卖得出去,如果没有把握,他不会再建那么多房屋来套自已。
丙:开发商建的房子,是要拿一部分出来给拆迁安置户的,反正这个是由政府在出售土地的地价中一本账算好了的。另一部分是由开发商卖给结婚户的,还有一部分是要卖给外来户的,还有炒房客也会购房子。
我问:外来户是指什么人?
丙:农民工。还有城市面貌改变了,品味提高了,会吸引外地人来安家落户。
甲:结婚户历年来都有统计数据,近几年大约每年有多少是有底的,但不是每对新婚夫妇都会买房子。现在农民工主要是在几大工程上打工,有的就住在工地上,工程结束后怎么办,大家都没有数。有些工厂用了一些农民工,如果不提供集体宿舍,大多数是到郊区和农村租房子住,因为那里房租便宜。农民工收入很低,贷款又贷不到,不可能有多少人在城市买房子。靠高楼大厦、靠环境优美,就能吸引多少外省市人来安家落户,更不现实。要弄清楚,我们这些城市不是北京、不是上海、连省会都不是。商场开多了,只会使原有商场、超市的生意分流,……
乙:(指着甲)你说的我有同感,当官的应当比我们更清楚这个情况。刚才谈“楼脆脆”,我到想起一个问题来,如今大拆迁拆出了大量的购房户,是救了开发商,等于是政府和银行拿钱给被拆迁的人,把开发商积压多年的空置房屋买了下来,让开发商解了套,也让当初借款给开发商的银行收回了资金,等于也是解套。会不会也是像“楼脆脆”那样,某些官员和个别银行头头暗中就是开发商的股东,如果真有这种情况,不排除大拆迁的背后会有人在搞合谋解套的可能。
丙:你说的这个情况上海已发生了,不能保证其它地方就不会有官商勾结,现在强调抓工程腐败……
甲:如果是这样,他们对再建多少房屋能卖得出去,心里最清楚。所以,他们合谋解套后的下一步动作会慎重又慎重,防止再被套住。除非乱吹乱说,把某些不了解真实情况的投资者骗得来搞开发。
丙:据我所知,各个城市都有规划,拆什么地段是按规划执行。政府“经营土地”,一般都通过招商引资和一些投资者接触过,有的还签过意向书,投资者往往是要求政府把某块土地上的建筑物拆干净,把“五通一平”搞好,把这块地变成熟地再出售给投资者。可是,有时候是政府花了很大精力和财力,把某幅地块变成为熟地之后,投资者变卦了,一时又找不到其它投资者来接这块地,就只有土地晒太阳了。这等于是政府上当中套了。
甲:早几天报纸上登消息说,北京土地拍卖,拍出“地王”来了。为什么不去学习这种方式?
乙:刚才讲过了,不是北京、不是上海、又不是省会。其实市里早就印发招商资料进行宣传了,每年都要开招商引资会,来的客多,签意向书的多,真出巨资来开发的并不多,早几年,我市用优惠政策引得来的几家著名开发商,建的那许多房屋,到这次大拆迁才卖出去……
丙:说实在的,搞房屋开发还是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建设,如果大拆迁结束后,再次出现空置房,供大于求,房价肯定会降下来,到那时候……
闲聊正在进行中。列车员招呼上海站到了的声音也己经响起,闲聊就此停止。
( 2009.8.21 周工博客访问地址:zy5222239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